1、2014中国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草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戈之铮,制定流程,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委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镜中心 制定讨论稿2014年6月7日 组织专家讨论2014中国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草案)进一步完善,经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审核后,正式发表,2014中国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草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一、检查前准备、胶囊内镜检查、检查后注意事项,(一)检查前准备:鉴于胶囊内镜检查可能发生胶囊滞留及诊断的不确定性,检查前应对患者予以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参考附录)。 小肠胶囊内镜检查1. 检查前需禁食或进清流质1
2、0-12小时;2. 检查前夜行肠道清洁准备(参考相关指南),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3. 术前半小时服用适量祛泡剂,以减少视野泡沫对检查的影响;4. 不推荐使用促胃肠道动力药。目前研究尚不支持促动力药能够帮助提高全小肠检查完成率。,食管专用胶囊内镜检查 1胶囊内镜检查前禁食2小时; 2饮用少量水(10ml左右)帮助胶囊内镜吞服;3检查过程患者取仰卧位;或可采用5分钟法:吞服胶囊后2分钟仰卧位,继2分钟30半卧位,继1分钟60半卧位,继以15分钟坐位。,结肠专用胶囊内镜检查 1检查前一日进清流质饮食; 2检查前夜行肠道清洁准备; 3检查中加服小剂量磷酸钠溶液(45-55ml)(使用方法、禁忌证参照相
3、关指南); 4吞服胶囊后1小时胶囊尚未通过幽门者,建议给予促胃肠动力药以加快胃排空。胃专用胶囊内镜检查目前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其对胃疾病的诊断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二、适应证和禁忌证,(一)小肠胶囊内镜检查主要适应证1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2. 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3疑似克罗恩病;4疑似小肠肿瘤;5监控小肠息肉病综合征的发展;6疑似或难以控制的吸收不良综合征(如乳糜泻等);7检测非甾体类消炎药相关性小肠黏膜损害;8临床上需要排除小肠疾病者。,(二)食管胶囊内镜检查主要适应证1疑似Barrett食管;2疑似食管炎;3疑似食管静脉曲张;4需要食管内镜检查,但不愿接受/不能耐受胃食管镜检查者。(
4、三)结肠胶囊内镜检查主要适应证1需要接受结肠镜检查,但不能耐受或条件不允许者;2结肠镜检查无法到达回盲瓣,同时无消化道梗阻者;3溃疡性结肠炎的随访,以指导治疗;4普通人群的结肠病变筛查;,(四)胶囊内镜检查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无手术条件或拒绝接受任何腹部手术者(一旦胶囊滞留将无法通过手术取出);2相对禁忌证:(1)已知或怀疑胃肠道梗阻、狭窄及痿管;(2)心脏起搏器或其它电子仪器植入者;(3)吞咽障碍者;(4)孕妇。,三、胶囊内镜对疾病的诊断,(一)小肠胶囊内镜1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总体诊断率在35%-77%之间,出血检出率的高低与出血状况密切相关;显性出血和隐性出血的检出率分别为92和44,但对
5、以往有出血史而近期无出血患者的检出率仅为13;胶囊内镜的最佳检查时机为出血刚停止数天至1-2周内;与术中小肠镜的比较结果显示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75、95和86;与双气囊小肠镜相比,总体诊断率相似,但胶囊内镜对血管病变和炎症性病灶更敏感。表明胶囊内镜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一线检查手段,并有助于临床决策。,2克罗恩病胶囊内镜可用于小肠克罗恩病的初次诊断、监控疾病的复发、明确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评估药物、手术治疗疗效。胶囊内镜对克罗恩病的诊断率在43-77之间,优于小肠钡灌、CT小肠重建、MRI小肠重建、结肠镜逆行回肠检查;诊断敏感
6、性可达90。,3小肠肿瘤 小肠肿瘤大多见于因其他指征而进行的胶囊内镜检查中,尽管胶囊内镜的发现率高于CT检查,但仍存在约19%的漏诊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或贫血(占80)。 (1)小肠腺癌:小肠腺癌位于十二指肠降段及曲氏韧带附近居多,空、回肠相对较少。(2)小肠间质瘤:小肠间质瘤是最常见的小肠间叶来源肿瘤,占消化道间质瘤的30%,直径小于2cm被称为小间质瘤。约30%的间质瘤表现出转移、浸润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约1/3可合并出血。,4遗传性息肉病综合征非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非Peutz-Jeghes综合征患者中,其息肉检出率显著高于核磁共振小肠重建,尤其是对检出5mm的息肉方面
7、更具优势。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Peutz-Jeghes综合征等遗传性息肉病的患者来说,胶囊内镜更具优势。气囊辅助式小肠镜在检出率方面优于胶囊内镜,但是胶囊内镜依从性更好。,5吸收不良综合征(如乳糜泻) 胶囊内镜下特殊表现为小肠黏膜的自身改变,即绒毛萎缩(扇贝样、裂隙状、马赛克型、环状皱襞消失及结节样改变等)及与其并发症相关的表现,如溃疡性空肠炎、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及小肠腺癌等。 其诊断乳糜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89%和95%。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病因众多,诊断应结合病史及血清学检查等,小肠镜下分段多点活检有助于病理诊断,胶囊内镜则有助于复杂乳糜泻的诊断。,6非甾体类消炎药相关性小肠黏膜损
8、害 研究结果显示,胶囊内镜检出非甾体类消炎药相关性小肠黏膜破损率可高达68。最常见的非甾体类消炎药相关性小肠黏膜病变为黏膜破损、皱襞发红、斑点状黏膜出血、溃疡及肠隔膜形成等。,7其它胶囊内镜还有助于一些少见小肠疾病的诊断,如小肠憩室表现为黏膜上孔状圆形洞穴,周边黏膜光整柔软,美克尔憩室通常为广口或窄口的大憩室;其次为结核、寄生虫、放射性肠炎等。胶囊内镜还可用于对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评估小肠移植术后的改变及对不明原因腹痛和腹泻的诊断等。,(二)食管胶囊内镜 食管胶囊内镜诊断Barrett食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约77%和86%;诊断食管炎敏感性为50%-79%,特异性约90%;诊断食管静脉
9、曲张敏感性为82.7%,特异性为80.5%。以上结果均不及普通上消化道内镜,其优势在于良好的依从性。,(三)结肠胶囊内镜 结肠胶囊镜对明显结肠病变(6mm或3个独立的息肉)的敏感性约58%86%。 约70-80%的克罗恩病以及几乎全部的溃疡性结肠炎可在结直肠发现病灶。结肠胶囊内镜可用于监控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和评估疗效。但是,目前尚无充足证据支持应用结肠胶囊内镜来用于确诊可疑的炎症性肠病,这部分患者仍应选择常规结肠镜检查。对于结直肠癌高危患者,结肠胶囊内镜存在敏感性低和胶囊滞留增加的风险。所以,对于存在报警症状的结肠癌高危患者,应接受常规结直肠镜检查,结肠胶囊内镜检查不作首选。,四、胶囊内镜检查
10、的并发症,胶囊内镜检查的主要并发症包括:胶囊滞留、误吸、嵌顿甚至穿孔等。胶囊内镜检查后胶囊停留于胃肠道2周以上则定义为胶囊滞留。 胶囊滞留的总体发生率在l.3-1.4,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克罗恩病、肿瘤性病变患者中,其滞留率分别为1.2%,2.6%和2.1%。滞留的胶囊可通过外科手术及气囊辅助式小肠镜予以取出。 对于已知或怀疑胃肠道梗阻、狭窄、瘘管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需十分慎重,应在充分告知及作好手术前准备的情况下完成检查。,五、胶囊内镜检查的局限性,目前没有任何有关胶囊内镜造成电子设备(如心脏起博器等)失效的报道,但胶囊接近起搏器时存在内镜影像有部分缺失的现象。在胶囊内镜检查及胶囊尚未排出体
11、外时,不能接受磁共振检查。 非操控式胶囊的运行依赖胃肠道的自身蠕动,可能会影响胶囊观察视角的精准度,而非360角度的视野可能存在拍摄盲区,难免出现假阴性结果。,六、胶囊内镜辅助输送装置,多种附件可用于对吞咽困难、胃轻瘫、已知或怀疑上消化道解剖结构异常者的胶囊输送:应用外套管可将胶囊送入胃内;应用圈套器或网篮可将胶囊送入十二指肠和胃毕式手术后的输出袢。辅助输送装置的临床应用将有助于完成特殊患者的胶囊内镜检查。,七、胶囊内镜报告书写的规范格式,胶囊内镜标准报告书写系统应有两部分组成,即报告框架和报告内容。 (一)报告框架(基本资料和信息) 报告框架尽可能按各单位习惯和相关专业指南标准设计,如:患者
12、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病例号、检查日期、检查类型(胶囊型号)、胶囊编号、操作医师、病史、临床指征、检查范围、病变描述、并发症、检查结果、诊断印象、建议等。,(二)报告内容消化道黏膜有其颜色特征,包括红斑、白色、苍白和反光等。每个病灶可由解剖位置或检查时间来定位,每种病变类型均作为一个单项而进行观察和描述,具体病变描述内容与标准内镜相似。此外,还应注明胶囊工作时间以及通过食管、胃和小肠或胶囊排出体外(结肠胶囊内镜)的时间。,八、标准术语使用规范,经讨论后,随指南正式发表时发布。,小结,在2008年规范基础上增加了食管、结肠、胃专用胶囊内镜指南更新了小肠胶囊内镜应用最新的进展由于涉及安全性,对肠道准备指南的制定更为谨慎将首次明确规范患者知情同意书规范了胶囊内镜标准术语的应用,谢谢!,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