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77 ,大小:238KB ,
资源ID:205487      下载积分:6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2054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自杀行为与危机干预.ppt)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自杀行为与危机干预.ppt

1、自杀行为与危机干预,主讲人:唐海波,一 自杀概述 现代社会中,自杀已成为人类的10大死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新近的统计数据表明,世界上每年有约80万人死于自杀,是第五位的死亡原因。在有些国家,自杀是青少年前三位,甚至头位的死亡原因。除自杀死亡者以外,尚有10-20倍于此的自杀未遂者,他们常引起某种不同程度的功能残疾。自杀对社会和家庭均带来巨大的影响,每一个自杀身亡者或自杀未遂者至少有5位亲近的人受到牵连,使他们为此悲痛和烦恼。,1、 自杀的概念 到目前为止,不同的学者对自杀这一术语的内涵界定仍存争议。Kaplan等在精神病学概要中认为:“自杀是有意的自我伤害导致死亡”。根据这些定义,意识障碍者的

2、自伤或自杀,因其行为失去控制力,不应作为自杀。,2、自杀分类: 一般讲自杀分为: 自杀意念(suicide idea),有寻死的愿望,但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 自杀未遂(attempted suicide),有意毁灭自我的行动,但并未导致死亡; 自杀死亡(committed suicide),采取有意毁灭自我的行为,并导致死亡。,近年来,有些学者用类自杀(parasuicide),蓄意自伤(deliberate self-harm)或自杀姿势(suicide gesture)等术语来描述死亡愿望不很强烈,只是想伤害自己的情况。,3、自杀的流行病学资料 世界各国主要以死亡统计数字来推断自杀死亡率

3、。新近的统计表明,自杀率最高的国家是匈牙利,每年达30人/10万人以上,而最低的是冰岛、西班牙和希腊等国,每10万人口每年少于5人。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美国的自杀率较低,每10万人口约12人。,在我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1996年我国城市和农村的自杀分别为8-12/10万和20-30/10万,在世界上所有国家中居中上位置。,西方国家的研究资料表明,在自杀死亡者中,男女性别比为3:1左右,而在自杀未遂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3左右。而我国的研究表明,男女两性的自杀率却相当接近。,4、自杀的方法 近年研究发现采用服毒(药)和自缢的方法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其他方法包括溺水、跳楼、制造交通事故、刀伤、

4、枪击、自焚等。在自杀死亡者中,采用暴力性手段比较多,而自杀未遂者则相反。男性采用暴力手段自杀者多于女性。,二自杀相关因素和动机,自杀相关因素有:自杀者的心理特征 自杀者的精神应激社会文化因素 躯体疾病精神疾病 遗传学因素精神生物学因素自杀的动机有:人际动机个人内心动机,自杀相关因素 (一)自杀者的心理特征 对自杀未遂者的研究发现,他们常有某些共同的心理特征。,1、自杀者的认知特征 自杀者一般采用非此即彼和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来分析处理问题,易走极端,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能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做出客观评价。 自杀者易于将遇到的问题归因于命运的安排,相信问题所带来的痛苦是不能忍受

5、的,是无法解决的,是不可避免的。,对困难常不能正确地估计,或缺乏解决困难的技巧,应付应急机制单调生硬,缺乏耐心,渴望即时成功,即时满足,行为具有冲动性和盲目性,不计后果。 对人、对事、对己、对社会均倾向与从阴暗面看问题,心存偏见和敌意,从思想和感情上把自己与社会隔离开来。,2、自杀者的情感特征 自杀者通常有各种慢性的痛苦、焦虑、抑郁、愤怒、厌倦和内疚的情绪特征,他们对这种负性的情绪体验难于接受。多数自杀者表现为不稳定、不成熟的神经质倾向,常以冲动性的行为如酗酒,过量服药,自伤自残等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3、自杀者的人际关系特征 常缺乏持久而广泛的人际交往。回避社交,难于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资源。对

6、新环境适应困难。,(二)自杀者的精神应激事件 重大的负性应激事件可能成为自杀的直接原因或诱因。人际关系恶化(包括婚姻与家庭关系),亲人逝去、财产、名誉、地位受损、失业、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均导致自杀行为的出现。尤其当个体处于某种慢性痛苦时期,这些应激事件常可起触发作用。有研究发现自杀者在自杀行动前的半年和1个月内,生活事件的发生频率明显多于常人。,(三)自杀的社会文化因素 1、性别与种族 西方国家的自杀率大多是男多余女,而我国除了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外,男女性别相差不大。在美国白人的自杀死亡率几乎是黑人的两倍,但黑人的自杀未遂却高于白人。差异的原因是不同种族的经济与社会地位的不同所致。 2、家庭、

7、婚姻关系 研究发现,独身、离婚、丧偶者中自杀率高于婚姻状况稳定者,家庭关系和睦、气氛融洽者自杀率低。在已婚者中,无子女者的自杀率又高于有子女者。表明正常的婚育可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3、职业 据美国的资料,按职业分,蓝领工人的自杀率最低。而从事专门职业的医生、律师、作家、音乐家、经理阶层及行政管理人员的自杀率较高。可能的原因是,后者在社会生活中,“强者”需要费大力气维持自己的尊严而封闭自己痛苦、孤独、脆弱的一面,精神压力太重得不到支持,容易出现酗酒、吸毒和自杀等适应不良行为。,4、信仰 伊斯兰教有保护作用,因为它把自杀列为禁忌。信天主教者自杀率低于信伊斯兰教者。宗教教义对死亡的认识态度,教徒与

8、社会的整合程度是影响自杀率差异的主要因素。而信奉邪教致自杀者则可能有更复杂的社会、心理学原因。 5、社会经济状况 统计表明,凡政局动荡,经济萧条年份,自杀率升高。失业者的自杀率高于又工作者。,(四)躯体疾病 大量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的影响后,躯体疾病,尤其是慢性的、或难治的躯体疾病(如癌症、慢性肾衰等)仍然是自杀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自杀死亡者中患有各种躯体疾病者占25%-75%。,关于躯体疾病者自杀的原因,推测与下述因素有关: 因疾病导致的功能受限,不能参加正常的职业和社交活动; 疾病导致的难以耐受的慢性疼痛; 毁形带来的痛苦; 因疾病导致的悲观、绝望情绪。,(五)精神疾病 大量研究

9、表明,50%-90%的自杀死亡者可以诊断为精神疾病患者。其中以心境障碍最多见。其次为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精神分裂症及人格障碍等。自杀死亡者中存在高比例的精神疾病者已是不争的事实。与此相反,在自杀未遂者中,精神疾病的诊断却要低得多,常常是一些精神健康的问题,尚不足以构成疾病的诊断。,精神病患者的自杀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3-12倍,同时有多种精神疾病诊断,特别是伴发人格障碍、物质滥用、精神分裂症、恐惧症和抑郁症者的自杀危险性尤高。 抑郁症是自杀者最常见的精神疾病诊断,15%的抑郁症最终死于自杀,而精神分裂症患者亦有约10%最终死于自杀。抑郁症的自杀高峰期常为起病初期和抑郁发作末期,而大多数精神分裂症病

10、人的自杀常发生在病程的前几年。,海洛因依赖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年轻女性,通过静脉注射,伴反社会型人格和情感障碍者自杀危险性更大。 估计约5%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死与自杀,而犯人的自杀率是一般人群的3倍。 (六)遗传学因素 家系调查和双生子研究表明自杀行为却有一定的遗传学基础,但有的作者认为,这种遗传学基础可能是附加于精神疾病的遗传所致。,(七)精神生物学因素 大量的研究发现自杀未遂者脑脊液(CEF)中5-HF的代谢产物五羟吲哚乙酸(5-HIAA)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CSF中5-HIAA的下降程度与致死性或自杀未遂的严重性成正相关,即越是致死性企图,CSF中5-HIAA降低越明显,这

11、种生化行为关系见于各种精神疾病之中,与诊断无关,似为一素质标志。CSF中5-HIAA作为一种生化素质也能预测未来的行为,5-HIAA低的患者出院后12个月内自杀率高。,近20年来,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自杀行为有着强烈的神经生物学决定因素。Mann等提出了一个应激-素质自杀行为模型,应激因素包括急性精神病,物质滥用,负性生活事件或家庭危机等,素质涉及遗传,人格特征等,单一因素不足以引起自杀,应激因素与素质因素共同作用才导致个体发生自杀或攻击行为,这就是为何某些抑郁患者会发生自杀,而另一些严重程度次之的患者却无自杀行为的原因。,自杀的动机 通过对自杀未遂者事后的回忆和对自杀者留下的遗书进行分析后,曾

12、有作者描述过各种各样的自杀动机:如摆脱痛苦、逃避现实、实现精神再生;通过死后进入天堂以获得人世间的不到的东西;为了某种目的或信仰牺牲自己;惩罚自己的罪恶行为(现实的或想象的);保持自己道德上和人格上的完美;作为一种表达困境,向外界寻求帮助和同情的手段等。,Farberon将所有自杀动机分为两类: 1、人际动机:即通过自杀,引起他人的重视和/或改变别人的态度和感觉。自杀作为一种影响、改变、操纵别人的行为,或作为一种寻求帮助的手段,其对象常指向与自杀者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人(如配偶、情人、家庭成员),少数情况,对象泛化,甚至指向社会本身。持人际动机的自杀者常为女性,自杀未遂者多见。,2、个人内心动机:

13、主要目的在于表达自我需要不能满足所遭受的压力和痛苦。常见于老年人,由于年老体衰,社会联系日益减少,生活孤单无助。这类人通常死的愿望较为坚决,自杀成功的可能性也大。,三 自杀危险性的临床评估 对相关病人进行自杀危险性的评估,是预防自杀的重要一环。通过对某些自杀高危因素的分析,有助于识别自杀的高危人群,引起周围人的警觉,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自杀的危险因素综合国外的研究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一般认为个体如具有以下特征者,被认为是自杀的高危人群。人口学特征 年龄大于45岁,独身、离婚或丧偶,无固定职业或失业。 健康状况 患有慢性和/或难治性的躯体疾病,患有某些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物质滥

14、用、人格障碍等)。,既往的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 如既往有频繁、强烈而长时间出现的自杀意念;多次发生的自杀未遂史。 个人资源缺乏 内部的包括事业无成就,认知功能偏差,缺乏洞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情绪不稳、行为冲动等;外部的资源包括:人际关系不良,社会隔离,混乱或冲突性的家庭关系,缺乏家庭温暖等。,、自杀的基本线索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学生有以下情况时,应考虑到在近期内有进行自杀的可能性,同时有多项表现者,危险性更大,要结合当事人具体情况综合判断。,近期内有过自伤或自杀未遂行动,其再发自杀行为的可能性非常大,即既往的行为是将来行为的最佳预测因子。在以求助为目的的自杀行为多次重复后,周围人常会认为

15、患者其实并不想死而放松警惕,另外,当患者采取自杀这一手段并没有真正解决其问题后,再次的危险性将会大大增加。 向亲友、同事或心理咨询人员或在个人日记作品中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情绪,表现过自杀的意愿。,近期遭受了难以弥补的严重丧失。面临严重损失的早期,容易自杀,习惯以后,危险性反而减少。 当事人对某人、某事、某团体、某社会有强烈的敌意攻击性,而对方太强大时,可产生内向攻击,引起自杀。,和同学、朋友讨论自杀方法,或上自杀相关的网站,或购买可用于自杀的毒物、药物、刀具、枪支,或常在江河、悬崖、高楼徘徊者,提示患者可能已有自杀计划。另外不愿与别人讨论自杀问题,有意掩盖自杀意愿亦是一个重要的危险信号。 慢性

16、难治性躯体疾病病人突然不愿意接受医疗干预,或突然表现情绪好转,与家人和同学交待今后计划的安排和打算时。,精神病患者,特别是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酒精、药物依赖患者是公认的自杀高危人群。有自责自罪、被害、虚无妄想,或有命令性幻听,强制性思维等症状者,更应警惕。有抑郁情绪的患者,如出现情绪的突然“好转”,应警惕自杀的可能;处于严重抑郁状态的患者常常在所谓的“平静期”自杀。,高校学生自杀危机干预,大学生自杀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有的是由于情感受挫, 有的是由于学习失败; 有的是由于人际关系紧张, 还有的是由于家庭不幸等等。造成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的原因是综合性的, 既有教育的问题, 也有家庭、社会因

17、素对学生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情感受挫 2就业压力大 3学业压力大4人际关系紧张5家庭变故 6精神、躯体疾患7遗传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机制是指对有自杀倾向等极端行为的学生进行心理救助,通过亲友的关爱、专家的帮助、社会的支持,解决诱因,提高心理素质,制定计划,保证实施,并给予最直接最有效的帮助。高校应建立由校领导挂帅、心理专业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人员组成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和预警机制,致力于从根本上防止危机的形成、爆发, 是一种超前的管理。,具体内容包括,1.建立心理卫生档案 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对测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心理的

18、总体状况, 了解大学生性格特征, 通过排查, 筛选出高危人群作为重点对象,各系老师和辅导员要对这类学生实施动态观察,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和跟踪观察, 并加以及时干预,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2.确定预警指标, 发现高危对象, 及时进行主动干预。根据自杀者的一般心理表现和有关经验, 对以下迹象的大学生提高关注程度: 具有明显的外部精神因素刺激, 如学习成绩下降、失恋、人际关系危机、患有严重的躯体疾病或身体残疾等; 情绪低落, 悲观抑郁, 对自己自罪自责, 有强烈的罪恶感和缺陷感; 性格孤僻内向, 与周围人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 有严重不良的家庭成长环境, 如家庭破裂, 缺乏家庭温暖和关爱等; 缺乏明

19、确的生活、学习目标和信心, 对事物易产生悲观失望的体验; 过去曾有过自杀企图或亲人中曾有人自杀过; 突然收拾东西, 无缘无故向关系亲密的人道谢、赠送礼物给别人; 谈论自杀, 诉说关于准备自杀的实际想法, 直接或间接地有过自杀的暗示和威胁。上述每个层面都潜伏着一种危险,当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出现两种以上的因素时,则出现心理危机的概率更大.,3.危机干预的步骤: 第一步, 确定问题。通过观察和倾听, 迅速确定问题的严重程度, 并迅速将情况转告家长和有关人员进行干预。,第二步, 保护当事人安全。组织班级同学对有自杀倾向者进行看护, 确保自杀者的生命安全, 并要注意危机干预者的人身安全。自杀者的生命安全是

20、危机干预的核心任务。,第三步, 给予自杀者以心理支持。争取与其保持沟通与交流, 注意多倾听、多肯定, 使其尽可能多的将烦恼和困惑得以渲泄。,第四步, 心理辅导。在给予自杀者一些支持和帮助的基础上, 提示自杀者调整思路, 给予一些必要的心理辅导, 改变认知, 减轻其应激与焦虑水平。,第五步, 帮助自杀者制订计划。为自杀者提供一个对所关心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应付机制, 减缓心理冲突, 矫正情绪的失衡状态, 提高自杀者的应付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并使其相信自己的能力, 战胜危机。,第六步, 通过进一步沟通, 得到自杀者不再自杀的承诺, 必要时把自杀者托付给家长, 结束危机干预。危机干预有3个关键: 一是行

21、为干预, 要确保自杀者的生命安全; 二是心理辅导, 要少讲多听, 使自杀者得到充分的渲泄; 三是最后干预能否成功要看能否改变自杀者认知,纠正错误思维,对干预者做出恰当的承诺。,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工作要准确判断、密切配合、果断处理、有效干预、缓解自杀冲动、开展心理治疗、消除潜在自杀因素。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就有可能有效地减少大学生自杀现象,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四自杀预防 影响自杀的因素多种多样,因此,预防的措施亦涉及到多个方面。预防的大方向应是提高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社会尽量合理,减少消极面,加强精神卫生服务。另外对高危人群的重点预防,加强精神药品管理等亦是预防自杀的一些环节。,、普及心理

22、健康知识 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借助广播、电视、报刊杂志、讲座等形式大力加强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对大学生讲授各种生活技能,如分析和解决问题、应付挫折、表达思维和情感的能力。建立心理咨询网络,使有心理障碍或处于心理危机的个体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专业化帮助与诊疗。最重要的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普及心理知识,强化广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求助意识。,、普及有关预防自杀的知识 真正要减少自杀,仅靠心理咨询人员来干预是远远不够的,增强广大学生管理干部及全体学生有关自杀的知识,使他们了解自杀,懂得识别基本的自杀危险信号,对自杀行为者予以同情、理解的态度,而不是歧视,对减少自杀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对自杀危险信号

23、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这些误解在广大学生管理干部、辅导员中、甚至是在心理咨询人员亦广泛存在,如:, “表明想自杀的人通常不会自杀”而事实上80的自杀者在自杀前明确表示自杀企图,或会做出许多与自杀有关的暗示和警告。 “下决心自杀的人通常不会自杀”而事实上许多自杀者在行动前常常是矛盾重重的,他们只是拿死亡下赌,看看有没有人来挽救他们,很少有人是在不让别人知道他们的想法的情况下自杀的。, “自杀危机过后,情况转好,自杀已不存在”而事实上,不少自杀者发生在所谓“情况好转“后的头3个月内,那里当事人有足够的能力将自己病态的思想和情感付诸行动。 “不能与有自杀可能性的人谈自杀”事实上和可能自杀的人讨论自杀的

24、问题,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自杀企图,对其自杀的危险性进行正确的评估,使他们体会到关爱、同情、支持和理解。当然,谈话时要注意方式方法。, “自杀的人都是精神病”事实上并非如此,给自杀未遂者贴上“精神病”的标签,会使他们觉得受到了侮辱和歧视,往往成为他们再次自杀的原因。 “有自杀行为者不需要精神医学干预”事实上自杀者即使不能被诊断为精神疾病,至少其心理状态是极不稳定的。因此,在处理自杀者躯体问题的同时,应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和适当的精神药物治疗。, “自杀未遂者并非真正想死”事实上,部分自杀未遂者死亡愿望很强烈,只是自杀的方法不足以致死或抢救及时,这些人再次自杀的可能性最大。,、减少自杀工具的可获得性

25、 这方面的社会措施包括:加强有毒物质的管理,农药和灭鼠药的易获得性为有自杀意念者创造了更多的自杀机会;加强对精神药品的管理,控制药店出售,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处方量,精神病人的药品应由家属保管;此外尚需对某些自杀多发的场所进行巡视、管理。,、建立高校预防自杀的专门机构 西方城市有危机干预中心和热线电话之类,与医疗急救中心联合办公,对处于心理危机者提供支持,国内有一些大城市也正在做类似工作。高校应建立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开放心理咨询室,开通网上心理咨询,设置班级心理委员、宿舍信息员,及早发现自杀学生相关信息等极为重要。,、对学生管理干部和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培训 部分自杀者自杀前往往先求助于辅导员或学校心

26、理咨询机构,然而其中的大多数辅导员、心理咨询老师缺乏有关预防自杀的相关知识,对接触自杀学生最多的辅导员和心理咨询老师进行专门的培训,以点带面,推广普及,对预防大学生自杀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 危 机 干 预 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关于危机的定义是由Caplan提出来的,其含义是:正常个体多维持在与其环境相平衡的状态,当个体碰到一个他自认为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这种平衡就会被打乱,个体心理反应将变得越来越无目的性和无组织性,最后进入情绪危机的不平衡状态。,、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就是从心理上解决迫在眉睫的危机,使症状得到立即缓解和持久的消失,使心理

27、功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获得新的应付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心理危机的形成过程 发生了应激性事件,运用通常的应付技能不能解决问题时,就可能导致心理危机出现,与此同时有心理不平衡的出现。这时学生会凭借自我努力去应付这种威胁,努力的失败将会导致无助和绝望感的形成。处于易感状态的学生可以体验到受威胁、失落、恐惧和挑战感,同时亦希望问题被解决。,若此时问题未被解决,紧张将继续发展,而进入危机活动状态,紧张和焦虑逐渐增加,难以耐受,使得个体对消除症状绝望。这个时期一般不超过6-8周,此期,多数同学将寻求心理咨询帮助。有一部分学生,由于不能耐受如此高的紧张和焦虑而出现精神崩溃。还有一些学生则采

28、取适应不良行为,如酒精和药物滥用以试图去减轻症状,而这本身就可能导致社会功能的损害。,然而,除了能减轻急性焦虑以外,这些适应不良的行为有时也能带来继发性获益,如过瘾后产生快感,因而这种不良的行为常被强化而保持下来。急性危机活动期的大多数学生都愿意接受心理咨询的帮助,但亦有一少部分学生,他们学会了一些不良应付方式,不太愿意去改变他们的行为,常常固执地相信他们最先学得的应付技术,这种学生常不是危机干预的最佳适应者。,重整期是危机期的延伸部分,此期学生的焦虑和紧张水平已下降,并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能力。应激后学生的适应功能水平较应激前可能降低、相等甚至提高一些,职业化的危机干预有可能使学生适应水平增强或

29、至少保持应激前水平。,、学生危机干预可分为4期: 评估 危机干预不同于传统的心理治疗,它的着眼点是目前的问题。评估包括:发生了什么事件?学生所用的应付机制是什么?这些机制作用的效果如何?到目前为止,学生是否有能力去应付这种场面?学生的支持系统如何? 咨询老师应利用学生对治疗的迫切要求,采取积极的和权威性的措施,尽快地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取得学生的信任。教育学生认识他处于危机状态的事实,并说明愿意尽力帮助他。,同时亦指出,学生应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问题的解决需要两个人的共同努力。然后,心理咨询老师应重复询问学生对问题的感受,说明学生本人在问题产生和解决中的作用,为何会产生危机感,这样就会转

30、移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出现信心和希望。然后再要求学生用一种更为清楚和系统的表述问题的方式,并询问他(她) 最高要求是什么,这就开始了治疗目标的形成。,在交谈过程中要尽量使学生有充分表达情感的机会,要促使学生对其问题和自身感受有所理解,咨询老师应以耐心、关心、同情的态度对待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制定干预目标 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评估以后,就要制定一个明确而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的制定需要与学生共同商量,咨询者不能独断。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解决学生的痛苦,要了解危机前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因为咨询目标最高限度是恢复原有心理水平 。,实施 具体会面的次数由学生的需要而定。咨询者基于对与应激事件

31、相关的所有资料和信息,从中找出一个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共同问题,然后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证据和方法,同时克服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负移情和认知缺陷。,咨询者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定学生作一些短期内易于达到的作业,包括一些行为和思想的转变。一旦某一短期目标达到,再确定下一步的目标,使学生逐步接近一个成功的危机解决,一旦这些作业被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新的应付技能也就发展了,而新的应付技能的获得,将是学生症状改善和危机有望成功解决的标志。,同时,应帮助学生设法得到更多的心理社会支持,使家庭成员、亲友、同学、老师对学生问题的解决出现信心和希望,这些反过来又可增强学生解决危机的信心。相反,如外部的这种交互影响关系处

32、理不好,有时会削弱心理咨询的效果。此外,还要求咨询老师有广博的知识,多方探索并及时发现学生需要获得的和可以利用的外界社会支持的资源。,终止 咨询老师在注意学生症状改进的同时,时常要考虑最初的治疗目标,直到学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如果学生已基本达到了情绪平衡和危机前的功能水平,并经双方同意就可中止治疗。,由于咨询老师和学生常有一些感情上的依赖,中止治疗和分别,常会使学生体验到一种失落感,因此,在中止治疗前应使学生对于失去治疗和治疗者,有感情上的准备,使学生理解这种失落感,是中止过程的一部分,这样就能尽量减少退行性的中止期阻抗。,回顾总结时,着重让学生说出处理新问题的技能和如何更广泛地利用资源,使学生感到这些新知识已变成他应付技能中的一部分,使他感到现在的他变得比以前更强健,从而增强了他对处理将来应激事件的自信心。,考考大家:1、大 学生可能发生自杀行为的线索有哪些?2、 大学生中自杀高危人群有哪些特征?3、 如何减少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谢 谢 大 家 !,谢谢!,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