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99 ,大小:8.05MB ,
资源ID:206717      下载积分:6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2067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疟原虫的镜检技术.pptx)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疟原虫的镜检技术.pptx

1、疟原虫的镜检技术,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王用斌(助理研究员)邮箱:Q Q:4397890,(一)制片与染色,血膜的制作(所需设备),载玻片:新玻片浸入有液态洗涤剂的清水中10-20分钟,干净棉巾逐个擦拭,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最后用干净柔软的棉巾将玻片擦亮。已用过的玻片浸泡于洗涤剂溶液中1-2天,或浸泡于煮沸的5%肥皂水中1-2小时,再放入新配置的洗涤剂溶液中1-2小时,逐个擦去血膜痕迹,清水漂洗干净,擦亮。采血针:一次性玻片盒:防止污染和昆虫吸食血膜75%酒精棉球:采血前后消毒记号笔:玻片上书写号码,血膜的制作(取血时间),现症病人和流调普查时可不考虑取血时机。但在诊断或需要某期疟原虫

2、作标本时,则应掌握适宜的取血时机。疟疾典型的临床表现分前驱期、发冷(寒战)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五期。 间日疟在前驱期相当于肝内期疟原虫发育,因原虫密度太低,镜检多为阴性。发冷(寒战)期相当于红内期成熟裂殖体涨破红细胞期,镜检多为裂殖体和环状体。发热期,外周血中以环状体(小滋养体)为主,也可见到裂殖体;出汗期因原虫密度太低,镜检多为阴性。发作后数小时,间歇期外周血中以大滋养体为主,形态较易辩认,为诊断的有利时机;发作36-48h,可检出裂殖体;发作1-2次后,配子体出现较多。恶性疟较理想的取血时间是在发作后至20h内取血,发作后2小时左右,此时环状体发育至最高峰,初发患者退热后常查不到原虫

3、。末梢血血检到恶性疟原虫配子体,是在末梢血出现环状体之后的7-10天。,血膜的制作(取血操作),在采集标本、制作血片前,首先要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和住址。,取血部位和方法,耳垂或无名指(婴幼儿拇趾或足跟),通常在耳垂取血,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取血部位,待酒精干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紧捏耳垂上方或无名指指尖,右手持消毒针迅速刺入皮肤,不宜过深或过浅(12mm为宜)。然后用左手大拇指、食指和右手中指协同轻轻挤压出血滴。,用于检查疟原虫的血涂片有两种:一种是将血液涂成薄膜状,称薄血膜;一种是血液涂成圆盘状,称厚血膜。最好一张玻片上同时制作厚、薄两种血膜。,涂制厚、薄血膜的位置 作为标本的血片每张玻片

4、涂厚、薄血膜各1个。方法是将载片分为6等分,第1、2格备贴标签及编号用;厚血膜涂在第3格中央,薄血膜涂在第4格前缘至第6格中部。,标本片,标签,厚血膜的制作,取洁净的载玻片1张,左手持载玻片平置,右手持推片,用推片的一角,从取血部位刮取约45微升血量(相当于火柴头大小),使血滴与平置的载玻片接触,再由里向外一个方向旋转,转24圈,涂成直径0.81cm大小圆形厚血膜。位置,位于玻片右1/3处(中央偏右或6等份中的与贴标签的1、2份相邻的第3份中部)。外观,圆形厚薄均匀,边缘整齐。过厚易于脱落,过薄达不到检出率的要求,以1个油镜视野5-10个白细胞为宜。,薄血膜的制作,用推片一端边缘的中点从取血部

5、位刮取约11.5微升的血量(相当于1/4火柴头大小),使血滴与平置的载玻片中线接触,并形成25350夹角,待血液向两侧扩展约 2cm2.5cm宽时,均匀而迅速地从右向左推成舌状薄血膜(约2.5cm长)。注意:推制时速度要均匀,血滴大小、推片与载玻片之间夹角大小及展开血膜的速度快慢等常影响血膜的厚薄。位置,位于玻片左半部分或第4格前缘到第6格中部 ;外观,舌状厚薄均匀,无划痕;应在玻片上形成平铺的红细胞,红细胞之间互相接触而不相互重叠。,正确的推片姿势,标准的疟疾厚薄血膜位置,血膜的编号,血膜制成后,立即在玻片面上贴标签或写上受检者的号码,以防差错;待薄血膜干后再用铅笔于薄血膜中写上血片种类的代

6、号和受检者的个人编号,依次顺序插入标本盒内。,制作血膜注意事项,清洗玻片,且勿碰撞、磨损 载玻片必须完全清洁无油渍或污垢。制片时,手指勿接触玻片表面,以免油污使薄血膜产生空白区以及厚血膜脱落。作为推片的玻片边缘一定要平滑,才能使推出的血膜均匀一致。刚涂制的血膜要平放在标本盒内 厚血膜未干前勿使标本盒倾斜,以免血膜倾向一侧,造成血膜厚薄不均,厚处不易溶血和着色而影响检查结果;晾干血膜时应注意防尘,防止苍蝇、蟑螂等昆虫吮吸血膜;干后应及时装入标本盒并盖严。血膜应自然干燥 切忌在毒太阳下晒或火烤,加快其干燥可采用手背上或衣服摩擦、风吹,干透后才能用甲醇固定薄血膜。夏天标本尽可能24-48h内固定染色

7、;冬天也不能超过72h。放置时间越久,厚血膜越不易溶血,染色效果也差。若不能及时染色,薄血膜宜先用甲醇固定(13分钟)然后用过滤清水对厚血膜溶血,晾干后装入盒内盖严,待以后染色。,染液的种类,疟原虫的染色,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是瑞氏(Wright stain)和姬氏染液(Giemsa stain)。这些染液中的主要染剂都包含美蓝、伊红和由美蓝氧化所成的天青,所以称多色性染剂。我们主要用姬氏染液,它具有方便,染色效果稳定,便于长期保存的优点。瑞氏染色,染色时间短,但染色效果不如姬氏稳定,主要在门诊量大的门诊实验室使用。,染液的染色原理,是染料与被染物的阴阳离子互相吸附而结合的一种化学反应。红、

8、白细胞和疟原虫所含蛋白质的氨基酸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与酸碱染料伊红、美蓝有色集团所带的阴阳离子相互结合便被染上不同的颜色。疟原虫和白细胞的胞浆被染成蓝色,红细胞、疟原虫和白细胞核被染成紫红色。 红、白细胞和疟原虫的蛋白质均由氨基酸组成,每个氨基酸电离出一个带正电荷的-NH3+和一个带负电荷的-COO-。多色染剂的碱性染料美蓝的有色基团带阳离子,可与细胞中带负电荷的-COO-部分结合,使之成为蓝色。疟原虫、淋巴和大单核细胞的胞浆、嗜碱性白细胞的颗粒等酸性蛋白质,故被染成蓝色。酸性染料伊红的有色基团带阴离子,可与细胞中带正电荷的-NH2+部分结合,使之呈红色;但美蓝与伊红都不能使疟原虫和白细胞的核着色

9、,可美蓝氧化后产生的天青有媒染作用,于是,在媒染物与染料的共同作用下,疟原虫和白细胞核被染成紫红色。,注意:蛋白质和氨基酸都是两性电解质,要求染液的pH值7.0-7.2较好。染液偏酸时,所带的正电荷增加,易于伊红结合,使红细胞和疟原虫的核染成鲜红色,而淋巴细胞和原虫的胞浆着色较差;反之,当染液偏碱时,红细胞和嗜伊红白细胞的颗粒等被染成紫蓝色,不易观察。,姬氏染液母液配置方法,材料: 1、姬氏粉5克 2、甘油250ml 3、甲醇250ml将姬氏粉置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甘油充分研磨,边加边磨,至甘油加完为止,倒入500ml有塞玻璃瓶中。在研钵中加入少量甲醇,洗掉剩余部分,倒入瓶中,再次加甲醇洗后倒入

10、瓶中,至洗净研钵为止。塞紧瓶塞,充分摇匀,置于5560水浴中或温箱内24h或室温内35天,每天用力摇动5分钟,即成原液。配制1-2周后可以使用。姬氏染液是目前较优良的血膜染剂,能长期保存而不变质。 注意事项: 1.高纯度试剂。 2.所用器皿绝对无水(伊红在水溶液内遇到美蓝或天青即可互相结合而产生沉淀,从而失去染色力)。 3.边加边磨,充分研磨;整个染色液配制时间不能少于5个小时。,姬氏染液的染色方法,血片干燥后,先用甲醇或无水酒精固定薄血膜(瑞氏不需固定),再用清水对厚血膜溶脱血红蛋白(新制作的也可直接染色),然后再进行染色。 注意:吸取母液时,不要晃动瓶子,以免沉淀物泛起影响染色效果。成批血

11、片染色:将已用甲醇固定薄血膜的血片插入染色缸,倒入3%姬氏染液稀释液(3毫升姬氏原液加缓冲液或蒸馏水97毫升,混匀)浸没血片,同时对厚薄血膜染色30-40min(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酌情增减染色时间),然后用清水轻轻将染液漂洗干净,将血片标本(血膜面朝下)插于晾干板上晾干,包装,镜检。单张血片染色:缓冲液或蒸馏水1ml,加姬氏母液2-3滴,混合均匀,染色15-20分钟,然后用清水轻轻将片上的染液冲洗干净,晾干镜检。(勿直接倾倒掉玻片上的染液,防止渣滓附着在玻片上冲不掉影响镜检)较理想的染色结果是红细胞为淡红或淡紫红色,疟原虫的胞质呈蓝色,核为紫红色,疟色素为棕褐色。,快染 配制8-10%染液(每

12、张血片约需染液2ml):量筒内量2ml缓冲液或新鲜凉开水,直接滴加姬氏原液4-5滴,混匀,滴入待染标本的厚薄血膜上,染色10-15min,清水细缓冲洗,晾干镜检。慢染 配制3%染液:在染色量筒内量2ml蒸馏水或新鲜凉开水,再滴加姬氏原液2滴,混匀,滴入待染标本上,染色3040min。清水细缓冲洗,晾干镜检。,姬氏染液浓度,门诊染色,血片制作染色评估考核标准,影响染色效果的因素,血片染色好坏除与玻片清洁度、血片制作质量和染色技术等有关外,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染剂、溶剂的质量 染料、甲醇和甘油必须用分析纯,且在配制时所用的器具必须干净且无水份。(2)染液的新旧 染液存放时间越久,染色力越

13、强。新配制的染液因色素尚未充分溶解,染色力较弱且常呈现偏碱性。通常在染液配制12周后才使用,盛装染液的瓶子应加塞盖密,以防吸潮而影响染液质量。(3)染液稀释后使用时间 必须现用现稀释染液,当时使用,一般在0.5h内染色力最强。 姬氏和瑞氏染液的主要成份是美蓝、伊红和由美蓝氧化产生的天青,三者能在甲醇中溶解,但在水溶液中伊红遇到美蓝和天青即产生沉淀。,(4)染液的稀释浓度 染液的浓度高,着色就快而深,疟原虫寄生红细胞的薛氏点粗大显著,但颜色常偏碱;染液浓度过低则染色时间久,颜色偏酸,薛氏点不明显或消失。(5)染色时间 染色时间应根据染液的质量、新旧、稀释浓度和气温而适当增减。染色时间长染色效果好

14、,反之较差。室温高则着色快,染色时间可略缩短,气温低可适当延长。(6)染色用水 染液的稀释用水和染色后冲洗用水应选择pH7.0-7.2缓冲液(Na2HPO4,KH2PO4),也可以使用新鲜的蒸馏水或过滤的冷开水。在现场无上述条件时也可用井水、河水、泉水或雨水。(7)冲洗方法 应沿玻片或染色缸边缘加水使染液表面一层溢出,并轻轻冲洗,以免染液色素颗粒附着于血膜。,血片染色注意事项,配置母液时过滤可除去杂质颗粒,有助于提高镜检质量。 固定薄血膜时勿将甲醇触碰到厚血膜。 冲洗染液时,水流轻缓,勿冲走厚血膜。,原虫密度计算,估计疟原虫感染程度有三种方法:半定量计数法 检查厚血膜白细胞原虫密度计数法检查厚

15、血膜红细胞感染率计算法检查薄血膜白细胞疟原虫密度计数法(WHO推荐)用于疟疾研究用于临床诊断用于抗疟后疟疾考核,在厚血膜,按要求选择视野,计数200个白细胞,同时计数观察到的疟原虫数,如果原虫密度较低,可增加白细胞计数(500 1 000 个)。白细胞疟原虫计算公式: 疟原虫数 计数的白细胞数 患者每微升血的白细胞数 = 疟原虫数/l血。如果不知患者的白细胞数,则每微升血以 8000个白细胞计算(国际标准) 。,白细胞疟原虫密度计数法,白细胞疟原虫计数法举例,假设计数200 WBC的同时,计数了40个疟原虫,在不知患者白细胞数的情况下,以每微升血8 000个白细胞为数, 由此计算出每微升血液疟

16、原虫密度为:,40(原虫数) 200(白细胞数)x 8000=1600 / l血,从血膜的左上角开始,横向。计数1个视野后间隔5个视野再计数。适用于疟原虫密度较高时。在1个视野中,有时会重复计数。先把视野分成4个象限,从右上象限起顺时针方向计数整个视野。,计数方法,1.4种疟原虫厚薄血膜中各期形态结构及鉴别要点2.镜检示教,(二)疟原虫镜下形态,人体疟原虫的基本结构,疟原虫基本构造为细胞质(胞浆)、核和疟色素这三要素。1.细胞浆 被染成蔚蓝色或深蓝色,随着虫体发育长大,细胞浆逐渐增多。2. 核 即细胞核或染色质粒。在正常情况下核呈鲜红色。3. 疟色素 不着色,颜色和颗粒的形状,因疟原虫种类而异

17、。间日疟原虫的色素颗粒呈短棒状,黄褐色;恶性疟原虫的色素颗粒呈细砂状,黑褐色。,薄血膜中常见的血液成分,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如何确定血片为阴性, 检查全部厚血膜未查见疟原虫。 最少检查100个厚血膜油镜视野未查见 疟原虫。 镜检时间应不低于20分钟。,疟原虫种、期英文缩写,间日疟Pv恶性疟Pf三日疟Pm卵形疟Po环状体R大滋养体T裂殖体S配子体G,薄血膜Pf形态,恶性疟环状体感染的红细胞:大小正常,颜色较深。虫体大小:较小,约为红细胞直径1/5-1/6。胞浆:蓝色,环状,纤细,有时位于红细胞的边缘。常见多个原虫同寄生于一红细胞的现象。核:红色一个,常有

18、二个。疟色素:无。,恶性疟原虫-环状体,环纤细,约为RBC直径的1/6,RBC不胀大核1个,但2个常见,红细胞常含2个以上原虫,恶性疟环状体、大滋养体,被寄生的红细胞形态正常,一个红细胞内有一个环状体,另一个红细胞内有三个环状体,其中一个环状体贴于红细胞上缘。(800 )虫体大小已超过被寄生红细胞直径的1/2,空泡大,无阿米巴样伪足,红细胞形态正常,不胀大,未见茂氏点。(1250 ),Pf鸟眼状环状体,一个细胞寄生2环状体,恶性疟厚血膜环状体,Pf R,恶性疟裂殖体前期、裂殖体,被寄生的红细胞不胀大,无茂氏点;虫体小于正常红细胞,核已分裂成7块,色素团块黑褐色。(900)被寄生的红细胞不胀大,

19、虫体小于正常红细胞,内含20个裂殖子,色素团块位于左侧。 (900 厚血膜),恶性疟成熟裂殖体,红细胞:大小正常,颜色 较深,可见茂氏小点。大小:虫体较小。胞浆和核:裂殖子832 个,通常为818个, 排列不规则,核红色,胞浆蓝色。色素:黑褐色,集中于中央或一侧。,恶性疟雌(大)配子体形态,形状:新月形,两端稍尖。胞浆:深蓝色。核:一个,较小,致密,深红色,位于中央,核周可见透明不染色带。疟色素:黑褐色,密布于核的周围。,薄血膜恶性疟雄(小)配子体形态,形状:腊肠形,两端钝圆。胞浆:浅蓝色或淡紫红色。核:一个,较大,疏松,位于中央,浅红色,核周可见不染色带。疟色素:黑褐色,松散分布于核周围。,

20、薄血膜恶性疟雌、雄配子体,雌配子体:半月形,两端较尖;核小致密,位于虫体上1/3部,色素围于核周;胞浆深蓝色。虫体外包有红细胞膜。(1250)雄配子体:腊肠形,两端钝圆;核大疏松,位于虫体中部,色素围于核周;胞浆淡红色。虫体外包有红细胞膜。(800),恶性疟厚薄血膜下环状体、配子体,薄血膜Pv形态,间日疟 环状体感染的红细胞:胀大不明显,基本正常。虫体大小:较大,约为红细胞直径1/3。胞浆:环状,浅蓝色。核:红色,一个,偶有二个。疟色素:无。,薄血膜间日疟大滋养体形态,感染的红细胞:胀大褪色,出现形状大小相等、分布均匀、数目较多、鲜红色的薛氏小点。虫体大小:较大。胞浆:不规则,浅蓝色,出现阿米

21、巴伪足,有空泡。核: 红色,一个。疟色素:有,细小杆状,黄褐色,分布不均匀。,间 日 疟 大 滋 养 体,虫体不规则,较大;阿米巴样空泡明显;疟色素细小,黄褐色。,间日疟大滋养体,间日疟成熟裂殖体,红细胞:胀大,褪色,可见薛氏小点。大小:个体较大。胞浆和核:裂殖子1224个,通常为1618个,排列不规则,核红色,胞浆浅蓝色。疟色素:黄褐色,常集于疟原虫的一边。,间日疟裂殖体,薄血膜间日疟雌(大)配子体形态,形状大小:圆形或椭圆形,较大。胞浆:深蓝色。核:一个,较小,深红色,常偏于一边,核周可见明显不染色带。疟色素:黄褐色,均匀散在,数目较多。,间日疟雄(小)配子体形态,形状大小:圆形,虫体较大

22、。胞浆:浅蓝色。核:一个,较大,疏松,位于中央,浅红色,周围有明显不着色带。疟色素:黄褐色,散在分布。,薄血膜 Pv T、S,1.被寄生的红细胞明显胀大,有薛氏点;滋养体胞浆有明显阿米巴样伪足。(1250)2.核已分裂成7块,黄褐色色素渐趋集中;被寄生的红细胞明显胀大。 (800)3.核已分裂成18块,色素颗粒聚集成块状,位于虫体中部左下方,另一色素团块呈斜条状,位于虫体左上部;被寄生的红细胞明显胀大,有薛氏点。其左上方为一大滋养体。(1250),间日疟早期大滋养体,薛氏点明显,间日疟大滋养体,1050 厚血膜 Pv,1.Pv环状体(上右左各1个)、大滋养体(下1个)2. Pv大滋养体(4个)

23、3. Pv大滋养体(上)、裂殖体(下),Pv T 厚血膜,三日疟大滋养体、裂殖体,被寄生红细胞不胀大,无点彩;虫体较大,斜列于红细胞中,呈带状,核条状,色素颗粒粗大,主要分布于虫体边缘部分。(800)裂殖子8个,呈花瓣状排列,色素聚于虫体中部。(800 ),Pm R,三日疟裂殖体,1.裂殖子6个,排列成菊花状,色素居中。薄血膜2.裂殖子8个,排列成菊花状,色素居中。薄血膜3.裂殖子6个,排列成菊花状,色素居中。厚血膜,三日疟雌、雄配子体,雌配子体:虫体已充满寄生红细胞,核三角形,较致密,位于虫体下端;色素颗粒粗大,砂粒状,散于胞浆中。(800 )雄配子体:虫体已充满寄生红细胞,核大疏松,几乎占

24、满左侧半个红细胞;色素粗大,散在;红细胞不胀大。 (800 ),三日疟厚血膜裂殖体,裂殖子6个,卵形疟环状体、大滋养体,被寄生红细胞稍胀大,早期出现粗大薛氏点。(1250 )被寄生红细胞稍胀大,有粗大薛氏点及伞状边缘;虫体小于正常红细胞,不呈阿米巴状。( 800 ),Po T,卵形疟雌、雄配子体,雌配子体:寄生虫细胞稍胀大,有粗大薛氏点;虫体小于正常红细胞,核1个,致密;色素颗粒状,散在虫体内。(800 )雄配子体:寄生虫细胞稍胀大,薛氏点粗大明显;虫体小于正常红细胞,核大,疏松,位于虫体中部;色素粗大、粒状、散在(1250 ),卵形疟厚薄血膜裂殖体,裂殖子分别为10个、12个,Po S,卵形

25、疟配子体,红细胞扫把状边缘,厚薄血膜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薄血膜:用血量少1-1.5ul,疟原虫的形态完整,便于疟原虫虫种的鉴定。为保证检测的敏感性,常耗时较多,不适用于大规模调查;常出现漏诊。厚血膜:用血量较多4-5ul,疟原虫胞浆和核有一定程度的固缩,较难识别;但须查范围小,节省时间,阳性检出率较高。,红细胞通常胀大 薛氏点明显 成熟环状体粗大滋养体有阿米巴样伪足可见不同发育期的原虫,间日疟(P. vivax )鉴定要点,1.环状体纤细, 红细胞不涨大2.一个红细胞内可有几个环状体 3.一个环状体可有2个核 4.幼稚环状体可贴在红细胞边缘 5.配子体呈新月形或腊肠形 6.可出现茂氏点,恶性疟

26、(P.falciparum)鉴定要点,三日疟(P.malariae)鉴定要点,1.环状体可呈方形2.带状形大滋养体是其特点 3.成熟裂殖体呈菊花状,内含612个裂殖子 4.红细胞不胀大,略缩小5.有时有西门氏点,卵形疟(P. ovale)鉴定要点,红细胞略胀大或不变大 红细胞边缘呈车轮状环状体有时呈现鱼眼状薛氏点明显 成熟裂殖体呈菊花状,类似三日疟原虫,但更粗大原虫呈卵圆形,疟原虫与其它物体的鉴别,白细胞残骸和幼稚红细胞残骸 白细胞破裂后散出的颗粒,易误认为环状体的核,但看不到胞浆;白细胞残骸和幼稚红细胞残骸常为蓝色,与疟原虫胞浆相似,有时与其它红点或与血小板巧合在一起,容易误认为疟疾原虫。鉴

27、别时如果形同大滋养体,可根据疟色素来鉴别;如形同环状体,可根据虫体大小、折光是否均匀、核与胞浆是否在同一平面,其它视野内有无疟疾原虫等仔细分析判定。,灰尘和染色液的色素沉着 灰尘和染色液的色素沉着在血膜的表面上时,易被误认为是疟色素,可依据其颗粒的形状、大小、色泽、有无核与胞浆的结构来鉴别也可转动显微镜的微调,看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细菌 细菌尤其是球菌在厚血膜中常被染成红色小点,与疟原虫的核相似,最易混淆。球菌形体较大,边缘光滑,且与红细胞不在同一平面。水中原虫 水中原虫有时也可看到核、胞浆和空泡,与间日疟大滋养相似,但无疟色素,而空泡多如网眼植物种子 有很清晰的厚薄一致的边界,染色较深、无

28、疟色素,也看不到核,且有柄脱落时的痕迹,镜检示教,Pf,环状体:双核多见,幼稚环状体常贴于红细胞边缘,Pf,雌配子体,Pf,配子体、环状体,Pv,环状体3个,左侧为3个MP寄生同一红细胞抑或裂殖体,Pv,2个环状体寄生同一红细胞,少见;中部2个大滋养体,Pv,左上为未成熟裂殖体,右下为大滋养体,Po,大滋养体,Pv,雄配子体,Pf,环状体,数量多,Pv,环状体,大滋养体(厚血膜中不易区分,主要看胞浆多少),PMalarae (三日疟) Trophozoite(大滋养体),Pm带状大滋养体,A typical Plasmodium malariae presentation,Broad band

29、 form of plasmodium (带状大滋养体) Red cells not enlarged(红细胞不胀大),病例,男,45岁,安哥拉务工返回1个月发病,2013年6月3日在烟台传染病医院就诊,诊断为Pm。典型带状大滋养体,胞浆呈带状。,小结:血片镜检中鉴定是否为疟原虫的五条原则,1、疟原虫要有核有浆(红核蓝浆)。2、疟原虫各期(除环状体外)均含有疟色素。3、疟原虫自然形态要像;疟原虫呈半透明状态,模糊一团不透明者不是。4、体积最大的疟原虫也不能超过中性粒细胞大。5、数量极少,似是而非者判为可疑,应重新选择时机多次制片、多次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并交上级大夫鉴定或行药物试治。,谢谢大家,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