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重大研究项目“新课程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子课题“有效教学的实施途径有效课堂结构模式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研究学校:湖 北 省 荆 州 市 北 门 中 学 研究学科: 高 中 数 学 子课题负责人: 陈 天 华 2前 言当前,中学数学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无效或低效问题。因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本课题以有效教学理论为指导,从 “备” “导” “学” “教” “练” “思”等层面入手,着力探讨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北门中学通过三年多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生本自主”有效教学课堂模式。 “生本自主 ”有效课堂模式的创新点在于学生学
2、习方式之变。通过三年的实验探索,我们认为这种课堂模式能较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形成了“生进师退,生不进师不退” 、师亦生,生亦师”的课堂氛围。数学课堂就是在这种大的课改背景下,逐渐走向成熟,我们用好教材资源,设计切实的学习目标,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优化课堂结构,强化讲练策略,把握教师的恰当评价,及时当堂检测等,都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本课题研究的最大亮点是:课题组二十一位一线教师历经三年草根式的学习交流,教师发展随着课题研究的几个阶段依次凸显,有效教学策略意识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而得以改进,学生学
3、习的状态、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生本自主”有效课堂模式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课中展示环节和对抗质疑,这些内容的生成就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包括备课准备、导学案的编写、教具准备、教学环节设计等的准备。本课题研究最大的价值在于让我们的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逐渐实现了“教书工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轨,提升了理论水平 ,提高了业务能力。3有效教学的实施途径有效课堂结构模式研究课题结 题 报 告提纲荆州市北门中学有效教学的实施途径有效课堂结构模式研究子课题组执笔 :陈天华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们深知,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
4、有效性将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提高教学效益将成为研究的核心。基于这种认识和思考,在湖北省“新课程背景下高考科目有效教学研究”课题的指导下,我校选择了湖北省高中数学教研室承担的其子课题“有效教学的实施途径有效课堂结构模式研究” ,并于 2010 年 2 月开始参与研究,研究期间多次参加了省数学教研室组织的研究活动。从我校目前的师资队伍情况来看,我校 35 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为 57 人,占全校教师总数 39%,大部分青年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课堂的调控把握、课堂教学的设计、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维持、提升等都还不能较好地掌控。通过“有效课堂教学”课题的实施研究,能达到帮助我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5、起来的目的,能较好地解决“耗时多、负担重、效益低”的课堂教学现状。二、课题研究的界定及理论依据1、 “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4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2、课堂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如下三重含义:
6、一为有效果,即对教学活动结果与教学预期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二是有效率,是对投入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获得的收益之间量化关系的评价,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100%,因为时间是最重要的教学投资,所以也可以用“教学效益=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这个公式来计算;三是有效益,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及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以及吻合程度的评价, “是否吻合”是教学效益质的规定, “吻合程度”是对教学效益量的把握。 3、支撑性理论:一是有效教学理论,其理论源于 20 世纪上半叶,是 20 世纪极具代表性的教学思想,它关注和研究了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与有效教学的关系,是本
7、课题研究的已有经验和理论基础;二是建构主义理论,是以“知识建构”为核心的教育与课程理念,而贯穿于建构主义所形成的众多教学策略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性的知识建构为中心的思想;三是新课程理念,是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通过实施一定的课堂教学策略,使每一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方法总体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全体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的内容有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将新课程的理念逐步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和实践,从而实现学校在较高平台上发展,教师在较高品位上提升,学生在高素质上成长
8、。具体目标:(1)使各学科教师明确“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有效教学的课堂模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充分体现主体性、质疑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原则。5(2)全面提高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组织教学的能力,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本质的改变,从而完成新形势下的教师“角色”的转变。由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抛弃“权威”意识,成为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合作者。(3)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有实质性的变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实现从对问题的单向认知到对问题的多向思维的转变,并能尝试通
9、过合作学习,从“学生”角色向“社会人”角色的衔接与过渡。2、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了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目标的研究、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及操作策略的研究、教师有效教学和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估研究。其中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操作策略研究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如何界定和评估一节课是否是有效教学,学生的学习是否是有效的学习则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本课题属于应用研究的范畴,总体上力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整体和局部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以应用研究为主,辅之以经验总结法、文献借鉴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四、课题研究的过程第一阶段:课题前期准备
10、阶段(2010 年 2 月2010 年 3 月)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我们深入进行了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的现象依然存在,传统的、被动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在教学中仍居主导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依然被制约着,得不到培养和提高。为此我们在反复认真学习了纲要和“课标”之后,请教专家,群策群力,针对教师如何有效教,学生如何有效学,将课题定位在“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上。课题工作组专门召开了教研组长会议,共同探讨课题的研究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怎样进行研6究,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什么形式呈现研究成果等问题,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下,我们初步形成了
11、有效教学的实施途径有效课堂结构模式研究的方案 ,初稿形成后,我们再次召开全组会议,在会上各位组员发表了对实验方案的意见,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会后我们结合各位组员的建议,对研究方案进行了修改。然后在省教研室领导的指导下,构建了实施目标体系,确立了课题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举行了开题论证会,学校党支部书记张新汉校长出席了会议,并对本课题研究提出了指导性建议。第二阶段:课题初步实施阶段(2010 年 4 月2010 年 8 月)2010 年 4 月8 月为课题启动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确立重点实施目标,学习并吸取名师的宝贵经验,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修改和完善实验方案。本
12、课题共设置了“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研究” 、 “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及操作策略的研究” 、 “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 、 “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研究” 、 “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等五个小子课题,分别由张永波主任、任林林主任、张若静老师、付阿丽老师、黄文海老师作为小子课题负责人,教研组全员参与。每个小子课题提供了 23 个研究项目让其余组员根据教学实践确立研究主题。为了使课题研究扎实开展,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分组进行研究的方式,由每个小组进行课堂行为设计的研究,并从五个小子课题中选取 12 个进行研究。本课题组织管理网络采用多层各级分管制,课题负责人负责整个课题研究工作,并组织管理好各个
13、小子课题的正常活动,小子课题负责人负责每一小子课题的正常开展,并组织管理好本组小子课题的研究工作。我们注重过程管理,坚持每月一次的例会制度,总结每月的研究情况以指导下个月的工作。强化校本培训,提升教学理念。首先特邀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作了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的专题报告,使教师清晰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攻坚战,决胜的主阵地在课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勇于投身课程改革,突破课程改革的瓶颈。同时学校先后推荐了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 有效教学:在理性实践中前行 、 课堂教学有效性7的探索 、 课堂观察:教师研究课堂的基本方法 、 教师实践智慧与教学创意 、 追求有效:教学的永恒主题 、 高效课堂
14、22 条 、 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等专著及文章,使课题组成员有了可广泛借鉴的经验和理论,使全体教师都能在短时间内学习有效教学理论,了解国内外有关有效教学的研究现状。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以往难以解决的课堂低效问题找到了解决的理论支撑, “怎样才能使教学更有效”成了老师们经常讨论的话题。围绕有效教学课题的研究学校特地安排了 30 多位老师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兖州一中、昌乐二中学习考察,透视研究有效课堂,大家围绕有效教学从课堂教学入手,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透视课堂必须要有自己的理念,建立自己的模式,拥有自己的研究方法,从课堂构成各要素和各环节入手,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有效高效
15、。这次透视课堂活动是我校开展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活动,对促进我校课堂教学的内涵发展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我校经常与各层次的学校开展真诚的合作与交流,构建了多层次合作的研究共同体,2010 年 8 月我们请来了山东杜郎口中学、兖州一中、昌乐二中的二十多位不同学科的老师,在我校围绕“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高考新模式应对策略”的话题进行重点研讨交流,相互上示范课研究课堂的各要素和各环节,大家一致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通过教和学使学生和教师都获得发展,都有收获。同时我校还加入了在课堂改革方面做出卓有成效的“中国名校共同体” ,积极开展校际交流,将有经验的教育教学专家请到学校指导教学、传授经验、剖析课堂,湖北
16、省教研室学科项目组组长周远方老师、省教研室高中数学教研员孙延洲老师、荆州市教科院陈子俊院长等多次到我校指导数学教学工作,对我校有效教学的课堂模式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第三阶段:课题展开研究阶段(2010 年 9 月2012 年 6 月)这一阶段为期近两年,主要进行实验操作,信息反馈,资料积累,撰写论文等工作。8立足课堂,认真实践,通过集体备课讨论、研讨课、经验交流座谈会、质量分析等形式,探寻一系列合理、科学的课堂操作程序与实施策略,完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及其素材的收集工作,撰写阶段性总结报告。(1)营造交流氛围,扎实开展研究我校对本课题的研究同时申报的还有语文、英语、物理、历史、地理共五个学科,通
17、过向全市展示大型校园开放日活动,邀请教育局领导、兄弟学校老师、学生家长来评价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学校教务处组织了七届有效课堂教学能手大赛,全校所有教师参加比赛,通过听课、说课、评课等系列活动,探讨如何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逐步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 ;举办了以“有效教学”为主题的教学论坛,大家围绕“有效教学”这个核心畅说欲言,气氛相当热烈;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我校举行了主题为以有效教学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大型访谈活动,大家在轻松倾听的过程中,分享了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促进了自己的发展;同时派出陈天华、尹德荣、付阿丽、张永波、李蓉、龚艳等多位数学老师分别
18、赴辽宁、河南、贵州、湖南、广州、武汉、宜昌等地学习交流,深入各备课组,观摩参与他们的备课活动,身临其境,对集体备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真切地感受到集体备课乃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扩宽了老师们的视野、带回了宝贵的经验。(2)开展课堂实践,构建有效课堂骨干教师率先垂范,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确保课题研究高质量地开展。每周均开设 12 节由学科带头人执教的校内研究课,骨干教师首先带头进行课堂展示。骨干教师围绕新课标教学理念的课堂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示了课堂教学风采,骨干教师的引领为全体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并拉开了课题实践验证的
19、序幕。随着骨干教师引领式研究的开始,数学组的每位教师都选定一个内容,先自行进行教9学设计,然后由组长带领全组教师进行课前集体备课,被调研的老师阐述自己的设计,组内成员围绕情境的创设、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的练习等问题共同探讨,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案,对个人初备的教案中设计的难点、焦点问题要求组员之间进行专门研讨,在研讨中达成共识,从而提高了课堂预设的有效。因为是同一备课组,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相同,大家对教材都比较熟悉,提出的建议也比较合理,这种同伴互助式的调研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有效起到了及时指导的作用,也极大保证了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形成了高质量的导学案,大大降低了低效课堂的出现。如此
20、有效的同伴互助,不但促进了课题的研究,同时促进了教师群体的集体成长。在实践过程中老师们都能将课题研究的理念融入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突出了课堂教学的生命化和有效性。研究课后开展了反思交流活动,体现了思得、思失、思进的反思理念。子课题研究课题组对每次开设的研究课进行了认真评定,有多位数学老师在全校的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经常开展全校性的调研活动,分年级进行随堂听课、学生问卷调查、师生座谈会,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情况,提出整改方案。第四阶段:课题全面总结阶段(2011 年 11 月2012 年 6 月 )这一阶段为全面总结阶段。参加研究的所有人员都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一丝不苟的工
21、作作风,整理和归纳课题研究成果,多角度地对课题进行了总结,撰写研究报告,获得了我们预期的大量的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五、课题研究初见成效(一) 、形成了北门中学特色的“生本自主”有效课堂的基本框架通过两年来的艰难探索,构建了“生本自主”有效课堂的基本框架。主要内涵包括:一种理念、两个变革、三个核心、四种课型、四案并举、四种课堂要素、五项原则。一种理念是指“生本自主” 的有效课堂教学理念。主要体现以生为本,课堂教学乃至学校的所有教育行为都以关注学生生命状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自10主”体现在学习目标、内容、方法、时间、环境、策略等方面自主确定、自主选择、自主调整总之,培养终生
22、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两个变革是指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教学方式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教学思维方式的变革。我们认为教学思维方式的转变是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的前提。 “生本自主”有效课堂就是要改变传统课堂单一的“归纳思维方式”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思维方式,让学生从“被学习”状态走出来,享受学习的乐趣和欢乐。学习方式的变革主要体现在“自主、合作、探究”新课改理念的具体落实。有效课堂中,6 至 8 个学生组成一个高效学习小组,将气质不同、能力差异、特长有别、学习水平高低不一的学生科学搭配在一起组成学校最小的行政单位“高效学习小组” ,每个小组成员在互助学习、共同成长中承担各自不同的职责,共
23、同完成学习任务。每个高效学习小组,都建立了包括小组组建原则、小组长职责、小组评价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使之成为学生课堂学习、构建有效课堂的有效载体。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老师讲,学生听”转变为“独学、对学、群学和在老师的指导下学”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独学”任务,高效学习小组完成“对学”和“群学”的任务,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的任务即小组长收集的共性问题打破小组界限师生共同研讨解决。小组内因为学生学业水平的差异, “独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向已经弄明白的同学结对请教,形成一种“兵教兵”的氛围和同伴互助的学习方式。 “对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拿到小组讨论,力争通过“群学”解决。课堂上,学生展示“独学、对学、群学”的成果,通过质疑对抗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拓展生成新知。这里的“独学、对学、群学”也就是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 , “课堂展示”与“对抗质疑”则是彰显新课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途径,是学生个人和团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显性升华。三个核心是指学生学习的三个核心环节,即自主学习、师生对话、反馈检测。自主学习就是在“导学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钻研教材,自主解答导学案上的问题。所谓导学案就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