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3 ,大小:135.50KB ,
资源ID:2098470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20984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马克思1-8章选择题及答案.doc)为本站会员(坚持)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马克思1-8章选择题及答案.doc

1、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是(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总汇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 )A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问题 B。世界的统一性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 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4.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A 唯心论 B。不可知论 C。诡辩论 D。二元论5.哲学上的基本派别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形而上

2、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C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6.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 )A客观存在的 B。人的意识创造的C由神或客观精神创造出来的 D。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构成的7.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 )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8.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

3、义、辩证唯物主义9.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离 B。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际相分离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离 D。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离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的哲学 B。中世纪经院哲学C十七、十八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哲学 D。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1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A关于人类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 B。关于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C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D。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整体与局部关系 B。一般与个别关系C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关系13.马克思主义哲

4、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是( )A 阶级性 B。科学性C 革命性 D。实践性214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A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B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的体系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作了否证15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实事求是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D。为人民服务二、多项选择题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物质世界是否发展变化的问题C物质世界是能否为人们认识的问题 D。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

5、问题E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2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观念的集合 C。理在事先D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E。吾心即宇宙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从内容上看它是(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D。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E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4.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A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B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概括和总结各门具体科学的新成果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体,各门具体科学是部分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内容,

6、各门具体科学是形式E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具体科学只是相对真理5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缺陷有( )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去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B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过程C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D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E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是由于( )A 它的研究对象发生深刻变化 B它的理论内容日益完备和科学化 C它的功能不仅是认识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D它具备了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E它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7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史观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原因是( )A那时社会发展没有客观规律B

7、。唯物史观对唯心史观斗争不力C生产规模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难以揭示比较隐蔽的经济根源D剥削阶级思想家有意歪曲解释社会历史E社会领域人们有意识活动造成意志支配历史的假象3第二章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点的错误在于 ( )A没有自然科学的依据 B。不懂得一般和个别的辩证法C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 D。是对物质的自我猜测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 )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3.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C庸俗唯物主义

8、物质观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4.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 ( )A客观唯心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C一切唯心主义的观点 D。主观唯心论的观点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6.“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和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 这两种观点 ( )A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B。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C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D。两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7.“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句话说明了(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D。唯物

9、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8.空间是指 ( )A.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持续性C.运动着的物质的顺序性 D.运动着的物质的位置9古诗云:“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 ”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 )A是客观的 B 。是有限的 C。是可知的 D。是相对的10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 )A手脚分工 B。语言的产生 C。社会的出现 D。劳动11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种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唯意志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 )

10、A意识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桥梁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它的内容是主观的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1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 )A它的存在性 B 。它的物质性 C。它的可知性 D。它的矛盾性14事物的规律是 ( )A事物的特殊的联系 B。事物的普遍的联系 C现象之间的联系 D。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15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的主要区别在于( )A人化自然有属人的性质,自在自然在任何意义上都没有属人的性质B自在自然是既成不变的,人化自然是随着人的实践而变化的C人化自然经过人的实践改造,自在自然则没有经过人的实践改造 4D自在自然是人化自然的前提,在

11、人的实践中向人化自然转化二、多项选择题1恩格斯说时间和空间即“物质两种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了 (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C时间和空间可以离开运动着的物质 D。时间和空间概念是客观时间空间的反映E时间和空间是人脑中自生的主观概念2人工智能的出现证明 ( )A。意识不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B 随着物质世界的发展会产生出比人类思维更高级的思维C。辩证唯物论关于意识本质规定的科学性D由于人脑是可以认识的,思维模拟因而是可能的E人类思维将最终发展到机器思维3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在理论上会导致 ( )A机械唯物论

12、 B。庸俗进化论 C。庸俗唯物论 D。各种唯心论 E。折衷主义4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表现在( )A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B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而且能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C意识不仅能反映当前的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D意识不仅能认识现在,而且能预见将来E意识不仅能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而且可以构造一个幻想的世界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现为 ( )A运动就是静止,静止就是运动 B。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运动和静止不同时存在于一个物体中 D。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E运动和静止可以截然分开6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指 ( )A时间和空间可以脱离物质独立存在 B。

13、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C时间和空间随着人们的观念变化而变化 D。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是不变的E “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是不能否定的7从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上来判断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纸上谈兵 B。画饼充饥 C。实事求是 D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E。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第三章1 辩证联系的含义是 ( )A 概念之间的相互判断、推理等逻辑关系B 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C 事物发展过程中直接的本质的关系D 事物或现象之间界限的不确定性2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物体的位

14、置移动和场所的变化3 一些地方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然而却造成草原植被被破坏,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这些挖甘草的人们( )5A 只看到事物的客观性,没有看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B 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C 只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没有看到长远的间接联系D 只看到物与物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的联系4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形而上学是 ( )A只承认联系,否认发展 B。只承认发展,否认联系C从否认联系到否认运动、变化和发展 D。只承认运动、否认联系和发展5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量变和质变

15、的观点 B。辩证否定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6 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8唯物辩证法认为,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 ( )A它们出现时间的先后 B。它们在形式上是否新颖C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D。人们是否认可它们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 )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C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是否承认事物的

16、变化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变化10系统论的最基本原则是 ( )A整体性 B。区别性 C。最优化 D。合理化11 “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 ,这句话体现了 ( )A形而上学片面的、孤立的观点 B。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12矛盾的含义是 ( )A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交叉关系C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冲突关系 D。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依赖关系14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D

17、。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15我们国家依据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互相关系原理制定的方针是 ( )6A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 B。既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又坚持精神文明建设C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坚持对外开放 D。既抓经济建设,又抓阶级16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 )A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B。相互离异、相互排斥C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D。相互吸引、相互贯通17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 )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18世界上各种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

18、是( )A矛盾 B。普遍矛盾 C。特殊矛盾 D。矛盾双方的又统一又斗争19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 )A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B矛盾体系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在事物发展进程中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C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D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矛盾20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A辩证统一的关系 B。内外关系 C。因果关系 D。等同关系21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22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 )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

19、。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根据和条件的关系23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A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斗争 B。客观力量的推动C矛盾双方之间的相互转化 D。矛盾双方之间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相结合24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是( )A内部矛盾 B。外部矛盾 C。主要矛盾 D。特殊矛盾25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浮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B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C事物的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D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化的过程26事物发展中合符规律的、不可避免的、必定如此的趋势,称之为 ( )A偶然性 B。必然性

20、C。现实性 D。可能性27本质是指 ( )A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 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C事物真象和假象的统一 D。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28假象是指 ( )A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B。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C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 D。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二、多项选择题1判断新事物的标志是( )A 符合发展的前进方向的 B。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7C具有远大前途的 D。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E发展中应当完美无缺的2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在本质上是 ( )A指一切运动变化 B。同一事物的不断增长C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过程 D。指事物的一切运动过程E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1、3、对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的态度,应该是( )A满腔热情支持和扶植 B。为它的成长鸣锣开道C全面肯定,完全支持 D。促使其日臻完善E放开手脚任其发展4、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是 ( )A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运动 B。离开事物的运动不可能发生联系和作用C先有事物的联系,后有事物的运动 D。运动之后才发生各种联系E联系是运动的担当者5、辨证唯物主义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在于主张( )A世界是物资的,还是精神的 B。世界是运动变化的,还是静止不动的C意识有能动作用,还是没有能动作用 D。社会发展有客观规律,还是没有客观规律E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还是没有同一性6、离开具体条件办事情就会( )A犯形而

22、上学的错误 B。相对主义的错误 C。犯主观主义的错误D犯折中主义的错误 E。犯盲动主义的错误7、 “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这句话是 ( ) A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B。辨证唯物论的观点C否认静止的相对主义观点 D。肯定联系的条件性的正确观点E否定人的能动性的错误观点8、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于( )A 新事物的本质特点比旧事物优越B。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西消极的东西,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D新事物增添了一些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容E在社会领域,新事物符合人民利益,能到底人民的支持9、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A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 B斗争性寓于

23、同一性之中 C没有矛盾的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的贯通D没有矛盾的同一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斗争 E。斗争性是相对的,同一性是绝对的10、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对指导社会实践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是( )A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基础 B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哲学依据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D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指南 E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锐利武器11、矛盾的普遍性表明( )A矛盾无处不在 B。事物就是矛盾 C。矛盾无时不有 8D思维中存在逻辑矛盾 E。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12、矛盾斗争性对事物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就是说( )

24、A斗争本身就是发展 B一切斗争都能推动事物发展C不是任何一种斗争都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D只有新事物反对旧事物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E矛盾斗争越激烈就越能推动事物的发展13、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 )A矛盾双方互相调和推动事物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使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C矛盾双方在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中各自得到发展D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E矛盾双方相互分化,使事物得以区别开来14、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 )A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B解决了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就自然得到解决C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是不变的

25、 D在抓住主要矛盾时,也要注意非主要矛盾的解决E在矛盾体系中,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处于平衡状态15、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 )A个性中包含共性 B。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C。共性寓于个性之中D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E。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6、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这一方针的哲学根据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的关系C矛盾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的关系 D。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E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17、体现矛盾发展不平衡的概念有(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B。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C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E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

26、面1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相互联结的关系 E。相互转化的关系19、割裂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内在联系会导致( )A相对论 B。经验论 C。唯理论 D。一点论 E。均衡论20、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 )A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斗争 B。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C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E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21、现象和本质的区别在于( )A现象是外在的,本质是内在的 B。现象是可感知的,本质是借思维才能把握C现象是易变的,本质是较稳定的 D。 现象是相对的,本质是绝对的E本质是共性,

27、现象是个性22、科学是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因此“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这个论断( )9A正确地反映了必然性和偶然性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B违背了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偶然性去揭示必然性的事实C歪曲了必然性和偶然性辨证关系的原理D实质上是主张纯粹必然性的机械决定论 E正确地概括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章 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1 B 2 C 3 C 4 C 5 C 6 B 7 A 8 C 9 C 10 A 11 B 12 C 13 A 14 C15 C 16 B 17 C 18 C 19 C 20 A 21 B 22 C 23 D 24 C 25 A 26 B27 B 28 D二、多项选择题1 A

28、BCD 2 CE 3 ABD 4 AB 5 BCD 6 ABCDE 7 BD 8 ABCDE 9 ABCD 10 ABCDE11 ABCE 12 CD 13 BCD 14 AD 15 ACDE 16 BD 17 BE 18 ABDE 19 DE 20 CE21 ABCE 22 BCD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认识的客体是指( )A客观物质世界 B。客观事物 C。客观自然界 D。主体实践所指向的客观对象2、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辩证唯物论和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3、马克思主

29、义哲学所说的实践是指( )A人们的一切活动 B。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C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D。人们的精神活动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 D。普遍联系的观点5、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是( )A只要参加实践 B。只要刻苦读书C既要参加实践又要认真读书 D。依靠灵感和机遇6、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地一次完成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7、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

30、和第二性的关系 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C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8、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这一思想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是(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理论来源于实践C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9、理性认知的特点是( )10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C抽象性、间接性 D。形象性、直接性10、感性认知的特点是(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抽象性、间接性 D。形象性、直接性11、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进程是( )A积极能动的过程 B。消极被动的过程C完全自发

31、的过程 D。主观随意的过程12、强调理性认知依赖于感性认知,这是( )A 认识论的辩证法 B。认识论的唯物论C认识论的唯理论 D。认识论的经验论13、承认我们的一切知识具有相对性,就会( )A陷入诡辩论 B。导致怀疑主义 C。防止相对主义 D。防止绝对主义14、任何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这种观点是( )A相对主义 B。绝对主义 C。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15、在真理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B。真理的客观性C真理的辩证法 D。物质世界的可知性16、 “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这种观点是(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唯

32、物主义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1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A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B。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C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 D。任何一个真理都具有的两种属性18、真理和谬误互相贯通的含义是( )A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B。两者互为因果 C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没有确定的界限19、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上的(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D。机械论20、真理的内容是( )A以个人的意志去为转移的 B。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 C以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 D。不以任何人、人类或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21、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 )A多数人的意志 B

33、。先进思想 C。社会实践 D。逻辑推理22、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实践自身的特点而言因为( )A它是对人类有用的活动 B。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C它是具有主观性的活动 D。它是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活动23、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A每个人的实践都不相同 B。实践对真理的检验都具有历史性C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D。实践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4解放思想,就是要( )A不受任何框框的束缚,思想上达到绝对自由 B。不受任何约束,做到随心所欲C抛弃原有的一切观念,重新评价一切 D。突破落后观念的束缚,坚持实事求是25评价是( )A一种感性的认识活动 B。一种以反映认识对象的价值为目的的认识活动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