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四章 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人格理论(黄 121,郑 101,陈 63)一、人格的动力(一)自卑感与补偿作用1、自卑感2、补偿作用3、自卑情结(二)追求优越1、虚构目的论2、人格发展的目标3、追求优越的内涵二、人格的结构(一)生活风格1、生活风格的定义2、影响生活风格形成的因素(二) 、创造性自我(三)社会兴趣三、人格的发展(一) 、生活风格的发展(二) 、生活风格的作用四、人格的适应(一) 、适应的性质(二) 、治疗的目的和方法五、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评价2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家,个人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心理学的先驱。他出生于维也纳的一个犹太人
2、家庭。在阿德勒的回忆中,他的童年是痛苦的。阿德勒是家里六个孩子的老三,4 岁时才学会走路,他的童年是在其哥哥的阴影下度过的。阿德勒小时候不断患病,特别是得了佝偻病,致使他的身体在体育运动和室外游戏时总落后于他的哥哥和其他伙伴。他 4 岁时还险些因患肺炎而丧生,有两次差点被车撞死。由于体弱多病,他得到了妈妈的特殊照料,但这一切在他的弟弟出生后就结束了。阿德勒在学校里也被自卑感困扰着。他成绩平平,有一年数学非常糟糕,不得不重修这门课。老师劝告其父亲带他离开学校,跟鞋匠去当学徒。这件事更激发了阿德勒的动力。他发疯般地学习,不久成为全班数学最好的学生。1895 年,阿德勒如愿考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医学,获
3、得博士学位,后来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1902 年,当他写了一篇评论弗洛伊德梦的解释的文章后,弗洛伊德邀请他加入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Vienna Psychoanalytical Society) 。阿德勒接受了这一邀请,成为弗洛伊德最早的同事之一。1910 年,阿德勒出任该协会主席,但由于在很多观点上与弗洛伊德有很大的分歧,仅隔一年他就正式从弗洛伊德派中分裂出来。此后,他另组成他所谓的个人心理学学会,吸引了许多追随者。1926 年他离开欧洲大陆赴美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教授,后来定居美国。早在人们提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之前,阿德勒就将精神病视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他说:“社会
4、生活的适应不良,是由社会原因引起的” 。 阿德勒把自己的理论体系称为个人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 ,以区别于弗洛伊德的理论。他所说的个人是一个整体的人,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切为“性”的动物。弗洛伊德推崇潜意识的本能决定论;阿德勒强调意识的作用,认为人格的动力是社会动机(自卑感和追求优越) ,并提出创造性自我的概念。弗洛伊德主张治疗的目的是发掘受压抑的早年记忆;阿德勒认为治疗的目的是鼓励将生活格调置于社会利益之上。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体系由几个主要概念组成:追求优越、自卑感、补偿作用、生活风格和社会兴趣。阿德勒用这些概念说
5、明了人格发展的目标、动力和途径,通过个体整个的发展再现了社会因素的作用,生动地描绘了个体成长的轨迹。个体心理学从人的整体性和能动性出发,认为人各有自己的追求目标,奋力以求实现,但都是为了克服自卑感,志在上升到优越状态,超越并支配别人。这种自卑感不管是由实际的身体缺陷、损伤引起的,还是由主观感受到的心理或社会无能引起的,正是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它借助补偿作用去追求优越的生活目标。在补偿过程中,个体形成了独特的生活风格,生活风格反过来又制约着个体进一步的补偿活动。另外,个体在追求优越的同时,也发展着自身的社会兴趣。阿德勒在人格理论与研究方面的贡献是卓越的,甚至是显赫的。同时,个体心理学的影响又是十
6、分广泛的,不仅在传统的心理治疗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教育,尤其是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尽管个体心理学的许多观点如今已不再被人赞成,但作为这种心理学体系与学派的创始人阿德勒却仍为世人所推崇。一、人格的动力在个体心理学理论中,动力问题是首要的问题。阿德勒从一开始就反对弗洛伊德性本能的观点,并从人与外界的关系来理解这个问题。3最初,阿德勒把人与外界的关系理解为人对外界的侵犯,因而提出侵犯驱力(aggressive drive)的概念,认为人格的发展就是受它的驱使,为满足而战。但阿德勒的侵犯驱力概念与弗洛伊德性驱力概念不同。这一驱力不是作为直接
7、依附于器官和它所倾向取得的快乐来理解的,而是作为从属于代表一个联系各种驱力的超级心理场(superordinated psychological field)的总体来理解的。侵犯驱力是个人在求生求胜的内在驱力驱使下,欲超越别人的表现;它是由环境要求与驱力力量的关系来激发的,并且它的目标是由原始驱力的满足以及文化和适应来确定的。这样,驱力便成为整个人格的一部分,它从人格整体中,从超级心理场中得到它自身的方向,并且能与同自我相一致的人格一起在文化与顺应中变化。后来,阿德勒从这种侵犯驱力概念中又发展出了男性的反抗(masculine protest)的概念,泛指个体通过具备更多男性品质,使自己变得更
8、有权力的现象。这一概念进而又把人格发展的动力理解为对自卑感的克服。早期,阿德勒把侵犯性和力量看成是克服自卑感的主要工具,但由于受当时文化条件的影响,阿德勒把虚弱、懦怯、顺从等特性等同于女性;把侵犯和力量、勇敢、自由等特性等同于男性,为了克服自卑,因此有力求男性化的倾向。最后,阿德勒系统地发展了自卑感的观点,认为不仅实际的身体缺陷和损伤会引起自卑感,而且主观感受到的心理或社会的无能也会引起自卑感。儿童受自卑感的驱使,追求更高水平的发展,当他达到此水平后,又会开始感到欠缺,并再一次发动向上的追求优越。阿德勒认为自卑感不是变态的迹象,而是大多数人之所以进步的原因。(一)自卑感与补偿作用在阿德勒早期的
9、理论中,是把自卑感与身体缺陷联系在一起的。若身体上有缺陷,如虚弱、多病、笨拙、丑陋、残疾等,在生活中将会遇到许多困难,受到轻视或侮辱,因而产生自卑感。后来阿德勒从强调身体缺陷转而强调主观上的自卑,扩大这个概念的范围,认为自卑感起源于个人生活中所有不完全不完美的感觉,因而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自卑。自卑是所有个人成就背后的主要推动力。一个人有了自卑感,就想完成某事来克服此种自卑感,成功之后得到短时的满足,当看到别人的成就时,又感到自卑,又被驱使争取更大的成就,由此周而复始,永无终结。1、自卑感(1)定义。自卑感是个体心理学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阿德勒认为,当个体面对困难情境时,一种无法达成目标的无力感与
10、无助感,对自己所具备的条件、作为和表现感到不满与失望,对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到缺乏重要性,对适应环境生活缺乏安全感,对自己想做的事不敢肯定,这就是自卑感(inferiority feeling) 。按阿德勒的理论,自卑感是人类的普遍现象,而且也是正常现象。对自卑感的强调,是个体心理学的特色之一。阿德勒不同意弗洛伊德关于动机的原始基础集中于性因素的说法,而认为普遍存在的自卑感才是行为产生与发展的最原始决定力量。(2)形成。对于自卑感的形成,阿德勒认为它肇端于幼年时的无能。阿德勒认为自卑感起于依赖成人抚育的婴儿期,在成人的保护与管理之下,婴儿的心目中,成人是伟大的、万能的,自己是渺小的、无助的;为了生
11、存,自己必须依赖成人的慈爱和怜悯,不论是想吃奶、想爬起来、想弄干净身子或是想得到心爱的玩具,都得依靠成人的帮助才能完成。这就是说,在与他人的最初交往中,婴儿就体会到了无能与自卑。随后慢慢长大,对需要满足的追求力不从心,更加重了儿童的自卑感,而这种自卑感是后来各种内心冲突及与他人竞争的心理根源。(3)作用。阿德勒认为自卑感对个体人格的发展有积极与消极两种作用。从积极面4看,个人在自卑心理作用之下,如能处理适当,可将自卑感转变为奋发上进的内在动力,力求补偿缺陷,取得成功,是健康的表现。例如狄摩西尼在海边口含石子练习演说,以纠正自己口吃的毛病,最终成为希腊的演说家。但若处理失当,因自卑而逃避现实,终
12、而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不敢面对现实的习惯,甚而导致对社会、对世界的敌对态度,这种因自卑感(意识的)而转变成内在(潜意识)心理倾向,即称为自卑情结。自卑感一旦转变为自卑情结之后,就会阻碍个体人格的正常发展。自卑感本身并不是一种变态,这是人类因无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时的一种情感体验。它对个体起有利的作用,也对社会起有利的作用,因为它使得个体始终寻求改善。面对无限的宇宙,人类正是因为感到自己的无知,觉得自己渺小,所以才致力于科学,以便用更理智的思维方法去应付环境。可以说,我们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2、补偿作用(1)定义。补偿作用(compensation)从广义上说,补偿即以成功的行动替换原
13、先失败的行动,或对原来行动的不足之处加以补充,使之完美。更确切地说,补偿即指个人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或其他方面的不幸给精神上造成很大的痛苦,感觉到低人一等,从而奋发图强,发挥个人其他方面的优势,使一定能力的缺陷由其他高度发展的能力所弥补。阿德勒认为,人不是被动的,而是一个有意识的统一体。当自卑感产生时,人们会设法去克服它,以满足自己求得优越的愿望。故简而言之,个体对自卑感的对抗就叫做补偿作用。补偿作用就是推动一个人去追求优越目标的基本动力。(2)途径。由于机体是作为一个整体单位进行活动的,因而补偿作用可有两条途径:(1)觉知到自己的生理缺陷后,集中力量在低劣的器官上发展其功能,如体弱者通过持久的体
14、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例如罗斯福从事畜牧,以补救自己羸弱的身体,却成为一位有名的骑师兼探险家。 (2)承认自己的某种缺陷,发展自己的其他机能以弥补缺陷,如失明者发展听觉与触觉来进行弥补,如名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因病失明且失聪,但训练敏锐的触觉来沟通,不但克服了自己的生理障碍,而且奉献一生帮助与她情况相同者及救助一些需要特殊帮助的人。(3)性质。为了摆脱自卑感以求得优越感,人们千方百计地去追求权力,想要胜过别人,更希望支配别人或凌驾于他人之上。这种补偿有的是现实的,如罗斯福、亚历山大、拿破仑等,阿德勒喜欢用拿破仑的个性作为例子。他认为,作为统帅的拿破仑,他的特殊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他从幼年起就有特别
15、强烈的自卑感,而自卑感引起了力图取得优越地位的欲望。在拿破仑童年时期的最初的四五年中,这种自卑感就以好胜的目的表现出来,并调整着他的意志和行动。除了积极的作用,阿德勒也看到了补偿作用的消极性质,在很多精神失常的患者身上,这种消极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他们往往以幻想的方式去超越自己,以消灭因自卑感而带来的痛苦。这样,疏远现实,神经病患者就过着一种想像和幻想的生活,并且应用很多策略来使他有可能躲避现实的要求,并希求达到一个会使他免除任何社会劳务和责任的理想境界。(4)超补偿作用。个人在某方面有缺陷时,为了克服缺陷,付出过分的努力,这种过度夸张的补偿作用称为超补偿作用(或过度补偿) (over com
16、pensation) 。在阿德勒看来,身体器官上的缺陷确实造成了很多障碍,但是这些障碍是可以摆脱的。如果主动运用意识的力量去克服困难,则器官有缺陷的人也可能会和身体正常的人一样获得成功。从许多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器官上有缺陷的人,尽管遭受到许多困扰,但他们却经常比身体正常的人有更大的成就。而这一切都是补偿与超补偿作用的结果。但是补偿与超补偿的另一结果,是缺陷不但不能克服,反而矫枉过正,像身材矮小者,希望借运动改变自己的体型,但因过分操练而造成运动伤害。超补偿作用一方面产生了艺术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也是神经症产生的根源。这种过度5的夸张使人脱离了现实的生活轨迹,而用一种不真实的态度去应付生活的问
17、题,他们曲解了生活的意义,歪曲了人类真正的爱情与同情,也使自己陷入了贪权与孤独的境地。3、自卑情结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的能力有限,也由于生活条件的复杂以及各种社会势力的压制,我们常因自己的目的难以达到而觉得自己渺小、无力。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必须加以改进,因为长期地忍受这种卑微之感,会使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甚至产生人格的裂变。阿德勒称这种情况为自卑情结(inferiority complex) 。他从两个方面对自卑情结作了系统的说明。第一,自卑情结是以个人自卑观念为核心,由潜意识欲望和情感所组成的一种复杂心理。这里所提的自卑观念的范围很广,主要是指个体认为自己本
18、身或自己所处环境不如他人的观念。第二,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由于不能或者不愿进行奋斗而形成的文饰作用。而这种文饰作用又会加深个人的自卑感,使个体愈加显得悲观、失望与逃避。(二)追求优越1、虚构目的论阿德勒提出虚构目的论(fictional finalism) ,即指导行为的中心目标是个人虚构出来的,并将之作为人格的统一原则。他说:“一个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与最终的虚构目标相联系。”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经常听到这种虚构目的,例如“如果我能取得博士学位,就能踏上康庄大道” 、 “一旦有足够的钱,我就会十分幸福” 、 “具有重要地位,才能被人接纳” 、 “假如能娶一位贤妻,生活就更有意义”等等,这些假设反映
19、出追求安全感的自我观念,也就成为奋斗目标。这种虚构目标指导行为的观点,使阿德勒的理论摆脱了弗洛伊德的决定论。阿德勒一开始便假设个人前进的方向及奋斗的目标的重要性,显示他重视人的未来;不过他也没有忽视过去经验的重要性,并认为个人的过去经验、现今处境及未来发展方向等都会影响个人的决定。根据阿德勒虚构目的论的观点,健康的人和精神病患者间的重要差异在于:健康的人会依照环境情况来调整他的虚构目的,而精神病患者,却不惜一切代价固执地坚持他们的虚构目的,无视现实情况的改变。2、人格发展的目标每个人都在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把全部的心理表现都结合到这个目标上,哪怕是虚构的目标。这个目标到底是什么呢?阿德勒认为人
20、所追求的目标就是一种优越,它包含着完满的发展、成就、满足和自我实现。人的追求总是指向优越,并且最终追求的是一种自卑感中的补偿和创造。对此,可以从阿德勒的动机等级图中看出来(见图 6-1) 。6(沈德灿,197)在图中,阿德勒强调与低下感和不确定感相联系的自卑感支配着人的心理生活。作为一个人的存在,就意味着具有自卑感,而且不断地要求你去克服它,只有克服了它之后,才会有轻松感、价值感和幸福感。这种自卑感和向优越的努力是正常的、内在的,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因素。有了自卑感,人也有了补偿的需要,不断地补偿而又不断地发现新的自卑,于是又向新的优越努力。一方面感到自卑,一方面又有优越目标的引导,这样一推一拉的
21、过程持续不止,便是一个人发展的基本动力。3、追求优越的内涵(1)定义。在阿德勒看来,人具有寻求优越的动机,总是力图从低劣地位上升到优越地位,从失败到成功,从自卑到优越和完美,这是人类普遍的基本活动动力。例如步行羡慕坐车,坐车又羡慕搭飞机,从儿童早期开始一直持续一生,这种动力就叫追求优越(striving for superiority) 。追求优越是人追求的一种目标,它包含着完满的发展、成就、满足和自我实现,是一种对现实完美的寻求,是一种伟大的向上驱力,也是人的一般目的。阿德勒在个体心理学的实践和理论 (1927)一书中系统地论证了这个问题。他指出:心灵以自尊作为它的目标。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目标
22、,但这个目标隐藏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只有在欣喜若狂或精神错乱的情况下才能明确地显现出来。不论一个人希望成为艺术家、文学泰斗或是家中的暴君;不论他希望和上帝交谈或是使别人屈服于他;不论他认为自己的痛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而别人必须向他致敬;也不论他在追求着古老的神明和永难达到的理想王国,从而背离了正常生活的轨迹,在他生命的每时每刻,指导和激励他的,都是他对权力与优越地位的渴望,对自己俨若神明的想法和对自己特殊魔力的信念。正是由于这种内在驱动力,个体才达到了在人格上追求完美和完整的发展,在世事上追求成就满足与自我实现。那么这种对优越或完美的寻求来源于何处呢?阿德勒认为它是天生的,是生活的部分;事实上
23、,它就是生活本身。从生到死,对优越的追求促使着人们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更高的阶段。在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中,这种对自尊与优越的追求是内在的,是一切进步的基7础。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个体水平上,而且存在于一切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引导着人和种族永远不断地进步。(2)生活的三大问题。在人的生活中,会遇到三个方面的问题:社交、职业和恋爱。阿德勒相信在这三方面的问题当中,追求优越以不同的面目表现出来,对人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对这三方面问题的良好适应也是人格健康发展的标志。第一,社交:三大问题中社交问题出现得最早。在社交问题上,对自尊与优越的追求也是个体生活的基本目标。由于社会是复杂的,个体必须不
24、断学习或修正各种社会行为类型与生活方式,以求符合该社会的标准与规范,避免成为一个被社会隔绝,被生活艰难击倒而束手无策的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个体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不论是顺从与固执、直率或是言不由衷,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要胜过别人,赢得他人的尊敬或取得成功。儿童对社交问题的顺应便是他将来应付其他问题的原型。第二,职业:伴随着个体的成长,职业问题也开始出现。能否使兴趣与职业相适应,能否在职业中尽情发挥潜能,成了个体追求优越的标准。母亲是第一个影响其子女对职业兴趣发展的人,她在孩子的童年时期对孩子的教育与感化,将对孩子成年后的职业兴趣与生活范围有相当大的影响。但对孩子职业兴趣的培养真正是从学校开始
25、的。学校所传授的知识及所提供的训练,为少年儿童未来从事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也已经注意到自身在这方面的重要性,除了提供各种器官协调性训练之外,也开始强调兴趣对职业成就的重要影响,这种兴趣与训练以及一般学科的教学是同样重要的。阿德勒发现,从儿童早期开始这种训练,是非常有成效的,这种效果在天才身上尤为明显。第三,恋爱:我们生活于两种性别的环境里,所以必须训练自己对待异性的态度。倘若具有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当面对爱情时,就不能客观面对问题,荒谬地让性关系表现为自卑感或优越感的满足,例如以傲慢自大、顽强和具攻击性的征服态度来对待伴侣,以发泄其情绪。如果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我们会发现很多人所追求的伴侣
26、,实在是一个牺牲者。在爱情与婚姻的实际情况中,需要一种格外的同情心,认同于另外一个人的特殊能力,学习如何用对方的眼睛来看、用对方的耳朵来听以及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如此才能正常地满足家庭与婚姻生活之本能。因此阿德勒认为爱情与婚姻关系惟有系于整个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幸福圆满。总之,个体心理学把人类生活分成了三大类:第一类是和他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即社交问题;第二类是与爱有关的各种问题;第三类是与职业有关的问题。这三类问题贯穿了人的一生,当一个人在某一类问题范围中有适应失调的情形时,将很难跨越至另一范围,倘若个体对社会交往的态度是压制与控制他人,那么在恋爱的问题范围内将会利用性欲作为控制他人的工具。人格在这
27、三类问题上的发展就是追求优越的结果。(3)人生追求的一般方向。人生的追求多种多样,最一般的追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快乐:快乐是弗洛伊德本我所遵循的原则,阿德勒继承了此观点,认为对快乐的追求是人格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活的目标之一。(2)德性或道德:它源于弗洛伊德的超我概念。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的三个层次中,超我受道德原则的支配。阿德勒进一步发展了道德原则的作用,认为对至诚之性之德性或具有正直、善良品性之道德是个人追求的目标之一。(3)权力与尊重:从权力意志中可以看出阿德勒对权力是何等强调,他认为每个人在克服自卑的同时,始终在追求着权力。只有拥有了权力,个体才能过真正有意义的生活。同时,个体也希望
28、自己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受到他人的尊重,我们许许多多的行为与努力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4)胜利或成就:取得胜利、获得成就是补偿作用的结果,也是个体所追求的生活8目标之一。人们都想用自己的成功或成就证明其自身的价值。(5)知识与财富:个体追求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富有,以使自己获得真正的快乐。人们学习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并用获得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物质上的支持不仅能使人达到自己的目的,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人的能力与成就。(6)艺术与创造力:人总是追求美与善,而艺术是创造美的主要手段。因此,人们便通过艺术来表现自己的价值。同时,艺术成就又需要人的创造力,人只有通过全面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才能达
29、到艺术与现实的完善。以上六类基本的追求,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个体对优越的追求。然而从方向上看,所有的追求不外两大类:一类是带有社会兴趣或社会情感的追求,这是正常的有效用的追求;另一类是没有社会兴趣的追求,或个人优势的追求,这会导致失败,是无效用的追求。(4)优越情结。阿德勒后期主张人们不断追求的是优越和完善。他把追求优越作为生命的基本原则,并进一步从强调个人优越转向强调社会优越和完善。而这种追求优越和完善又是来自于天生的,所有人出生时就具有这种需要。阿德勒相信追求优越对人是有益的,但若过分注重和获取自己的需要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则易产生优越情结。所谓优越情结(superiority complex)
30、是指怀有优越感的人,其自觉之优越条件并不真实,只是以优越感来掩饰其自卑感的心理。优越感(superiority feeling)即指个人过分夸张自己的优点或条件(如相貌、学历、财富、社会地位等) ,借以贬低别人,从而提升自己的心理倾向。其实,怀有优越感的人,其自觉的优越条件,未必是客观真实的。自身未具有真正优越条件而却怀有优越感者,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种人可能是由于内心空虚而表现的一种防御作用。换言之,这种人所以表现优越感,其用意乃是用以掩饰自己的缺点。有优越情结的人表现为专横跋扈、自负自夸,缺乏社会兴趣,不被人喜欢。阿德勒的权力意志或追求优越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理论,是个中性概念,它在各人身
31、上的具体表现不同才有是非之分。而人的追求很容易被引入错误的方向,以致习惯上把优越的概念理解为对他人的强势,把权力的概念理解为对他人的压制,而不是理解为一般性的克服困难的优越、专业熟练与胜任等意义上的权力。这往往引起了人们对阿德勒学说本身的误解。二、人格的结构(一)生活风格补偿作用是人格发展的基本事实,而补偿作用的实现却与个体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在阿德勒看来,人的追求优越与权力的崇高目标是普遍存在着的。个人有多种多样的行为可以用来达到这个目标。这样,不同的人用以追求优越的方法也各不相同。这就涉及个体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即有关生活风格的问题。1、生活风格的定义生活风格(或生活方式) (1ife
32、 style)意指个体在其环境中所表现的独特生活形态与方式,如面对问题时的处理方法、对生命做贡献的希望。个体的生活主要在于克服婴儿期无助的感觉并追求优越,最终的目的是提高个人的价值,为个人带来安全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各人所采用的手段也大相径庭,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生活风格;这也是个人行为表现中所显现出来的动机、特质、兴趣、价值等明显独特的组合体。简言之,生活风格就是个体追求优越的方法。生活风格是由创造性自我发展并建立起来的,大多形成于儿童的 4 岁或 5 岁之前,个人据以集合经验,渐渐塑成自己所独有的特质,也形成了个别人格的独特性,因此生活风格表现了一个人人格的整体性和独特性。每个人都有其个别的
33、生活风格,正如我们不能发9现两片树叶完全一样,我们也无法发现两个人绝对相同。2、影响生活风格形成的因素阿德勒指出,生活风格是在儿童时代初期内形成的。每个儿童形成什么样的生活风格有赖于他的家庭环境与幼年经验。这种早期形成的生活风格会牢固地保持下来,并且难以改变,这就为应付以后所遇到的生活问题提供了规则。生活风格并不是由遗传而强授予个人的,主要是由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如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儿童在家庭中的处境、兄弟姐妹的多少及家庭气氛(family atmosphere) ,指家庭成员间的情绪关系)等所决定的。例如炎雄豪杰的子女,因预期不能做出父辈所成就的伟大业绩,往往便形成了不十分
34、努力前进的生活风格;而非常贫穷人家的子女,也许外表能力都不差,却常常怀有卑微的态度。被宠坏的儿童占有欲甚强,被冷落的儿童较为怯弱。长子处事多持保守的态度,次子与之相比则显得争强好胜。因此生活的态度、对生活的企图,都是从这种特殊的情境中磨炼出来的。除了家庭因素之外,邻居的特性和各种社会的压力也决定着儿童形成什么样的生活风格。个体心理学所说的生活风格实际上就是一种儿童面对幼年挫折经验的方法。每一个人用以对付生活困境的方式是不同的,个体归纳、概括了自己所用的方法,并使之固定下来,便成为自己人生目标所特有的持续存在的生活风格。可以看出,阿德勒像弗洛伊德一样,也强调生命早期在形成人格上的重要性。在生命最
35、初的四五年时间里,个体忙于构建自身心理的整体性,他利用由遗传得来的材料和从环境中获得的印象,并将它们修正,以配合对优越的追求。在第五年末了,儿童的个性已经形成。他赋予生活的意义、追求的目标、趋近目标的方式、情绪倾向等等,也都已固定下来,也就是说,生活风格已初步形成。阿德勒认为生活风格是人克服自卑感追求优越的手段,但在现实的追求中,每个人达到目标的方式却各异,并且每个人特有的这种反应形式是相对固定的。因此,生活风格具有独特性,人人不同。生活风格包含着一套行为方式,个体借助于它就能去补偿自身真实或想像的自卑,这种形成于生活早期的行为方式为个体解决以后的生活问题提供了准则。(二) 、创造性自我阿德勒
36、在晚年提出创造性自我这一概念。心理学家霍尔认为这一概念是阿德勒作为一位人格理论家的最高成就。创造性自我(creative self)是指人格中的自由成分,它促使个体在能够选择的生活风格和追求目标之间,自由选择对自己最有效用、最适合的一种组合。阿德勒认为,人类不是被动地接受由环境与遗传简单作用的结果;相反地,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环境与遗传作用的影响,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将它们加以组合。因此,即使两个人的遗传与环境相似、个人的人格结构相似,也绝不会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甚至同一家庭中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又像有生理缺陷者,有的人可以经过补偿作用,成为对社会极有贡献者,但也有人终其一生陷于自艾自怨
37、的可怜情境。在阿德勒看来,差别即在于创造性自我的不同。阿德勒的创造性自我是按照自己的创造性,构建独特的生活风格,是塑造人格中有意识的主动力量;而人格是直接参与自己的命运,并自己决定与外界的关系,提高了意识的地位,更加重视自我。这一观点与弗洛伊德认为命运系于被动地由过去经验和本我所决定完全不同。创造性自我赋予生活以意义,为生活制造目标,并且制造达成目标的手段。总之,创造性自我体现出人生的主动原则。(三)社会兴趣阿德勒认为,人是社会动物,在本性上具有天生的社会兴趣(social interest) 。社会兴10趣是全人类和谐生活、友好相处、渴望建立美好社会的天生需求。社会兴趣不仅是一种情感,而且也
38、是一种对生活的评价态度,一种“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的能力” 。社会兴趣的范围非常大,它不仅包括个体之间相互联系的情感,或反映人的性格特征的情感,而且还包括人对整个生活的评价态度,甚至对宇宙的情感。阿德勒重视认同感及同理心,认为每一个人都能从他人的角度去看自己和世界,与他人分享的程度以及关怀他人的程度是心理健康的指标;从社会法规、社会文化道德和社会规范的观点来评价生活情境。法的关系、伦理及美学的评价,都建立于社会兴趣之上,因为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生活的一切问题都具有社会价值。个体心理学的使命就是去帮助人认识这些价值,并以适当的方式去适应生活情境。这样, “社会兴趣”和“追求优越”被引向同一轨
39、道。在阿德勒的观念中,把补偿人的缺陷的功能给了社会兴趣,也给了追求优越。他强调社会兴趣是对人天生缺陷的真正和必要的补偿。在阿德勒看来,正是由于有了社会兴趣,才使个体能适应各式各样的生活情境,这种适应在社会层次上和心理层次上都是可以实现的。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兴趣和追求优越这两个概念属于同一序列性质。它们都产生于人的缺陷感和无能为力的基础上,两者的作用都是作为最初的刺激,以发展适应自然界和社会的机制。虽然社会兴趣是遗传而来的,但它必须加以认识才能得到发展,并且只有当儿童处在社会生活中才能得到发展。如果这种潜能没有被认识,社会兴趣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这样的人就会过着最不幸的生活。阿德勒认为:所有失
40、败者神经病患、精神病患、罪犯、酗酒者、问题少年、自杀者、堕落者、娼妓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阿德勒认为,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必须解决三个重大问题:职业任务、社会任务、爱情和婚姻任务,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充分发展的社会兴趣。阿德勒提倡,我们生活的意义“应该是奉献、对别人发生兴趣和互助合作” 。阿德勒从人格早期决定论的观点出发,认为母子相互作用的性质决定了儿童社会兴趣的程度。根据人们所具有的社会兴趣的程度,他把人分为四种类型:(1)统治支配型(ruling-dominant type):这种人倾向于统治支配他人。 (2)索取依赖型(getting-learnin
41、g type):这种人总是竭力从别人那里获得他想要的一切。 (3)躲避型(avoiding type):这种人以碌碌无为、回避问题的方式在人生中避免失败。 (4)社会有益型(socially useful type):这类人正视问题,试图以一种有益于社会的方式加以解决。前三种人的生活风格是错误的,因为他们缺乏社会兴趣;只有社会有益型者才有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因为他们是为人类谋取更多福利的人。三、人格的发展(一) 、生活风格的发展儿童发展生活风格的主要途径是模仿。儿童往往把自己周围环境中最强的、最有感染力的人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如父亲、母亲。一个人基本的生活风格虽然在四五岁时形成,以后不易变更,却能导入比较实用的及社会的方向,所以从 5 岁以后,则以学校学习和职业社会两阶段为主:学校学习为第一阶段,进入职业社会为第二阶段;两个阶段健康的发展形成对完美目标的追求。1,学校阶段。在学校里,个体生活风格的发展与学校教育有密切的联系。阿德勒说,学校是家庭的延长。因为父母不能完全担负起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使他们适当地解决生活的各种问题,所以学校教育便显得必不可少。学校生活对生活风格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人能像老师那样清楚地了解孩子们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