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教育史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1。“学在官府”西周在文化教育上的重要特征是“学在官府,又称之为“学术官守”。“学在官府”形成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西周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结构。“学在官府“具体表现为:(1 惟官有书,而民无书;(2)惟官有器,而民无器;(3)惟官有学,而民无学。贵族垄断了教育的物质资源,也垄断了教育活动本身。这也导致西周官学的一个明显特点,即“官师合一”。2、国学与乡学西周已具备了较为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有了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学校。(1)国学国学设在周天子和诸侯国的王都内,主要是为贵族奴隶主子弟设立的。男童到了一定年岁后就要进人国学学习。国学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
2、(2)乡学乡学是指设在王都郊外地方行政区内的学校,人学对象主要是一般奴隶主和平民的子弟。乡学由管理民政的司徒负贵总的领导,其教育内容有明确规定,即所谓的“乡三物”:“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乡学中有成套的考核制度,通过考核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国学中的大学学习。3.小学与大学(l)小学儿童进入小学的年龄因其家庭身份等级的不同,有早有晚,贵者人学的年龄早,反之则晚。最早八岁入小学,晚者到十五岁才人小学。小学教育的内容就是德、行、艺、仪四方面,实际上是关于奴隶主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2)大学进大学接受
3、教育有一定限制,只有少数符合资格的人才能享受大学教育。进人大学的年龄也因其家庭身份等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的十五岁,有的二十岁。天子的大学和诸侯的大学不仅名称不同,还存在着规模大小和等级高低的差别。天子的国学规模较大,结构比较复杂,四面环水,总称为辟雍。诸侯王都所设的大学建制比较简单一面临水,称为伴宫。大学学大艺,履大节。分科教学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另外。还学习诗、书。学记记载西周大学分别在第一、三、五、七、九学年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德行和道艺两方面。七年告一段落,称之为“小成“。第九年时经过考核,德行和道艺都达到要求,结束学业,称之为“大成”。对于合格的学生,可以分派官职,奖励爵位
4、和律禄。对于不合格的学生(特别是德行上不合格的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劝诫程序后,仍不改悔的,则流放远方,永远不再使用。4.家庭教育贵族奴隶主子弟在未人正式学校之前一般都要接受相当严格和规范的家庭教育。(礼记内则记载了贵族家庭教育的逐步要求;“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争革,女攀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在家庭中从小就进行基本的生活技能和习惯的教育,如取食物用右手等,进而教以初步的礼仪规则.如尊敬长辈的礼节,以及确立初级的数、方位和时间观念。在男落女卑思想支配下,要求男治外事,女理内事,从 7 岁开
5、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5、“六艺”教育“六艺”是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礼乐礼乐发源于原始社会宗教活动中的仪式(礼)和音乐歌舞(乐)。周礼的范围已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西周礼的教育不仅在于养成札仪规范,同时具有深刻的社会政治作用。即通过礼制来标明尊卑上下的等级关系,强化宗法制度和君臣等级制度。以有效地维护奴隶社会秩序。乐教也是西周宫学中的主要科目。当时乐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包含了德、智、体、美多种教育因素。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中心。礼
6、、乐不仅在贵族生活中融为一体,礼、乐的教育作用也是相互配合的。礼着重于训练人的外在行为规范,乐着重于陶冶人的内在精神情操。2.射御西周在巩固政权的过程中。极重视武力建设,反映在教育上是加强射、御之教。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西周时期以车战为主,常以拥有战车的多少来衡量一国武力的大小。因此射、御是当时主要的军事技术。3,书数“书”是指文字,“数,是指计算。书、数是西周小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汉字发展到西周,已经相当成熟。根据文献记载,西周时就已经把文字构造规律归纳为六个方面: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称为六书。还编写了小学文字教学用书史摘篇,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
7、字课本。数在西周并不单指算法,还包括历法等与数字计算有关的知识。“六艺”教育经历了夏、商的发展,到西周最为完备,成为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它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六艺”教育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一)、私人讲学的兴起(1)私人讲学的兴起随着春秋时期“经济下移,和“政治下移”,王权衰落。礼制破坏。这种王权衰落、礼坏乐崩的社会状况,使官学失去了政权的依托.也使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下层扩散,出现了“学术下移:的现象,“
8、学术下移”.进一步加速官学衰废,也为私学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私学到春秋末期进人初步繁荣的阶段。私学的兴起与士阶层的崛起有密切关系。在春秋时期,“士”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社会阶层,其成员来源复杂,但大部分来源予平民的上层或没落的奴隶主,具有自由民的身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和一些贵族之家已开始争相养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为士阶层脱离实际的物质生产领域创造了条件,使得士群体的数盘不断壮大。正是由于这种需要,所以人们争相为士,出现了培养士的私学,孔子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来的私学大师。私学的发展,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于民间。私学的自由讲学、自由传授也促进了各学派的形成,揭开了春秋战国时期
9、“百家争鸣”的序幕。(2)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1.养士之风盛行战国时期,养士之风大盛。不仅各国执政者争相养士,私门养士亦成风气。养士之风的盛行,使士成为一种受人青睐的职业。人们竞相学习做士,而士又需要经过一定的学习与训练才能造就,因此想成为士就要拜师求学,这就促进了私学的再发展。“诸子百家”的百家当然是虚指,乃形容学派之多。各家各派之间因立场和解决社会问题上方法的不同,相互斗争,相互批评,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教育始终是“百家争鸣的中心问题之一。一方面,参与争鸣的各家各派都以学校为阵地,以讲学为手段,宣传自己的学说主张,不同的学派往往就是不同的教育团体;另一方面,各家各派又因对教育在社会改造和
10、人性改造等方面作用的不同认识而相互辩难。因此,“百家争鸣”必然推动教育实践的活跃、教育思想的繁荣和教育理论的发展。2.私学发展战国时期,各家各派都重视教育活动,都不同程度地开展教育活动。在各家之中,儒、墨、道、法影响最大。这四家之中,儒、墨更被称为“显学”,这不仅因为这两家的学说影响大,也因为这两家教育活动的规模大。道家和法家虽然在理论上不重视教育,但为了扩大学说的影响,也都有授徒讲学活动。 (3)齐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著名学府。由于它设立于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省瑙博市)的樱门附近,故称为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创建于齐植公当政时期(前 375 一前 357),后来经过几度盛衰,历时
11、 150 年左右。直到齐被秦所灭才停办。稷下学宫虽然由齐国提供教学活动的经费,但它基本上是私学,是一所由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凡是到齐国来游学的私学大师和聚集在大师周围的弟子,齐王都提供给他们活动经费,听任他们在稷下学宫自由讲学。如果私学师生另有其他抱负,想离开齐国,齐王挽留无效,则听其自由,不加限制。被下学宫的讲学具有学术自由的特点。先秦诸子的不少代表人物都到过稷下学宫,如孟子、荀子等人。稷下学宫起源于养士,是养士之风的一个缩影。它是战国后期文化教育中心、各家私学的集散地以及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它为各家学派提供了一个交流的舞台,有些学派通过径下学宫的学术活动得到重大发展,对促进战国的学术
12、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二)、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孔丘前 551 一前 479),字仲尼,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弟子们关于孔子的言行记录,后被编为论语一书。1,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孔子创办私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对西周的文化典籍进行整理。经多次修订,最后形成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教材,英定了儒家教育内容的基础。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后世称之为“六经”(因乐于秦焚书时丧失,实际存在的是“五经”)诗: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共扣 5 首,概称三百篇,分风、雅、烦三类。书:又称尚书,古代历史文献汇编。秦焚书后内容严重丧失。礼:内容是孔子所认为的
13、君子应掌握的礼仪规范等。乐:各种美育形式的总称。内容涉及诗、歌、舞、曲等。易:又称周易,为卜兹用书,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事物的变化之理。春秋:是孔子晚年根据鲁史记、周史记等编著的一部编年史,也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2.教育作用和地位(1)教育的社会作用:“庶、富、教”思想论语子路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奥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忍,曰:教之。”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它富足起来,还要加强教育,提高文化。“庶、富、教”的论述反映了孔子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思想。在发展生产以满足人民基本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一定要抓好教
14、育,这是国家安定的前提。(2)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关于“人性”与学习关系的基本观点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是指人的先天素质,“习”是指后天的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就一般人而言,其先天素质相差不多,是后天教育、环境影响及个人主观努力的不同。才导致个体发展的重大差别。3,“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是孔子私学接受弟子的基本原则,也是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基本主张。(l)“有教无类”的原意。“有教无类”的“类”不是指某种单一孤立的分类标准,如贵贱、贫富、地区、智愚等,而是广义的类,即是说不分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地域差别、智力程度,都应作为教育的对象。
15、(2)“有教无类”的实践。孔子在创办私学、聚徒讲学的教育实践中,广收门徒。他的弟子来自众多不同的诸侯国,其中有贵族子弟,但更多的是平民子弟;有来自北方的子夏,也有来自南国的子游;在弟子中,既有“闻一以知十”、“三月不违仁”的颜回,也有行事鲁莽的子路等。(3)“有教无类”的历史作用。首先。“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在春秋之前,教育是有类的,只有奴隶主贵族的子弟才能上学。春秋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文化下移。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并付诸实践,把教育扩大到平民,适应了时代潮流,打破了奴隶贵族的教育垄断,扩大了教育的基础和人才的来源。其次,“有教无类”把教育扩大到平民阶层之后,进一步促进了
16、文化下移,对战国时期文化学术的繁荣和百家争鸣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4、“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孔子主张推行德政、仁政,这就需要培养大量德才兼备的政治贤才,也就是君子。为了保证具备君子品格的人能够实际参与政治活动,实现其政治理想,孔子倡导贤人政治,主张“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原话出自孔子的弟子子夏,意思是学习达到德业优异的程度就应该人仕从政。原意在鼓励读书人做官,让大量主要是来自平民的“贤士”从政,以改变官僚队伍的结构,促进世袭政治向“贤人”政治的转化。“学而优则仕在春秋时有打破世袭制的时代意义,后来发展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条基本原则,对保证官徐队伍的基本文化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5
17、.教学内容据(论语记载:“于以四教:丈、行、忠、信。”即孔子以文献、品性、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其中品性、忠诚和信实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文”,主要指西周传统的诗、书、(丰乞、乐等典籍。孔子私学主要是以西周的“六艺”作为基本教育内容,尤其是诗、礼、乐的学习尤为孔子所重视。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由于孔子所招的学生主要为成年人,所以“六艺”中的儿童学习的小艺书、数教学不为孔子私学所注重。孔子主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首先要求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学习文化知识。在他的整个教育中,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道德教育贯穿于文化知识学科中。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授灌输道德观念,文化知
18、识学科的基本任务就是为道德教育服务。孔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三个特点:(1 偏重社会人事,其教材都是属于社会历史伦理方面的文化知识,注重的是现实的人事(2)偏重文事,有关军事知识技能的学习居于次要地位;3轻视自然知识、科学技术与生产劳动。6 教学方法(1学、思、行并重孔子在论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周 t 思而不学 W.J 殆。”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读书只是记诵一些知识,而不通过思考加以消化,就可能分不清是非.导致盲从别人的观点;如果只是空想,而不通过读书等途径学习实际知识,也会疑感不定。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单纯的学和单纯的思,都存在片面性。在学与思的关系中,学是基础,在有了知识材料的条
19、件下,则需要进一步思考,才能使认识深人和提高,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孔子还强调学习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之中,为社会实践服务,能够行,也就证明已有学。(2)启发诱导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他主张对学生的教学应该做到:“不情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段话的大意是:在教学时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在思考了相当时间后还想不通,然后再启发他;学生思考而有所领会,想说而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的时候,才去开导他。比如一个方形的东西,教师已说了一个角的样子,学生尚不能类推其余三个角的样子:这说明他还思考得不够,教师则不必再多讲,应该让学生再进一步思考。(3因
20、材施教孔子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论语记载了不少孔子因材施教的案例,下面是最典型的一个: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段话的大惫是:子路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就去做吗?”孔子答:“家里有父兄在,怎能自作主张就去做。”冉有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就去做吗?”孔子答:“当然应该立即去做。”公西华对此很不理解。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去做。子
21、路遇事轻率,所以要抑制一下,使他谨慎些。”孔子的因材施教是建立在他对学生个性深切了解的基础上。根据(论语的记述,孔子对其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是非常了解的。如他评价“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柴也愚、参也餐、师也辟、由也哮 w, u 师也过,商也不及”等。7 道德教育(1)道德教育内容“仁和“礼”是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仁者,爱人。”“仁”是对他人生命及其价值的珍视和关爱,“礼”是社会的行为规范。“仁”是遭德的内在情感准则,“礼”是道德的外在行为准则。“仁”和“礼.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孔子所强调的两个基本道德修养原则。从“仁”出发,强调培养人们“爱人”的情感。主要是由推己及人的逻辑
22、路线,启发人们内在的道德自觉,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条内发的道德修养路线。从“礼”出发,强调人必须接受外在社会行为规范的约束。社会行为规范即是礼”,因此必须接受礼的约束.如“克己复礼为仁”.“昨礼勿视,非才 L 勿听.闷卜才 L 勿言,昨礼勿动”等。这是一条外探的道德修养路线。(2)道德修养的方法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认为,志向的确立和坚持,取决于个人的信仰和自觉努力。教育学生要坚持志向,不要因为外来种种因素的干扰而动摇。为了实现志向,不能过多地计较物质生活。克己。主张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
23、合乎礼、仁的规范。观察一个人遇事如何对人对己,就可以判断他的道德是否高尚,“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对人应采取平等的态度,给人以离度尊直,涉及相互关系时,应“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力行。“力行近乎仁”,认为努力按道德规范实践的人接近于仁德。提倡“力行”,要求言行相顾、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中庸。待人处事都要中庸 R 止发生偏向,一切行为都要中道而行。论语记载:,子贡问曰;师与商也孰货?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扰不及。”认为做得过分或不及的情况都不好,最好是侧时辱恰到好处。内省。主张内省是日常必要的修养方法之一。“见贤忠齐件,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人有好品德,就应
24、向他看齐,虚心学习他的善行;见到人有不良的品德表现,就要对照检查自己,引以为戒.防止存在类似的缺点错误。改过。人非圣人.即使是君子,要一贯正确也是不可能的。人会犯错误是客观存在,正确的态度是重视改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犯错误是一时的.能正视错误,公开改正,会受到大家的尊敬。对别人的批评忠告,采取欢迎态度,对干自己的修养提高是有益的。8、论教师孔子热爱教育李业,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因而具备作为优秀教师的品质和条件.他主张作为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l)学而不厌。教师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
25、条件。孔子自称好学,达到“发情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境界。他终生好学乐学,创造了终生为师的条件。(2)诲人不倦。主张教师以教为业,也以教为乐,要树立“海人不倦”的精神。孔子的诲人不倦不仅表现在毕生从事教育.还表现在以耐心说服的态度教育学生。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海乎?”这种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是其有诲人不倦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3)温故知新。孔子说:“滋故而知新,可以为师夹。”“故”是古,指的是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新”是今,指的是现在的社会实际问题。教师既要了解掌握过去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社会问题,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温故知新”这一命题
26、的另一层含义是:巩固旧知识与探索新知识之间存在辩证关系。教师负有传递和发展文化知识的使命,既要注意继承,又要探索创新。(4)以身作则。主张以身作则,并把以身作则作为教育的重要原则。孔子多次论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舟不正,虽令不从。”(5)爱护学生。孔子很爱护学生,也能客观公正地看待所有学生,特别是那些有特殊经历的学生。孔子爱护学生,也受到学生们薄敬。在学生们眼里,他的人格非常祟离。他的学识非常精深。因而威望极高。(6)教学相长。孔子已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教师
27、的光辉典范,他所体现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巳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9、历史影响孔丘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活动,建树了丰功伟绩,其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莫定了理论基础。孔丘在教育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首先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创办规模较大的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改变,学在官府”的局面,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到平民:培养从政君子.提倡“学而优则仕”;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订“六经”,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首倡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行因材施教,造就各类人
28、才;重视道德教育;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等等。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派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历代的封建统治者,根据自身需要来利用和改造播家思想。使之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孔丘的思想学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这种影响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家,在不同历史阶段起了不同的作用。(三)、孟轲的教育思想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中以孟柯为代表的“孟氏之儒”和以荀况为代表的“孙氏之儒,的教育影响最大。1、.孟坷与思孟学派孟柯(约前 372 一前 289),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省邹县)人。其生平和孔子很相似,都是贵族的后裔,平民出身,幼年丧父
29、,一生所走的道路都是求学、教书、周游列国。孟子一生以教育为业,也以教育为乐,他认为君子有三乐:“父毋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炸予人。二乐也 1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文献记载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孔子弟子曾参的学生,故“孟氏之播”又被称为“思孟学派”。孟子是孔子学说的重要继承人,所以儒学又被称为“孔盂之道”。孟子的教育思想散见在孟子各篇之中,该书是其弟子所记述的他的言行录,也有说系孟子本人所著。2,”性善论”与教育作用孟子持“性善论”,他对教育作用的认识也是基于其“性善论”,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四心孟子认为,“人性”是
30、指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本质属性。“人性”表现为翻四心”:侧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基础,是起端,所以又被称为“四端”。在“四心”之中,“侧隐之心”是最基本的,是人类发展“仁”的基础。(2)人性本质上的平等性孟子认为人们道德境界、智能程度的差别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后天个人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凡同类的物种,其个体的发展潜力是相同的,人类也一样。圣人和一般人在“类”的本质上是相同的,都同样具有四心”,都具有相同的发展潜力,所以“人皆可以为尧舜。这样,孟子就从人性论上肯定了每个人发展的可能性。(3)教育的作用在于扩充“四心”人性是“善的,而人性中所具有
31、的“四,心”包含了向道德发展的倾向和可能。要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从萌芽状态变成完善成熟的状态,就要依靠学习和教育。孟子又将学习、受教育的过程概括为“求放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放”是放任、失落。“求其放心”乃是寻求失落、放任的心灵、“良知良能”,并将其“扩而充之”,发扬光大。3 “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孟子的教育内容包括多方面,但中心内容是伦理道德教育,即“明人伦”。,人伦”是孟子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他从宗法制杜会的各种关系中提升出五种关系,并提出了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即:父子有亲,君巨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明人伦。这五种道德规
32、范,后世称为“五伦”。“五伦”在封建社会是重要的伦理概念。4.“大丈夫”的人格理想在一般的人伦关系之上,孟子又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大丈夫”人格。“大丈夫”的人格形象应该是充满道义感、自信心、社会贵任感和家庭义务感的,在他们身上表现出一种“浩然之气”,即:“富贵不能淫,贫践不能移,威武不能属,此之谓大丈夫。”要达到这种理想人格,主要靠个人的内心修养。修养的方法主要有: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等。孟子在道德教育上强调内心的体察反省,启发人的道德自觉,强调理性的自律道德,是中国教育史上强调“内发说”的代表人物。5“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孟子虽然肯定感知觉是接受知识的基础,但尤其重视理性的思
33、考、内在的体认。其教学思想主要概括如下。(1) 深造自得”。强调在深入钻研和思考的基础上产生自己的心得体会。“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即是这一教学思想的体现。(2)循序渐进。“盈科而后进”指出学习和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科”指水道中的洼地,水流行进时要先注满洼地,然后才能继续前进。学习也是如此,要循序渐进。孟子还用“揠苗助长”来说明欲速则不达的道理。(3)因材施教。孟子强调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意为对学生,有的要及时点化,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以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则
34、可以间接地受教。(4“专心致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在孟子看来,人们学习成效上的差异取决于其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专心致志,而不是其天资的高低。(四)、荀况的教育思想1.“六经”传人荀况(约前 313 一前 238),世称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长期居齐国,并且是撰下学宫一名威望卓著的学者。曾“三为祭酒”,讲学“最为老师”.是公认的最有德望的先生。今传荀子一书,基本为荀况本人所著。祖下学宫是诸子百家云集的地方,这使荀子有机会吸收各家学派的思想,成为先秦各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但他学说的墓本精神属于儒家。荀子虽没有成为孔子的嫡传,但在儒家经典的传授方面,荀子的作用胜过盂子,孔子整理的“六艺”后来
35、多经荀子传授。这一切对儒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政治思想上,荀子标榜儒家礼治”,实际上“礼”、“法”井重,其学生韩非、李斯,后来成为法家的代表人物和秦代法治政治的实践者。2.“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与孟子相反,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在他看来,人的自然本能和感知觉都引导人向满足自身欲望的方向发展,故人性是恶的。人类的“礼”、“义”行为是人为的结果,是后天习得的社会行为,故称之为“伪”。“性”与,伪”是区别乃至对立的,但又是联系与统一的。“性伪之分”说明教育的必要性,“性伪合论证了教育的可能性。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就是通过教育和学习来改变自己的本性,使人具有适应社会
36、生活的道德智能。3.培养“大播”的教育目标在一般意义上,荀子设定了教育目标的墓本层次和理想层次。基本层次是培养“贤能之士”,他们不仅要知礼守法,而且能推行礼、法,协助治理国家。理想层次是成为“圣人”,圣人不仅要有超凡的知性和德性,而且要能实践。从现实表现出发,荀子又将人才分成四等:俗人、俗儒、雅儒、大儒。俗人不足论;俗儒徒有儒者的外表而没有儒者之实,既无操守又无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显然不是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雅儒能基本理解儒学的精神,言行合乎法度,讲原则,虽不能知类通达,但决不自欺欺人;大濡知类通达,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是最理想的人才。在荀子看来,教育应当以培养大儒作为理想目标。4
37、.以儒经为教学内容荀子重视古代典籍的学习,尤其是儒家经典的学习。他认为,俗学各经自有不同的教育作用,但是礼在诸经中处于最高地位,因此谈到学习科目的先后次序时,荀子将礼放在最后终结的位置。“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5.“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荀子认为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行动的过程,其基本路线是:闻一见一知一行。这一学习过程是逐步升华、提高的过程。“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荀子还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学习心理状态“虚壹而静”。“虚”:不以己接受的旧知识(旧观点
38、)妨碍新知识(新观点)的学习。“壹”:当多个学习对象同时呈现在面前的时候,能够专注于其中之一;当不同的观点同时呈现在面前的时候,能够择善而从,或将他们统一起来。“静”:排除各种杂念和胡思乱想,使精神专注于学习对象。6,论教师在先秦诸子中,荀子是最强调尊师的。荀子尊师思想有两个含义。一是从强调教育的作用出发强调尊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践师而轻傅;戏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二是从维护学术思想统一性的角度强调薄师。提出“师云亦云”,学生对老师的学术不应有丝毫违背。这虽然违背了学术民主和创造精神,但却也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五)、墨家的教育思想1.“农
39、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翟(约前 468 一前 376)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称墨子。墨子早年曾“学铭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但后来不满儒学。脱离儒家学派,自己创建了墨家学派。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被集成墨子一书。墨家和儒家在战国时期并称“显学”,但风格不同。儒学植根于贵族文化,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比较重视传统、情感,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墨家主要植根于“农与工肆之人”,重视实用,强调下层人民的利益。2.”素丝说”与教育作用墨子坚信教育对建立理想社会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有功于天下的事业。教育能够对改造社会发挥巨大作用。其前提是因为人是可教的。墨子以染丝的过程比喻环境和教育对人品性形成的影响:“染于苍则苍
40、,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他的这一比喻实际提出了人性如素丝的观点,有人概括为“人性素丝说,在先秦“人性论”中独树一帜。3、以“兼士”为培养目标要建立一个“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就必须培养实现这一理想的人,墨子称这种人为“兼士”和“贤士”。,兼士”和怀贤士也是墨家私学的培养目标。墨子认为,兼士和贤士必须能够”以自苦为乐”,为天下人献身;能够发挥自己雄辩的才能“上说下教”,向社会推行“兼爱的主张;有能力投身社会实践,为天下兴利除害。4.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墨家私学的教育内容主要围绕培养兼士”展开,可归纳为以下四类。(l)政治和道德教育。主要是墨家的十大纲领,即所渭“十论
41、”: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其中“兼爱”是核心。(2)科学技术教育。是墨家教育内容中最有特色的方面,包括科学原理和实用技术的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兼士”获得实际本领。墨家在很多科学技术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涉及机械制造、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心理学等领域。3)文史教育。墨家虽不重视文史的价值,但从培养论辩和思维能力出发:.比较重视文.史方面的内容。墨子本人对播学和诸侯国的历史都有相当的造诣。(4)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辫乎言谈.,是墨家私学教育的要求之一,这和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密切相关。因为只有思维缤密,合乎逻辑,才能战胜辩敌。墨家还提出了“察类明故”的思维和
42、论辩法。这些都是重视培养思维能力的表现。墨家教育内容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教育和堵养思维能力的教育两类上。但在后来.随着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盛学基本失传了。墨学的湮没,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是一个巨大的损失。5.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l)主动墨子不满孺家“拱己以待”的教育方法,认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虽不扣必鸣,即使人们不来请教,你也应该主动地上门去教。如果对人们持“不扣则不鸣”的态度,就将听任无知、错误甚至犯罪泛滥。兼士的职责就是主动、积极地“上说下教”,向人们宜传、推行自己的主张。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方法的确有缺陷,墨子想要补救这一不足,强调了教育者的主动和主导。但又忽视了启发,忽视了
43、学习必须具备知识和心理的准备。(2)创造墨子批评播家的“述而不作”,认为,述与“作是有机联系的,因为投有前人的“作”,何来后人的“述”?没有今天的“作“,何来将来的“述”?主张既要继承古代的文化,又应该创造出新的文化。“述而作”既反映了墨子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也表现了他的学习与教育方法一一重创造。墨子学于儒而能自成一家,墨家在科学和逻辑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创造的结果。(3)实践“行”是中国古代教育方法论中的重要范礴。孔子重行,要求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对人则是“听其言而现其行”。但儒家所强调的行主要是指道德实践。墨子则提出“合其志功而现污”。志就是动机,功就是效果,主张以动机与效果的统
44、一去评价人的行为,而实际上里家更着眼于“功”或效果,讲效果也就是讲实践。墨家的实践除了道德的和社会政治的之外,还有生产的、军事的和科技的。对墨家吃苦耐劳、艰苦实践的精神,无论在当时还是后来,各家都十分叹服。(4)量力墨子十分注愈在施教时考虑学生的力之所能及。量力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就学生的精力而言,人不能同时进行几方面的学习。二是就学生的知识水平而育.应当童其力而教。他要求对学生“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导其芬”。即深者深求,浅者浅求.该增者增,该减者减.作为偏家教育思想对立面出现的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教育思想,包含有不少合理主张,尤其是其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专门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提出
45、与实行的。所有这一切都使墨家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份独特的、很有价值的遗产。(六)法家的教育思想法家教育的形成,在实践上主要来自于“理官”负责司法的官员的司法实践。最早对法家实践进行理论化的是孔子的弟子子夏的学生李悝(曾在战国初期的魏国当过宰相)。他继承了儒家”礼”的思想,“融礼人法”写了中国第一部刑法法典法经。法家思想在实践中获得最大成功的是在秦国,而将法家思想带到秦国的则是李悝的学生商鞅。商鞅约前390 一前 338)在秦国主持变法的过程中,继承了先驱法家的思想,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使得法家教育思想体系逐步得以形成。商轶之后,韩非约前 250 一前 233)继承了
46、他的思想,并在跟随荀子的学习过程中融人了儒、墨、道等诸家的一些主张,发展完善了法家的教育思想体系,从而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1.“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法家思想的理论基础源于荀子“性恶论”的“人性利己说”。韩非认为人的本性都是“为己”、“利己“的。具体表现在:人性有“趋利避害”、喜利畏罪”的特点;人都有好逸恶劳的特性;人都想用自己的力量努力满足自己的欲望。这种绝对的性恶论”的思想,给法家施以法制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认为根本没有必要用道德教育,只要有法律教育就够了。他主张加强法制教育。若广大民众努力建功立业,则必然会得到重赏;如果好逸恶劳成性,通过正面的法制教育仍不思改侮,当然要受到应有的
47、惩罚。法家认为,无论是正面的引导还是负面的惩罚,都要依据法律高压,而不是温情的道德说教。2.禁诗书与“以法为教”;禁私学与“以吏为师“禁私学”、“禁诗书”一向是法家的主张。法家认为,私家学派及其诗书的存在,只会导致思想的纷乱和不统一,对国家的凝聚力、社会秩序的稳定役有一点好处。所以,为了统一天下,必须相应的要求思想的统一以及君主权力的集中和至尊,因此主张禁止私学及诗书。在禁止私学、禁止诗书之后,法家主张以各种法令政策作为教学内容,使百姓人人知法守法。教师则由各级官吏担任,以保证法律解释的标准性和权威性,这就是法家教育的基本特征“以法为教”,“以吏为师“。9、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1)大学大学,原
48、是礼记里一篇,礼记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是儒家学者讨论大学教育的一篇篇论文。对大学的教育目的、任务、途径作了一个总的概括,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2)中庸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它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提出了“中庸之道”:1)性与教中庸开篇就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49、意思是:上天赐给的叫做性,顺从和发扬本性叫做道,把道家以修明和推广,使之实行这就是教。2)中庸“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中庸:两端执其中、中立而不倚、中和。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同时也是一种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准则与方法。3)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问学实质就是强调内心修养,以及外在努力学习,二合为一。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对求知学习过程的阐述。(3)学记学记是礼记中论教育的专篇,全文仅 12 加多字,但对教育的诸多问题均有论述,故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一般认为学记是思孟学派的作品,更具体地说是孟子弟子乐正克的作品。学记)主要反映了儒家教育思想的成果,但不单纯是儒家某一派的思想,同时它也吸取了儒家外都的一些观点(1)关于教育作用在论述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时,学记说:“建国君民,教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