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18.97KB ,
资源ID:2123791      下载积分:1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21237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解读.doc)为本站会员(11****ws)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解读.doc

1、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解读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制定背景我们都知道,地震是一种随机性振动,有着难以把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地震发生后可能引起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滑坡、泥石流、水灾;沿海地区还可能遭受到海啸的袭击以及地震还容易引起环境污染、瘟疫流行等等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次生灾害可能也会伴随地震出现,如高层建筑玻璃破坏造成的玻璃雨,信息储存系统破坏引起的称为记忆毁坏等灾害。所以建筑是否具有抗震性对于防止地震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机电系统抗震性能的提高,对于减少和防止由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说包

2、括建筑机电工程在内的整个建筑的抗震设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我国在建筑机电工程的水、电、风各专业的设计人员在建筑机电工程设计时几乎都没有考虑到机电抗震,给系统带来比较大的隐患。2008 年汶川地震后,国家对整个建筑的抗震设计十分重视。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紧急修订。与此同时,由深圳市置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发起,联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国内技术权威机构向住建部提出了制定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申请,住建部有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很快得到批复。2009 年 10 月,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988 号“关于印发2009 年度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要求,成立了国家规范建

3、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编制小组并展开编写工作。本规范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深圳置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参编。规范主要起草人员:赵锂、刘振印、朱跃云、宋孝春 张青、李学好、张良平、张杰、孙成群、杨炯、张大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及加固已有几十年的历史。那么,我们国家的机电抗震规范到底应该参照什么标准、该如何编写,是编制组的首要任务。调查发现,美国等发达国家虽然在机电抗震方面技术比较领先,但相关规范及标准并不能完全适合我国国情。如:美国国内的标准不统一,各个州都有自己不同的设计标准。同时,美国各机电分包商有自己完全的职责范围,因此不会与其它系统的管道综合到

4、一起进行设计,只会制定与各自系统的相应抗震标准,如 NFPA13(第六章)等。因此,为了保证我们国家机电抗震设计的先进性及统一性,规范编制组在广泛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照国外先进标准,并在一些相关内容上提出了较国外先进标准更高更可靠的技术要求。同时规范完全依照我国具体国情,为了达到减轻地震破坏,防止次生灾害,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维护管理方便的总体目标,特制定本规范。规范内容介绍: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总则;2.术语符号; 3.抗震设计基本要求;4.给水排水;5.暖通空调;6.燃气;7.电气;8.抗震支吊架。其中:第 1.0.4 条、第 5.1.4

5、 条、第 7.4.6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现将规范各部分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说明。规范第 1 章 总则本章节对本规范的制定方针及抗震总体目标;规范适用范围;要求达到的抗震要求;以及总体设计范围及设计要求等都做了规定和概括说明。主要内容如下:1.0.1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建筑给水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消防等机电工程经抗震设防后,减轻地震破坏,防止次生灾害,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维护管理方便,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至 9 度

6、的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不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大于 9 度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1.0.3 按本规范进行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抗震设计应达到下列要求:1 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机电工程设施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运行;2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机电工程设施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运行;3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机电工程设施不至于严重损坏,危及生命。1.0.4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及 6 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1.0.5 对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地区且除甲类建筑以外的建筑机电工

7、程,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注:本规范以下条文中,一般略去“抗震设防烈度” 表叙字样,对“ 抗震 设 防烈度为 6 度、7 度、8 度、9 度” 简称为“6 度、7 度、8 度、9 度”。1.0.6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规范第 2 章 术语和符号本章节除了抗震设防烈度、设防标准等常规设计参数进行了定义,还对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抗震支吊架等新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和说明。其中:2.1.4 建筑机电工程设施为建筑使用功能服务的附属机械、电器构件、部件和系统。主要包括电梯,照明系统和应急电源,通信设备,管道系统,供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火灾报警和消防系统,共用天线

8、等。2.1.6 抗震支吊架与建筑结构体牢固连接,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的抗震支撑设施。由锚固体、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斜撑组成。规范第 3 章 设计基本要求本章对建筑机电工程抗震的一般规定;场地影响;地震影响;地震作用计算以及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和支吊架抗震要求等内容都做了规定和说明。其中:3.1.1 建筑机电工程设施与建筑结构的连接构件和部件的抗震措施应根据设防烈度、建筑使用功能、建筑高度、结构类型、变形特征、设备设施所处位置和运行要求及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的有关规定,经综合分析后确定。本条是对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抗震的确定因素和要求进行了说明。3.1.2 建筑机电工程重要

9、机房不应设置在抗震性能薄弱的部位;对于有隔振装置的设备,当发生强烈振动时不应破坏连接件,并应防止设备和建筑结构发生谐振现象。本条对建筑机电工程重要机房的设置要求作出了规定,同时对重要机房的范围在说明中也给出了明确的规定:所谓机电工程重要机房是指,如消防水泵房、生活水泵房、锅炉房、制冷机房、热交换站、配变电所、柴油发电机房、通信机房、消防控制室、安防监控室等。3.1.6 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抗震设计应以建筑结构设计为基准,对与建筑结构的连接件应采取措施进行设防。对重力不大于1.8kN 的设备或吊杆计算长度不大于 300mm 的吊杆悬挂管道,可不进行设防。本条对不需抗震设防的机电设备作出了规定,在条文

10、说明中对于需进行抗震设防的大于 1.8kN 的设备也做出了明确说明,应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 悬吊管道中重力大于 1.8kN 的设备;2 DN65 以上的生活 给水、消防管道系统;3 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 0.38m2 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 0.7m的风管系统;4 对于内径大于等于 60mm 的电气配管及重力大于等于150N/m 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本章第 3.4 节关于对地震作用计算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如:3.4.5 当采用等效侧力法时,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宜按下式计算:F=12maxG (3.4.5)其中计算的参数在本章第 3.3 节及 3.4 节的有关条文也都给出了比较详细的取值范围。

11、这对于建筑机电工程抗震的设计及计算来说,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设计依据。规范第 4 章 给水排水本章第 4.1 节是对于室内给排水工程的抗震作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 4.1.1 给水排水管道的选用;4.1.2 管道的布置与敷设;4.1.3 室内设备、构筑物、设施的选型、布置与固定等几个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规定。其中:4.1.1 本条对多层、高层建筑及不同设防裂度的建筑的室内给水、排水用管材及其连接方式的选择分别作出了规定。除高层建筑及设防裂度为 9度的建筑的给水、热水、污废水排水干管、立管的管材有特殊要求外,其他建筑的所有给水、排水用管材均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 的要求选用。4

12、.1.2本条的第 1 款、第 4 款、第 5 款、第 6 款规定了给水、排水立管,穿越抗震缝、内墙、楼板、地下室外墙、基础的管段应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这些措施中的大部分内容在常规设计中也需采用。本章第 4.2 节是对于室外给排水工程的抗震也作出了一些明确的要求。其中:4.2.2 本条对室外给水排水管材作出了规定。4.2.3 本条对管道的布置与敷设。4.2.44.2.6 对建筑小区室外设置的水池、水塔、水泵房等主要构筑物的型式、布置及配管作出了规定。规范第 5 章 暖通空调本章通过第 5.1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和 5.2 室外热力系统的相关规定对整个暖通空调系统的抗震做出规定和说明。通过

13、5.1.1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管道的选材;5.1.2 供暖、空气调节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5.1.3 通风、空气调节风道的布置与敷设;5.1.4 防排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及相关设备;5.1.5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构筑物、设施的选型、布置与固定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与要求。其中 5.1.4 防排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及相关设备应采用抗震支吊架。为强制性要求,地震灾害极易伴随火灾发生,防排烟系统是为了保障人员安全疏散的措施之一,要求防排烟设备和管道与建筑主体紧固固定,避免因地震晃动等造成的脱落等破坏。地震也容易导致建筑内使用有危害气体的场所发生泄露事故,对人员产生危害,要求事故通风系统在建筑主体

14、未发生坍塌时,能够迅速恢复运转把有害气体排出室外,避免二次危害。防排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及其设备的支吊架严格采用具有抗震功能的支吊架,按技术要求采购及安装。规范第 6 章 燃气本章通过燃气系统的管道选材;压力规定;入户引入管阀门;管道布置;管道固定方式等方面的内容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要求和说明。规范第 7 章 电气本章通过 7.1 一般规定;7.2 系统和装置的设置;7.3 机房位置选择;7.4 设备安装;7.5 导体选择及线路敷设等几个方面都做了要求和说明。其中:7.1.1 重要电力设施可按设防烈度提高 1 度进行抗震设计,但当设防烈度为 8 度及以上时可不再提高。本条对重要电力设施的设防提出了

15、明确的要求。7.1.2 内径不小于 60mm 的电气配管及重力不小于 150N/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均应进行抗震设防。再一次明确了电气系统管道的抗震设防范围。7.2.1 地震时应保证正常人流疏散所需的应急照明及相关设备的供电。7.2.2 地震时需要坚持工作场所的照明设备应就近设置应急电源装置。7.2.3 地震时应保证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正常工作。7.2.4 应急广播系统宜预置地震广播模式。7.2.5 地震时应保证通信设备电源的供给、通信设备正常工作。7.2.6 电梯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电梯和相关机械、控制器的连接、支承应满足水平地震作用及地震相对位移的要求;2 垂直电梯宜

16、具有地震探测功能,地震时电梯应能够自动就近平层并停运。7.2 节对各地震应急系统装置的设置都做了明确的规定。7.4 节对电气系统设备包括:柴油发电机组;变压器;蓄电池、电力电容器;配电箱(柜)、通信设备;设在水平操作面上的消防、安防设备;设在建筑物屋顶上的共用天线;安装在吊顶上的灯具等都作出了详细的安装设计要求。其中:7.4.6 设在建筑物屋顶上的共用天线应采取防止因地震导致设备或其部件损坏后坠落伤人的安全防护措施。为强制性条文。7.5 节对导体选择及线路敷设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要求和说明。规范第 8 章 抗震支吊架本章通过 8.1 一般规定;8.2 抗震支吊架计算;8.3 抗震支吊架设计这三个方

17、面详细的对抗震支吊架的设置进行了规定和阐述。其中:8.1 节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抗震支吊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抗震支吊架在地震中应对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给予可靠保护,承受来自任意水平方向的地震作用;组成抗震支吊架的所有构件应采用成品构件,连接紧固件的构造应便于安装;保温管道的抗震支吊架限位应按管道保温后的尺寸设计,且不应限制管线热胀冷缩产生的位移;抗震支吊架应根据其承受的荷载进行抗震验算。8.2 是对抗震支吊架的计算要求,其中 8.25 的条文说明对抗震的整个计算要求及流程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方法:8.2.5 抗震支吊架构件所选节点大样的各构件标称负荷均不得低于该节点设计地震力作用负荷。当抗震连接部件选定后,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