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与妻书教案教学目标:1、 体会文章中贯穿始终的至情至理,理解林觉民烈士对妻子深挚的爱。2、 理解文中林觉民在对爱妻子、爱国家的两难选择中作出抉择的情感历程。教学思想:首先围绕原课本的单元要求,体会文章中贯穿始终的至情至理,理解林觉民烈士对妻子深挚的爱。从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角度提高学生对人物的理解能力。文学是情感的象征,但我们在许多以革命英雄人物为主人公的作品里,往往忽视人物本身的情感,为表现崇高思想而弱化了人性,其实,英雄也有个人感情,也有其对家庭,对亲人的爱与留恋,正是与妻书中贯穿始终的对妻子深挚的爱恋,才更使林觉民这个人物显得真实,亲切和伟大。其次,理解文中林觉民在爱妻子、爱国家的两难选
2、择中作出抉择的情感历程。本课教学思想的特色,不在于仅仅赞美林觉民烈士的舍家为国情感。课文中林觉民所面对的,是一个两难选择,妻子与国家,任何一方都不忍舍弃。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还难以作出判断和选择,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直面这一两难问题,对此进行思考,对激发学生的使命意识、爱国情感和由家至国的责任感,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重点与难点:作者如何由对妻子的爱上升到对民族国家的大爱,两个爱如何统一。突破口:理出文章中体现思想情感脉络的关键句;剖析第二、四段中的说理。因为在这节中,作者在深爱妻子的基础上,把情感推广升华,延伸到天下更多的夫妻感情,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将个人之爱升华到家国之爱,手段与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把多媒体技术和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在历史资料的展现和展示学生的预习成果时发挥多媒体容量大、方便高效、生动形象的优越性,而在思路的探究中,采用传统提问引导手段,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扎实与成效。教学步骤:一、导语:1、由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诗作引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提问:诗作表达的是怎样一种思想感情?二、背景和资料1、九十年前,中国也有位革命者,用生命和挚爱,谱写了这样的文稿引出林觉民与妻书2、资料介绍:(1) 黄花岗起义(2) 林觉民及其方巾遗书与妻书林觉民(18871911) 。近代民主革命烈士。福建闽侯人。1907 年自费留学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
4、1911 年春回家乡,约集革命同志,参加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 。4 月 24日绝笔书 ,表示为“光复神州,重兴祖国”而献身的决心。27 日起义发动时,随黄兴攻两广总督署,受伤被俘,从容就义。译著有六国比较宪法论 、 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等。 3、朗读全文。解答文字疑难。三、体味文中作者对妻子的挚爱深情1、 “与妻书”作者要对妻子说些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向妻子述说志愿,解释欲告未告的矛盾四五年前某夕关于谁先死的谈话围绕与妻子有关的日常生活,直说对妻子的深挚爱恋。以上均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挚爱深情和不忍离别的内心痛苦。2、从这种感情中,你可以想到什么?四、理解作者在两难抉择中体现的“大爱” (
5、重点)(两个问题提示学生从第二、四节中把握关键语句。 )1、既然这么爱妻子,又为什么诀别妻子去死?黑暗现实冷酷无情,国之不存家何以附?破镜难圆生离痛于死别。天下人的生离死别自己不忍不救。所以,作者忍痛割舍对妻子的爱。2、既然如此不忍,又是什么力量推动他作出的抉择?爱。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和为国赴难的浩然正气。甘心赴国难,此意谁能传?3、是革命者缺少内心的情感世界么?革命者有情感,而且这情来得深沉,来得伟大。他们对世界怀有的是一种大爱。文中林觉民并没有以否定对妻子的爱来追求对国家的爱,而是在个人爱情的基础上提升情感达到大爱,即使是倾诉甘心赴国难之后,仍念念于对妻子的缠绵。引申阅读觉遥寄林觉民 。
6、觉 当我看见你的信 我竟然相信 刹那即永恒 再多的难舍和舍得 有时候不得不舍 觉 当我回首我的梦 我不得不相信 刹那即永恒 再难的追寻和遗弃 有时候不得不弃 爱不在开始 却只能停在开始 把缱绻了一时 当作被爱了一世 你的不得不舍和遗弃都是守真情的坚持 我留守着数不完的夜和载沉载浮的凌迟 谁给你选择的权利 让你就这样的离去 谁把我无止境的付出都化成纸上的一个名字 如今 当我寂寞那么真 我还是得相信 刹那能永恒 再苦的甜蜜和道理 有时候不得不理4、这样一种儿女情长,还在哪儿看到过?荷花淀中水生嫂与丈夫的深情等其实这样的感情例子很多周文雍和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毛泽东“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
7、霄九”我们是否曾对人物进行过简单化处理?文革样板戏中的人物,倒是虚幻的。1、 如何面对两难选择?31)我们曾在哪篇文章中思考过这个问题?孟子鱼我所欲也鱼和熊掌的选择不难,但生与义的选择,就体现了“君子”的超人之处。2)如果我们面对这么一个两难选择,你会怎样?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因为无论哪个选择,都要付出情感上,道义上的牺牲和代价,都有选与不选的理由和意义,都要忍痛割舍一份情感。林觉民的选择中,剖析他心灵的历程,我们非但不会感到他无情无义,反而更能体会他的高风亮节。从他对妻子之爱上升到对家国之爱的情感流程里,可以引发我们对使命意识、责任意识的思考和启迪1在复杂的情感世界里,在生活中的两难问题中,怎样做人?2理解我国古代仁人志士处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问题的思路和在生、死、义取舍上的选择。3理解、唤醒对家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五、作业:1、 翻译全文,译出之中的感情来。2、 通过阅读明末清初夏完淳的狱中上母书 ,延伸比较,进一步训练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