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体育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 学科基础课教学对象: 社会体育专业本科学生学时学分: 36 学时 2 学分编写单位: 体育学院编 写 人: 任敏审 定 人:编写时间: 2011 年 6 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要将社会学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充分运用于解释体育现象,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门部门应用社会学;它又从社会本质上把握体育的特征、功能、手段和途径,是体育基础学科。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整体,在外部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在
2、内部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综合性的社会科学。体育社会性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体育与社会相互关系;体育社会学理论和体育社会问题;不同体育形态的研究。2、课程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体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体育运动以及体育运动与整个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3、预修课程与后续课程预修课程:体育概论后续课程:无4、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2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精讲多练;通过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自学;结合案例与学生的实际开展课堂讨论或座谈会等,以提高学生
3、独立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手段:板书、多媒体课件、相关影像资料以及参考资料解读。5、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实践成绩(%)理论成绩(%)总成绩10 30 60 10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10%,根据平时出勤、听课态度等情况给分,优秀 8-10 分、良好 4-7 分、一般 1-3 分。实践成绩:占总成绩 30%,根据平时作业完成、课堂讨论情况给分,优秀 30-24 分、良好 23-18 分、一般 17-9 分,差 8-1。理论成绩:占总成绩 60%,根据闭卷笔试情况核计依据期末笔试成绩给分。总评成绩 60 分为及格。6、指定教材体育社会学 , 卢元镇主编(第三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7、
4、教学参考书1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年.2 刘德佩,体育社会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年.3 毛秀珠,体育社会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年.8、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表 1 课程学时分配表章次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绪论 21 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 22 体育与社会结构 539、教学大纲修订说明二、教学内容绪论(2 学时)教学目标了解社会学的定义、产生、发展、特点及功能,掌握体育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了解体育社会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本章重点体育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本章难点 体育社会学的性质讲授内容一、社会学概述(一)社会学的定义(二)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三)社会学的研
5、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四)社会学的特点和功能二、体育社会学的由来和发展3 体育与社会制度 24 体育与人 65 社会关系与社会互动中的体育运动 36 社会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27 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28 体育的社会问题 89 体育与文化 210 体育与宗教 2总计 364三、体育社会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第一章 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2 学时)教学目标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及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指导原则,了解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掌握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程序、掌握社会调查研究基本方法、了解问卷的制作、并能根据需要制作相应问卷,了解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地位和价值。 本章重点研究方法本章难点 社会调查问卷的制作及
6、相关调查报告的撰写讲授内容一、体育社会学方法论(一)体育社会学的哲学方法论(二)体育社会学的逻辑学方法论(三)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二、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一)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地位和价值(二)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程序(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四)体育社会学常用的问卷调查法第二章 体育与社会结构(5 学时)教学目标了解体育的社会组织机构,理解社会分层的概念及体育的社会分层、体育社会流动的方式。 掌握社会对体育的硬控制与软控制手段,了解体育对社会越轨行为的控制、掌握我国体育改革的社会学本质、了解我国体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掌握体育与政治的关5系及体育对政治的反作用、掌握体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掌握体育对
7、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了解政治的概念及体育推动社会发展的效益。本章重点体育的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控制;本章难点 体育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讲授内容第一节 体育的内部社会结构(2 学时)一、体育的社会组织机构(一)体育的行政机构(二)体育的企事业机构(三)体育的社会团体(四)社区(五)家庭二、体育的社会分层(一)社会分层理论(二)体育的社会分层三、体育的社会流动(一)社会流动理论(二)体育社会流动的方式四、体育的社会控制(一)体育中的社会控制(二)体育对社会越轨行为的控制(三)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社会学分析第 2 节 体育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2 学时)一、体育与政治二、体育与经济6三、体育与教育
8、四、体育与科学技术五、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课外:(1 学时)图书馆查阅资料第三章 体育与社会制度(2 学时)教学目标了解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体育运动的异同,掌握我国体育体制的相关内容。理解举国体制的产生及存在的意义。本章重点举国体制本章难点 正确认识我国的体育体制讲授内容第一节 不同社会制度的体育运动(1 学时)一、集权制社会中的体育运动二、分权制社会中的体育运动三、均权制社会中的体育运动第二节 中国体育制度的演进与创新(1 学时)一、中国体育举国体制形成的历史回顾二、中国体育制度改革的动因三、中国体育制度改革的特点四、中国体育制度改革的趋势第四章 体育与人(6 学时)7教学目标掌握社会化的定义与内
9、容、掌握体育社会化的功能、了解现代人的概念及体育对人的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掌握群体的概念及要素、掌握体育群体的概念、特征及类别、了解群体的分类与功能及特殊体育群体。 本章重点体育社会化的功能、体育群体的概念、特征及类别本章难点 体育对人的现代化的促进作用,特殊体育群体体育活动的开展讲授内容第一节 体育与人的社会化和现代化(2 学时)一、体育与人的社会化(一)社会化的定义(二)社会化的内容二、体育社会化的功能(一)传授生活技能(二)模拟社会(三)引导融合社会价值观(四)提供少年儿童尝试社会角色机会(五)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三、体育与人的现代化第二节 体育群体(2 学时)一、群体概述(一)群体的概念
10、(二)群体的要素(三)群体的分类(四)群体的功能二、体育群体8(一)体育群体的概念(二)体育群体的特征(三)体育群体的类别三、特殊体育群体(一)老年人体育(二)妇女体育(三)残疾人体育第五章 社会关系与社会互动中的体育运动(3 学时)教学目标了解体育运动中不同社会角色的特点,掌握体育运动中群体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了解体育运动中社会互动的构成要素,掌握社会互动的作用。本章重点体育运动群体中的角色特点本章难点 社会互动的作用讲授内容第一节 体育运动中的社会角色(1 学时)一、社会角色概述二、体育运动中社会角色类型三、体育运动中社会角色的特点四、体育运动中的角色冲突第二节 体育运动中的社会
11、关系(1 学时)一、体育运动中的人际关系2、体育运动中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一)个人对体育群体的作用9(二)体育群体的功能三、体育运动中的群际关系第三节 体育运动中的社会互动(1 学时)一、体育运动中社会互动概述二、体育运动中社会互动的构成要素(一)互动主体(二)互动需求与目标(三)互动手段(四)互动规则(五)互动环境三、体育运动中社会互动的类型(一)竞争行为(二)合作行为(三)冲突行为(四)调适行为(五)集合行为四、体育运动中社会互动的作用(一)个人功能(二)人际功能(三)社会功能第六章 社会体育的社会学分析(2 学时)教学目标通过自学完善关于社会体育的知识体系本章重点查阅相关资料10本章难点
12、小论文的完成讲授内容无课外:(2 学时)完成小论文: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社会学因素第七章 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2 学时)教学目标掌握竞技体育的概念与特点、掌握竞技体育的分类、了解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本章重点竞技体育的特点及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本章难点 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讲授内容第一节 竞技体育概述(1.5 学时)一、竞技体育的概念二、竞技体育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三、竞技体育的特点(一)竞争是灵魂(二)结果具有不可预见性(三)具有竞赛规则、裁判与仲裁手段(四)追求既定的功利目标,传播和宣扬某种价值观念(五)具有完整的组织体系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四、竞技体育的分类(一)非正规竞技体育(二)组织化的竞技体育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