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钟辉教学目标:(1)学 生 进 一 步 认 识 长 方 体 , 掌 握 长 方 体 的 特 征 , 认 识 并 理 解 长 方 体 的 长 、宽 、 高 , 初 步 学 会 看 立 体 图 形 。(2)在 观 察 、 操 作 、 体 验 和 交 流 的 过 程 中 培 养 学 生 分 析 、 比 较 、 抽 象 概 括 能力 和 初 步 的 归 纳 能 力 , 发 展 学 生 的 空 间 观 念 和 空 间 想 象 能 力 。(3)通 过 合 作 交 流 的 学 习 方 式 , 培 养 学 生 与 人 合 作 、 自 主 探 究 的 能 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长方体的面和棱
2、的特征;正确理解和掌握长方体棱的相对的位置关系。教具准备:课件、长方体框架两个、长方体模型一个学具准备:每 人 2个 长 方 体 实 物 、 1张 练 习 纸 、 4人 小 组 一 袋 制 作 长 方 体 框 架 的 材 料 。教学过程:一、观察实物,发现学习内容1.课件呈现生活中各种长方体实物,让学生猜想今天要学习的内容。2.揭示:这些都是长方体,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认识了长方体,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来认识这些老朋友。(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设计意图:课一开始,对学生要学习的内容不是教师简单的告知,而是通过提供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长方体这一与新知紧密相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猜想今天所
3、要研究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从自身的知识结构中搜寻今天可能要学习的内容,这一学习内容提出策略的改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新知的高度关注,变学习的被动为主动。)二、了解需求,感知长方体三要素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桌上都放着长方体,你想知道长方体哪些知识?2.根据学生回答结合课件揭示面、棱、顶点的概念。3.小结:刚才这位同学说摸到了平平的面,就是长方体的面。而两个面相交的这条直直的边,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的棱。三条棱相交的一点,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的顶点。的确,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任何一个长方体都是由面、棱、顶点这三个要素构成的,我们要对长方体进行深入研究,就可以从这三方面着手。(板书:面、棱、
4、顶点)(设计意图:通过“你想知道长方体的哪些知识?这一问题,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顺势定向,提出今天的学习任务即从“面、棱、顶点”三方面展开研究,为新知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与路径。这样的设计,完全符合人们面对未知事件主动学习和探究最初始的思考,也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事物,主动思考学习内容的意识。)三、动手操作,探究长方体特征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那么你们来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你行吗?2.提出操作要求:老师这里有一些制作长方体的材料:有三种不同长度的小棒,分别是10cm,6cm和4cm各若干根,可以把它们当作长方体的棱,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红色的接头,它可以用来当作长方体的顶点。
5、想一想,如果请你来制作,那么应该选择多少这样的材料呢?请你们先观察自己手中的长方体实物,然后在四人小组中讨论一下。(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后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将学生认为该选用的材料分组写在黑板上)3. 师: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想法,那好,现在在你们四人小组其中一位同学的课桌中放着一个学具袋,袋中就有一些学具。请你们四人小组合作,先一起制作长方体框架,然后结合自己手中的长方体实物,小组讨论,看看对于长方体的特征你们能有什么发现?然后各自写在观察记录表中,行吗?(学生进行操作活动)( 教师巡视,并做相关提示:有的小组已经在研究长方体面的形状和大小关系了,有的小组在研究长方体棱的长短关系)4.汇报(
6、1)师:你们都做成功了吗?真棒!那我们来问一下,刚才那组选用8根小棒的四人小组,你们做成功了吗?是用了8根小棒吗?(把错的情况擦去)(2)师:大家的动手能力真强,老师相信大家的观察、思考能力也一定很棒。那么谁来汇报一下,对于长方体的特征,你们有什么发现?谁愿意上来介绍一下,这样,建议每个小组选派两位同学上台汇报,一个讲,另一个手拿长方体进行演示,好吗?(3)生上台汇报演示(随学生汇报,从面着手,还是从棱着手均可,师做好引导工作,得出每一个方面的特征。)预设面:生:有6个面 师:数给大家看看。(学生数)和他们数的方法是一样的同学请举手,能说说你们是怎么数的吗?得出:像这样面对面的两个面,我们把它
7、称为相对的面。(师:和他们数的方法不一样的有吗?你们是怎么数的?看明白了吗?他们是怎么数的?得出:)师:有6个面,接着说说你们的发现。生:相对的面面积相等。师:你们发现了吗?生:我们发现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让学生举起手中框架向大家展示)师:是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补充:也有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师:关于长方体的面的特征还有补充吗?这两位同学代表他们的四人小组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面的特点是:(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预设棱 师:关于棱你们又有什么发现?请另一个小组汇报。生:有12条棱。师:数一数(引导到三组,每组4条的数法上)你们是这样数的,谁的方
8、法与他们的不同?谁来评价一下,这样数有什么好处?(不重复、不遗漏)师:这样数可以清楚地看到棱分为3组,每组4条,共12条棱。像这样每一组的4条棱,我们把它们称为相对的棱。像这样相对的棱有几组?(3组)师:接着发表你们的发现,从棱的长度上你们有什么发现吗?生得出: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师:也可以说是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师:刚才这两位同学帮我们得出了有关棱的特征:(板书:有12条棱,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还有补充吗?还有发现吗?(有8个顶点板书)5.认识长、宽、高(1)师:同学们,就像你们观察到的那样,长方体的确有8个顶点,而每一个顶点都是由三条棱相交而成的,像这样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
9、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课件演示)习惯上(2)看老师手中的长方体,谁能指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如果这样摆呢?(摆一个角度摆放长方体,并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3)拿起你桌上的长方体,向你的同桌指一指它的长宽高。(4)师:看老师手中的这本数学书,你能找的到它的长、宽、高吗?数学书中的高,生活中我们把它叫做厚。其实生活中的长方体随处可见,比如:游泳池是长方体,它的高我们通常会称为“深”。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希望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皆数学。6.小结:刚才我们又认识了长方体的长、宽、高,拿出长方体实物,自己再来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7.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合作、交流,观察、操作,分析探究,
10、得出了长方体的特征,而且认识了长方体的长宽高,老师发现我们( )班的同学的确非常善于思考,能自己探究学习新的知识,真了不起!下面老师这里有一些问题想来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解决吗?(设计意图:在明确学习内容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谈话,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学”。 在随后的学习活动中又给予了学生足够长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充分经历了长方体特征探究的全过程。学生也在这样的经历中,感悟到面对新问题,新概念,运用“做中学”、“合作学习”的策略可以提高大幅度学习效率和效果,为学生的后继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四、练习巩固,深化长方体认识 1.出示长方体几何直观图: 7 cm 师:谁能指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11、像这样4cm的高有几条?(4条)能来指一指吗?师:噢,原来还有一条棱藏在后面了!(课件出示透视图)这样就能看到4条了吗?(设计意图:通过呈现长方体几何直观图指出长方体的棱,加深学生对长方体棱特征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2.填空呈现:(1)上面这个长方体是一个长( )cm,宽( )cm,高( )cm的长方体。(2)这个长方体前面的面长( )cm,宽( )cm。后面长( )cm,宽( )cm。师:通过计算发现相对的面面积相等,形状相同。(设计意图:“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不满足于学生能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得出结论,还尽量引导学生用计算的方法根据已有的知识推出这个结论。让学生运用不同的科
12、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小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而且有利于学生以后适应中学数学的学习,有利于中小学数学教育的衔接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3.师:刚才我们完成得很好,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1)这是老师从一个商品的包装盒上看到的一个标签。(课件出示:6262175)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得出:长宽高师:想象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物体,它大概有多大?和你的同桌一起来比划一下,来猜一猜!(学生猜后,出示一个电冰箱图片,再电脑出示长方体框架)(2)课件逐渐隐去长方体框架某几条棱,提问:还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吗?(直至最后,发现最少保留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的棱就可以想象出长方体原来的样子,这三条棱的长度决定了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3cm4cm(设计意图:知道“长、宽、高的定义”,是否意味着学生就理解了长、宽、高对于长方体的重要性?恐怕还未必。经历了上述过程,学生才深刻地体会到“长、宽、高决定着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一旦长、宽、高确定了,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也就确定了。经历上述学习过程,学生不仅理解了知识,发展了思维,空间想象能力也得以培养。)五、全课总结师: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你觉得有收获吗?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