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1护士培训,入科介绍用药安全职业防护导尿的注意事项,2015年4月骨科 裴红雪,参加人员:,科室的环境,B超室检验科放射科CT室药房等,外部环境,日常工作要求,作息时间,请销假制度,消毒隔离,查对制度,科室特色,我科主要开展四肢骨折、腰椎、颈椎、膝关节、髋关节等骨科常见疾病的手术。,职 业 暴 露,定义:职业暴露是指因职业原因暴露在 某种危险因素中,有感染或引发 某种疾病的潜在危险。高危人群:实验室、医护、预防保健人员 以及有关的监管工作人员。护 理人员位居高危之首,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生物性因素:包括各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及呼吸道传播的疾病; 物理性因素:包括辐射损伤、锐器伤; 化学性因素:
2、包括细胞毒性药物、化学消毒剂;心理社会性因素:工作紧张、倒班、心理压力超负荷等。,常见职业危害的预防措施,如何预防针刺伤 国外研究表明,安全操作环境,规范的操作能有效减少护士锐器刺伤的次数;小心弃置;,针刺伤后的处理,当被一般病人针刺伤后,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血液;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并在流水下冲洗受伤部位5分钟;用2%碘酊、75%乙醇消毒伤口;,针刺伤后的处理,被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要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若被刺伤者以上两种抗体阴性,则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并同时注射乙肝疫苗按1个月、3个月、6
3、个月接种。被HI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必须立即报告医务科和院感科进行登记填表。同时在刺伤后24小时内抽血查HIV抗体,定期做血清学监测,于刺伤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监测HIV抗体。,接触感染血液后该做什么?,1、即时处理: 用清水冲洗被血溅的口、鼻腔、皮肤; 用生理盐水或者其他消毒冲洗液冲洗被血 溅到的皮肤或粘膜; 工作服或各种私有物品染上病人血液或体液 时,应及时用3过氧化氢溶液消毒并除去 血渍。,接触感染血液后该做什么?,2、 向有关部门(职业健康、感染控 制)报告被刺、被割或接触到血液的事件。 与提供补救治疗的医务人员讨论你 被感染的可能性。 做好跟踪复查及治
4、疗。,接触感染血液后该做什么?,3、废弃物处理 将垃圾、污物、组织和敷料等放入双层抓不破的袋子。并将袋口封好。污染被服处理:污染被服在送去洗衣房之前应在双层的被服袋中。,标 准 预 防,标准预防定义: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2.标准预防基本原则: 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 物、(不包 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标 准 预 防,标准预防基本特点:1、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
5、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2、即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标 准 预 防 原 则,标准预防操作原则: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具有防渗透性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的隔离衣或者围裙。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戴手套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已经污染的手套触摸清洁区域或物品。,标 准 预 防 原 则
6、,标准预防操作原则: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划伤。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导尿的注意事项,1.保护病人尊严,耐心解释。2.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泌尿系统感染。3.为女病人导尿时,如误入阴道,应立即更换导尿管重新插入。4.选择粗细适宜的导尿管,插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插管发生阻力时,要分析原因,决不能盲目、粗暴插入,以免尿道损伤。,5.若膀胱高度膨胀又极度衰弱的病人一次导尿量不超过1000ml,以防腹压降低引起虚脱,或膀胱突然减压引起膀胱黏膜出血,发生血尿。老年、体弱者500800ml。6. 操作前要告知患者,使其了解操作方法及目的。7.插入的深度:根据尿道的长度插入,还要考虑个体的高矮稍有差异,见尿后再进cm,即尿管头部的气囊部份要全部进入膀胱,防止气囊部分留在尿道内口外,造成尿道受压、缺血、坏死,导致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