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项复习(七)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 入海取沉水喻昔有长者子 ,入海取沉水 ,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 ,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 ”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 车炭之价直 。世 间愚人,亦复如是。(选自伽斯那百喻经)【注释】 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沉水:即沉香木,因木质坚硬,能沉于水,故名。售:卖出去。直:通“值”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方得一车 方:才(2)以其贵故 以:因为(3)亦复如是 是:这样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他
2、)立即(把所有的沉香木)烧成了炭,运到集市上去卖,只卖了不到半车炭的价钱。3你从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见异思迁,要有恒心和耐心。附参考译文:很久以前,有一位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到海中打捞沉香木。过了一年,才打捞了一车,并把它运回家。他把沉香木拿到市场上去卖,因为 沉香木价格昂贵,一直没有人买。过了许多天,他都没能卖出去,感到很疲劳厌烦,并认为这是一件让人苦恼的事。他看到有人卖木炭,都很快地将木炭卖了出去。便想: “不如把沉香木 烧成炭,这样就可以很快卖出去了。 ”于是就把沉香木烧成木炭 ,运到市场卖掉,只卖 了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世 间上的愚人,也是像这样。(二) 孙晷
3、乐善好施孙晷 见人饥寒,并周赡 之,乡里赠遗,一无所受。 亲故有穷老者数人,恒往来告索,人多厌慢之,而晷见之,欣所逾甚,寒则与同衾,食则与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时年饥谷贵,人有生刈其稻者,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乡邻感愧,莫敢侵犯。(选自晋书 孙晷传)【注释】 孙晷(gu):人名。赡:供给,供养。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恒往来告索 恒:总是(2)欣所逾甚 逾:通“愈” ,更加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亲故有穷老者数人,恒往来告索,人多厌慢之。亲朋故旧中有几个人穷困年老,总是前来诉苦索要物品,人们大多厌烦怠慢他们。(2)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孙晷见到
4、却避开,等到那人离开才出现,接着自己割下稻谷送给这人。3文意理解。(1)文章用了对比的手法,旁人对穷老者的态度是“多厌慢之 ”,而孙晷对穷老者的态度是“欣所逾甚” 。(用文中原句作答 )(2)“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 ”试分析孙晷这样做的用意 。【示例】保护他人的自尊心,宽以待人,体谅他人的难处,选择恰当的方式帮助别人。附参考译文:孙晷见到有人受饥受冻,一并都周全地给予扶助、供养 , 乡里人(因感激)而赠送的东西,一点儿都没有收下。亲朋故旧中有几个人 穷困年老,总是前来 诉苦索要物品,人们大多厌烦怠慢他们,但是孙晷见到了,欢喜的态度比以往更甚,冷了与他们共享被子,吃饭时则与他们
5、在一起吃,有时脱下自己的衣服、拿出自己的被子来救 济他们。当 时年成不好,谷价昂贵,有人把孙晷家还没成熟的稻谷割下,孙晷见到却避开,等到那人离开才出现,接着自己割下稻谷送给这人。乡人 邻居既感动又觉得羞愧,没有敢侵犯 (他家稻谷)的人了。(三) 魏收改武学文魏收 年十五,颇已属文。及随父赴 边,好习骑射,欲以武 艺自达。 荥阳 郑伯调 之曰:“魏郎弄戟 多少?”收惭,遂折节 读书。夏月 ,坐板床 ,随树阴讽诵 ,积年,板床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终以文 华显。(选自北齐书魏收传)【注释】 魏收:字伯起,北齐人。荥(xng)阳: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调:嘲笑。戟(j) :本指将矛与戈结合在一起的青
6、铜兵器,文中泛指所有兵器。折节:改变志趣行为,向别的方面发展。夏月:夏季。讽诵:背诵。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断一处)魏郎/弄戟多少?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及随父赴边 及:等到(2)欲以武艺自达 欲:想要(3)遂折节读书 遂:于是,就(4)终以文华显 显:闻名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荥阳郑伯调之曰:“魏郎弄戟多少?”荥阳郑伯嘲笑他说:“魏郎你用的兵器多重啊?”(2)积年,板床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经过好多年,板床因此磨损了很多,而他读书的精力却不减。4面对郑伯的嘲笑,魏收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虚心接受了,由此可以看出魏收是个怎样的人?可以看出他是个心胸宽广、头脑冷
7、静的人。附参考译文:魏收十五岁时,文章已经写得很好了。等到随同父 亲到边 关,爱好练习骑马射箭,想通过练习武艺求得功名。荥阳 郑伯嘲笑他说:“魏郎你用的兵器多重啊? ”魏收很惭愧,于是改变志趣,开始读书。夏季 ,坐在木板床上,在树荫下背 诵书。 经过好多年,板床因此磨损了很多,而他读书的精力却不减。后来他凭借文章华丽 而闻名于世。(四) 指南针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
8、原其理。(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 方家:方术家。指爪:指甲。爪,指甲和趾甲的通称。纩(kun):丝棉。芥子:芥末粒。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方家以磁石磨针锋 锋:针尖(2)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 碗唇:碗口(3)运转尤速 尤:尤其(4)缀于针腰 缀:联结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然而指向常常略微偏东,不全是正南方。(2)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磁石的指南,如同柏树的指西,没有谁能确切地说明它们的道理。3文章介绍了指南针的几种使用方法?分别是什么?四种:水浮法、指爪法、碗边法、缕悬法(或浮于水面、放在指甲上、置于碗边、以线悬挂) 。4沈括对指南针
9、的研究是有卓越成就的,试从这篇短文中找出作者有哪些发现。磁针指向不是正南方,而是略偏东;磁针有四种装置方法,缕悬法最好;磁针有指南、指北之分。附参考译文:方术家用磁石磨针尖(即磁化 ),就可以指向南方,然而指向常常略微偏 东,不全是正南方。(把 针放在)水上常摇摆 不定,放在手指( 甲上)或碗口也都可以,运转速度很快,但(这些表面) 坚硬光滑容易滑落掉下 ,比不上悬挂的方法。这个方法是:取新产的丝绵中单独的缕茧丝,用芥末粒大小的蜡块粘好,系在针的中间(位置) , 在没有风的地方悬挂,针就常常指向南方。其中有的针指向北方。我家指南、指北的都有。磁石的指南,如同柏树的指西,没有谁能确切地说明它们的
10、道理。(五) 郑苏仙梦至冥府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 ,见阎罗王方录囚 。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 设官以治民,皆有利弊之当理 ,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 ”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 ”官大狼狈,锋棱 顿减。(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 冥府:迷信中指人死后鬼魂所在的地方。囚:指去世的人。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 但:只(2)植木偶于堂 植:树立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11、A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A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B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C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D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 ”这个官吏(听了)又辩解道:“我虽然没有功劳,但也没有罪啊 。 ”(2)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某件事情,你怕麻烦没有上报朝廷,(难道) 不是辜负国家吗?4根据上文,作者认为做官不但要廉政(廉洁) ,更要勤政 (务实)。( 每空不超过 4 个字)(解析:从文中“但不要钱即为好官 ,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 ,说明为官应廉洁;“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畏烦
12、重而不举,非负国乎” ,体现出为官要做实事。)附参考译文:北村有个叫郑苏仙的人,一天做梦到了冥王府,看见阎罗王正在登记刚去世的人。有一个穿官服的人昂首进了大殿,自称(一生为官) 所到之处只喝老百姓的水 ,现在无愧于鬼神。 阎罗王嘲笑说:“设立官制是为了造福百姓,为官者都是按照理法来权衡利弊。但是要说不要老百姓的钱的官员就是好官,那立个木偶在公堂上,(它) 连 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还廉洁吗?”这个官吏(听了)又辩解道:“我虽然没有功劳,但也没有罪啊。 ”阎罗王又说:“你一生处处求得的是保全自己,某个案子,你为了避开嫌疑没有说话,这不是有负于民吗?某件事情,你怕麻烦没有上报朝廷,(难道) 不是辜负国家吗?(对为官者,)三年要考察一次政绩,为什么?没有功劳就是有罪啊。 ”官吏大惊,非常不安,凌 厉的气势顿时减弱了。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