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简述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范围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注意维持的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3)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4)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2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2)知觉的理解性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觉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
2、明的过程。(3)知觉的整体性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4)知觉的恒常性恒常性是指人的知觉映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3简述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的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遗忘了。由此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4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性质:学习材料的性质是指材料的种类、长度、难度、系
3、列位置以及意义性。(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一般来说,材料越多,要平均诵读的次数和时间也越多,不及时复习,就容易遗忘。学习程度太小或太大,都不利于对知识的记忆。(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长久的识记任务有利于材料在头脑中保持时间的延长,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内容则容易遗忘。(4)识记的方法: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的效果好得多。(5)时间因素:根据遗忘规律,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快,随后逐渐变慢。(6)识记者的态度:识记者对识记内容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影响。5简述有效复习防止遗忘的方法。(1)及时复习。在学习的当天进行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在识记后不
4、久,复习的次数要多一些,时间间隔要短一些。(3)做到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集中复习就是把材料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复习,分散复习就是把材料分配到几段相隔的时间内进行复习。复习难度小的材料可适当集中,复习难度大的材料可以采取分散复习的方式。(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这种方法能使学习者及时了解到识记的成果,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另外,这种方法还可以及时检查记忆效果,有利于提高复习的针对性。(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在复习时应尽量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要眼看、耳听、口读、手写相结合。6简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1)流畅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
5、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者,流畅性越高。(2)变通性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3)独特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其独特性越高。7简述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分别是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
6、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和方案,选择恰当的问题解决操作步骤。提出假设是问题解决的关键阶段。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8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1)问题的特征。解决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问题时比较容易,解决具体而接近实际的问题时比较困难。此外,由于问题的陈述方式或所给图示的不同,也会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过程。(2)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问题的影响。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有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问题有阻碍或干扰的影响。(3)思维定势。
7、思维定势是指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4)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5)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6)动机的强度。学习动机会影响问题解决。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9简述学生学习的特
8、点。(1)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的。(3)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4)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5)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10.简述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1)操作定向。也称作操作的认知阶段,即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和程序的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2)操作模仿。学习者通过观察实际再现特定的示范动作或行为模式。(3)操作整合。是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起来,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9、。(4)操作熟练。是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11.简述桑代克的学习定律。(1)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2)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另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他认为告诉学习者练习正确或错误的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断纠正自己的学习内容。(3)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
10、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12.简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论。(1)布鲁纳的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2)布鲁纳的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倡发现学习,所谓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假设,进行验证,自己发现要学习的概念。(3)提出了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分别是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13.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所谓非人为的是指新知识与已有观点的联系是合理的或有逻辑基础的。实
11、质性的联系是指新知识与已有观点之间的联系是在理解后建立的,而不是字面上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性质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1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观点。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方面。(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
12、常常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3)学习的情境性学习的情境性强调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情境性,认为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15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1)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不同,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2)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3)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16.简述奥苏伯尔成就动机的分类。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即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
13、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这种内驱力,一般说来,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自我提高内驱力把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它显然是一种外部的动机。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它是一种外部的动机。17.简述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此外,动机的最佳水平还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在学习任务比较简
14、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18.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2)安全需要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社会安定和国际和平(3)归属和爱的需要也称为社交需要,包括被人爱与热爱他人、希望交友融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被团体接纳的归属感等。(4)尊重需要表现为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具体表现为认可自己的实力和成就、自信、独立、渴望赏识与评价、重视威望和名誉等。(5)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是指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和才能的心理需要,也是创造力和自我
15、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19.简述学习动机的培养。(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20.简述学习迁移的种类。(1)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来划分,可以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2)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来划分,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3)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水平的不同来划分,可以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4)根据迁移的内容不同来划分,可以把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21.简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第一,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1)学生原有认知经验的丰富性。
16、(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与组织性。(3)原有知识经验的可利用性。第二,选择与安排教育内容与教学过程(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第三,教授学习方法1材料:在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会议上,王老师说:“我的课没人听。”李老师说:“我们赞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不知道怎么做。”张老师说:“考试是个指挥棒,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答辩时答案五花八门,学生怎能通过考试?”问题:请根据创造力培养的有关知识逐一回答老师们的困惑。(1)王老师的课没人听,说明他的课缺乏一种自由和开放的氛围,没有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对此,王老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改进教
17、学内容,给学生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充分发挥。(2)李老师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第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第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第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3)张老师的言论是错误的。第一,张老师错误地认为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途径,片面地放大了考试的功能。教师应该认识到考试的目的在于检查教学的完成情况,借以指导和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第二,张老师没有正确把握创造力培养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创造力的产生是知识、技
18、能、策略、动机等多方面综合发展的结果,教师应该意识到知识在创造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学习的深度和灵活性,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2材料: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问题:请问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相对于小方的回答,我更欣赏小明的回答。小明的回答体现了发散思维。在生活中,人们通常会按照习惯或传统经验从某一方面思考问题,这时如果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则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
19、这一方向思考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不仅想到了砖头不仅可以做建筑材料还可以做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较强,其新颖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3材料:材料一:考试过后,考卷发下,小康考得不理想。老师让他分析原因时,他这样说:“因为我这段时间学习太不用功了,我就知道我这次会有麻烦。不过我可不想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小方说:“我就不是学这个的料,我已经很努力了,可就是学不好,以后也不想在这门课上下工夫了。”材料二:小容参加了英语口语班的学习,在最初的摸底考试中,老师说他的口语棒极了,很有学语言的天赋。从此以后,小容在班上说英语的次数有了极大的增加。问题:请用韦纳的归
20、因理论来分析说明以上现象。材料一中,小康认为考得不理想的原因是不用功,不努力,因不努力而失败,这是强调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这可以使他体验到羞愧,下定决心下次不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有利于他的成长。小方认为自己很努力了,还是学不好,他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能力,也就是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这样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成功,会产生一种抑郁状态,从而影响学习动机。材料二中,老师说小容很有学语言的天赋,这是对小容能力的肯定,使其将学习成功归结于自己的能力,获得了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了小容的学习动机。4材料:在某班,小刚同学受父母离异的影响,由一个自觉学习的好孩子变
21、得上课容易走神、不按时完成作业。小鹏同学因教师的公开辱骂而厌恶上课、经常逃学玩游戏。小刚和小鹏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问题:(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2)小刚、小鹏的学习成绩下降分别是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造成的?小刚同学是因为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小鹏同学是因为尊重需要、安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3)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如何满足小刚、小鹏的需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关心爱护学生;加强与家长沟通,满足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恰当地表扬和批评,满足学生尊重需要和安全需要。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