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突发性药品事件的应对,主要内容,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基本知识,二、药品不良事件典型案例,三、突发性药品群体事件的应对,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基本知识,1 前言 药品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可以防病治病,促进病人生理、生化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起生理、生化机能的紊乱或组织结构变化等危害机体的不良反应。 根据WHO统计,各国住院病人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比率在10%-20%,其中有5%的患者因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而死亡。 “是药三分毒”,我国每年因药物ADR而住院治疗的患者超过500万人次,约有20万人死于药品ADR,从而增加
2、医药费40亿。 当处方医生能够充分了解药品安全性信息,约28%的不良反应是可以避免的,及时、有效实施ADR报告和监测,可预防40%以上的ADR事件的发生。,耳毒性药物致听力残疾 听力残疾60-80%系药源性伤害,沙利度胺灾难 (thalidomide disaster),氨基糖苷类,沙利度胺事件药物治疗史上最悲惨的药源性事件!,沙利度胺在西德上市,上述国家突然发现许多新生儿的上肢、下肢特别短小,甚至没有臂部和腿部,手脚直接连在身体上,其形状酷似“海豹”,部分新生儿还伴有心脏和消化道畸形、多发性神经炎等。,1962,1960,能有效地改善妊娠呕吐反应,迅速流行于欧洲、亚洲(以日本为主)、北美、拉
3、丁美洲等国家,沙利度胺在全球范围内被禁用,上市后,全球46个国家有12000名“海豹儿”出生,其中只有8000名活过了第一年,“千手观音”21位演员中18人因药致聋,氨基糖苷类药物 氨基糖苷类对革兰阴性菌普遍敏感,曾 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主要毒副作用为肾毒性和耳毒性。 药物性耳聋,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一项统计显示,全国聋哑儿童182万人中50-73%是抗生素中毒所致,聋哑儿童还以每年2-4万人(平均1.4%)的速度递增,2004年药源性听力残疾总数近820万人。,苯甲醇臀肌挛缩2004年湖北恩施州鹤峰县某乡495人(2-29岁)表现:跛行、八字腿、蛙行腿、难翘“二郎腿”、下蹲受限、皮肤凹陷手术
4、费每人3000元/人,一个乡148.5万元,为何需要药品安全性监测? 上市前,在药品批准上市前无法发现它所有的安全顾虑。 上市前的局限性:5个“T00” (见图) 上市后,新的安全会显现: 大量患者长期使用 合并其它疾病患者的使用或出现合并用药 在临床前,药代,观察性研究或对照研究中出现的新的安全信息,上市前研究局限性,病例少(Too few),研究时间短(Too short),试验对象年龄范围窄(Too medium- aged),目的单纯(Too restricted),用药条件控制较严(Too homogeneous),,测中心,5 TOO,临床药品应用的不合理性、合并用药中的多样性和复
5、杂性等使药品上市后的风险增加 合并用药与不合理用药的关系,联合用药与ADR发生率,药品安全监测的目的及意义,目的: 在新药开发早期拟定完整的风险管理计划和药物警戒措施,通过对上市前和上市后的药物不良事件/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价和风险评估,最大程度的减少药害事件的发生.意义: 1、弥补药品上市前研究的不足,为上市后再评价提供服务; 2、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3、为遴选、整顿和淘汰药品提供依据,为药品上市后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4、促进新药的研制开发; 5、及时发现重大药害事件,防止药害事件的蔓延和扩大,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2 基本概念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
6、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如: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过敏反应等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导致死亡;.危及生命;.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 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 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 应处理。
7、 药源性疾病是指药品毒性作用所致人体组织器官功能 性或器质性损害及由此产生的系列症状或体征。 它既是医源性 疾病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延伸。 临床上,药源性疾病不仅包括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产生的ADR,亦包括因超量用药、误用或错服药物所致疾病。,患者,男,78岁。患者于2013年5月3日因肢体水肿在当地村卫生室就诊,村医给予消渴丸,口服消渴丸8粒,每日三次,共服用4次后出现昏迷、不省人事、大小便失禁、抽搐,5月5日转院治疗,血糖反复测定在1.8mmol/l以下,经用50高渗糖后难以纠正,于5月6日死亡,医院死亡诊断为:低血糖休克死亡。,不良事件死亡案例,【主要成分】葛根、地黄、黄
8、芪、天花粉、玉米须、五味子、山药、格列本脲。【功能与主治】滋肾养阴,益气生津。用于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无力、眠差腰痛、尿糖及血糖升高之气阴两虚型消渴症。【用法用量】饭后温水送服。12525g(约510丸)/次,3次/日。禁 忌 :1、服用本品时禁加服磺酰脲类抗糖尿病药。若合用其他类型口服抗糖尿病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2、孕妇、乳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格列本脲患者禁用。 3、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4、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感染、严重外伤和重大手术者禁用。 5、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6、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等患者禁用。 7、忌酒。,分析:消
9、渴丸每粒含格列苯脲0.25mg,格列苯脲的降糖作用为甲苯磺丁脲的100200倍,治疗量范围大,降糖作用强,半减期1214小时,维持时间长,易引起低血糖昏迷,特别是老年人。因为老年人摄食少,抗胰岛素激素如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分泌反应障碍均可诱发低血糖。,药品群体不良事件是指同一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区域内,对一定数量人群的身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造成损害或者威胁,需要予以紧急处置的事件。 药物警戒是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它任何可能与药物有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 药品再评价是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法定程序,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结果和研究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并依据评价结论
10、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过程。,药品风险管理是通过对药品的所有不良事件进行收集、报告、分析和评价,对药品的风险/效益作出评估,并通过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或事件的重复发生和蔓延。 药品安全是通过对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全环节进行管理所表现出来的消除或控制了外在威胁和内在隐患的综合状态,其范畴可以界定为质量符合标准、不良反应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临床无用药差错和可及四个部分 。 药品安全范畴主要就包括药品保障、药品研发、药 品生产及药品监管、药品流通、药品使用、药品信息获 取和其它。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没有零风险的药品。,药品安全监测是指所有与药品不良事件(AE,Adverse
11、Event)发现及评估相关的,药品批准上市后的科学的数据汇集 活动。目的是为了发现AE,了解它们的性质、频率和潜在的风 险因素。强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健全重点监测与日常监测相结合的监测机制,强化对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评价与预警。完善药品安全新闻发布制度,及时发布药品安全预警信息。加强特殊药品滥用监测。完善监测网络和制度,建立敏感人群用药调查监测机制,为特殊药品监管提供技术服务和保障。健全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制度。开展药品安全风险分析和评价,重点加强基本药物、中药注射剂、高风险药品的安全性评价。完善药品再评价的技术支撑体系。经再评价认定疗效不确切、存在严重不良反应、风险大于临床效益危及
12、公众健康的药品,一律注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建立医疗器械再评价制度,组织开展高风险医疗器械再评价工作。,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国发20125号) 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科学监管 坚持从严执法,规范秩序 坚持强化基础,提升能力 坚持统一协调,分工负责 主要任务:全面提高国家药品标准;强化药品全过程质量监管;健全药品检验检测体系;提升药品安全监测预警水平;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完善药品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加强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监管信息化建设;提升人才队伍素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药物警戒、药品风险管理的关系 (1)ADR报告和监测是药品风险管理的基础 (2)药物警戒是A
13、DR报告和监测的进一步发展 (3)构建药品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技术支撑是药 物警戒,药物警戒(Pharmacovigilance,PV) 药物警戒是发现、评估、理解(认识)和预防药物不良作用或其他与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和活动。它致力于药品的效益、危害、有效性和风险的评估,有利于促进安全、合理和更有效(包括成本效益)地用药,也可以促使全社会以科学的态度关注药品安全,科学地分析引发药品不良事件的各种相关因素,挖掘可能的风险信号,预防或减少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通过药物警戒可以科学地分析药品不良事件是“先天(生产)”、“后天(使用)”还是“两者皆有”。 药物警戒活动贯穿在药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药物警戒的首
14、要任务是药品风险的识别与评价。 药物警戒不只是传统的ADR监测,还包括了所有其他提供用药安全保障的工作。,新药临床期间不良反应的分析和评估 对临床前安全性试验结果的分析和再评价 不合格药品 医疗错误 对无充分科学依据且未被认可的适应症的用药 急慢性中毒的病例报告 与药品相关的病死率的评价 药品的滥用和误用 药品与其他药品和食品的不良相互作用,药物警戒涉及的范围,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药物警戒的区别,从定义、起源时间、研究对象、目的、监测方法来比较:ADRM是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1960年前后,西欧发达国家陆续建立上市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监测时间为药品上市后;药品质量合格
15、;收集未知的药品不良反应的信号,尽早发现未能在新药临床试验中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方式:志愿报告集中监测处方事件监测数据库链接等,PV是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它任何可能与药物有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1974年,法国科学家首创药物警戒,监测时间从药品研制到上市的全过程;除药品不良反应外,还包括药物治疗错误、药物滥用等所有其他药物相关的安全问题;不限定为合格的产品;从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全程监管;使质量体系更加完备,避免药源性损害;方式:主动监测被动监测比较观察性研究临床试验其他研究,等等.,风险识别药品风险识别是指对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药品风险进行系统性、连续地、动态地
16、识别和归类,并分析产生药品风险事件原因的过程。内部环境、社会环境、法律环境 药学服务责任风险和经济损失风险常用的方法: 工作流程法:绘制并分析药事工作运行综合流程图,详细分析高风险部分的流程 图,甄别各环节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 调查法: 设计调查表调查风险事实、事件关键人员,把握可能发生的风险信息, 实地观察现场、询问相关人员; 查阅有关记录: 获取外部信息:查阅文献及书籍、咨询专家,与相关人员交流获取信息; 检测法:通过仪器、化验等方式进行检测。风险识别应充分考虑:识别患者的“三种时态(用药前、用药中、停药后)”和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药品危害因素的几种形式: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假
17、药、劣药、用药过量、用药失误、药物滥用等。 一种危害因素可能存在于不同的状态和时态;同一状态和时态中可能存在多种形式的危害因素且又发生相互作用。,3.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程序与时限ADR报告的原则:可疑即报报告程序:依据办法规定,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 临床监测员或医师、护师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及时填写ADR监测报告表,对药品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因素作初步分析,并在病程中记录,同时上报药学部。 药学部对上报或收集的ADR报告表,进行审核、因果分析、评价,并汇总、整理,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后果及时确认、处理。 药学部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评价后的病例报告,签注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
18、意见,通过国家监测网直做好网上报告。,报告时限: 一般病例逐级、定期报告,应在发现之日起三个月内完成上报工作; 发现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应于发现之日起15日内报告; 死亡病例,立即报告; 发现群体不良反应,应立即向州食药监局、卫计委报告。ADR的报告范围: 报告所有药品的不良反应/事件及可疑的不良反应/事件。包括一般的、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重点监测的品种:抗菌药物类,解热镇痛类,心血管疾病用药,镇静催眠药,激素类,生物生化制剂,中药。,医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流程图:病区或门诊发生ADR监测员或医务人员填写ADR报告单上报药学部药学部组织评价、因果分析网络上报。,医
19、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网 成立医院ADR监测领导小组:组长由医院主管院长担任,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领导下工作。 医院ADR监测专家组:由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各学科带头人组成。 医院ADR监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药学部临床药学室,负责全院ADR报告收集、核实、评价、上报、反馈及相关工作。 临床科室配备2名兼职监测员(医师、护师各1人),药学部有关部门各设立1名兼职监测员(包括门诊、住院药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员职责1.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的领导下,负责本科室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2.科室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时,督促做好药品不良反
20、应报表填写,并及时上报药学部临床药学室,严重的、罕见的、新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应立即报告。3.对本科室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查找原因,不断提高医院用药安全。4.负责对科室人员进行有关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的培训。5.完成科室有关药品不良反应的其他工作。,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安全 用药的原则 : 确定诊断,明确用药目的 ; 制订详细的用药方案、及时完善用药方案 ; 少而精和个体化。 严格执行药事管理制度: 药品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采购验收制度、出库复核制度 药品调配和复核制度、药品保管养护制度 药品有效期监测制度、药品质量问题报告及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等,ADR监测管理措
21、施,药学部密切关注国家ADR通报有关信息,及时在医院OA发布ADR信息;定期评定各科室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对工作突出的科室和个人进行奖励,对漏报、隐瞒不报的科室和个人按规定予以处罚; 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正式接收的不良反应报告表,年终按10元份的标准对填报不良反应报告表的医护人员进行奖励,对发现新或有重大意义不良反应病例的医护人员按100元份的标准进行奖励,医院可依据情况进行调整; 存在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OA通报或扣质控分值等处理:A. 无人员负责科室ADR监测工作的;B. 未按要求报告ADR或发现ADR隐匿不报者;C. 隐瞒ADR资料者;D. 未达到科室规定上报指标的;E. 药学部及其
22、有关工作人员在ADR监管工作中违反规定、延误不良反应报告,未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严重药品不良反应重复发生并造成严重后果的,除给予上述处理外,依照有关规定还应给予行政处分。 其它: A.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是医院和科室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医院医、药、护、技人员均有义务注意、发现、 报告ADR。B. 诊疗中如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病例,特别是严重、罕见或新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医护人员应积极组织救治,最大限度保证病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按要求填写ADR病例报告上报医院药学部。C.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内容和统计资料是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指导合理用药的依据,不作为医疗纠纷、医疗诉讼和处理药品质量问题的依据。
23、,4 药品安全监测方法,ADR监测方法:自愿呈报系统、处方事件监测、医院集中监测(intensive hospital monitoring)、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ies)、队列研究(cohort studies)、医学记录链(record linkage)、ADR的计算机监测等。自发呈报: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中,对药物引起的ADR直接呈报给药品监管部门或者通过医药学文献杂志进行报道等称为自发呈报,它是ADR的主要信息源和重要方法之一。 优点:自发报告系统因为监测范围广,参与人员多、可以及早的发现潜在的ADR信号等优点而最为常用,在英国又称其为黄卡系统(yellow
24、card scheme)。 缺点:因为缺少分母而无法计算发生率,同时存在漏报以及报告偏倚的不足。,处方事件监测:通过收集医疗机构原始处方,从累积数据中找出ADR 信号, 并计算其发生率和报告率。积累的数据可以是新的诊断、可疑的药物反应以及在实验室评估中有临床重要性的变化等事件。该方法在1965年由英国统计学家David Finney首先提出;1977,南安普敦药物安全研究机构的William Inman教授进一步倡导建立处方事件监测系统,这是监测新上市药品使用安全性的有效方法。 医院集中监测:对某一医院或某一地区所发生的ADR及药物利用情况,在一定的时间内、规定的范围中进行详细记录以寻找出AD
25、R的发生规律。该方法资料详尽,数据准确可靠,可计算出ADR的相对发生率,但费用较高,连续性差。,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药物流行病学是运用流行病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研究药品在人群中的应用。在ADR监测中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一些可疑的ADR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明确药品和ADR之间的关联强度,计算出ADR的发生率。如,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等。,药品风险管理研究方法 三个重要阶段: 临床前评价(动物)、临床安全性评价(受试者)、上市后监测与 评价(用药患者) 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研究设计; 主动监测(标志、集中、处方事件、登记); 比较观察性研究(横断面、队列
26、 、病例对照 、其他新的); 临床试验(大样本简单试验large simple trial); 其它研究(疾病发生率、药品应用研究); 数据源等等 数据源主要来源于单个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药品群体不 良反应/事件报告、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定期汇总,此外临床试验、科 学研究、文献、报刊、媒体、网站等其它来源也是构成基础信息来源的 重要渠道。对数据源人工的初筛和挖掘、计算机工具的挖掘等可以及时 进行药品风险信号发掘和评价。,药品风险最小化方法,风险最小化方法有信息告知(额外的(非常规)教育资料)、药品的法律地位、药房的控制、处方大小或正确性的控制、知情同意及其他与病人相关、限制性获得计划、患
27、者登记等等。具体方法:教育(大学生、研究生、相关疾病与产品);产品特性概要;原料改进;审计;监测(临床监测、实验室监测及其他监测);用法限定(分组人群如接受安定药的老年痴呆患者,以及并发症分组人群;谨慎用药(分组人群 、并发症、伴随药物);开方者限制:开始或滴定,固定开方者;获得证明的特定培训:培训非处方药的配药师;患者要求;阶段进行,如从专家着手:包括登记的患者,包括临床试验患者。,2001年7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远程信息网络开通,技术体系,快讯, 通报, 杂志,从2001年11月开始开办通报 从2003年8月18日起,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正式向社会公开发布 ,截止2014年3月5日共发布通
28、报60期.网址:,信息,文献,药品说明书,期刊、图书、数据库,媒体,官方网站,ADR信息来源,医生,15年来,1999年-2013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累计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近660万份。 2013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131.7万份(共收到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51.7万例,其中严重报告2万余例),较2012年增长了9.0%。其中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29.1万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22.1。全国每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量达到983份。 2013年,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县级覆盖率达到93.8%
29、。 2013年共组织调查61条预警信息,实现了药品安全事件 早发现、早控制。,图1 1999-2013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增长趋势 07-547000,08-602000,09-638996,10-692904,11-852799, 12-120000, 13-1317000,医疗机构的报告占78.4%、药品经营企业的报告占19.6%、药品生产企业的报告占1.4 %、个人及其他来源的报告占0.6%。,2013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怀疑药品,化学药占81.3%、中药占17.3%、生物制品占1.4%。抗感染药报告数量仍居首位(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抗结核病药和-内酰胺
30、酶抑制药),占化学药的47.6%;心血管系统用药占化学药的10%;共收到中药注射剂报告12.1万例次,其中严重报告占5.6%,比2012年中药注射剂报告数量增长17.0%。(清开灵注射剂、参麦注射剂、丹参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香丹注射剂、血塞通注射剂、脉络宁注射剂、舒血宁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和黄芪注射液)。,国外100年来重大药害事件,二、药品不良事件典型案例,国外100年来重大药害事件,2000-2009年国内重要药害事件,1、2000年苯丙醇胺(PPA)事件,可引起过敏、心律失常、高血压、急性肾衰、失眠、心脏病和脑出血等;过量服用PPA使患者血压升高、肾功能衰竭、心律紊乱,严重的导致因中风、
31、心脏病而丧生; 2、2001年西立伐他汀钠事件(拜斯亭),可引起肝功能损害、横纹肌溶解症等,西立伐他汀钠片与吉非贝齐药品合用有发生横纹肌溶解; 3、2001年马兜铃酸(关木通等)事件,具有肾毒性,可致肾功能异常、诱发泌尿系统上皮癌,含有马兜铃酸制剂的中药有肾毒性,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2000-2009年国内重要药害事件,4、2004年罗非昔布(万络)事件,可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病几率,研究证明环氧化酶-2抑制剂在长期、大剂量服用的情况下,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引起心脏卒死;5、2005年卡介菌多糖核酸(凯杰舒)事件(劣药),导致瘙痒、皮疹和局部红肿等过敏反应,严重时出现过敏性休克
32、。,2000-2009年国内重要药害事件,6、2005年甲肝疫苗事件合格药品导致头晕、胸闷、四肢麻木,甚至出现呼吸困难,间歇性四肢痉挛违规集体接种甲肝疫苗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7、2005年甲肝疫苗事件合格药品导致头晕、胸闷、四肢麻木,甚至出现呼吸困难,间歇性四肢痉挛违规集体接种甲肝疫苗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8、2006年亮菌甲素注射剂(齐二药) 事件(假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在购买药用辅料丙二醇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生产时,购入了假冒的丙二醇(实为二甘醇);9、2006年加替沙星(天坤) 事件,可导致血糖异常,尤其是低血糖症;也可能影响骨骼生长和生长发育前瞻性研
33、究显示,加替沙星会诱发老年患者低血糖事件的发生;10、2006年鱼腥草素(钠)注射液事件(劣药),可致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胸闷、心急、呼吸困难和重症药疹等,鱼腥草素(钠)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胸闷、心急、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病例发生;,11、2006年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欣弗) 事件(劣药),可有皮肤损害、消化系统症状、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违反规定生产、未按标准工艺参数灭菌,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增加灭菌柜装载量,影响了灭菌效果;12、2007免疫球蛋白(广东佰易) 事件(劣药),导致患者出现丙肝抗体阳性,广东佰易药业有限公司在生产静
34、注人免疫球蛋白过程中部分产品不能提供有效完整的生产记录和检验记录、套用正常生产批号上市销售,存在非法购入受污染血浆导致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携带了丙肝抗体。,13、2007年含钆造影剂事件,引起肾源性系统纤维化(NSF)疾病,自2006年3月29日报告第1例至今,全球已约有200例NSF,在重症肾病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3%4.3%.14、2007年甲磺酸培高利特事件,可导致心脏瓣膜病(VHD),截止2006年12月31日,全球共发生272例VHD,SFDA决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停止该药在中国销售。15、2007年甲氨蝶呤注射液、阿糖胞苷注射液事件(劣药),导致下肢疼痛、乏力、行走困难等感觉和运动功
35、能障碍。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华联制药厂生产的鞘内注射用甲氨蝶呤、阿糖胞苷中混入微量硫酸长春新碱;15、2008年人免疫球蛋白(江西博雅) 事件(劣药),导致死亡。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因使用标示为江西博雅生物制药公司生产的批号为20070514、规格为5%2.5g的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发生死亡;16、2008年刺五加注射液事件(假药),出现周身不适、恶心、胸闷、发冷、呕吐、昏迷、血压降低等症状,3名患者因循环衰竭抢救无效死亡。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刺五加注射液部分药品在流通环节被雨水浸泡,使药品受到细菌污染,后被更换包装标签并销售,使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死亡;17、2009年糖脂宁
36、胶囊事件(假药),出现疑似低血糖并发症,甚至死亡。“山东省泰安市中信灵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冒充广西平南制药厂生产糖脂宁胶囊(批号081101),非法添加化学物质格列本脲超过正常剂量6倍。,欣弗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系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自2006年6月起共生产“欣弗”370万瓶,流向全国26个省份.青海、黑龙江、吉林、湖南等省发生多起突发高烧、寒颤、休克、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的病例。造成的上百例严重不良反应,其中8人不幸死亡.1)原因: 生产企业未经验证、也不申报,擅自改变灭菌工艺导致最终成品不均一地污染了条件致病菌, “先天”生产的原因2)检验: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对相关样
37、品进行检验,无菌检查、热原检查不符合规定,“欣弗”事件,欣弗事件,克林霉素磷酸酯仅对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有效,主要用于对克林霉素敏感的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引起的: 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女性盆腔及生殖器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关节感染、盆腔内感染及其他感染,在临床上属二线用药3)综合分析:通过分析、整理、挖掘收集到的“欣弗”严重不良事件的病例资料,发现绝大部分患者都没有必须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的临床诊断指标,既无细菌感染的鉴定、 药敏数据也无系严重感染必须使用抗生素的症状,固均属不合理、滥用抗生素的典型病例。 “欣弗”事件是先天与后天共存,亮菌甲素事件,亮菌甲素事件-“齐二药”事件(齐齐哈尔第
38、二制药公司用工业原料二甘醇替代药用辅料丙二醇生产“亮菌甲素注射液”),使用亮菌甲素后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严重药品不良事件。 2006,4,24-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发现。 这是一起典型的通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发现信号,通过快速报告和应急事件处理机制,才使事态得以及时有效控制。 原因:辅料丙二醇被二甘醇替代 结论:齐二药”生产和质量管理混乱,检验环节失控,检验人员将二甘醇判为丙二醇投料生产,造成假药案件的发生。 “齐二药”事件能够被迅速发现、快速报告和有效控制,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重大意义。可以说,该事件对于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事业的发
39、展,对于澄清药品安全性监测和再评价发展深度和方向的迷茫,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促进意义。,三、突发性药品群体事件的应对,危机事件就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机制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事件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危机是一系列瓦解社会正常关系、秩序的事件并迅速展开,同时不断增加危险性,迫使相关的系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快速反应和抉择,采取更多的控制或调节行动,以维持系统生存的紧迫时刻。由突发性事件所产生的社会危机会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从而对社会公共安全、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较大的破坏性影响。,药品突发性群体不良反应(事件),药品突发性群体不
40、良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段内,使用同一种药品对健康人群或特定人群进行预防、诊断、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多人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如:2005年发生在安徽泗县的甲肝疫苗事件,造成300名中小学生异常反应,主要表现心肌酶谱、心电图异常。依照药品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的不同情况和严重程度,将药品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划分为两个等级:(1)一级事件:出现药品群体不良反应的人数超过50人,且有特别严重不良事件(威胁生命,并有可能造成永久性伤残和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发生,或伴有滥用行为;出现3例以上死亡病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其他特别严重药品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2)二级事件:药品群
41、体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已知发生率2倍以上;发生人数超过30人,且有严重不良事件(威胁生命,并有可能造成永久性伤残和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发生,或伴有滥用行为;出现死亡病例;省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严重药品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突发事件应对的重点,(一)制定突发性药品事件处理预案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国家)完善药品、医疗器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规范处置程序。强化应急管理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保障应急药品的及时有效供应。 重点学习: 医院药品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_民大医院药事管理手册 (二)正确的处理措施 (三)自如应对媒体,医院药品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药学部在突发事
42、件中行使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职责,成立药学部突发事件药事管理应急小组(人力资源组、药品保障供应组、药品调剂组、药品安全监测组),负责突发事件时药品供应和保障工作。,应急小组职责 制定突发应急事件常备用药目录,并根据相关突发事件性质制定或审核治疗及预防用药方案。 负责应急药品采购、供应、调剂及提供药品安全信息及药品质量控制。 建立抢救药品的储备机制,该类药品由于储备导致过期失效的,由医院承担报损责任。过期抢救药品应及时更新。 抢救药品如涉及自制药品。应启动快速生产,快速检验的联动机制,保证临床用药需要。 建立稳定有序的抢救药品供货渠道,组织由与医院有业务关系且在该区域有代表性的多家医药公
43、司构建保障机制。 服从指挥,保证药品供应,满足抢救需要。,(二)应急处理措施主要步骤: 核实上报、 现场调查、 采取措施、 调查报告、事件跟踪1 核实上报2 现场调查 调查目的: 明确药品使用的合法性、合格性、合理性等。 调查原则: 应遵循标准的流行病学调查原理,获得患者病历资料或其它临床记录;根据病历资料和其他临床记录资料详细核对病人和反应情况;补充报告表中任何遗漏的细节以及其他分析事件的必须资料等。 收集资料: 病人、不良事件、可疑药品、评价医疗服务、其他人.,3 采取措施 (1)按要求组织填写药品群体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典型病例要求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提出联性评价意见。如为预
44、防免疫药品,须注明是否为计划内免疫。 (2)停用怀疑药品。 (3)抽取怀疑药品送药检部门检验。 (4)必要时组织专家对病例或事件进行分析,会议结果、相关措施及详细资料及时上报省ADR监测中心。,(1)基本情况:用药原因、用药时间、用药人数、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生人数、发生过程、不良事件表现、治疗及转归等。 (2)使用的药品、稀释液及一次性注射器和/或输液器等情况:使用药品的通用名称、生产单位批准文号、生产批号、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接种用稀释液的名称、生产单位、批准文号、生产批号、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和/或输液器的生产单位、规格、注册证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4
45、调查报告,(3)药品使用说明书情况:包括用法用量是否正确、不良反应中是否有相关记载、禁忌症、注意事项等。 (4)当地有关部门采取的措施:包括当地政府、药监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等采取的有关措施。其中药监部门采取的有关措施中应明确药品是否进行封存送检。,(5)初步分析:群体用药的合法性、药品是否为合格产品、用法用量是否合理、发生原因分析等。 (6)意见及建议: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切实可行、及时有效的药品监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例如,暂停药品使用(全国范围、局部范围;所有批号、涉及批号)、药品检验、药品生产企业检查等。,5 事件跟踪(1)已有病例的追踪。(2)是否还有新增的病例。(3)跟踪质量检验结果。(4)跟踪风险范围、风险控制的情况。(5)是否改变对突发事件的判断。(6)跟踪所得信息第一时间报告省或国家ADR中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