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69.50KB ,
资源ID:2154044      下载积分:1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21540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创建省级标准化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工作汇报.doc)为本站会员(11****ws)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创建省级标准化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工作汇报.doc

1、1抓机遇谋发展 重实效求创新创建省级标准化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汇报材料一、本镇概况和桥镇位于宜兴市北部,东连万石镇,南靠屺亭街道、高塍镇,西至滆湖,北与常州市武进区漕桥镇、寨桥镇交界。和桥又名“鹅洲” ,已有 1500 多年历史,自古以来就是“千叶小舟云集,八方商贾过往”的繁荣商埠,享有“江南名镇” 、 “小无锡”等美誉。它是宜兴的四大名镇之一,也是“江苏省重点中心镇” 。区域面积 105 平方公里,下辖 14 个行政村,5 个社区居委,常住人口 68000 多人,其中劳动力人口 31515 人。和桥镇在 1997 年创建成“江苏省卫生镇”的基础上,2007 年又顺利创建成“国家卫生镇”

2、、 “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全镇教育资源丰富。有四星级高级中学 1 所、省重点职业中学1 所、初级中学 3 所、小学 5 所、幼儿园 13 所,另有社区教育中心、党校、团校、人口学校、老年大学各 1 所。知识经济的全球化,要求教育的社会化和社区的教育化,终身教育将成为人们必然的选择。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全体市民的整体素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创建更高层次的社区教育中心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近几年来,我们根据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开展社区教育实验”的要求,按照“党政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

3、与”的指导思想,围绕“抓机遇,谋发展,重实效,求创新”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全镇的社区教育工作。二、具体做法(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管理建设社区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发展生产力对提高社区成员整2体素质的迫切要求,反映了建设社区先进文化的迫切要求,反映了社区居民对提高自身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大力发展社区教育,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可以促进“富民强镇”战略的实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大力开展社区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把发展社区教育的战略思路确定为“围绕一个目标,坚持四个原则” 。一个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创建学习型社区为抓手,充分发

4、挥社区教育的作用,按需施教,努力做到“学有所教” ,不断提升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相互融通的终身教育体系,为本地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服务。四个原则:一是整体性原则,即在政府的统筹协调下,动员社会所有力量,形成纵向沟通,横向联合的社区教育网络。二是发展性原则,既要满足社区发展对社区教育的现实需要,还要考虑到长远发展的需要,建立有利于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三是开放性原则,即教育资源的社会化与社会资源的教育化,最大限度地实现全镇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四是终身性原则,即面向社区全体成员,为其提供全程、全面、终身的教育服务。1、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我镇社区教育中心

5、成立后,镇政府专门发文成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党委书记任名誉主任,镇长担任主任,镇政府有关科室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分管文卫的副镇长担任办公室主任;文卫助理、成校校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常设在社区教育中心(镇成人学校)内,镇社区教育中心具体负责全镇社区教育的业务指导工作。2、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社区教育工作面广量大,涉及社区内各单位和社区全体成员。3因此,我们积极实行“党政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保证社区教育工作的正常运行。镇社区教育委员会制定了社区教育的有关活动制度,每年召开 23 次会议,解决社

6、区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全镇 14 个行政村先后成立了村民业余学校,5 个社区居委会成立了市民学校,骨干企业都建有职工业余学校。另有多个社区教育活动基地,如专家教授陈列室、老干部活动中心、海棠园等。在镇社区教育委员会统筹协调下,由镇政府办公室、文卫科、社保科、安监科、妇幼保健所、卫生监督所、工会、团委、武装部、计生办、农服中心、法庭及派出所等部门牵头组建成立了十多个社区教育工作指导小组,他们在镇社区教育中心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基层社区开展了早期教育、青少年教育、老年教育、岗位培训、下岗再就业培训、流动人口培训、卫生保健教育、国防教育、残疾人教育、交通法制教育等,从而使各居委和行政村等

7、基层社区开展的教育培训活动紧扣主题且富有特色,内容丰富且主线分明。全镇的社区教育工作不断向社区全方位拓展,确保了社区教育办学网络上下贯通,横向联结,运行机制日益规范化、科学化。(二)谋求发展,强化基础能力建设通过近几年的社区教育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社区教育中心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加强自身基础能力建设,这样才能不断满足社区成员时代化、多层次、全时空的教育需求。为此,我们抓住当前社区教育发展的大好机遇,积极谋求我镇社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近几年不断强化社区教育中心的基础能力建设,以促进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1、加强载体建设(1)制定发展规划。多年来,镇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社区教育4工作,200

8、5 年制定了社区教育中心(成人教育中心校)长远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指出,到 2008 年初步建立高效、规范、科学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培育出一批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家庭;到 2010 年全镇基本完成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初步建立学习化社会。(2)加强自身建设。镇社区教育中心自 2002 年成立以来,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我们积极对照江苏省教育厅 2006 年下发的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建设的意见 ,完成了“四独立”建设(编制独立、校园独立、办学独立、经费独立) ,为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3)发挥主导作用。多年来,社区教育中心(成人教育中心校)每

9、年制订计划,分解任务,统一管理和指导各村(居、企)等基层社区以及社区教育工作小组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在开展社区教育活动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使学校在农村成人教育培训中明显占有主体地位。(4)健全办学网络。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离不开有效的运行载体。为此,我们建立了“镇村(居、企)活动基地”社区教育三级办学网络,这一网络以镇社区教育中心(成人教育中心校)为主导,以村(居、企)等基层社区为骨干,以活动基地为实践平台和重要补充,使社区教育办学网络覆盖了全镇。同时,镇社区教育中心下辖各社区教育工作指导小组,各小组有专人负责,由他们具体指导各基层社区全面开展社区教育活动。2、积极整合资源(1)有序开放社区教育

10、资源。我镇教育资源在面向社区开放与市民共享中,一直遵循有序性、服务性、教育性、多样性等原则,努力做到既开放校园、又开放教室;既开放硬件、又开放软件;既开放设施,又开放设备;既引导居民走入学校,又组织教师进入社5区。着眼于需求,立足于服务,注重有序拓展,注重“双向”效益,逐步探索社区教育资源合理开发和共享的规律。其大致分三个方面:一是与镇、村(居委) 、企共建社区学校,为社区提供教育指导和协作;二是选派多名社区教育辅导员,组织社区教育师资力量走进社区,指导协调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三是有序开放全镇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校的教育资源,让市民走进校园,按需参与指导性与自主性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活动。通过多年的努力

11、,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开放率达到 100%。(2)建好社区居民活动场所。全镇 5 个居委建立了社区市民学校,14 个行政村建立了村民业余学校,所有骨干企业建立了职工业余学校,还有党校、团校、人口学校、老年大学等专门活动场所,基层社区覆盖率达到 100%,基本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3)积极培育特色教育资源。多年来,我镇在开展社区教育过程中,积极培育和建设了一批满足社区居民需要的广场文化、民俗文化、家庭文化等教育资源,如禾晖广场、公园广场、永和艺术中心、王玉龙家庭活动室等,为广大社区成员尤其是中老年市民的休闲、娱乐、健身和社区青少年发展兴趣爱好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

12、益。3、开发课程资源一是结合形势需要和社区实际情况组织编写社区教育知识读本和宣传资料。如家庭教育读本 、 礼仪常识 、 禁毒教育等,在开展活动时免费发放给社区成员。二是根据本地教育培训的实际需要编写培训教材,如:计算机运用专用教材 、 电气成套基础及工艺 、 手弧焊工培训讲义 、 男西裤教程 、 纺织印染操作工培训教材等,使教育培训活动更加规范,并提高了培训质量。4、建好标准设施为了促进社区教育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不断加大投入,近65 年来已累计投入经费 200 多万元,加强学校的设施、设备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目前,社区教育中心占地 50 多亩,校舍建筑面积 12000 平方米,校园宽敞

13、,环境优美。配备了 15 只专用教室,其中 8 只教室配备了实训设备;配备了计算机教室 1 只,配置了 60 台培训电脑;配备了多媒体教室 1 只,添置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社区图书室配有 20000 册图书和一定数量的教学光盘,建成了电子阅览室,内置电子图书 25000 册。同时还有满足各类社区活动的文体活动室,如舞蹈房、健身房、演视厅、乒乓室等。5、完善远程网络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互联网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网络教育的快捷方便非常适合社区学校的能力建设要求。因此,我们适时开展网上远程教育,同时以学校网站为基础,利用互联网,连接镇社区教育网络,构建以宽带技术为支撑的教育信息化平台,实现

14、社区教育资源共享,为居民终身学习提供优质服务,让居民不出家门,在家里中就能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我们与郑州大学、江南大学等联合办学,举办网络教育学历班,开设了计算机、会计、教育学等专业,近几年已有 600 多名学员完成学业,取得了专科或本科毕业证书,提高了他们的就业层次和择业竞争能力,也为本地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我们充分发挥远程网络不受时空限制的巨大优势,在学校网站上开设了社区成员十分需要的实用培训课程,如电焊工、电子装配工、缝纫工、机械操作工、挡车工、水产养殖技术等。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积极推广网上学习方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我校已连续为广大农民学员

15、举办免费电脑培训班 8 期,帮助我镇农民学习电脑和网络知识,已有 312 位农民朋友通过学习掌握了电脑上网基本技术。通过学习使农民了解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从而推动我镇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农民科技文7化素质和致富能力,引领农民加快奔小康的步伐。如我校农民计算机培训班学员种养大户吴中亚,通过参加农民“致福工程”计算机培训班掌握了电脑操作技术,自己购买了电脑并接通了宽带,经常上网查找种养殖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在生产中加以科学应用,使种养殖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而且还通过网络直接联系外地的客商进行产品销售,产品的售价比原本卖给上门来收购的贩子提高近 20%,收入一下子比以前增加了三成以

16、上,喜得他多次来校表示感谢,还逢人便说“学了电脑就是好!”为此带动了我镇不少种养专业户主动来校要求参加“致福工程”计算机培训班。近几年来,我们还充分发挥远程网络优势,在网站上不断发布社区教育信息,不断提供丰富的、适合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学习资源,如学历教育、企业职工培训信息和农业致富信息等,使社区居民通过网络更多地了解世界,丰富生活内涵,提高生活质量,学习型组织和个人创建活动不断向农村延伸。(三)专兼结合,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我们采用专兼结合的模式,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围绕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过硬、本领过硬、年富力强的社区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的目标,我们建立了微机管理的社区教育人力资源库,并在学校

17、网站上开辟了社区人才资源专栏,同时加强了师资培训,不断强化社区队伍建设,为我镇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1、优化专职教师队伍我镇社区教育中心(成人学校)按市级定编标准,足额配备专职教师,学校现有在编教师 108 人,其中直接从事社区教育管理和教育工作的教师 10 人,他们是社区教育的骨干。为了优化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我们制定了社区教育管理人员培训进修制度 ,加强了对专职教师的在岗培训工作:(1)培训组织制度化。社区教育8中心每年制订培训计划,确保每月有 12 次培训活动,每位管理人员每年参加不少于 60 课时的培训。 (2)培训形式多样化。根据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不同性质特点,我们采用

18、报告、讲座、研修班、学习考察、讲习论坛、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 (3)培训内容实用化。培训内容与本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相结合,紧扣基层社区的实际情况,做到学以致用。其次,我们从学校抽调年轻教师作为后备干部,有步骤地充实、更新社区教育中心的教师队伍。现在,专职教师队伍全部为中青年教师,本科率在 50%以上,战斗力大大增强。2、稳定兼职教师队伍社区兼职教师是社区教育的主要师资力量。近几年来,我们一方面选聘学校优秀教师到社区教育中心担任兼职教师工作,另一方面根据培训需要从本市和外地聘请专家担任兼职教师。现已组建了一支 20 多人的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并建立了兼职教师档案,使社区各种教育培

19、训活动保质保量完成。3、壮大志愿者队伍首先,我们充分调动社区内“有学者、有才者、有力者、有闲者”的积极性,动员和邀请他们参与社区教育工作,不断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以满足社区成员在法律、保健、教育、休闲、科普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其次,我们通过近几年的调查摸底,将社区居民中的党员、教师、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等用微机登记在册,以便于管理。目前,志愿者人数占全镇常住总人口的 2%以上。平时,我们不定期地把他们组织起来分批进行培训,给他们发放社区教育资料,下达教育任务。每个志愿者都与行政村、居委会、骨干企业、学校等做好协调指导工作,组织实施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如中小学生法制教育讲座、妇女计划生育讲座、中老年

20、书法比赛等。(四)结合实际,不断完善保障机制91、多方筹措,保障经费我们采用多元筹资模式,多渠道筹措经费,解决社区教育经费问题,有力地保证了社区教育各项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1)争取政府支持。社区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注重的是社会效益,所以各级政府的财政性资金拨款是社区教育中心主要的经费来源。为此,我们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努力筹措办学经费。多年来,市教育局和镇政府每年除了下拨人均 1 元的社区教育公用经费外,还多次下拨专项经费支持我们社区教育中心的设施设备建设,近几年已给我们中心拨款 100 多万元。同时,镇社区教育委员会每年都派专人检查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教育经费落实情况,并把此作为年度

21、考核的依据之一。(2)增加办学收入。按照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平时广开学路,拓宽生源,增加办学收入用以改善办学条件。例如 2008 年,在我们中心学习受训的人员达 5000 多人,一些学员属于学历进修和规范培训,我们依照有关规定收取一定的费用。还有 1000 多人,属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我们实行免费培训,由市财政下拨一定的补贴经费。这些经费保证了教育培训的正常开展和培训质量的稳步提高。2、完善制度,考核激励近年来,镇社区教育中心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了社区教育管理制度 、 和桥镇社区教育例会制度 、 和桥镇基层社区教育工作实绩考核细则等各种规章制度,管理日趋规范。各基层社区和社区教育工作

22、指导小组在镇社区教育中心的统一协调和指导下开展工作,努力做到“五个到位”:一是思想到位。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协调到位。定期举行镇级社区教育协调工作例会,组织业务学习、交流工作情况,做到上下沟通、横向联合。10三是检查到位。成立镇社区教育工作检查评估小组,由镇社区教育委员会和社区教育中心负责人带队,每两个月一次深入基层社区巡查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四是考核到位。实行社区教育的目标管理和激励机制。首先,我镇根据市级下达的社区教育各类工作和事业目标,扣除镇社区教育中心应完成的部分指标,其余全部下达给镇有关条线部门和行政村、居委会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其次,

23、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及时完善基层社区工作百分考核细则,使工作目标更加清晰,工作重点更加明确,评价考核更具操作性。第三,把每年考核结果与基层社区及相关负责人的年度考核奖金挂钩,以充分调动基层社区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五是评优到位。每年度对各基层社区和社区教育工作指导小组的工作进行总结、评比,表彰奖励先进工作单位,对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多年来,我镇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社区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全镇的社区教育管理工作日趋科学化、规范化,日常工作做到了细化、量化和可操作化,也促进了社区教育队伍的迅速成长和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并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注重实效,增强实践能力建设近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构建的要求积极开展社区教育的各项培训活动,全镇逐步形成了以镇社区教育中心为龙头,以社区市民学校、村民业余学校、企业职工业余学校为骨干,以各类学习型组织为基础,以各种活动基地为平台,以分类指导小组为纽带的社区教育运行网络,基本满足了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创造了具有本地鲜明特色的社区教育工作格局。1、积极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多年来,我镇在开展社区教育的过程中,始终以创建学习型组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