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组选编的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散文,可以说,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 古诗词三首中, 泊船瓜洲写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长相思写到戍边打仗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声雪声里因思念家乡,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梅花魂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把他的相思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矢志不渝的眷恋。 桂花雨写作者对童年的摇花乐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的怀念。 小桥流水人家则深情地写了留在记忆中的美好的故乡生活。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越醇香,越品情越
2、浓烈。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让学生策划题为“浓浓的乡情”的活动和写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的想象作文, “回顾?拓展”的“交流平台” ,安排了交流表达方法的内容,并引导学生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展示学生表达热爱家乡之情的习作。二、教学目标1会写“洛、榆、畔、帐”等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4. 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5. 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三、重难点:1.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
3、爱的思想感情;2.是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3.是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四、课时安排古诗词三首 3 课时梅花魂 3 课时桂花雨 2 课时小桥流水人家 1 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二 4 课时回顾拓展二 1 课时5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洛、榆、畔、帐”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 秋思 ,激发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引用诗词的兴趣。3通过看注释、查阅
4、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三首诗词的对比学习和拓展,初步了解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4通过对三首古诗词的学习,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品味语言,积累并内化诗句,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通过对比体会三首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感受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课前准备:1针对课文内容有侧重地查阅资王安石、张籍两位诗人的资料,对他们的基本情况、籍贯故乡、人生履历有所了解,并做简要地记录。简要的记录: 王安石 张籍 纳兰性德2借助注释、工具书、联系语境,正确流利地朗读三首诗词,并尝试读懂古诗大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
5、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2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经过对比学习,体会出两首诗词都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但思乡的缘由、表达的方式、语言特点是不同的。课前互动:播放思乡曲 ,师生合作背诵思乡的诗词。一、相机导入,揭示课题。师:思乡是一种平凡而又高尚的情怀,她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中。由古至今,从未间断。今天我们再来读三首思乡的诗词。我们先来学习前两首诗。(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 ,诗词题目“泊船瓜洲” “秋思” 。)二、检查朗读,读通古诗。(重点强调“间” “重”等多音字,并以此
6、渗透联系上下文,分析字意,确定多音字读音的学习方法。 )三、借助注释和课外搜集的资料自读疏通诗歌大意。1学生运用积累的学习方法,自读古诗。画出不懂的问题。2同学交流,解决不懂的字词。3老师质疑检测:“你从诗句中读懂了作者身在何处呢?”引出两首诗的写作背景,感知古诗大意。四、朗读品味两首诗,体会诗情,感悟诗境。对比两首诗的异同。1小结过渡。2引导品读泊船瓜洲 。(1)自读批注,读解语境。透过诗中哪些词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可以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还可以写写简单的批注。(2)交流感悟,相机指导朗读。重点预设“一水间” “只隔” “绿” “又” “何时” “还” 。(3)还原诗境,感情朗
7、读。(4)角色替换,自由吟咏。背诵诗文。3自读体会秋思 。(1)小结过渡:在奉诏进京的途中,是融融的春风,家乡的春景勾起了诗人无限的乡愁,那引发了客居洛阳的张籍乡愁的又是什么呢?思乡的王安石,久久地站在瓜洲古渡,江水边,明月下,想着自己的家乡,发出了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 ”那思乡的张籍又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诗文,深入体会。(2)自由朗读体会。(3)交流汇报,扣住“见秋风” “意万重”深化对诗文的感受。相机指导朗读。五、对比梳理,整体朗读。1总结:两位不同朝代、不同身份的作者因为不同的原因离开了家乡,在不同的环境中又因为不同的缘由触动他们共同的情感这就是思乡。2朗诵两首诗词。营造情境,引
8、读朗诵,体会情感,表达感情。作业设计(课件出示):1背诵、默写两首思乡的诗词。2积累摘抄课外的思乡的诗词。板书设计: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 奉诏进京 春意浓 追问 明月何时还秋思 客居洛阳 见秋风 寄写家书 意万重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背诵、默写两首古诗。二、对比学习长相思 。三、总结三首诗词,整理对比学习本课的思乡诗词。独立或合作学习收集到的诗词,完成下面表格中的空格。 (整理表格如下)题目 作者 背景 思乡缘由 作者表现表达特点泊船瓜洲 王安石 奉诏入京 春意浓 追问明月 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秋思 张籍 客居洛阳 见秋风寄写家书 叙事抒情 含蓄感人长相思 纳兰性德征旅途中 遇风雪辗转难眠 写景叙
9、事 倾诉心声四、根据上面的表格,小组合作写小论文。提示:1.学生任选一首配乐背诵.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3.总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得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感人的诗词吧.五、作业设计: 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答.)3.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4.学生练写.板书设计:泊船瓜洲 追问明月 秋思 见秋风寄写家
10、书 长相思 遇风雪辗转难眠 6 梅花魂教学要求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冲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教学难点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景教学法,扶放结合法。教学准备 梅花挂图, 红梅赞歌曲 VCD 碟。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自学字、词,了解内容,理清层次。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出示梅花挂图。2.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
11、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3.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2.根据课后思考题 1 前半题的提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分为五层:(一层一件事)。第一层(2 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
12、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第二层(3 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第三层(4 一 11 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第四层(12 一 13 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第五层(14 一 15 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3.自己体会文章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第二课时重点:理解全文一、复习回顾,揭示任务。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4)赠墨梅卧; (5)送梅花仇;2.从题目入手:梅花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
13、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二、从“爱梅”入手,直奔重点段“品梅” 。学习第二、第四件事,体现“教”学。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第二件事:珍爱墨梅图) 2.指名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
14、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b、 “清白”是什么意思?“沾污”又是什么意思?c、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思想)从何而知?(“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 3.“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导入第四件事的学习。4.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15、的呢?”) (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3)电视播放歌曲红梅赞:冰天雪地,傲然怒放的红梅,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情赞美的歌词。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梅花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4)说说此时,你对梅花有了什么更新的认识?(5)指名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a 梅花的秉性像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b 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 c 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6)再次播放红梅赞 ,同时指出:这首歌是电影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追求革命信仰和崇高理想,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毫不动摇,大义凛然,最后含笑走上刑场,倒在一片梅花灿烂的地方。歌曲唱得是梅花,实在赞美江姐。声情并茂的导语使学生深深领悟: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老人爱梅花,就是因为梅花是祖国的象征。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