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共 197 页科学之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 2.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2.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物理,你听别人说过物理吗?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样的呢?谁起来说一下?(让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二、新课教学1.演示几个实验,说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让学生先猜测现象,再演示)器材:一大
2、一小两只试管(尺寸十分接近),水,红墨水。做法:大试管装入过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试管,倒过来,水流下,管上升。现象:试管自动上升。器材:漏斗,乒乓球。做法: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现象:乒乓球悬在空中不下落。拓展:让学生撕下两张纸,用力吹两张纸的中央,发现纸靠近。器材:两只大烧杯,鸡蛋,清水,盐水。做法:把一只鸡蛋分别放入两个大烧杯中。现象:鸡蛋有浮有沉。器材:导线,开关,电池组,小灯泡,变阻器。做法:连好电路,闭和开关,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现象:灯变亮。2.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让学生先说说自
3、己的看法,教师再解析)提问 1:人听到子弹声再躲来的及吗?为什么?解析:子弹出膛飞行时的速度比声音快,所以来不及。提问 2:我们对着水中看到的鱼用手去抓,能抓到吗?解析:抓不到,我们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鱼在像的下边。提问 3:黄浦江边的路灯,水中的像为什么是一道光柱?解析:古诗云“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荧。微微风簇浪,散做满河星”,起伏的水面相当于许多平面镜,每盏灯在水里有好多像,连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光柱。提问 4:冬天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解析:外表面。提问 5:在光滑的路面上,空身容易摔倒,还是肩挑重物容易摔倒?解析:空身。小结:同学们,今天对所提的问题的分析,大家可能还领会不了,没
4、关系,随着以后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3.怎样学好物理。勤于观察,勤于动手。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勉励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学问要躬行” 。勤于思考,重在理解。不能死记硬背,贵在理解,要多问,“为学贵有疑,有疑贵问师”,不要以为问老师一些简单的问题会遭到耻笑,而不问。第 2 页 共 197 页联系实际,联系社会。我们学了知识以后,如果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就完成了一次飞跃,如果遇到生活中的疑问,又从课本中找到根据,就又完成一次飞跃。像科学家那样探究。介绍伽利略的贡献:伽利略望远镜,伽利略温度计等。尊称:近代科学之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八页“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并讨论材料后的几个问题。小
5、结:学习物理,就要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善于动手,加以实践,找到规律。【作业】阅读“科学之旅”,说说你打算怎样学好物理课。【教学反思】课堂上尽量多做一些新奇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并知道它与其它单位的关系。3.知道测量存在误差。过程与方法1.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会进行特殊测量。2.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并会估测时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1.刻度尺的使用和测量时间。2.单位的换算和特殊测量。【教
6、学难点】1.单位的换算。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教具准备】刻度尺、乒乓球、物理课本、钟表、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人们经常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测量。体检时量身高、体重、血压等,买菜时称一下菜有多重等。小刚到学校医务室去体检,医务人员给小刚量完身高后告诉小刚他的身高是 163。小刚的身高到底是多少呢?(学生讨论并得出正确的结果:163 厘米或 1 米 63)讲解:上述问题告诉我们,测量时必须首先规定被测量量的单位。为了世界各国交流的方便,1960 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简称 SI。(二)进行新课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
7、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1m10-6m; 1nm10-9m。例如:惠安至泉州的距离约 30km(公里),初二年龄段的同学身高多数在 1.5m1.7m 之间,手掌的宽度大概是 1dm,手指的宽度大概是 1cm。2.长度的估测问题 1:请目测一下黑板的长度。(请 5 个同学目测,再用米尺实际测量,比较谁目测的结果更准。)问题 2:人们正常走路一步的距离大约为 0.5m,以此为长
8、度标准,估测教室的长度。(请两同学同时在教室中走路进行估测)第 3 页 共 197 页3.长度的测量长度估测的结果精确度是不高的,当精确度要求高时,可以选择适宜的长度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展示:各种类型的长度测量工具尺子、三角板、米尺、卷尺、游标卡尺(精度高)、螺旋测微器(精度高)等。介绍: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学生看课本 P21 并读出图 2-15 及图 2-17 的长度)。活动 1(1 人一组):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长度和宽度(结果填入 P22 的表格中)。(选择两个较为典型的、有点问题的测量数据进行评价。)活动 2(两人一组):测量乒乓球的直径。(教师巡视,并对同学进行指导。)介绍:国际乒联为了
9、我们限制我们中国乒乓球选手,同时也有利于乒乓球活动在全世界更好地开展,把乒乓球的直径从原来的 38mm 提高到 40mm(即所谓的小球改大球),把乒乓球比赛从原来的一局 21 分制改为现在的一局 11 分制。但在刚结束的第 28 届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选手表现依然锐不可挡,取得男双、女单、女双三块金牌。4.特殊长度的测量问题 1.如何测量一个碗口的周长?思路:被测长度的特点:曲线;规则(圆)。测量方法:直接用卷尺测量;化曲为直:用细线绕硬币一周再拉直测量或将硬币在直线上转圈;利用圆周公式 C2rd:两块三角板一把尺子夹紧硬币即可量出直径或用纸将圆描下,再将纸上的圆对折即可测出直径或利用几何方法(
10、有多种方法)找到直径来测量。问题 2.漳泉肖铁路通过惠安的唯一一条铁路线,如何知道这条铁路的总长度呢?思路:被测长度的特点:距离太大,难以直接用刻度尺测量。测量方法:上网查找(现场上网查找,搜索关键字:漳泉肖铁路全长);借助福建省地图间接测量。问题 3.如何测出一盘蚊香燃完所需的时间?思路:被测时间特点:时间太长。测量方法:直接用手表测量(要有耐心,可边做事情);利用比例测出一小段燃完所需时间即可。(现场实验,小段蚊香长度约为 1.5cm,蚊香的燃烧速度约 12cm/h)说明:上述三个问题先分析特点,方法让学生讨论后再一一评价。鼓励学生多找方法,并尽量找到简单实用的方法。二、时间的单位及测量1
11、.时间的单位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经常进行长度的测量外,也经常需要对时间进行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时间单位:年(y)、天(d)、时(h)、分(min)、毫秒(ms)、微秒(s)。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s。2.时间的估测活动 3(集体活动):估测 1 分钟的时间长度。(请三个同学上台面向黑板,其余同学当裁判,讲台桌上的大时钟面向“裁判”,教师喊计时开始,三名若认为 1min 时间到则举手,比比看谁对 1min 的时间估测更准一些。)3.时间的测量讲解:时间估测的结果精确度是不高的,当精确
12、度要求高时,可以选择适宜的时间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活动 4(2 人一组):停表的使用。(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对停表的使用方法进行简单讲解,然后教师喊口令,学生按停表计时,请同学相互帮助,共同搞清楚停表的使用方法。)活动 5(2 人一组):跑圈测时。(请三位自认为速度较快的同学分别从教室前门绕到教室后门再回到前门跑一圈,各组同学分别测出每位同学所用的时间,然后请其中一组同学用他们的测量结果判断谁的速度更快。)三、测量误差介绍测量误差。(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P23 信息窗内容)课堂小结利用多媒体显现本节知识结构进行小结。通过对一些特殊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问题的探讨,除了掌握这些简单的物理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在你
13、的学习生活当中处理问题的时候,要善于把你的思路打开,如此你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作业】完成练习册同步解析与测评【教学反思】第 4 页 共 197 页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多,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工具和单位以及测量方法,其中长度测量的方法是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时间和长度测量这些知识学生有很好的基础,可以采用时间和长度测量同时对比进行,先用较短的时间解决工具和单位问题,然后通过学生探究实验来解决长度测量的方法问题。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还是很多同学没有注意,还是习惯性的读数。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过程与方法:能用实例解释机
14、械运动及其相对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学习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学习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 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教学用具】视频资料,玩具车、玩具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 min)师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第十章内容,认识到多彩的物质世界,知道了宇宙万物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都有质量,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那么这些物质存在的状态如何呢?讨论总结 1今天,我们研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问题。为什么它们会运动或静止?(板书本章课题)总结 2我们首先看物体的运动该如
15、何描述?(板书本节课题)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一)机械运动(10min)1.现象问题大家观察周围的物体,你认为它们哪些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回答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走路的人是运动的;飞出的足球是运动的;地球是运动的;分子是运动的;黑板是静止的;教室外面的树是静止的;公路是静止的;大桥是静止的;也可能回答出一些其他的问题:星星是静止的;太阳是静止的;分析我们身边有运动的物体。如行驶的汽车、跑步的人们、飞行的足球等。宇宙是运动的。小学科学课上学过,地球本身在自转,还绕太阳公转,且整个太阳系都在运动。同理,银河系也是运动的,那么宇宙同样也在运动,所以从宏观上看,宇宙上的所有物体都是运动的。微观分
16、子是运动的。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这些分子也是在运动的。总结世界上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2.概念问题物体运动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运动的?观察大家观看播放视频 1:运动的自然界。总结凡是运动的物体,它们的位置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板书)(二)参照物(15 min)1.概念问题既然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在做机械运动,可为什么我们还常说物体是静止的呢?如黑板是静止的,房屋、树木是静止的等等。讨论我们常说物体静止也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如果都运动,我们也不容易为物体定位了,房屋、树木说它们静止是因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它在某一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即它相对于旁边的房
17、屋来说,它们第 5 页 共 197 页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我们也常看它与其他物体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平时说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是以一个物体做标准而言的。 总结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播放视频 2观察哪辆列车在运动?它们是以什么物体做参照物来研究的?2.特点问题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只有一个吗?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状况一定相同吗?分析当观察一小汽车在公路上驶过时,判断它是运动的,我们可以选地面为参照物,也可以选路边的房屋做参照物,还可以选树木做参照物,它们都能得出汽车是运动的结
18、论,所以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并不只有一个。如果我们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如选汽车司机中靠椅,则会判断小汽车是静止的,所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3.练习已知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某车站并排停放着两列待发的列车甲和乙,过了一会儿,甲列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起来,然而,乙列车内的人通过窗口看甲车是静止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上述表明 。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车匀速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则当时刮的是 风。甲、乙、丙三个骑车速度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所选的参照物。(2005 年温州中考题)诗人曾写下这样
19、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A.桥 B.河岸 C.水 D.岸上的树在一条东西取向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向东行驶,乙知甲车比乙车快,比丙车慢,则以 为参照物时,三辆汽车均向西行驶。(三)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0 min)问题 同一情况,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会得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同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讨论结论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图片展示空中加油机;高空观缆车。播放视频 4航天器的起飞和降落。播放视频 5联合收割机。播放视频 6生活中运动现象举例。播放视频 7同步卫星,火箭起飞和降落。类比1.说某一同学个子高,是不准
20、确的,应该说,它与谁相比个子高,同理说某一位同学矮,也是不科学的。2.某人问路,到某地要用多长时间,该人不答,待问路人不耐烦开始走时,该人才说 1 小时左右,问路人不解,该人答曰:不知你走多快,如何判断用多长时间呢?这里的参照就是走路人的快慢,可见,我们表达话语时,一定要说话严密些。(四)思考与练习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虽然运动是绝对的,但我们平时为了研究方便,仍然说某个物体是静止的,为什么?就是因为平时我们判断某个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选择了一个作标准的物体,这个物体我们叫做参照物。对某一个物体的运动状况而言,参照物的选择不止一个,但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却
21、并不一定相同,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为了叙述严密,说某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一定要加以参照物。如果没加,一般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而言的。【板书设计】第一节: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自然界的物体都是运动的,即运动是绝对的。二、参照物1.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第 6 页 共 197 页2.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并不只有一个;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较少,但学生对不少基础知识理解起来仍有些困难,如运动是绝对的,他们容易理解,可我们平
22、时说的运动和静止又是相对的学生就不容易理解,把看似矛盾的二者结合起来,是这节课的难点,需要老师多举例,问题多在关键的时候提出,多提出些引人深思的问题等都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展他们思维的好办法。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过程与方法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教学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教学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23、参与-活动【教学用具】微机、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min)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虽然知道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我们平时所说的物体运动和静止却都是相对某一物体而言的,即相对于参照物而言。问题同是物体的运动,它们的快慢一样吗?你认为哪些物体快,哪些物体慢呢?讨论总结今天我们就研究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板书课题)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一)生活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8min)师平时我们是如何对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行比较、判断的?讨论比较相同时间内谁走的远,和比较在相同长度内谁用的时间短。播放视频 1视频中的画面是怎样比较快慢的?播放视频 2比较运动快慢有几种方
24、法?总结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路程长则比较快,路程短则比较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所用时间短则比较快,所用时间长则运动慢。(二)物理上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6min)问题如果物体运动时所用的时间和通过的长度都不相等,又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讨论如果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确不容易比较,但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让它们的路程或时间相等呢?总结让它们的时间相等: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谁大,谁运动得就快,谁小,谁运动得就慢。第 7 页 共 197 页让它们的路程相等:比较单位路程内通过的时间,谁大,谁运动得就慢,谁
25、小,谁运动得就快。(三)速度(10min)结论物理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讨论为什么不用单位路程的时间来表示速度呢?总结因为单位时间的路程越大,则速度越大;而单位路程的时间越长则速度越小,故虽然后者也能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但比较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我们用单位时间的路程来表示速度。播放视频 3速度的引出?公式,用符号表示为。单位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则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即 m/s 或 m.s-1。常用单位是 km/h 或 km.h-1。单位换算:1m/s=1=3.6km/h练习:1km/h= m/s。一些物体的速度阅读课文第 3
26、1 页的速度(说明第一宇宙速度是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练习:速度的单位换算典型例题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哪个大( )A.蜗牛:1.5 毫米秒B.炮弹:1000 米秒C.发射人造卫星的最起码速度:7.9 千米秒D.火车:360 千米时例题两例题先让学生看,然后变换一些数值进行计算,变换已知条件进行计算,让学生再命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另外的学生计算。(四)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10min)频闪摄影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我们用频闪摄影的方法将运动物体的位置凝固住,会看到这样的两种不同情况。看课本图 12.22,比较两种运动的差异。播放视频 4运动的快慢。结论物体
27、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如物体沿着直线、快慢是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如 计算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以直接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虽然固定,但我们也可以比较它们整个路程的速度,我们把它叫做平均速度。公式,s 是整个路程的长度,t 是完成整个路程所需要的时间,就是平均速度。播放视频 5变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速度表练习:有关平均速度的计算匀速直线的图像将频闪照相与图像结合,会得出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练习:有关图像的判断、选择题等。播放视频 6频闪灯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知道了为什么要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
28、的路程就是物体运动的速度,其实单位路程的时间也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只不过后者比较起来不方便罢了;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以后我们学习的关键,我们要注意领会速度单位间换算的技巧,会从不同的信息渠道收集关于速度计算的条件,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作业】P30 动手动脑学物理 2.3.5。【板书设计】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一、生活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1.比较相同时间内谁走的远;2.比较在相同长度内谁用的时间短。二、物理上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第 8 页 共 197 页取单位时间或路程来比较它们的路程或时间。三、速度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公式:;3.单位
29、:即 m/s 或 m.s-1;常用单位是 km/h 或 km.h-1。四、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1.概念;2.变速直线运动计算公式;【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 知道了为什么要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就是物体运动的速度,其实单位路程的时间也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 只不过后者比较起来不方便罢了;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以后我们学习的关键,我们要注意领会速度单位间换算的技巧, 会从不同的信息渠道收集关于速度计算的条件,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1、速度的公式虽然在小学就学过,但为什么速度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学生却并不知道,其实这里就渗透着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所以向学生展示
30、为什么不用单位路程的时间来表示速度的意义就变得非常深远了。在此进行一个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2、计算平均速度的公式也含有种近似、平均的思想,通过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平均速度的比较, 让学生体会这种思想变化的含义是很重要的,何况我们生活中大部分运动还都是涉及的是平均速度, 所以在此要通过让学生练习,体会这种思想的转变,这也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 ,需要以后的继续加强。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过程与方法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31、的总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良好作风。2.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教学重点】: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教学难点】:记时,绘制表格。课前准备:秒表、小红旗、口哨、长卷尺。【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找一些跑步等裁判计时的照片或者描述一些比赛时计时的情况。同学们,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我们需要知道什么?需要什么工具来帮助我们?根据公式 v=s/t 我们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过程中走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路程可以用尺子测量,时间可以用表来测量。今天我们就用表和尺子来亲自动手
32、测量平均速度。二、新课学习(一)钟表第 9 页 共 197 页在物理实验中,我们一般用停表、光电计时器来计时。机械停表可以读到 0.1s,而更高级的电子系统可以读到 0.001S 了,甚至 1.010-6S 或更小。观察停表,各指针在转动时,每个刻度代表多少分钟?多少秒?设想一下,测量你正常行走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量?只要测量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然后利用公式 v=s/t 计算出即可(二)分组实验本次实验是学生在操场上以小组合作的行驶完成的,所以要提高效率,之前需要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使学生了解实验过程,明确实验目的,正确操作仪器,注意实验纪律,上好本节课。1.明确实验内容和目的,知
33、道自己的责任。2.严格按照教师安排的程序进行实验。3.实验中要严肃认真,操作仪器要准确,记录数据要讲究实事求是。4.要认真遵守实验纪律,注意爱护仪器。5.每组安排好先后顺序,有条理地进行,避免挣抢.动手能力强、细心、态度积极的学生和愿意被动接受的学生互相组合成组,合理搭配。实验步骤:1.分组:每组至少 6 人或根据实际人数调整,不少于 6 人。2.测距离:指导学生量出 30m 的路程,每隔 10m 做一记号,并站上一位记时员。3.指导每组选出一名发令员,一名被测选手,一人负责记录。4.一人测量完毕,按顺序轮换角色,被测同学也可竞走或跑步。5.指导学生设计数据表格,计算出平均速度。6.让学生设计
34、实验方案并实际测量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记录相应数据,老师进行指导。测量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距离可以远一点,老师可以根据操场的大小或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三)小结我们今天测量了人行走或跑步或者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主要是把路程和时间测量出来就可以了。如果我们要测量其他物体如火车、汽车的平均速度,你会设计实验方案吗?其实是一样的,只要能够测量出路程和运动时间就可以利用公事了 v=s/t。在实验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的合作与协调也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原因,只有好的实验方案配合默契的第 10 页 共 197 页协调,客观的记录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实验结果。老师点评一些同学或小组的表现,指出高效和低效的原因,养成良好
35、的实验习惯。【教学反思】这节课是本章的教学难点。通过本节教学要让学生建构起平均速度的概念,延伸平均速度的应用,通过比较不同部位的平均速度,进而推导出小车下落的运动情况,考验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思路设计与实现。小车的坡度要很小,小车在斜面的运动时间就会较长,测量时间增长,最后结果的误差就会减小。 平均速度测量,实验难点是终点计时,注意学生区分时刻和时间的概念,平均速度的计算,注意物理量的对应,决定不能认为 v=(v1+v2)/2,一定要让学生区分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绝不是一回事。第二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
36、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学用具
37、】橡皮筋、塑料尺、军鼓、小提琴、口琴、气球、闹钟、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实物投影仪、录像带、电视机、录像机.【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电锯锯木的声音、砂轮打磨工件的声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在漆黑的夜晚,几声呱呱的蛙声划破了村野广阔的夜空,给宁静的乡村夜色增添了一分美丽.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与声(sound)打交道,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学们想知道与声有关的哪些问题呢?生甲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生乙声音在空气中能传播,在固体、液体中能传播吗?生丙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吗?生丁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一样吗?师同学们对声有这样浓厚的兴趣,这很让我高兴,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需要同学们和老师共同协作,一起做好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和演示实验.二、进行新课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师请每组选一位同学,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生甲把一根橡皮筋张紧,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发出声音.生乙把一只塑料尺压在桌边,使一端伸出桌外,用手拨动尺的伸出端,尺振动发出声音.生丙用鼓棰打击鼓面,鼓面振动,听到宏亮的击鼓声.生丁拨动小提琴的琴弦,弦振动发出悦耳的琴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