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第一部分1.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2.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3.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4.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5.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6.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7.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8.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第二部分1.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2.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 中性。3.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 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4.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
2、、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5.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6.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 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7.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8.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
3、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9.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大约”、“ 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10. 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2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例 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例 2: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
4、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例 3: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极力描写烈日、狂风暴雨,不仅步步亦趋地推动着情节发展,还表现了拉车人牛马不如的悲惨命运,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炎凉。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例:孔乙己开端部分通过描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来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了铺垫。11.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12.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 (本论)、解决问题( 结论)。13.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14.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 连贯、
5、得体。15. 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 。第三部分1.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 戏剧、 散文。2.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3.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第四部分1. 五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2.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抒情、议论。3.引号的五种用法:表引用 表讽刺或否定表特定称谓 表强调或着重指出特殊含义4.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表注释 表插说 表声音中断、延续 表话题转换 表意思递进第五部分1. 六种逻辑顺序:一般个别 现象本质 原因 结果概括具体 部分整体
6、 主要 次要2.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4. 六种病句类型: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 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前后矛盾 语序不当 误用 滥用虚词(介词)35.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表内容省略 表语言断续 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表心情矛盾 表思维跳跃 表思索正在进行第六部分1. 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 下定义、作引用。2.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第七部分1. 八种复句类型:并列复句 转折复句 条件复句 递进复句 选择复句 因果复句 假设复句 承接复句2.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比喻- 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3.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 、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