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学习题 1一、名词解释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
2、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阿朔夫规律: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缩短越
3、明显。临界温度: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适应性低体温:它是一种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此时体温被调节很低,接近于环境温度的水平,心律代谢率及其它生理功能均相应的降低,在任何时候都可自发的或通过人工诱导,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阿伦规律: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乔丹规律:鱼类的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生物学零度:生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有效积温:生物完成某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基因型:每一个体的基因组合。基因库:在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的
4、基因组合。基因频率:在一个基因库中,不同基因所占的比率叫基因频率。哈温定律:在无限大的种群中,每一个体与种群内其他个体的交配机会均等,并且没有其它干扰因素(突变、漂移、自然选择等)各代的基因频率不变,无论其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如何,只经历一代,即达到遗传平衡。遗传漂变:一般发生在较小的种群中,因为在一个很大的种群里,如果不发生突变,根据哈温定律,不同的基因型频率将保持平衡状态,但在较小的种群中,既使无适应的变异发生,种群内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也就是由于隔离,不能生态学习题 2充分的随机交配,种群内基因不能达到完全自由分离和组合时产生的误差所引起的,这样那些中性的或不利性状在种群中继续保存下来
5、。环境容纳量: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 k 表示,当种群达到 k 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 值为环境容纳量。空间异质性: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边缘效应:指缀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缀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生物多样性: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32 自疏法则:如果某种植物的播种密度超过一定值时,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而且影响植物的存活率,这一现象叫自疏现象。邻接效应:当种群密度增加时,在邻
6、接的个体之间所出现的相互影响。领域:指由个体、家庭或其它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它成员侵入的空间。领域行为:生物以威胁或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的行为。阿里规律:动物种群有一个最适的种群密度,因而种群过剩和种群过低或过密或过疏都是不利的,都可能对种群产生抑制性的影响。社会等级:一群同种的动物中,每个个体的地位有一定顺序性或序位,其基础是支配从属关系,这种顺序性叫社会等级。种间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基础生态位:物种所占据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叫基础生态位。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生态元的生态位。
7、生态元:从基因到生物圈所有的生物组织层次均是具有一定生态学结构和功能的单元,这种单元称为生态元。竞争排斥原理:在环境资源上需求接近的两个种类是不能在同一地区生活的。如果在同一地区生活,往往在栖息地、食性、活动时间等方面有种不同。若两个物种生态位完全重叠,必然是一个物种死亡,若使两个物种同时生存,则要使生态位有差异,使生态位分化。零增长线:一种生物利用某种必须营养元素时该种生物能存活和增殖的边界线。种群平衡:指种群较长时间的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这一现象叫种群平衡。种群大爆发:某种生物种群的数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往往造成不利影响。生态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地
8、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叫生态入侵。种群间的协同进化:指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映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映而进化。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相同或相似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同适应。趋异适应: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不同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不同的适应方式生态学习题 3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异适应。生活型:不同种类的植物之间或动物之间由于趋同适应而在形态、生理及适应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相似的类型。生态型:同种生物由于趋
9、异适应而在形态、生理及适应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类型。生活史对策: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种特有的生活史,这种生活史是生物在生存过程中获得生存的对策。K 对策:生物种群数量达到或接近环境容纳量的水平,这种类型称作 k 对策。群落最小面积:指至少要有这样大的面积及相应的空间,才能包含组成群落的大多数生物种类。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优势种。建群种:群落中存在于主要层次中的优势种。伴生种:为群落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偶见种或罕见种: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多度:物种间个体数量对比的估测指标。相对密度:某物种的个体数与全部物种个体数的
10、比值。投影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基盖度: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频度:某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相对重量: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一物种的重量占全部物种总重量的百分比。生物多样性: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生活型谱:群落内每类生活型的种数占总种数的百分比排列成的系列。生态等值种:在不同地理位置但环境相同或相似的地区由于趋同进化而具有相同生活型的植物称为生态等值种。层间植物:群落除了自养、独立支撑的植物所形成的层次以外,还有一些如藤本植物、寄生、腐生植物,它们并不独立形成层次,而是分别依附各层次中直立的植物体上。演替:指在某一空间内,一种生物群落被另
11、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顶级群落:一个群落演替达到稳定成熟的群落。植被型组:凡建群种生活型相似而且群落外貌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组。植被型:指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相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的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耗散结构:是指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状态下,系统可能出现的一种稳定的有序结构。生物量:单位空间内,积存的有机物质的量。初级生产力:单位时间、单位空间内,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生物学的放大作用:又叫食物链的浓集作用,在生物体内,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残留浓度不断升高的现象。生态学习题 4生态平衡:一个地区的生物与环境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
12、,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结构以及相应功能,此种状态即稳定态。环境容纳量: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 k 表示,当种群达到 k 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 值为环境容纳量。尺度:一般是指对某一研究对象或现象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量度,分别称为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竞争:是指利用有限资源的个体间或物种间的相互作用。稳态:有机体在可变动的外部环境中维持一个相对恒定的内部环境,称为稳态。 适应:生物所具有的有助于生存和生殖的任何遗传特征。内调节:生物细胞不可能在剧烈的变动环境中运行,因此,有机体要采取行动以限制其内环境的变异性,这一过程称为内调节。负反馈:大
13、多数生物的稳态机制以大致一样的方式起着作用;如果一个因子的内部水平太高,该机制将减少它;若水平太低,就提高它。这一过程称为负反馈。富养化:由于直接向湖泊排污或农用化肥随地表径流输入湖中,使很多以硅藻和绿藻占优势的湖泊转变成以蓝绿藻占优势的湖泊,这个过程叫富养化。矿化: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中,无机的元素从有机物质中释放出来的过程。异化:有机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从聚合体变成单体,进而成为矿物成分的过程。再循环:进入分解者亚系统的有机物质也通过营养级而传递,但未利用物质排出物和一些次级产物,又可以成为营养级的输入再次被利用。自养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能量来源中,日光能的输入量大于有机物质的输入量则属于自
14、养生态系统。异养生态系统:现成有机物质的输入构成该系统能量的主流则是异养生态系统。二、单项选择题: 1、生物群落是(B) 。A生物偶然的组合 B生物有规律的组合 C生物随意的组合 D生物杂乱无章的组合2、生物群落是(B) 。A生物种内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 B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 C由许多植物组成的群体 D由许多动物组成的群体3、确立群落成员型的依据是(C) 。A植物的种类 B植物的高度 C植物的作用 D植物的功能 5、生物群落特征正确的论述是(A) 。A生物群落的特征是群落内所有生物的群体表现 B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C一棵草、一棵树各自显示着不同生物群落的
15、外貌 D植物、动物、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大小一致 8、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A) 。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 B群落各层优势种优势度均大于建群种C确定生物优势度主要依据其频度 D群落各成员对群落的作用大小与其优势度无关 9、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D) 。A苔原 B荒漠 C落叶阔叶林 D常绿阔叶林 10、常绿阔叶林的特征是(B) 。A.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故干湿季明显 B.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于世界面积最大C乔木、灌木、草本、地被四层均具备,乔木层仅一层 D高位芽达 90以上 11、关于群落水平结构的论述正确的是(A) 。A镶嵌体中斑点通常小于复合体中的斑点 B复合体中斑点间植
16、物,紧密接触,相互影响很大生态学习题 5C镶嵌体中斑点间植物互不影响 D镶嵌体中每个小群落各代表不同群落的特征16、关于层片的论述,正确的是(C) 。A层片是按植物的高度划分的 B层和层片含义基本相同C兴安落叶松群落是单优势林,其乔木层与层片是一致的 D群落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层片17、下列关于生态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生态型是一个物种对某一特定生境发生基因型反应的产物 B生态型是种内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遗传类群C生态型是种内的分异,在生物分类学上也叫亚种 D生态型按生态主导因素的不同可有气候、土壤生态型21、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B)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北方针叶林 D热
17、带雨林 22、群落演替速度特点是 (B) 。 A演替速度越来越快 B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 C演替越来越慢 D演替速度不随时间变化23、符合群落发育盛期的特征是(C) 。 A.建群种生长渐弱,更新能力下降 B.群落内环境已变得不利远物种生存 C.群落结构一定型 D.种类数量不稳定24、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B) 。A.信息少 B.稳定型高 C.矿质营养循环开放 D.食物(链)简单27、属于地带性顶级的群落是(D) 。A沼泽 B水生群落 C盐碱群落 D荒漠群落28、不符合非地带性顶极的论述是(C) 。A可出现在多种大气候下 B可分布于多个地带性群落中 C只受局部环
18、境制约,大气候对其毫无影响 D具有大气候的烙印29、从裸地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C) 。A次生演替 B快速演替 C内因性演替 D外因性演替32、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B)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水生演替 D.旱生演替34、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D) 。A生态学原则 B植物区系学原则 C动态原则 D群落学生态学原则36、关于生物地理群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 。D生物地理群落的概念是 B.H 苏卡乔夫首先提出来的A生物地理群落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 B生物地理群落含义与生态系统相近C生物地理群落不仅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还包括生物之间、生物与环
19、境之间复杂的能量、物质关系37、属于非地带性顶极的群落是(D) 。A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C北方针叶林 D沼泽38、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提出并定义的。A.E.Haeckel B.E.P.Odum C.A.G.Tansley D.Darwin39、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B) 。A以动物为研究主体 B以人类为研究主体 C以植物为研究主体 D以种群为研究主体41、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生物圈 B群落 C种群 D景观单元 42、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C) 。A全球陆地 B全球海洋 C整个生物圈 D整个宇宙 43、下列范围不属
20、于生物圈的是(C) 。A岩石圈的上层 B全部水圈 C大气圈的上层 D大气圈的下层45、根据研究方法,一般可把生态学分为野外生态学、理论生态学和(A) 。A实验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行为生态学 D草原生态学 49、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D) 。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外来因子 D变动因子50、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大小与生物数量的相互关系,将生态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D) 。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稳定因子 D非密度制约因子52、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 。A直接作用 B间接作用 C替代作用 D补偿作用53、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 。A综合因子 B一
21、般生态因子 C替代因子 D限制因子57、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A) 。A黄化现象 B白化现象 C辐射效应 D代谢效应 59、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称为(B) 。A.光饱合点 B.光补偿点 C.光照点 D.光辐射点60、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主要是(A) 。A可见光区 B紫外光区 C红外光区 D绿光 65、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C) 。A大豆 B玉米 C冬小麦 D水稻68、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作物整个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低纬度地区的要(B) 。A.多 B.少 C.一样 D.不确定70、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
22、低纬度地区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A) 。A贝格曼法则 B阿伦法则 C李比希定律 D谢尔福德定律 71、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 。A通气组织发达 B机械组织发达 C叶面积小 D根系发达 72、旱生植物的特点是(B) 。 A叶面积较大 B根系发达 C 通气组织发达 D叶片较多73、最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是(C) 。A粘土 B砂土 C壤土 D黄土74、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A) 。A团粒结构 B片状结构 C块状结构 D柱状结构 75、比较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母质是(B) 。A酸性岩母质 B冲积物母质 C风积母质 D黄土母质76、在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及土壤团粒结构
23、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一类生物是(D) 。A植物 B原生动物 C节肢动物 D微生物生态学习题 677、在强风地区生长的植物,其结构特征一般类似于(D) 。A湿生植物 B水生植物 C中生植物 D旱生植物83、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的形状为基部较狭、顶部较宽,这样的种群属于(C) 。A增长型种群 B稳定型种群 C下降型种群 D混合型种群86、东亚飞蝗的大发生在种群数量变动中属于(B) 。A季节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D种群平衡 87、旅鼠和北极狐的种群数量消长规律的周期为(D) 。A12 年 B2 年 C3 年 D34 年88、种群在逻辑斯谛增长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时个体数量为(C) 。A.
24、小于 K2 B.等于 K C.等于 K2 D.大于K2 89、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D) 。A原始合作 B竞争 C中性作用 D偏利作用90、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二者都必然有利,这种关系为(B) 。A偏利作用 B互利共生 C原始合作 D中性作用 91、寄生蜂将卵产在寄主昆虫的卵内,一般要缓慢地杀死寄主,这种物种间的关系属于(D) 。A偏利作用 B原始合作 C偏害作用 D拟寄生 92、白蚁消化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C) 。A寄生 B拟寄生 C互利共生 D偏利共生 93、下列生物之间不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是(C) 。A人与饲养的家畜 B蜜蜂与其
25、采访的植物 C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 D豆科植物与固氮菌94、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 5 个期中,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 K2 时)称为(B) 。A加速期 B转折期 C减速期 D饱和期 95、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一半时,种群的(D) 。A密度增长越来越快 B环境阻力越来越大 C环境阻力越来越小 D密度越来越小96、不符合增长型的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是(D) 。A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B生产量为正值 C年龄锥体下宽、上窄 D出生率小于死亡率97、种群为逻辑斯谛增长时,开始期的特点是(A) 。A密度增长缓慢 B密度增长逐渐加快 C密度增长最快 D密度增长逐渐变慢98、沿海
26、地区出现的“赤潮”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D) 。A季节性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D种群的爆发 100、下列种群数量不能够长期地维持在某一水平的是(D) 。A大型有蹄类 B食肉类 C一些蜻蜓的成虫 D蝗虫101、在渔业生产上为获得持续最大捕捞量,海洋捕捞时,应使鱼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在(A) 。A.K/2 B.K C.K/4 D.K/3102、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为(B) 。A均匀分布 B成群分布 C随机分布 D带状分布103、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D) 。A达尔文 B奥德姆 C瓦尔明 D坦斯利104、生物地理群落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C) 。A达尔文 B奥德姆 C苏卡乔夫 D坦
27、斯利106、下列生物类群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类群是(D) 。A种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蓝绿藻 D真菌 107、下列生物类群中,属于生态系统消费者的类群是(B) 。A高等植物 B哺乳动物 C大型真菌 D蓝绿藻108、从下列生物类群中,选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D) 。A树木 B鸟类 C昆虫 D蚯蚓109、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A) 。A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B保持生态平衡C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 D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110、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B) 。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寒带111、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C) 。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28、 D寒带112、雨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A) 。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寒带113、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C) 。A热带 B温带 C寒温带 D寒带114、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A)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季雨林 C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115、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D) 。A大陆架 B开阔大洋 C河流与湖泊 D珊瑚礁116、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A) 。A沼泽与湿地 B开阔大洋 C 荒漠 D冻原117、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A) 。A温带农田 B温带草原 C荒漠 D冻原 118、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
29、是(B) 。A热带雨林 B橡胶园 C北方针叶林 D冻原119、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D) 。A海洋 B撂荒地 C被污染的湖泊 D养鱼池120、下列生态系统中,不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C) 。A农田 B果园 C被污染的湖泊 D养鱼池121、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低的是(C) 。A热带雨林 B温带农田 C温带草原 D落叶阔叶林122、按生产力高低排序,正确的答案是(A) 。A热带雨林亚热带季雨林北方针叶林冻原 B开阔大洋河口湖泊大陆架C温带草原稀树草原常绿阔叶林北方针叶林 D长江流域农田黄河流域农田黑龙江流域农田热带雨林123、生态系统中的能流途径主要是(A) 。A.生产者消
30、费者分解者 B.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C.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D.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124、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时,保留在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中的能量变化趋势是(A) 。A.能量越来越少 B.能量越来越多 C.能量基本没有变化 D.因生态系统不同,能量或越来越多,或越来越少生态学习题 7125、下列生态系统中,开放程度最大的是(C) 。A湖泊 B热带雨林 C农田 D水库127、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量最高的是(A) 。A热带雨林 B温带草原 C荒漠 D开阔大洋128、种类组成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板状根、裸芽、茎花现象明显,无明显季相交替的生态系统是(A) 。A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北方针
31、叶林129、捉 100 种动物容易,捉一种动物的 100 个个体难的生态系统是(A) 。A雨林 B湖泊 C草原 D荒漠130、种类组成贫乏,乔木以松云杉冷杉落叶松为主的生态系统(D)A.雨林 B.季雨林 C.落叶阔叶林 D.北方针叶林131、大型食草有蹄类和穴居哺乳类动物占优势的生态系统是(D) 。A.雨林 B.落叶阔叶林 C.北方针叶林 D.温带草原132、红树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A) 。A热带或亚热带 B温带 C寒温带 D极地133、选出正确的答案(A) 。A.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生态系统 B.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封闭的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在演替初期是开放的生态系统,演替后期
32、是封闭的生态系统 D湖泊生态系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134、下列生态系统中,遭到破坏后最难恢复的是(D) 。A热带雨林 B北方针叶林 C温带草原 D极地冻原135、温室效应指的是(B) 。A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温室和塑料大棚,产生了对环境不利的后果 B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大气层如同温室的外罩一样,太阳短波辐射容易进入,地表长波辐射难以出去,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C农民长期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工作,导致了与温室和塑料大棚有关的疾病D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生产的蔬菜质量与露天农田中生产的蔬菜质量不同137、水体富营养化的后果是(A) 。A由于藻类大量繁殖,死后分解要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渔类因
33、缺氧而死亡,使渔业产量减少B由于藻类大量繁殖,使鱼类的食物增加,导致渔业产量增加C对渔业产量没有影响 D使渔业产量忽高忽低138、下列资源属于可再生性资源的是(C) 。A煤炭资源 B核能资源 C森林资源 D天然气资源139、下列资源属于非枯竭性自然资源的是(A) 。A太阳能资源 B天然气资源 C土地资源 D淡水资源140、下列做法不是可持续农业的做法的是(D) 。A农、林、牧、渔多种经营 B大力植树造林,避免水土流失C大力开展生物防治,避免化学农药污染 D大量使用化肥,保持农产品持续高产141、下列类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C) 。A养鱼塘的分层养殖 B农田的间作套种C海洋的网
34、箱养殖 D稻田养鱼或养鸭142、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会超过(B) 。A23 个 B56 个 C810 个 D1214 个143、目前最受人们重视最活跃的生态学研究领域(D) 。A.个体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群落生态学 D.生态系统生态学144、生态系统三大功能类群不包括(D)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环境145、能流和物流速度快的生态系统是(A) 。A热带雨林 B落叶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北方针叶林146、下列生态系统中消费者食物专一性强的是(A) 。A热带雨林 B湖泊 C温带草原 D荒漠148、在森林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储存能量最多的营养级是(A) 。A.生产者
35、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149、食物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是(D) 。A温带草原 B落叶阔叶林 C淡水湖泊 D极地冻原150、确定生态系统内消费者营养级的依据是(D) 。A根据消费者的个体大小 B根据消费者的食量大小 C根据消费者的食性 D根据消费者的主要食性151、生态系统中受到捕食压力较大的是(A) 。A.植食动物 B.一级食肉动物 C.二级食肉动物 D.三级食肉动物152、下列属于环境污染的问题是(D) 。A森林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 B草原破坏导致的沙漠化C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的地面沉降 D大量使用化肥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155、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 。A通气组织发达 B
36、机械组织发达 C叶面积小 D根系发达156、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为(B) 。A均匀分布 B成群分布 C随机分布 D带状分布173、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阳坡的环境特点是(A) 。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 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 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 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174、仅由树木构成的防护林带,风可以从林冠的上方和下方通过,这种林带的结构是(D) 。A疏透结构 B紧密结构 C稀疏结构 D通风结构175、当潮湿气团越过大型山脉时,在迎风侧形成降水,而在背风侧形成干热气候,使山脉的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这称为(A) 。A焚风效应 B山风效应 C谷风效应 D陆风效应 177、
37、一个种群内,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数量,幼年最多,老年最少,中年居中,这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型为(B) 。生态学习题 8A稳定型 B增长型 C衰退型 D混合型178、种群平衡是指(B) 。A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 B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C种群迁入和迁出相等 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180、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群落优势种是(D) 。A蒙古栎 B长白落叶松 C红松 D兴安落叶松181、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D) 。A地面芽植物 B地上芽植物 C地下芽植物 D高位芽植物182、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B)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水生演替 D旱生演替183、单元顶
38、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A) 。A气候顶级 B偏途顶级 C土壤顶级 D地形顶级 184、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C) 。A温带 B热带 C亚热带 D寒温带 185、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的(C)指标与总生产力的比值相对较高。A初级总生产力 B初级净生产力 C群落净生产力 D次级生产力186、人类对作物补加能源的作用主要是(D) 。A.改善环境 B.消灭竞争者 C.增加总生产量 D.增加净生产量190、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D) 。A石油 B天然气 C煤 D水能191、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D) 。A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 B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C总生产量大于总
39、呼吸量 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192、防治害虫时,应该做到(C) 。A彻底消灭害虫种群 B保护天敌 C保护食物链的完整性 D保护害虫种群193、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地球总水量的比例约为(B) 。A3 B0.5 C20 D万分之一 197、竞争剧烈时,生物可通过(B)离开种群密度高的地区。A流动 B扩散 C死亡 D隐藏198、在温带生态系统中,热的主要储存位置是(B) 。A空气 B土壤 C水 D生物体199、生物体对实验环境条件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C) 。A气候驯化 B调节 C驯化 D适应200、 (B)陈述了来自冷气候中的内温动物与来自温暖气候的内温动物相比,趋向于具有更短的末
40、端(耳朵和四肢) 。A比尔定律 B阿伦法则 CHamilton 定律 D贝格曼规律201、以下生物中,属于兼性互利共生的是(C) 。A地衣 B菌根 C蜜蜂与月季 D珊瑚202、杜鹃将蛋下在别种鸟巢中,让其饲育其幼鸟,这一现象称为(C) 。A.社会性寄生 B.寄生 C.潜在寄生 D.真寄生208、雄孔雀美丽的尾巴形成的原因在于(C) 。A竞争 B攻击 C性选择 D适应环境209、捕食者优先选择能使其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D)的一定大小的猎物。A质量 B重量 C体积 D能量212、收获理论中,收获目标指(C) 。A.收获最大产量 B.收获恒定产量 C.长期持续获得最大产量 D.收获种群所有个体23
41、0、限制浮游植物初级生产量的一个关键因子是(A)A.磷 B.碳 C.硫 D.钾231、下列同化效率最高的动物类群是(C)A.食草动物 B.杂食动物 C.肉食动物 D.碎食动物232、下列动物类群中,生产效率最高的是(D)A.无脊椎动物 B.外温性脊椎动物 C.内温性脊椎动物 D.原生动物233、下列各种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中,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最易成为限制因子的是(C)A.二氧化碳 B.温度 C.水 D.营养物质234、下列植物有机物质中的各种化学成分的分解速率最快的是(C) A.木质素 B.纤维素 C.单糖 D.半纤维素235、下列生态系统中,分解速率最高的是(B) A.温带森林 B.热带森林
42、 C.草地 D.北方针叶林 三、多项选择1减少土壤侵蚀的方法有(ABCD)A进行等高耕作 B覆盖作物(如豆科作物) C轮作 D进行免耕农业2生态学所研究的有 4 个可辨别尺度的亚部分,对每一部分,生态学家感兴趣的对象是有变化的,那么在生态系统这一水平上,主要研究的项目有(ABD)A能流 B食物网 C群落的组成 D营养物的组成3植物种间对辐射强度反应的重要战略差异显示为(CD) ,它们分别具有是适应于高的和低的光辐射范围。A强辐射种 B弱辐射种 C阳地种 D阴地种4种群的密度制约有(ABD)几种形式。A过度补偿 B补偿不足 C均衡补偿 D准确补偿5大型种子无法有效地被风传布,除非靠水传布或依靠动
43、物来散布,下面选项中的动物可作为种子扩散者的有(ABCD) 。A啮齿动物 B蝙蝠 C鸟 D蚂蚁6通常生态学所研究的几个可辨别尺度的亚部分包括(ABCD)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7鸟和哺乳动物属于(AD)A恒温动物 B外温动物 C变温动物 D内温动物8下面选项中属于种间相互作用的有(ABC)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自相残杀9地球上,最富有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出现在(ABCD)A沼泽 B温地 C河口湾 D耕地和珊瑚礁10农业对生态的影响有(ABCD)A.控制害虫的后果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土壤侵蚀 D.营养物、水和能量利用的影响11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量的基本资源是(ABDE)A
44、光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营养物质 E 水12海洋浮游植物的净初级生产力决定于 (ACD)生态学习题 9A 太阳的日总辐射量 B 水的温度 C 水中的叶绿素含量 D 光强度随水深度而减弱的衰变系数 E 水中磷的含量13决定淡水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ABD)A 营养物质 B 光 C 水中氧气的浓度 D 食草动物的捕食 E 水浓度14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有 (ABCDE)A 收获量测定法 B 氧气测定法 C 二氧化碳测定法 D 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 E 叶绿素测定法分生产量15分解作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它包括(ACD)A 碎裂 B 溶解 C 异化 D 淋溶 E 矿化16分解过程的特点和速率,决定于(ABD)A 待分解资源的质量 B 分解者的生物种类 C 待分解资源的种类 D 分解时的理化性质 E 待分解资源的数量17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研究一般在哪三个层次上进行 (BCD)A 物种 B 种群 C 食物链 D 生态系统 E 生物圈18生态系统中把多种多样的信息分为(ABCD)A 物理信息 B 化学信息 C 行为信息 D 营养信息 E 图象信息 四、论述题1、现代生态学发展的特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