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9 ,大小:179.26KB ,
资源ID:22063      下载积分:3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220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初探【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文初)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初探【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小学教育随风入夜,润物无声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初探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建立融洽的、理解的、交流的师生关系成为教学研究的焦点。在课堂师生关系的构建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当教师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运用教学方法和技能进行课堂教学,建立师生关系时,教师除了使用言语手段外,还会使用大量的非言语手段。因此,关于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影响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是指教师借助个体的身体态势符号发出的动作或姿态如手势、穿着打扮、表情态度、行为举止、角色表现等。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承载着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

2、流,思想的启迪以及审美的洗礼。它对学生行为的规范,人格的塑造有着巨大的影响。小学教师的教学对象是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变化时期的孩子,他们具有极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小学生的思想相对于成人他们还相当不成熟,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很薄弱,他们的身上总是保留着恩师们潜移默化的行为影响的痕迹,特别是他们尊崇的老师,老师们的甚至于一些微小的动作,都会让学生悉心摹仿。“学生是最善于摹仿教师的习惯。”(教育家马卡连柯)。教师非言语行为是教师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学生社会化与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功能1辅助功能

3、。非语言行为能够辅助语言的表达,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情性,使语言表达更富有成效。教师在讲课时,适当辅以手势,表情姿态可引起学生注意,声情并茂的教学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非语言行为能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延伸扩展语言,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2管理功能。非语言行为有助于提高教师课堂组织管理水平。据有关调查统计,一般水平的教师,其课堂组织管理行为中50是用非语言行为发出的,而较高水平的教师在其课堂组织管理中90是非语言发出的。3评价功能。在情感交流上,无言的举止往往比语言更传情,由于非言语行为具有鲜明的外显动作及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在师生间搭起情感交流的桥梁,

4、教师鼓励的眼神,赞许的微笑能对学生产生积极地情感影响,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欲望。教师职业是塑造人的职业,教师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端正的外表、和谐的动作表情,工整潇洒的板书、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谦逊宽容的态度,对学生的心灵有很大的影响,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学生受其师而乐于学。教师的行为举止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而且对学生行为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上所述,教师若能合理运用非言语行为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从现状看,小学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存在以下弊端在体态方面一、随意性。由于教师对自身的非言语行为不够重视,往往表现出行为举止随意,如在教学时不停摸头,敲桌面,抖动腿部,走动等习惯性

5、动作分散学生了注意力,不利于学生学习。二、单一性。在教学中,部分教师总以一成不变的姿态面对学生,如喜欢整节课拿着书不放,显得拘谨平板。三、束缚性。随着多媒体的引进,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过分受到课件的影响,因此上课时身体的移动往往在讲台前徘徊,无法顾及很多坐在后排学生的反应,为了跟进教学环节,注意力集中到课件的操作上,对学生的目光关注相应的减少,由此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在副体态方面有些教师忽视了着装规范,如部分体育教师穿皮鞋,牛仔裤上课,有些教师忽视着装细节,如衣服扣子没扣好、衣领折皱、帽子戴歪等,有些教师忽视着装变化,如部分教师总穿一种款式或一个色调的衣服,学生看久了,觉得不舒服。另外,有些女教师

6、爱赶时髦,着装过于艳丽,打扮得花枝招展,分散了学生听课的注意力。由此可见,小学教师的课堂非言语行为存在不足,需要不断改进和进一步完善,关于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研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深入的过程。目前,关于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研究主要有(1)国外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研究,国外已有较久远的研究史。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国外研究主要从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类别,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功能等方面进行。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些美国学者不仅从理论上研究教师非言语行为,还开展实践研究,他们积极地为中小学教师开设这方面的指导课程,举办培训班来推广他们的研究成果。(2)国内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

7、以前主要是从国外引进非言语行为的研究著述,研究者很少考虑非言语行为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80年代之后我国学者逐渐认识到非言语行为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在重点介绍引进国外著述基础上,开展教师非言语行为研究,并逐渐走向特色化。有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1、对教师非语言行为感知的研究。2、交往中师生情感互动的非言语途径研究,3、师生互动中教师非言语行为作用的研究。综上所述,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功能以及小学教师非言语行为的现状得出“小学教师非言语行为的对学生影响”这一课题具有研究价值,在总结前辈的研究成果中,发现针对于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研究较少,本文从实际角度出发,集中探讨小学教师课堂

8、非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和寻求应对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负面影响的策略,这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理论意义1、深化完善教师教学行为理论教师行为理论内容丰富,教师非言语行为是教师行为理论里面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影响研究可以深化和完善教师行为理论的研究。2、丰富教育交往理论研究课堂是师生交往的主要情境之一,教育交往不仅包括师生言语交往,还包括非言语交往,通过教师非言语行为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教育交往理论研究。实践意义1、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影响的研究有利于更新小学教师的素养观念,提升小学教师的素养水平。通过教师非言语行为对学生影响的研究,使教师更

9、加注重提高自身的非言语行为素养为教学效果甚至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2、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影响的研究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准教师完善自身的非言语行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二、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一)、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特征(二)、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作用三、对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现状的分析与反思(一)、关于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现状的调查1、对小学教师进行访谈。2、对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二)、关于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问题分析与思考四、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一)、教师体态语对小

10、学生的影响1、教师的面部表情对小学生的影响2、教师的身体姿势对小学生的影响(二)、教师活动的空间位置对小学生的影响(三)、教师行为习惯对小学生的影响(四)、教师副体态语对学生的影响1、教师仪容仪表对小学生的影响2、教学字体对学生的影响五、应对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负面影响的策略(一)、关注自身素质,加强教师对课堂行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1、提升修养,塑造气质2、提高知识,完备理论3、关注细节,规范行为(二)、关注课堂,增强教师行为与课堂氛围的契合度(三)、关注反馈,提高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有效应用六、总结语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通过相关理论文献的分析研究,揭示小学教师非言语行为特征与作用,实

11、现师生和谐交流。2通过调查,分析小学教师非言语行为的现状,剖析小学教师非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影响要素。3结合案例研究,探寻应对教师非言语行为对小学生负面影响的策略。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1文献研究法广泛阅读相关文献,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小学教师非言语行为对学生影响的理论文献和实践经验材料。2调查访谈法明确调查方向,制定调查计划。通过调查、访谈的方式对宁波市部分小学教师非言语行为的现状以及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3课堂观摩和案例研究法对部分小学教师非言语行为有代表性的课堂例进行分析。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课题研究时间2010年6月2011年5月,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0、62010、9)(

12、1)收集有关资料,确定选题(2)阅读、整理文献资料,做好摘录(3)完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书并做修改(4)开题论证会第二阶段(2010、92011、3)(1)修订完善实施方案。(2)实习期间,展开调查等研究,思考分析调查结果,完成调查报告。(3)完成论文初稿。第三阶段(2011、32011、5)(1)对初稿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同时完成外文翻译两篇,准备答辩报告。(2)参加课题结题报告会,展示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毕业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杨心德学生对教师课堂行为的认知及其对学习的影响心理科学通讯,1990(4)【3】耿二岭体态语概说M北京语言学院出

13、版社1988【4】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5【5】王治业教师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教学中小学教师培训19963【6】吴德芳论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5【7】宋运来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8】高美云教师非语言行为对学生的影响J雁北师院学报19971【9】单国谦教师课堂行为及其影响J考试周刊20089【10】万四华教师课堂行为研究J宜春师专学报19946【11】李丽兰小学英语课堂非言语行为对教学的影响D湖南教育2006【12】任小文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流J生物学教育1996(11)【13】李燕教师课堂行为对学生情感的影响南

14、京师范大学20075【14】杨宏菲非语言的教育功能J黑龙江教育2006(14)【15】罗琴周巧教师教学行为问题的分析与调适J教书育人20045【16】江平小学语文课堂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17】曲晗非言语的运用J辽宁教育2003【18】心理学百科全书编委心理学百科全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8【19】李玉堂谈非语言行为的作用J石油教育1998【20】JAMESRSTEIN,SEVENWAYTOIMPROVEYOURNONVERBALBEHAVIORJ【21】JANAKSINGHNEGI,THEROLEOFTEACHERSNONVERBALCOMMUNICATIONINCLASSRO

15、OMJ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小学教育随风入夜,润物无声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初探前言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师课堂行为越来越受到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重视。当教师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运用教学方法和技能进行课堂教学,建立师生关系时,教师除了使用言语手段外,还会使用大量的非言语手段,在小学阶段,由于孩子们的年龄尚小,好奇心和模仿性很强,他们人生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的影响,他们的意识、行为时刻受到教师的潜移默化。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非言语行为,注重提高自身的非言语行为素养,把新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细处。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将焕发出新的活力。一、材料来源情况为了更好地撰写

16、论文,我通过以下途径搜集材料一、查找大量的图书馆文献。通过大量史料,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二、通过CNKI期刊,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查询,以明确研究现状,为深入研究该问题,打下初步的基础。我主要查阅的相关资料有伯惠斯特尔的体态学导论、张大均的教育心理学、杨心德的学生对教师课堂行为的认知及其对学习的影响、耿二岭的体态语概说、毕继万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王治业教师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教学、吴德芳的论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宋运来的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高美云的教师非语言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单国谦的教师课堂行为及其影响、万四华的教师课堂行为研究李丽兰的小学英语课堂

17、非言语行为对教学的影响、任小文的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流、李燕的教师课堂行为对学生情感的影响杨宏菲的非语言的教育功能、罗琴周巧的教师教学行为问题的分析与调适江平的小学语文课堂与教学、曲晗的非言语的运用、李玉堂的谈非语言行为的作用等等。二、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含义1、非言语行为广义的非言语行为是指个体运用非言语符号进行交往时个体发出的动作或表现的姿态。其中,“非语言符号”是除了语言符号以外的可以用于人际交往的一切符号。广义的非言语行为不仅包括个体借助自己身体进行信息传递时发出的动作,还包括凭借与个体特种关系密切的单元(如服饰等)进行信息交流时发出的动作或表现的姿态。而狭义的非言语行为则指个体运用自

18、身身体的非语言符号进行交往时发出的动作或表现的姿态。它包括静态的非言语行为如身体的姿势由身体所处的位置构成的空间姿态等,还包括动态的非言语行为如手势头势目光接触和面部表情等2、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广义的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既有教师个体自身的动作或姿态还有凭借依附于身体的物体等单元而发出的动作或姿态。狭义的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则仅指教师借助个体身体态势符号发出的动作或姿态主要有头势、手势、面部表情等方面。教师的课堂非言语行为是建立师生和谐的关系,促进人际交流的重要保证,是辅助教师教学的重要,有效的手段之一,它承载着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思想的启迪以及审美的洗礼。它对学生行为的规范,人格的塑造,品格的

19、培养有着巨大的影响。三、国内外关于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研究1、关于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类型的研究教师的非言语行为研究,国外已有八九十年的研究史。1952年伯惠斯特尔创作了体态学导论提出了记录体态语的一套符号。1971年英国的举止形态专家路弗和罗德里克提出了一种中小学教师非言语行为分类法包括1、赞赏学生。微笑,肯定地点头,拍拍学生的背,眨眨眼,把手放在学生肩上或头上。2、表扬学生。把食指和拇指并在一起、拍手、扬起眉毛并微笑,肯定地点头并微笑。3、介绍学生的观点。把评论写在黑板上,将学生作业贴到布告栏里,举起学生的作业纸。4、对学生的行为表示兴趣。同这个或那个同学建立视线接触。5、便利学生间的相互交

20、流。采取实际行动以成为学生中的一个成员适当时候离开学生集体。6、指导学生。用手指某样东西看着某特定区域使用事先设计好的信号扳手指数,以强调事物的数量方面向前伸展手臂和用手召唤向学生指出答案。7、显示权威。皱眉,凝视,扬眉,轻轻跺脚,把书铺在讲台上,否定地摇头,从不适当的行为旁走开或不去看它,不作声地捻手指。8、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于某重点。使用教鞭,走向某人或某物,轻拍一样东西,把头向前探,将手前伸,用一个非言语动作伴随一个言语表达,以指出重点。9、间接论证,或者使用图画、例子进行解释。用身体动作进行示范,熟练地操作材料和媒介,用一个非言语行动阐明一个言语表述。10、忽略学生。在应该有所表示时,缺

21、乏非言语的反应。1974年凯斯就提出七类非言语行为作为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分析的参考。这七类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主要包括实现的方向;表情的丰富程度;接近程度;姿势;头部的活动;表示意志情感的姿势;身体的接触等。英国心理学家维多利亚1971年根据对学生的支持程度将教师的课堂非言语行为分成七类热情支持型对学生或某种情形,表示不寻常的热情的鼓励或感情上的支持。接受帮助型集中注意力,耐心,愿意听,接受,同意,对学生或某种情景表露出的感情、需要或问题做出接受的反应。阐述指示型澄清,详尽阐述,指示或指导。中间型很少甚至没有支持或不支持的表示。回避动摇型回避,动摇,迟钝,不耐烦,对学生或情景淡然无知。忽视型漫不

22、经民,失神,明显地无兴趣,不愿意介入学生当中或介入某种场合。不同意型不同意,不满意,对学生和某种情形做出阻止或反对的表示。马伯特将非言语行为分为辅助语、动觉、接近、嗅觉、触觉和个人仪表。贝克将非言语行为分类为无声的动姿、无声的静姿和有声的类语言。我国最早的关于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类型研究出现在三十年代初,修辞学家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一书中,他指出语言可划分为态势语,声音语和文字语并将态势语分成三类,即表情的、指点的和描画的。在此基础上,我国著名学者李瑾瑜对课堂教学中师生的非言语沟通方式也进行了分类包括距离沟通、体态沟通、辅助语言和类语言沟通。2、关于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原则的研究关于教师课堂非言

23、语行为原则,我国学者张广君在1987年提出了六条原则即善意尊重原则、师生共意原则、协调一致原则、程度控制原则、最优搭配原则和自我意识原则,此后学者们讨论非言语运用原则基本上是以这些原则为基础的,谭晓玉(1993)提出的课堂非言语交流遵循的十大原则就是以张广君的观点为蓝本的。李如密(1995)还提出教师非言语表达的审美性原则即通过非言语形象的塑造以丰富教师劳动形象的审美性。3、关于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作用的研究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对课堂教师非言语行为的研究源于对非言语交流作用意义的发现。著名的教育家,学者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

24、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学生们的心灵往往会被一些不起眼的举动所震撼,所净化,而不是空洞的说教。教师的课堂非言语行为体现在细微之处,也在不知不觉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影响作用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比切指出,教语言的教师比较其他所谓内容科目的教师更重要的作用是语言教师在教语言的同时,还要使用必要的非语言手段,以表达话语中各种情景下的微妙含义

25、。临床心理学家布鲁克斯提出占很大比例的课堂交流是非言语性的,和其他人一样,教师往往是通过体态语言向他的学生表达自己的爱好和厌恶。科德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视听辅助。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做了许多实验后得出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在国内,1990年,杨心德先生在其论文中报告了有关学生对教师非言语行为的感知的研究成果。调查结果显示,在12种教师非言语行为中,被教师认为学习优秀和学习最差的学生对其中4种非言语行为的认知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对其中8种非言语行为的认知呈现显著差异,即目光接触、微笑、认真听取回答、打断发言、点头肯定、态度耐心、交往和等待回答等。2

26、002年,佐斌对课堂师生互动进行了有关心理学的研究,其中也涉及对教师非言语行为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小学教师和学生。佐斌针对课堂师生互动中非言语行为的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教师非言语行为在课堂师生互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多少影响学生对于教师表情、教师上课好坏的评价,非言语教学行为多的教师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到被教师所关注;恰当、丰富的教师非言语行为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为师生关系的积极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心理基础;与言语互动教学课相比,非言语互动课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对学生的课堂心态和知识理解起促进作用;课堂非言语互动使得课堂气氛更加动态活跃,使教学更为生动,使学生注

27、意力更加集中。王治业在教师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教学一文中指出学生具有一定的鉴赏美的能力,美的东西对他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感染力。当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为学生所欣赏时,他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从而影响学生的品行,并由此产生“爱屋及乌”的移情作用因为喜欢这位老师,连他所教的课程也喜欢了。因此,优秀的教师总是以美的非言语行为表现着自己的品质、学识及思想感。吴德芳在论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中指出非言语行为可在师生间搭起情感交流的桥梁,引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情绪。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往往受情绪的影响很大,而教师一次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会意的微笑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特别是当

28、教师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时,学生会感觉受到教师的喜爱,于是更多地注视教师,更认真地听讲,更多地作笔记,更踊跃地发言。教育心理学表明,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对学生的心理有着重要影响它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着教学、教育的效果。教师的职业是以形象塑造人的职业,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通过大量的有声语言传播知识,还要通过各种动作传递信息,这种信息的传递方式会影响学生。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一教育的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行为具有示范性。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扮演着社会榜样的角色,被视为“社会的代表”,负责传递社会及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标准,因而教师的言行举止必须符合社会主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同时,小学生具有模仿

29、性和向师性。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变化时期,相对于成人他们还相当不成熟,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很薄弱,因此,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模仿对象,教师的行为将会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一书,作者列举了100个好习惯案例以及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引导教师注重日常教育生活中的行为细节,提升自我素养,超越自我。通过有关文献的阅读,使笔者了解到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心灵的塑造,智慧的开启,品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孩子的可塑性极强,他们总模仿于外界影响,何况是与其朝夕相处的老师。在对学生进

30、行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教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举止都会给学生留下及其深刻的印象,并对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身上总是保留着恩师们潜移默化的行为影响的痕迹,特别是他们尊崇的老师,老师们的甚至于一些微小的行为,都会让学生悉心摹仿。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是最善于摹仿教师的习惯的。”学校教师包括学校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他们的行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非言语行为是教师素质的外在表现,所以教师非言语行为要符合时代发展、符合教育改革发展对人才素质培养的目的要求。教师非言语行为又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教师非言语行为的示范性及学生的模仿性

31、和向师性,决定了教师非言语行为研究的重要性。教书育人始终是教师光荣的使命,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尊严,有纪律的人才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职责,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教育事业在不断的发展与前进,对教师的素质和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教师要以甜美的笑容感染学生,以温柔的眼神鼓励学生,以宽容的态度包容学生,以优雅的举止教育学生,以规范的行为示范学生。另一方面,通过文献的阅读,笔者也发现了一些研究的不足对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研究一般都是宏观地进行描述,缺乏微观的分析。因此,通过集中探讨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和寻求应对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负面影响的策略这两点是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笔者认

32、为对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要在新的教育形式,新的理论指导下,对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主要参考文献【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杨心德学生对教师课堂行为的认知及其对学习的影响心理科学通讯,1990(4)【6】耿二岭体态语概说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4】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5【5】王治业教师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教学中小学教师培训19963【6】吴德芳论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5【7】宋运来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M江苏人民出版社

33、20081【8】高美云教师非语言行为对学生的影响J雁北师院学报19971【9】单国谦教师课堂行为及其影响J考试周刊20089【10】万四华教师课堂行为研究J宜春师专学报19946【11】李丽兰小学英语课堂非言语行为对教学的影响D湖南教育2006【12】任小文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流J生物学教育1996(11)【13】李燕教师课堂行为对学生情感的影响南京师范大学20075【14】杨宏菲非语言的教育功能J黑龙江教育2006(14)【15】罗琴周巧教师教学行为问题的分析与调适J教书育人20045【16】江平小学语文课堂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17】曲晗非言语的运用J辽宁教育2003【18】心

34、理学百科全书编委心理学百科全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8【19】李玉堂谈非语言行为的作用J石油教育1998【20】JAMESRSTEIN,SEVENWAYTOIMPROVEYOURNONVERBALBEHAVIORJ【21】JANAKSINGHNEGI,THEROLEOFTEACHERSNONVERBALCOMMUNICATIONINCLASSROOMJ本科毕业论文(20届)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初探摘要【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建立融洽的、理解的、交流的师生关系成为教学研究的焦点。当教师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运用教学方法和技能进行课堂教学,建立师生关

35、系时,教师除了使用言语手段外,还会使用大量的非言语手段。非言语行为能够辅助语言的表达,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情感性,使语言表达更富有成效。同时,非言语行为有助于提高教师课堂组织管理水平,无言的举止可以在师生间搭起情感交流的桥梁,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欲望。从现状看,小学教师对自身非言语行为缺乏关注,出现了随意性、单一性、束缚性等弊端。本文集中探讨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寻求应对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负面影响的策略。从而提高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运用能力。【关键词】非言语行为;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影响策略ABSTRACTABSTRACTINRECENTYEARS,WITH

36、THEDEEPENINGOFTHEREFORMOFEDUCATIONANDTEACHING,IMPROVETEACHINGQUALITY,ESTABLISHRAPPORT,UNDERSTANDING,COMMUNICATIONBETWEENTEACHERSANDSTUDENTSASTEACHINGANDRESEARCHFOCUSUNDERTHEGUIDANCEOFTHECONCEPTINEDUCATION,THEUSEOFTEACHINGMETHODSANDSKILLSFORCLASSROOMTEACHING,THEESTABLISHMENTOFTEACHERSTUDENTRELATIONSH

37、IP,THETEACHERSINADDITIONTOUSINGVERBALMEANS,THEYWILLALSOUSEALOTOFNONVERBALMEANSINTHECLASSROOMTEACHING,NONVERBALBEHAVIORCANBEASSISTEDLANGUAGEEXPRESSION,ANDENHANCETHEVIVIDLANGUAGE,IMAGEANDEMOTION,MAKINGTHELANGUAGEMOREPRODUCTIVEMEANWHILE,THENONVERBALBEHAVIORCANHELPIMPROVECLASSROOMMANAGEMENTANDASSESSMENT

38、CAPABILITIESORGANIZATIONS,SILENTDEMEANORCANBEEMOTIONALCOMMUNICATIONBETWEENSTUDENTSANDFACULTYPUTUPABRIDGE,CAUSINGTHESTUDENTSFURTHEREXPLORETHEDESIREFORKNOWLEDGEHOWEVER,FROMTHEPRESENTSITUATIONOFPRIMARYSCHOOLTEACHERSCONCERNEDABOUTTHEIROWNLACKOFNONVERBALBEHAVIORS,THEREHASBEENARBITRARY,UNITARY,IRREDUCIBLE

39、NATUREOFSUCHPROBLEMS,THISARTICLEATTEMPTSAPRACTICALPOINTOFVIEW,FOCUSONNONVERBALBEHAVIOROFPRIMARYSCHOOLTEACHERSINTHECLASSROOMIMPACTONSTUDENTS,LEARNWAYSTODEALWITHTHECLASSROOMTEACHERTOCOPEWITHPRIMARYSCHOOLTEACHERSFORTHECLASSROOMFORSTUDENTSOFNONVERBALBEHAVIOROFTHENEGATIVEEFFECTSOFSTRATEGYTOENHANCETHETEAC

40、HERSABILITYTOUSENONVERBALBEHAVIORKEYWORDSNONVERBALBEHAVIORCLASSROOMNONVERBALBEHAVIORINFLUENCE目录摘要16ABSTRACT16目录17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821概念的界定19211非言语行为19212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19213小学生1922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特征与作用19221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特征19222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作用203、对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实施现状的分析与反思2231关于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实施现状的调查22311对于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实地观察22

41、312对于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问卷调查2332关于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问题分析与思考254、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影响2641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的正面影响26411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情绪情感的影响26412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28413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行为活动的影响29414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人格的影响30415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审美的影响3142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的负面影响32421养成了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32422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32423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35、应对小学教师课堂非

42、言语行为对学生负面影响的策略3351关注自身素质,加强教师对课堂非言语行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33511提升修养,塑造气质33512提高知识,完备理论34513关注细节,规范行为3452关注课堂,增强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与授课内容的契合度3553关注反馈,提高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有效应用356、总结语35主要参考文献36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37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技能都在发生变化,教师课堂行为越来越受到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重视。当教师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非凡的课堂应变能力以及高超的言语表达能力展开教学,教师的课堂非

43、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心理以及课堂教学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非言语行为能够辅助语言的表达,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情感性,使语言表达更富有成效。同时,非言语行为也有助于提高教师课堂组织管理水平,无言的举止可以在师生间搭起情感交流的桥梁,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欲望。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一教育的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行为具有示范性。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扮演着社会榜样的角色,被视为“社会的代表”,负责传递社会及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标准,因而教师的言行举止必须符合社会主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尤其是小学教师,他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具有模仿性和向师性。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变化时期

44、,相对于成人他们还相当不成熟,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很薄弱,因此,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模仿对象,教师的行为将会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端正的外表、和谐的动作表情,工整潇洒的板书、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谦逊宽容的态度等非言语行为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学生受其师而乐于学。教师的行为举止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而且对学在生行为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纵观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研究,国外已有较久远的研究史。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国外研究主要从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类别,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功能等方面进行。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些美

45、国学者不仅从理论上研究教师非言语行为,还开展实践研究,他们积极地为中小学教师开设这方面的指导课程,举办培训班来推广他们的研究成果。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是从国外引进非言语行为的研究著述,研究者很少考虑非言语行为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80年代之后我国学者逐渐认识到非言语行为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在重点介绍引进国外著述基础上,开展教师非言语行为研究,并逐渐走向特色化,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1、对教师非言语行为感知的研究,2、交往中师生情感互动的非言语途径研究,3、教师非言语行为作用的研究。本研究集中探讨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和寻求应对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学生负面影响的策略,

46、通过研究以更新小学教师的素养观念,提升小学教师的素养水平。让教师重新审视自己在课堂上的非言语行为,使教师更加注重提高自身的非言语行为素养,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出有效指导。同时也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准教师完善自身的非言语行为提供借鉴作用。2关于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理论探索21概念的界定211非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是相对于“言语行为”提出的,非言语行为是指个体借助非言语符号进行交往时发出的动作或表现的姿态。其中,“非言语符号”是除了语言符号以外的一切可以用于人际交往的符号。212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是针对教师职业特征以及一定课堂教学情境而提出来的。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不仅包括教师

47、自身的动作、姿态。如头势、手势、面部表情等,还包括凭借依附于身体的物体等单元而发射出的信息符号。如教师的服饰、字体等。213小学生小学生是指接受初级教育的612岁儿童,他们正处于身心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时期,具有极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小学生的思想相对于成人他们还相当不成熟,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很薄弱。22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特征与作用221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特征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具有以下的特征第一、形象性教师的非言语行为作为言语行为的必要补充更多地是诉诸学生的视觉,具有形象鲜明、真实、生动的特征。教师运用非言语行为,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直观印象,一种动态的变化的感觉,从而增强学

48、生的感性体验。教育过程是一种知识传递,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自然、形象的言语行为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第二、丰富性丰富性是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重要特征。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我调控能力不强,在课堂上不能很好的调节自己的注意力,容易分心。教师丰富的非言语行为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丰富性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科内容采取不同的非言语手段。第三、感染性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具有感染性。小学生的可塑性极强,教师课堂上意气风发、昂扬向上的风格,侃侃而谈、犀锐雄辩的神采

49、,温文尔雅、落落大方的仪态,虚怀若谷、诚以待人的情怀,甘于清苦、辛勤耕耘的情操,所有的这一切都会感染学生。这种感染性的精妙不但在于它具有深刻性与持久性的特点,还在于它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征,是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以知识上的与思想上的熏染与启迪,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性格,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第四、示范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古语,深刻地揭示了受教育者深受周围的条件因素的影响。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心灵的塑造,智慧的开启,品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小学生极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使得小学教师的课堂非言语行为具有示范性,老师们细小的行为动作,都会让学生悉心摹仿。教师站立有相,举止有度,在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心灵成长中烙下深深的印痕,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22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作用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非言语行为承载着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思想的启迪以及审美的洗礼。它对小学生行为的规范,人格的塑造有着巨大的影响。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第一、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课堂教学的作用(1)非言语行为可辅助课堂讲授。首先,非言语行为能够辅助语言的表达,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情感性,使语言表达更富有成效。在课堂上,学生主要是通过听觉和视觉这两条渠道来获取信息,学习知识。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