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该重视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刘宏 叶玉坤 南京军区八一医院 全军肿瘤研究中心,胸心外科,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 其中80%-85%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目前NSCLC的5年生存期仍较低(5%-14%) 即使接受根治手术的期NSCLC 5年生存率也仅为60%-70%,在临床中并不少见 接受手术的淋巴结阴性期NSCLC 术后规范化辅助治疗 仍很快出现多处、多系统转移 预后很差,针对术后N分期(pN)的分析发现 随N分级的增高,5年生存率呈明显下降趋势N0 63.7% N1 47.3% Pfannschmidt J,Lung Cancer 2007; 55: 371-377
2、,NSCLC外科手术预后(5年生存率) A 期 73% B 期 58% A 期 46% B 期 36% A 期 24% B 期 9% William,2011,IASLC,手术时已经存在常规病理检查难以发现的 淋巴结微转移,有必要结合临床探索研究 淋巴结微转移 对NSCLC 术后分期 辅助治疗 预后评估 的影响,通常肿瘤的微转移 指恶性肿瘤细胞在发展过程中播散并存活于 淋巴系统、血液循环、骨髓以及各种组织器官 尚未形成显性转移结节 转移部位也无任何临床表现 影像学和常规临床病理学检查等均难以发现的 微量转移 对NSCLC来说 淋巴结受累是术后复发和生存期的重要预测因素 因此淋巴结中检测微转移
3、相比外周血、骨髓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一、定义,NSCLC淋巴结微转移 目前国内外学者尚无明确的、独立诊断标准 多数研究者 采用AJCC提议的常见肿瘤淋巴结微转移 诊断参考标准,在常规HE染色阴性淋巴结中,纵隔淋巴结的清扫 肺内淋巴结的采集,二、 淋巴结获取,常用方法连续切片常规HE染色IHCPCRWestern blottingFCM,三、淋巴结微转移研究方法,国内外尚无统一的 敏感性、特异性 均较好的理想淋巴结微转移检测 标记物,四、淋巴结微转移检测标记物,常用标记物组织特异性标记物(CK家族)肿瘤特异性标记物酶类肿瘤标记胚胎抗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等 广谱细胞角蛋白抗体 AE1/AE3抗体 应
4、用较多,检测方法选择,标记物选择,不同病理类型NSCLC有着不同的生物学特性 尚未发现一种在肺癌中能稳定特异表达的标记物,临床资料特征,注:分期依照2009年第7版肺癌国际分期标准,54例肺癌术后淋巴结IHC染色后N分期调整结果,9例IHC染色TNM分期调整结果,淋巴结微转移阳性率与肺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典型病例,ID号81008680* 女性,61岁 体检发现右上肺占位4天 术前 支气管镜未见明确新生物 术中 肿瘤直径3cm,未侵及脏层胸膜,肺门及纵隔见数枚淋巴结,直径约5mm 快速示腺癌 行右上肺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病理 肺混合亚型腺癌,中-低分化 第2组淋巴结0/1枚,
5、第4组淋巴结0/3枚 第7组淋巴结0/4枚,第9组淋巴结0/1枚 第10组淋巴结0/4枚,第11组淋巴结0/4枚 共0/17枚未见癌转移 pTNM a期(T1bN0M0) 当地医院行3周期TP方案静脉辅助化疗,术后16月出现 骨转移 IHC 第4组淋巴结TTF-1与CK7分别在 胞核、胞浆中散在表达 HE染色 边缘窦见数个上皮样细胞,条索样排列 调整分期 a期(T1bN2M0),IHC 淋巴结TTF-1散在细胞核内表达 100,IHC 淋巴结CK7散在细胞浆表达 100,HE 边缘窦见数个上皮样细胞,条索样排列 100,提示,个体化治疗,目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仍是NSCLC治疗首选,胸腔镜外科手术从争议走向共识 改变了一些胸外科疾病的治疗概念,争议,吲哚菁绿(ICG)近红外荧光成像系统术中探寻NSCLC前哨淋巴结,术中荧光显示微小淋巴结术后病理证实为转移淋巴结,肺内淋巴结的解剖、分组送检 能提高淋巴结转移检出率 是术后准确分期的保证,采用IHC联合检测TTF-1、CK7可以发现并诊断 肺腺癌淋巴结微转移 特异性和敏感性高、可操作性强、所需费用低 提示可临床推广应用,NSCLC淋巴结微转移 与 更准确的术后分期 科学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临床预后评估等 均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