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中职学生进行工匠精神教育的途径与策略2016 年 3 月 5 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指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单社会建设、经济发展需要工匠精神,作为“ 工匠摇篮“的职业教育也应进行工匠精神教育.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节节攀升,伴随着社会对专业人才群体需求的激增,人们对于专业教育的需求也越发的增高,中职教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起来。截至目前,我国中职教育已经取得相当一部分成就,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工匠精神”被教育研究者重新提及,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中职学生都存在的一定程度缺失“工匠精神”的问题,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升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 ,进而为其未来走
2、向社会、参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成为了我国中职教育研究者们工作的重心。经过实践探索就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教育总结归纳了一些有价值的途径和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一、工匠精神的概念 工匠精神指的是指工匠對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它既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一种精神理念。优秀的工匠都专注于不断雕琢和改善自己的产品及工艺,他们对细节有非常苛刻的要求、对精品有着执著的坚持,将工作做到极致。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二、工匠精神的意义 将“工匠精神”引入职业教育中,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观念的注入,培养符合现代工业需要的“匠人” ,让每一个人能够以敬畏的姿态对待自己的
3、职业,从而实现中职学生“人生梦” ,为“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做贡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体现在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却始于职业教育。具有“工匠精神”的中职毕业生必将成为实现“一带一路” 、 “中国制造 2025”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力量,也将是“大国工匠”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中职学生进行工匠精神教育的途径与策略1.建立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 教育需要良好的氛围,才够收到预期的效果。将工匠精神变成职业教育文化,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开展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以校园文化为引领,充分利用各种隐性教育资源来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不断地使工匠精神渗透到学生的内心、行动上来。 2.
4、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 学生学习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未必就能成为一位大国工匠,还需要打磨和锻造。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观念的注入,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使学生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待技能学习,以一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自己、对待职业、对待做事。 “世间事,作于细” ,工匠的培养往往见效于细节。就维修电工实训而言,要在实训中严格要求,在细节上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大国工匠” 。例如:引导学生把线之间毛刺清理干净,把导线捋直,把螺丝拧紧;引导学生爱惜仪器、元件、工具,绝不轻易擦碰、刮破、丢弃;引导学生取下螺丝后一定要妥善保管、工具使用后一定要归位、实训结束后要按规定整理实训台
5、整理导线等。实操就是实战,要按照工厂的操作规程严格要求学生,不得有半点疏漏,也不能让学生有“差不多就行了”得过且过的意识。人的很多习惯是在长时间的生活生产过程中养成的,技能操作也不例外。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要求,循序渐进,一点点地改变他们原有不注重细节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逐步培养成品质,塑造成职业素养。制订切实可行的考查方案,注重过程管理,从操作过程、工艺水平、操作习惯、物品工具摆放、安全意识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价,让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简单的说,就是平时多渗透思想,用铁的纪律严格要求,注重细节培养,注重成绩的考查。 还要培育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对从业
6、者的素养要求融入专业教育过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文化。古时候师傅授徒首先注重“德”培养,习武要讲“武德” ,学医要讲“医德” ,那么,新型技能型人才也要传承学生“先修身,后学技”的专业文化,准确地阐释“德艺双馨”的人才培养理念。 3.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 良好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也不是教师严厉呵斥出来的,是靠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影响出来的。一部公益广告片这样描述:一位母亲给姥姥打洗脚水,儿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回屋后也给自己的妈妈打了一盆水。这个广告说明言传身教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专业课程教学实质上是由诸多的细节构成的。例如一根导线的规范连接、工具仪表的正
7、确使用、安全用电的规范操作等方面都十分讲究程序性、技巧性,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者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加以重视。教师的示范行为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会在无形中感召学生,触动他们去思考和行动。教师要用言传身教逐步培养起他们良好的习惯。技能课的教学足以让教师展现个人的素养与风采,更足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长时间的模拟演练,从而内化成一种个人习惯。 学校还应加强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并建立教师职业素养标准和评价体系,规范和提高教师素质,更好地指导和培育学生具备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具体到工匠个体,往往具有专注、坚守、耐心、淡然、创
8、新,以及不断突破自我等优良品质;具体到产品和服务上,表现为以人为本、精心打造、精工制作、质量上乘等特质。大国工匠是“工匠精神”的具体化身,代表着制造强国技术技能人才的最高水平。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愿所有中职学校都能带着一颗“工匠”之心,以培养“工匠”为目标,培养优质毕业生,让职业教育为“中国制造”出力。一、培育工匠精神应当成为职业教育的灵魂真正的工匠精神应该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的有机统一。应把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的灵魂与抓手,作为职业教育首要的育人目标。培育工匠精神是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
9、术工人队伍。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我国技能人才队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结构上都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进程不断加快,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要想在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有利位置,迫切需要一大批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的技术型、创新型、复合型“工匠”人才。为此,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已成为职业教育的时代使命。培育工匠精神是职教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只有把历代工匠所具有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优秀职业品质融入职业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使学生在耳濡目
10、染中养成对职业的坚守、对职业的敬畏、对产品的高度负责以及注重细节和不断追求完美与极致的“工匠”作风。给导弹铸造外衣的毛腊生,用 39年的时间只做了一件事读懂砂子,铸好导弹。正是这份“静能生慧”亦能“生乐”的心态,让他少了些浮躁,最终铸就了技术的辉煌。培育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劳动者对产品的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对最前沿技术的吸收和新成果的创造上。这就要求我们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上,将工匠精神合理渗透到职业教育的课程教材建设上,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训教学中,渗透到深层次的产教融合上,通过富有特色的专业教育,促进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工匠精神的
11、实质与价值。二、把工匠精神培育根植于育人全过程以培育工匠精神为核心,积极营造文化氛围。坚持“双核(技能+素养)相融”的育人理念,着力强化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将工匠精神纳入思想教育、各类主题活动和社团建设、实习实训中,融入职业素养课中。我校在文化建设中进行了包含职业生涯规划、文明礼仪、6S 精益管理品质等数十个模块在内的职业素养训练,搞好车间文化、技能大赛文化、实训基地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文化氛围。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建立一支精湛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践行“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关键。近年来,我校根据人才培养需要,面向全
12、国考录高层次专业教师 50 人,招录 3 名国赛金牌选手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引进企业、行业以及高校能工巧匠 40 余人,聘任兼职专业教师 52 人,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见习、开设专家讲座等,建设了 10 个名师工作室,造就了一支 “名师引领、骨干带头、双师支撑、专兼结合、校企互融”的教学团队。构建“工匠”多元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学校初步构建起以合作发展为目标的集团化办学模式、以校企共育为特征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以生产任务驱动为导向的车间课堂人才培养模式和以技能大赛为引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产教深度融合,搭建工匠精神人才培育新平台,成立“电商人才孵化基地” ,建立起工业自动化研发推广中心和工业机器人研发中心,搭建技术研发、升级和改造服务平台。建设公共实训基地。立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打造工匠精神人才培育新阵地,在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建设实训基地。该项目成功入选 2016 年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山东省 2016 年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之一。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