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源性 疾病,血防医院继教交流用2010年4月,对药物应一分为二,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也是主要的致病因素,能对患者造成损害、残疾、甚至死亡,以往事件1、20世纪60年代初发生的沙立度胺(反应停)事件导致万余海豹肢畸胎,其中大多死亡。2、西立伐他汀(拜斯亭),近年来引起横纹肌溶解使30例患者死亡。3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关木通)引致急性肾能衰竭。,美国情况:药源性损害而死亡病例每年约10万。以上说明药源性疾病已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成为全球性问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药源性疾病的概念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s,DID)又称药物性疾病,为医源性疾病的主要组成部分,系指药物
2、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过程中,因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使用引起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各种临床异常症状。据临床观察和研究资料证实,药物可引起100多种药源性疾病以及相关的综合征,有的可以造成不可逆损害,甚至死亡。药源性疾病的分类与剂量相关的药源性疾病特点:与剂量有关,易预测,发生率高(70%80%),病死率低。例:抗凝血药引起的出血。与剂量不相关的药源性疾病特点:与剂量和正常药理作用不相关,难预测,发生率低(20%30%),病死率高。例:青霉素过敏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服用伯氨喹,磺胺、呋喃妥因等可引起溶血性贫血,诱发药源性疾病的因素患者因素 年龄年
3、龄是诱发药源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小儿特别是新生儿和婴幼儿系统器官功能不健全,肝脏对药物的解毒作用及肾脏对药物的排泄能力低下,肝酶系统及血脑屏障发育尚未完善,因而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例:湿疹外用硼酸造成中毒。老年人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率较青年人高,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6170岁 15.7%7180岁 18.3%80以上 24%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分秘能力降低、肾血流量明显减少而影响体内药物的排泄,肝血流量降低、肝药酶活性减弱而致解毒能力下降。例:心得安,因肝功能减退和血浆蛋白含量降低等原因,出现头痛、眩晕、心动过缓、低血糖等症状。,性别一般而言,ADR的发生女
4、性高于男性,生理机能不同。例:妊娠妇女服用阿司匹林后,分娩时容易引起出血量增多现象。遗传遗传是个体差异的重要决定因素,遗传基因差别造成人类对药物反应的差异。例:日本人和爱斯基摩人中有不少人是快乙酰化者,使用异烟肼易产生肝损害,而英国人和犹太人中慢乙酰化者达60%70%,这些人使用异烟肼产生周围神经炎。高敏性疾病疾病既能改变药物的药效学又能改变药动学,从而诱发ADR。,2、药物因素 (1)药物本身的作用(2)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包括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食物,药物与疾病的相互作用。(3)药物制剂制剂的安全不仅和其主要成分有关,也与主要成分的分解产物和副产物,以及制剂中的溶剂、稳定剂、色素、赋形剂
5、等有关。众所周知,近年我国药品安全事件,例:1,齐二药厂生产的亮菌甲素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原因:工业二甘醇代替了丙二醇作为生产辅料。2,安徽省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葡萄糖注射液(欣弗)事件,引起心悸、心慌、肾区疼痛、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主要原因是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增加灭菌柜装载量,造成无菌和热原检查不符合规定.,药源性疾病的诊断1,药源性疾病诊断困难2,药源性疾病的诊断方法a,追溯用药史b,用药时间以及剂量与临床症状发生的关系c,询问既往药史、药物过敏史和家族史。d,排除药物以处的因素。由于药源性疾病是在一种或多种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发生的,因此在诊断药源性疾病时
6、,要注意通过一定的诊疗方法排除原发疾病和其所致辞的并发症、继发症,以及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环境造成的影响。才能确立药源性疾病的诊断,同时,确定致病药物在药源性疾病诊断过程中,对联合应用的多种药物不能同时停用,以免延误原发病的治疗。因此,医生还要根据药物应用的先后顺序、既往用药状况和相关的不良反应报道,确定哪种药物或哪几种药物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可能性最大,然后决定停用或改用其他药物。并观察患者停药后病情的变化,若停药后症状缓解,也可作为药源性疾病相关诊断的依据。,e,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相关的试验。为确定药源性疾病的受损器官、严重程度提供依据,同时也可指导进一步治疗。f,进行流进病学调研。五、药源性
7、疾病治疗。(1)及时停药,去除病因。(2)加强排泄,延缓吸收。例:磺胺药、甘露醇引起的肾损害可通过输液、利尿,疏通肾小管,促进药物在肾小管中的排泄。(3)及时拮抗,消除症状,利用药物的拮抗作用来降低药理活性,例:鱼精蛋白对抗肝素使用过量引起的出血。谷胱甘肽能激活多种酶,促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可用于治疗药物性肝炎。(4)过敏反应,积极处理,六,药源性疾病的预防重视药源性疾病的危害性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注意以下几点,无疑有助于减少和预防药源性疾病的发生。首先了解患者的过敏史或药物不良反应史,这对有过敏倾向和特异质的患者十分重要。老年人病多,用药品种也较多,医师应提醒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至于小
8、儿,尤其是新生儿,对药物的反应不同与成人,其亮剂量应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按年龄折算用药剂量按年龄折算表 年 龄 组 剂 量 出生1个月 成人剂量的1/181/14 16个月 成人剂量的1/141/7 6个月1岁 成人剂量的1/71/5 12岁 成人剂量的1/51/4 24岁 成人剂量的1/41/3,46岁 成人剂量的1/32/5 69岁 成人剂量的2/51/2 914岁 成人剂量的1/22/3 1418岁 成人剂量的2/3全量 60岁以上 成人剂量的3/4 注:本表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1995年版),仅供参考。 使用时尚需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及药物性质等因素而酌情决定。2.5.2 按
9、体重计算儿童剂量=剂量/kg体重(kg)注:用本法计算的儿童体重应视营养状况适当增减。正常儿童体重的推算方法:16个月儿童体重(g)=3000g(出生时体重) +月龄600712个月儿童体重(g)=3000g(出生时体重) +月龄5001岁以上儿童体重(kg)=年龄2 + 8,(2)老年人剂量老年人个体差异大,应严格遵守个体化用药原则。 多数认为以年龄和体重综合衡量估算每日计量。根据年龄:一般地,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可用成人剂量的3/4,或50岁以后每增加1岁药量应比成人标准剂量减少约1%;采用半量法则:尤其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在开始时只给剂量一半,以后根据病情逐步增加剂量;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调
10、整剂量;有条件的可作血药浓度检测,根据血浓度调整剂量。2.5.3 按体表面积计算儿童剂量=成人剂量某体重小儿体表面积/1.7,式中1.7为成人(70kg)体表面积(1)体重30kg以下的儿童体表面积:儿童体表面积(m2)=(年龄+5)0.07 儿童体表面积(m2)=0.035(m2/kg) 体重(kg)+0.1(2)体重30kg以上的儿童体表面积:按体重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增加0.1m2推算。2.5.4 按年龄与体重计算,儿童剂量=成人剂量2 儿童体重(kg)0.01 式中的儿童体重按前述“2.5.2按体重计算”中的“正常儿童体重的推算方法”计算。2.5.5 年龄、体重及体表面积之间的关系(
11、1)成人标准体重的估算: 男性体重(kg)=身高(cm)105 女性体重(kg)=身高(cm)110(2)成人体重与体表面积换算C 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 +0.0128体重(kg)U 0.01529(3)年龄、体重及体表面积表年龄、体重及体表面积表年 龄 体重(kg) 体表面积(m2) 出生 3 0.21 1个月 4 0.24 2个月 4.5 0.26,3个月 5 0.27 4个月 5.5 0.28 5个月 6 0.31 6个月 6.5 0.33 7个月 7 0.35 8个月 7.5 0.36 9个月 8 0.38 10个月 8.5 0.40 11个月 9 0.42 12
12、个月 10 0.44 2岁 12 0.52 . 3岁 14 0.59 4岁 16 0.66 5岁 18 0.73 6岁 20 0.8,7岁 22 0.89 8岁 24 0.94 9岁 26 1.0 10岁 28 1.08 11岁 30 1.15 12岁 33 1.19 13岁 36 1.26 14岁 40 1.33 16岁 50 1.5 18岁 60 1.6 成人 70 1.7,孕妇用药应特别慎重,尤其是妊娠3个月应尽量避免使用药物,若用药不当有可能致畸。由于一些药物可经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而引起不良反应,故对哺乳妇女用药应慎重选择。肝病和肾病患者,除选用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的药物外,还适当减少剂
13、量用药要有明确的指征,对症用药。选用新药时要权衡利弊,尽量做到个体化给药,并要注意用法用量。用药品种应合理,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还应了解患者自用药品的情况,以免发生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应用新药时,必须掌握有关资料,严密观察。应用对器官功能有损害的药物时,须按规定检查器官功能:如利福平、异烟肼时检查肝功能。应用氨基苷类抗生素时检查听力、肾功能。应用氯霉素时检查血象。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发现ADR的早期症状,以便及时停药和处理,防止进一步发展。,应注意药物的迟发反应(delay effect),这种反应常发生用药数月或数年后,如药物致癌、致畸作用。3.加强药物安全信息的收集和交流我国部分药品生产企业已经施行了不良反应招回制度。医疗机构加强药物安全信息工作,加速信息的交流,有效地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预防药源性疾病的发生,造福于民。,谢谢听讲,再见!,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