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10.88MB ,
资源ID:2220316      下载积分:1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22203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测定正丁醇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doc)为本站会员(j****9)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测定正丁醇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doc

1、 测定正丁醇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最大气泡压力法PB10。 。 。 。 。 。 。 。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系 摘要:本实验利用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了液体表面张力,即测定气体从毛细管口逸出时的气压,此时气压的作用力略大于毛细管口溶液的表面张力;并通过对不同浓度下表面活性物质正丙醇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浓度之间的关系,求得溶液界面上的吸附量和单个正丁醇分子的截面积。关键词:吸附作用 表面张力 最大气泡压力法 表面活性物质序言:液体表面的分子和内部的分子所处的环境不同,因此能量也不同。根据能量最低原理,溶质能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时,表面层中溶质的浓度应比溶液内部大,反之,溶质使溶液的表面张

2、力升高时,它在表面层中的浓度比在内部的浓度低。表面张力就是内部分子对表面分子的作用力,它是液体的重要属性之一,与所处的温度、压力、液体的组成共存的另一面的组成等因素都有关。对于溶液,由于溶质会影响表面张力,因此可以调节溶质在表面层的浓度来降低表面自由能。本实验采用最大气泡法法测定液体不同浓度条件下的表面张力,由此计算溶液的表面自由能、最大吸附量、表面活性物质正丁醇的横截面积,并验证了表面化学的相关基础理论。实验部分:1、实验设计1.在指定温度和压力下,吸附与溶液的表面张力及溶液的浓度有关。Gibbs 用热力学的方法推导出:TcR 在已知 与 c 关系式和 c、T 值后可以求得吸附量 。 2.在

3、一定温度下,吸附量与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由 Langmuir 等温式表示:Kc1 为饱和吸附量,K 为经验常数,与溶质的表面活性大小有关。将上式转化为直线方程,有: K1c若以 c 做图可得一条直线,由直线斜率可得 。在饱和吸附 的情况下,正丁醇分子在气液界面上铺满一层单分子层,则可用下式来求正丁醇分子的横截面积:AN1So3.最大气压法测微压差:当表面张力仪中的毛细管截面与欲测液面相齐时,液面沿毛细管上升。打开滴液漏斗的活塞,使水缓慢下滴而使体系内的压力增加,这时毛细管内的液面上受到一个比恒温试管中液面上稍大的压力,因此毛细管内的液面缓慢下降。当此压力差在毛细管端面上产生的作用里稍大于毛细管口

4、溶液的表面张力时,气泡就从毛细管口逸出。这个最大压力差可以从微压差测量仪上读出。如毛细管的半径为 r,气泡由毛细管口逸出时受到向下的总作用力为 r 2P 最大 而P 最大 P 系统 P 大气压 h grrg22最 大 h若用同一支毛细管和同个压力计,在同一个温度下,对两种溶液而言,则得1212h1211hKh因此,可以求得不同浓度的 值,并作出 -c 曲线,拟合得两者关系式,转而解决了 1.中的问题。2、实验仪器及试剂CS501 型超级恒温水浴( 重庆试验设备厂);DMP-2B 型数字式微压差测量仪(南京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恒温套管; 水泵;毛细管(半径为 0.150.2mm) ,浸泡于铬酸

5、洗液中; 100ml容量瓶(7 只);2ml 移液管(1 支);正丁醇溶液(分析纯) 。三、实验步骤1、毛细管常数的测定: 按实验装置图装好仪器,打开恒温水浴,使其温度稳定于 30。取一支浸泡在洗液中的毛细管依次次用自来水、蒸馏水反复清洗若干次,同样把玻璃套管也清洗干净,加上蒸馏水,插上毛细管,用套管下端的开关调节液面恰好与毛细管端面相切,使样品在其中恒温 10 分钟。在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自来水,注意切勿使体系漏气。然后调节分液漏斗下的活塞使水慢慢滴下,这时体系压力逐渐减小,直至气泡由毛细管口冒出,细心调节出泡速度,使之在510 秒钟内出一个。注意气泡爆破前数字式微压差测量仪的读数,并用电脑

6、采集数据得到最大的压差值,求平均值而得。根据手册查出 25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1.9710-3Nm-1,以/h=K 求出所使用的毛细管常数,此值控制在8cm 左右为宜,否则毛细管太粗误差较大,毛细管太细,易堵塞,气泡很难逸出。本实验装置图 2、不同浓度的正丁醇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用 2mL 移液管分别移取0.40ml、0.80ml、1.20ml、1.60ml、2.00ml、2.40ml 、2.80ml正丁醇到 100ml 容量瓶中,然后稀释到刻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按照由稀至浓的顺序依次进行测量。求得一系列浓度的正丁醇溶液的 h。结果讨论:1、实验结果1)毛细管常数 K = 0.0981m。2)

7、表面张力 与溶液浓度 c 的关系:=411.44c-215.04c+71.8033)极限吸附量 = 5.37*10 -6mol/m2。4) 正丁醇分子的横截面积 S0=0.309(nm 2 )而文献值各种直链醇的分子截面积为 0.2740.289nm 2,而本实验中测得为 0.309 nm2,实验结果较接近,偏大。c 图、c 图、c/ c 图详见后文数据处理二、误差分析:本次试验测得的正丁醇分子的横截面积比理论值偏大;-c、c/ -c 图与理论曲线大体吻合。本实验的误差来源主要有:(1)表面张力测量误差:1)由于毛细管管径很小,当正丁醇浓度增大时,体系粘度变大,管壁上容易吸附正丁醇分子,使得气

8、泡冒出很不规则,造成数据波动很大;2)实验要求毛细管底部与液面正好相切,并且毛细管完全垂直,但由于人眼分辨的差异等影响,这很难做到;且每次测量过程的相切情况各不相同。 3)毛细管的粗细及磨损程度会对结果造成影响;毛细管太粗则误差较大,过细则易阻塞,气泡难以逸出;4)出泡速度会影响P 值的读数,而出泡速度并不能精确控制使得每次的速度相同;而且在测量过程中偶尔出现气泡很难逸出的情况,造成压强测量值偏大; 5)其它系统误差,如在每次改变测量溶液浓度之后,应该用待测溶液反复清洗毛细管和恒温套管,在实际操作中残留是不可避免的,这样使测量溶液的表面张力与实际溶液的浓度不一致,导致实验误差;恒温槽温度的小幅

9、变动;装置气密性不好,有些许漏气会使测定最大压力差值偏小。(2)数据处理带来的误差1)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已经舍去了一些不好的点,因而结果带有一定的主观性。2)实验中使用了浓度而不是活度。只有在稀溶液情况下,浓度才近似等于活度;导致计算的正丁醇分子截面积偏差较大。这一点从 -c 图上明显可以看出,在浓度变大后曲线有明显的下降,与理论曲线存在较大的出入;2)c 曲线拟合形式(即选择的多项式级次)的不同会造成 c 图及 c/c 图与理论情况的偏差。三、小结1)本实验采用最大气泡法测定液体不同浓度条件下的表面张力,由此计算溶液的表面自由能、最大吸附量、表面活性物质正丁醇的横截面积,并验证了表面化学的相

10、关基础理论。2)实验操作步骤简单,但造成误差的因素较多,操作时要格外仔细:测定用的毛细管一定要先洗干净,否则气泡可能不能连续稳定地通过,而使压力计的读数不稳定;毛细管要尽量垂直,管口要和液面刚好接触,否则测得的数据将不只是液体表面的张力,还有插入部分液体的压力;表面张力和温度有关,因此要等溶液恒温后再测量;控制好出泡速度,读取压力计的压力差时,应取气泡单个逸出时的最大压力差。参考资料:1.物理化学 (南京大学 物理化学教研室 傅献彩 沈文霞 姚天扬 编)2.物理化学实验电子版讲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光明)Abstract: This experiment utilized the bigge

11、st bubble pressure method, which means measure the air pressure when bubble is defusing from capillary tube, that moment force of air a bit more than the surface tension, to measure surface tension. Than, on basis of the linking between the surface tension of normal butanol liquid of different conce

12、ntration, calculate the amount of absorption on the surface and the section surface of one butanol molecule.Key words:absorption effect; surface tension; the biggest bubble pressure method; surface active substance附录:实验数据处理1.原始数据:大气压:101.18 Kpa恒温槽温度:30.00正丁醇的分子量 M=74.21g/mol密度 =0.8098g/ml30.00时,水的表面

13、张力 =71.18*10 -3N*m-1实验中分别用不同体积的正丁醇配制成 Vo=100ml 的溶液,溶液的浓度为 C=V/(MVo) ;数据记录表如下:正丁醇用量ml 0.00 0.40 0.80 1.20 1.60 2.00 2.40 2.80溶液浓度C/mol*l-1 0.00 0.0437 0.0874 0.1311 0.1748 0.2185 0.2622 0305已知 25水的表面张力为 =71.18*10 -3N/m有上述数据可以得知,纯水的p H 20 =725.1mPa毛细管常数 K=/p H 20 =71.18*10-3/725.1*10-3=0.0981m由公式 i=Kp

14、 i 可以得到不同浓度时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已填入上表,见最后一栏)2.数据处理和分析(Excel 处理)1) -c 曲线9P 1/mpa 725.5 646.8 593.0 502.0 474.9 451.7 446.6 530.5P 2/mpa 725.1 646.5 591.8 502.7 472.1 447.9 451.5 528.4P 3/mpa 724.9 644.5 589.8 503.4 472.0 447.1 451.0 530.2P 4/mpa 725.3 647.5 590.3 501.9 472.5 450.7 452.2 529.3P 5/mpa 725.2 644

15、.0 591.1 502.7 473.6 446.6 453.0 531.6P 6/mpa 724.8 646.8 590.7 501.7 471.9 451.5 449.3 530.0平均P/mpa 725.1 646.0 591.1 502.0 472.4 449.2 450.6 530.0正丁醇液/10 -3N*m-171.18 63.41 58.02 49.47 46.37 44.10 44.23 52.02根据理论, 随 c 变化应该是递减趋势,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随着浓度的增大,毛细管下端冒泡越来越难控制,结果的准确性也不如浓度小的情况,故舍去最后一点,重新作图,并作多项式拟合,如下:可以看出来修正后的相关性更好。拟合得 与 C 的关系式为:=411.44c-215.04c+71.803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