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儿腹泻(一)敷脐方 组成 车前子、丁香各 1 克,肉挂 2 克。 (车前子一袋【分 15 次用】丁香一袋【分 3 次使用】肉桂 2 带【分 3 次使用】)制法上药各研细末、和匀备用。 用法用时取 2 克置脐中,然后以加热之纸膏药盖贴于上。每隔 2 天换药 1 次。 功用温中止泻。 主治 1 小儿腹泻( 脾虚型),疗效 一般 1 次即可获效。无不良反应。附记引自中药贴敷疗法 。(二)贴剂膏组成朱砂、樟脑、松香、明矾各等份。 制法上药各研细末,和匀备用。 用法成人取黄豆大 2 粒,小儿减半,填于脐中心,外用胶布或膏药封贴, 1 次不愈者,可在 24 小时后更换 1 次。功用 温散止痛,因肠止泻。
2、 主治1 肠炎与婴幼儿腹泻( 单纯消化不良) 。 疗效1 治疗肠炎 30 例,痊愈 28 例,无效 2 例。用治轻型幼、婴儿腹泻 30 例,痊愈 37例,无效 3 例。贴后一般 212 小时见效。 附记引自 1g 75 年赤脚医生杂志(5)。 (三 )止泻敷脐方 组成吴茱萸、肉桂、黄连、木香各 3 克,苍术 5 克。 (吴茱萸 1 袋、肉桂 1 袋、木香 2袋苍术 1 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与适量葱白捣烂如泥状,摊成药饼状备用。 用法上药分 2 次敷于神阴穴上,外用伤湿止痛膏覆盖固定。 24 小时换药 1 次。同时配用西药止泻 4 味药(复方新诺明,多酶片,复方地芬诺脂,次硝酸铋) ,按体重给
3、药。功用温中燥湿,消炎理气。 主治小儿肠炎。 疗效治疗 65 例,全部有效。 附记引自 l 991 年陕西中医(8)。加减:脾胃虚寒考去黄连,加小茴香、赤石脂各 5克;湿热下注者去肉桂、吴茱萸,加秦皮 5 克。 (四 )复方五倍散 组成五倍子 9 克,生姜、吴茱萸各 6 克,白胡椒 7 粒。葱白 1 段。 (五倍子 2 袋,生姜、吴茱萸各两袋,?) 制法上药姜葱捣烂,余药研细末,食酷 20 一 25 毫升加热至 50 一 60与上药搅拌成稀糊状备用。 用法脐部先用凡士林涂檫 1 遍,再趁热(不烫) 敷脐部(约 6 厘米6 厘米,厚 0.3-0.5 厘米),外盖塑料纸,纱布,绷带包扎。每日换药
4、1 次。治疗中少食,口服复方维生素 B及自配 5糖盐水。 功用散寒补脾,酸涩收敛止泻。 主治婴幼儿腹泻。 疗效治疗 18 例,治愈 15 例,好转 3 例。 附记引自 1986 年中西医结合杂志(6)。重型湿热泻不宜使用。(五) 丁香荜茇散 组成3 丁香 30 克,荜茇 10 克,胡椒、肉桂、吴茱萸各 5 克,车前子 20 克(炒)。 (丁香 10 袋,荜茇 3 袋,胡椒 8 袋,肉桂、吴茱萸各 2 袋,车前子 2 袋【分三次使用】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用时取药末 0.1-0.3 克置人脐窝内,并以胶布固定。1-2 天换药 1 次。功用温中散寒,利湿止泻。 主治婴幼儿腹泻。 疗效治疗
5、 32l 例,年龄为 14 天至 5 岁。其中脾胃虚寒型 215 例,食积型 105 例。并配合内服方药。痊愈 221 例,有效 92 例,无效 8 例,总有效率为 975。 附记引自 1988 年广西中医药(1)。本方对虚寒型腹胀、腹痛、腹泻疗效显著,余型次之。患有脐炎或皮肤过敏者忌用。 (六)贴敷方组成苦参、苍术各适量( 热重用 3 倍苦参、湿重用 3 倍苍术);肉桂、苍术各等份;芒硝、苍术各适量;苍术、藁本(按 2:1 配合) 。 制法 上药各研细末备用。 用法方醋调敷两足心( 涌泉穴) ,外用纱布包扎,4-12 小时换药 1 次,泻缓可延长;方用唾液调和敷脐,24 小时换药 1 次,同
6、时配合艾条温灸足三里,每日 1 次,每次1530 分钟;方先用芒硝(一般 60-120 克)罨于腹部,布帛扎紧,6-12 小时后取下,再取苍术粉适量,用唾液调和,填脐中令满,外覆盖旧膏药或胶布,1-2 天换药,2 或 3 次除去;方用唾液调和,纳脐中令满,外用旧膏药或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 1 次。 功用清利止泻;温中止泻;消食止泻;疏风散寒止泻。 主治婴幼儿腹泻( 湿热型用方;脾虚型用方;伤食型用方;风寒型用方)。 疗效一般 24 次即可见效或痊愈。 附记引自 1982 年上海中医药杂志(6)。小儿滞积(一) 灵宝化积膏组成巴豆仁、蓖麻仁各 100 粒,五灵脂 200 克,阿魏(醋煮化) 当
7、归各 50 克,两头尖,穿山甲,乳香,没药各 25 克,麝香 3 克,松香 750 克,芝麻油 250 毫升。 (五灵脂20 袋,当归 5 袋,乳香、没药各 4 袋)制法上药除乳香、没药、麝香、松香、阿魏外,余药均切片浸油内 3 天,用沙锅煎药至焦黑色,过滤去渣,入松香,煎 30 分钟,再人乳香、没药、麝香、阿魏,然后取出,入水中抽洗,以金黄色为度。煎时以桃柳枝搅匀,勿令焦。 用法用狗皮摊贴患处( 自中脘穴处) ,每日须热熨,令药气深入为效。 功用消食化积,活络消胀。 主治积滞。 疗效屡用神效。 附记引自串雅内编 。 (二)玄胡粉组成延胡索粉 3 克,胡椒粉 0.5 克。 (延胡索 1 袋【
8、分三次使用】 ,胡椒粉 1 袋)制法上药混匀备用。 用法取上药放人脐中,外用消毒塑料布或油纸,或消毒纱布盖亡,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 次。 功用消积除胀。 主治小儿积滞。 疗效外敷 1-2 天可见效,一般 3-5 天即可痊愈。附记引自 1985 年湖北中医杂志(2)。 (三 )化积膏组成白术 25 克,枳实 15 克,大黄 10 克。 (白术 4 袋,枳实 5 袋【分两次使用】 ,大黄3 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用白醋调成糊状备用。 用法取上药膏外敷脐中及周围,用塑料纸盖上,纱布包扎。每日换药 1 次。 功用健脾导滞,破气化积。 主治小儿积油( 慢性消化不良) 。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 3 或 4
9、次见效。 附记引引自外治汇要 。又用芒硝 60-90 克,布包好,扎十脐部,效果亦佳。 (四 )消积散 组成肉桂 60 克,丁香 30 克,苍术 30 克,焦三仙各 30 克,积壳 10 克,玄明粉 10 克。(肉桂 20 袋,丁香 10 袋,苍术 5 袋,枳壳 5 袋【分三次使用】 )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贮瓶备用。用法取穴:主穴:神阙。配八:脾俞、肾俞、涌泉等。先将所选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再取药粉适量放入小酒杯中,加适量注射用水或生姜汁调成糊状,填人脐中(神阙穴) ,胶布固定。选敷配穴 1-3 个。贴敷 24-60 小时更换 1 次( 视年龄大小而定),去药后 1-2 天再敷。5 次为
10、1 个疗程。 功用调中和胃,消积导滞。主治小儿积滞。 疗效治疗 30 例,男 13 例,女 17 例;年龄 213 岁;病程 19 年。结果:治愈 27 例,好转 3 例。6 个月随访 27 例中 25 例未复发。 附记引自 2004 年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5)。 小儿厌食症(一)桅杏膏 组成杏仁(去皮)、栀子、小红枣(前 3 味,女子各用 7 粒,男子各用 8 粒),黍米 1 撮。 制法先将黍米、红枣放入碗中,加适量水,上锅蒸 20 分钟取出,待凉后,将枣核去掉,再加入前 2 味药粉,一起扔如烂泥状,平摊于一块黑布上备用。 用法将膏药贴敷于脐腹部,用胶布固定,敷 24 小时后去掉,以腹部出现
11、青色为适宜,连敷 2 贴。 功用健脾醒胃,消炎化积。 主治小儿食积厌食症。 疗效治疗 40 例,39 例有效,1 例因胶布过敏而停用。附记引自 1988 年河北中医(2)。成人亦可用之。 (二)消化膏组成炒神曲、炒麦芽、焦山楂各 10 克,炒菜服子、陈皮、炒鸡内金各 6 克,延胡索5 克。 (炒神曲、炒麦芽、焦山楂歌 1 袋,炒莱菔子、炒鸡内金各 3 袋【分5 次使用】 ,陈皮 1 袋,延胡索 1 袋【分两次使用】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用时取 10-15 克药粉,加入淀粉少许,用白开水调成软膏状,敷贴肚脐上,外用纱布固定。晚敷晨取,每日 1 次,5 次为 1 个疗程。 功用消食化积,
12、理气导滞。 主治小儿厌食,饮食停滞、脘腹胀满,呕吐或泄泻等。 疗效一般连敷 1 或 2 个疗程即可见效或痊愈。 附记笔者经验方。 (三)吴萸椒矾散组成吴茱萸、白胡椒、白矾各等份。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用法用时取上药粉 20 克,用陈醋调和成软膏状,敷于双足涌泉穴上,外用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功用温中散寒,清热燥湿。 主治小儿厌食症( 虚寒型)。 疗效屡用效佳。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 (四) 藿佩散 组成藿香、佩兰叶、广木香、焦山楂各等份(藿香 1 袋,佩兰 1 袋,木香 2 袋,焦山楂 1 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用时取药末 10-15 克,用陈醋调成糊状,外敷于肚脐和
13、中脘穴上,外以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 1 次。功用消食醒胃。 主治小儿厌食症。 疗效治疗数例,均获良效。 附记笔者祖传秘方。 (五) 健脾消食散 组成神曲、鸡内金、山楂、白术、炒二芽(谷、麦芽) 、陈皮、木香、党参、山药、莱菔子各等份。 (神曲、炒鸡内金、山楂、炒谷芽、炒麦芽、党参、山药、莱菔子各 1 袋【分三次使用】 ,白术、陈皮、木香各 1 袋【分两次使用】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用法取药末 2-3 克,用米醋调为糊状,敷于中脘、肚脐处(或交替贴敷) ,外加包扎固定。每日或隔日换药 1 次,连用 30 天。功用健脾消积,和胃化食。 主治小儿厌食。 疗效屡用有效,久治效佳。 附记引
14、自外治心悟 。方名为编者拟加。本方可兼治小儿积滞、伤食症。 (六 )芒硝药饼方 组成芒硝 30 克,山楂、山桅子、大枣(去核) 各 7 粒,葱头 9 个,面粉 35 克。 (芒硝3 袋) 制法上药共捣烂如泥糊状,加白酒少许调匀,做成 2 个药饼备用。 用法取药饼敷于肚脐及其对应的背部正中(命门) ,用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 次,连用 57 天。功用消食、导滞、和胃。 主治小儿厌食。 疗效屡用效佳。附记引自外治心悟 。本方可兼治小儿积滞、伤食症。 (七) 五味消食贴 组成青黛、厚朴各 6 克,丁香、芒硝各 3 克,冰片 1 克 。 (青黛 6 袋,厚朴 2 袋,丁香 1 袋,芒硝 1 袋
15、【分三次使用】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用法取药末适量,用鸡蛋清调为稀糊状,贴肚脐处,上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 1 次,连用 3-5 天。 功用解热消食,行气和胃。 主治小儿厌食,兼治小儿积滞。 疗效屡用效佳。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 。方名为编者拟加。 小儿食积(一) 二仁膏 组成生桅子仁 30 粒,杏仁 9 克,白胡椒 6 克,鸡蛋 l 枚,葱头 7 个,面粉 1 匙,丁香 30 粒。 制法上药除鸡蛋外,混合研烂,用高梁酒拌和,以鸡蛋清调匀,然后用荷叶包裹好备用。 用法敷贴于两足底涌泉穴上,外用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 1 次,敷至病愈为止。 功用消食化积,理气消炎。 主治小儿食积,气
16、滞积热。 疗效屡用有效,多数可愈。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 (二) 桅蛋膏 组成生桅子 10 克,面粉、鸡蛋清各适量。 制法将桅子研成细末,加入面粉拌匀,然后放入鸡蛋清和匀 3 个药饼,备用。用法分别敷于息儿的脐部、两足底涌泉穴上,每日换药 1 次,连敷 3-5 次为 1 个疗程。 功用 清胃消食。 主治小儿食积,腔胀发热。 疗效试治数例,效佳。 附记民间方。 (三) 消胀膏 组成甜酒曲 1 个,芒硝、桅子仁各 6 克,杏仁 10 克,使君子仁 7 粒。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用时取药粉适量,晚上用浓茶水调匀敷于肚脐上,布带包扎好,次晨除去,连敷 3 晚。功用化食消胀。 主治腹胀不消食。
17、疗效屡用效佳。附记引自外治汇要 。 (四)养术散 组成荞麦粉 60 克,苍术 25 克,米醋适量。 (苍术 4 袋)制法将苍术研细过筛与荞麦粉拌匀,掺入米醋炒热,备用。 用法每取适量敷于脐孔上,用纱布包扎。23 天换药 1 次。 功用健脾化积。主治小儿食积,消化不良。 疗效治疗数例,均效。 附记民间方。 疳积(一) 治疳灵 组成生桅子仁 30 粒,桃仁 7 粒,芒硝 9 克,葱头 7 个,飞箩面 1 匙,鸡蛋 1 枚(去黄),蜂蜜适量。 制法将上药研为细末,用蜂蜜、蛋清调匀,备用。 用法用荷叶为托,外敷肚皮上,用纱布固定,每日换药 1 次。 功用清热、活血、消积。 主治小儿疳疾,症见头大颈细,
18、面露青筋,腹大便泻等。 疗效待 1 周时间,药呈青黑色,其病自退。 附记引自经验奇效良方 (二) 疳疾方 组成芒硝 9 克,苦杏仁 6 克,生桅于 7 粒,真头道酒糟 180 克,葱头 7 个,白飞箩面 9 克,大红枣 7 粒(去核)。 (芒硝 1 袋,苦杏仁 2 袋【 分三次使用】 ) 制法共入石臼内,捣烂如泥备用。 用法用白布 2 幅,约半尺阔,把药放在布上摊开。l 幅贴在肚脐眼上,1 幅贴背后,对着肚脐眼处,用带捆好。贴 3 天后,皮肉上不见青色,再贴 1 次。 功用清热、行滞、消积、健脾。 主治小儿疳疾。 疗效屡试屡验。 附记引自病家常识 。 (三) 疳积散 组成桃仁、杏仁、生山桅子各
19、等份。 (桃仁 2 袋,杏仁 2 袋,栀子 2 袋)制法上药晒干研细末,加冰片、樟脑各少许,拌匀,装瓶备用。 用法用时取药末 15-20 克,用鸡蛋清调匀成糊状,干湿适宜、敷于双侧内关穴上,然后用纱布包扎,不宜太紧,24 小时除之。不应再敷,每次间隔 2-3 天。功用行气、化淤、除积热。 主治小儿疳症,面色萎黄,形体略瘦,烦躁易怒,好哭。时有低热,日轻暮重,口渴欲饮,但饮之不多,胃纳欠香,偏嗜香甜,大便稀溏,或不稀不稠,舌苔白腻。 疗效疳证初、中期,一般 1 次多见效,少数患儿 2 次,最多不超过 3 次。 附记引自 1981 年新中医(1)。 (四) 肥儿膏 组成黄芪、茯苓、白术、炙甘草、制
20、厚朴、摈榔、山楂、麦芽、神曲、陈皮、益智仁、木香、砂仁、山药、莪术、使君子、川楝肉、胡黄连、芜荑各 15 克。 (黄芪、茯苓、槟榔、山楂、神曲、益智仁、山药、莪术、使君子、川楝子各3 袋【分 2 次使用】 ,白术、陈皮、木香 5 袋【分两次使用】 ,炙甘草、厚朴、砂仁、胡黄连各 10 袋【分两次使用】 ,麦芽 1 袋)制法麻油熬,黄丹收,朱砂 3 克搅匀、摊膏备用。 用法贴肚脐上。 功用益气健脾、消积化食。 主治疳病虚中夹实,脾胀泄泻及疹后将成疳者。 疗效屡用皆效。附记引自理澜骈文 。(五)阿魏散 组成阿魏(炒)、没药(去油)、乳香( 去油)、桂心各 6 克,丁香 2 克。 (没药 1 袋,乳
21、香1 袋,丁香 2 袋【分两次使用】 )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用法用时取药末 1.5-3 克,填入肚脐上,以纱布包扎。每 2 天换药 1 次,敷到病愈为止。 功用温中化积,活络消胀。 主治食积,奶积,虫积。 疗效屡试屡验。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 。小儿流涎症(一) 滞颐方 组成吴茱萸、盐附片各 5 克,面粉 l 0 克。 (吴茱萸 2 袋,附片 2 袋)制法将前 2 味研细末,人面粉拌匀,用半水半醋调成干糊状备用。 用法取上药贴两足心( 涌泉穴) 上,用纱布扎紧,晚贴晨除之。功用温补降热。 主治小儿长期流涎。 疗效效果很好,多 1 夜而愈。 附记引自绵阳地区老中医经验选编(2)。 (二)
22、 抽薪散 组成吴茱萸子 3 份,天南星 1 份。 (吴茱萸 6 袋,天南星 1 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用法用时取药粉 15 克,用陈米醋调成熟厚糊状饼,敷贴涌泉穴 (男左女右),外用纱布扎紧,每次敷贴 12 小时,一般 3 或 4 次即可。 功用散寒化痰,导热下行。 主治小儿口角流涎。 疗效治疗 l00 多例,均获痊愈。 附记引自 1988 年医学文选(1)中祖传秘方验方集。 (三) 敷脐控涎散 组成益智仁、滑石各 l0 克,甘草 3 克,车前子、冰片各 6 克。 (益智仁、滑石各、甘草 1 袋,车前子 2 袋【分 5 次使用】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用时取药粉适量,续敷脐
23、部,外用麝香壮骨膏固定。每日换药 1 次。 功用摄津渗湿,攻补兼施。 主治小儿口角流涎。 疗效治疗 32 例,痊愈 25 例,显效 4 例,有效 2 例,总有效率达 100。 附记引自 1990 年陕西中医(4)。 (四) 南黄府醋饼 组成制天南星 30 克,生蒲黄 12 克。 (制天南星 5 袋,2 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用府醋(保宁醋) 适量调制成饼备用。 用法取饼贴足心涌泉穴( 男左女右) ,用纱布包扎,12 小时弃之。 功用温肾补脾,敛涩止唾。 主治小儿口角流涎。 疗效治疗 132 例,痊愈 l18 例,好转 11 例,无效 3 例。 附记引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五)肉桂散组成肉桂 10
24、克。 (肉桂 3 袋) 制法研细末备用。 用法取上药粉,用醋调至糊饼状。每晚于小儿临睡前,将药膏匀摊于 2 块纱布上,分别贴敷于两侧涌泉穴,外用胶布固定。次日晨起取下,连敷 3-5 次,即可告愈。功用温脾摄唾。 主治小儿流涎症。 疗效治疗 6 例,效果满意。 后记引自 1983 年中医杂志(5)。本法用于脾冷多涎者有效。若属热邪壅滞者则非所宜。脾虚所致而缠绵日久的重症,最好加服健脾益气之剂。小儿夜啼(一) 泻心导赤饼 组成木通 25 克,生地黄 45 克,黄连、甘草、灯心草各 15 克(生地黄 1 袋,黄连、甘草各 1 袋【分两次使用】 ,灯心草 3 袋【分 4 次使用】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
25、加白蜜滚水调和成饼。 用法敷贴两手心劳官穴上。 功用清心泻火。 主治小儿心有积热所致之夜啼或擦舌、弄舌,或二便不通等症。非实热不用。 疗效屡用效佳。 附记引自 1979 年上海中医药杂志(2)。 (二) 解热安神膏 组成羌活、防风、天麻、薄荷、黄连、甘草、全蝎、僵蚕、胆南星各 10 克,犀角片6 克(用水牛角 15 克代,切片 )。 (羌活、天麻、薄荷、胆南星各 2 袋,防风、僵蚕各1 袋,黄连、甘草、全蝎各 3 袋, ) 制法麻油熬,黄丹收。摊膏备用。 用法贴胸口和肚脐上。 功用镇心解热,息风镇静,退惊安神。 主治小儿热、惊、躁、啼等症。 疗效屡用神效。 附记引自理渝骈文 。 (三) 敷脐方
26、 组成牵牛子 7 粒。 制法上药研末,用温水调成糊状备用。 用法于临睡前敷于肚脐上,用胶布或绷带固定。功用逐水泻火。 主治小儿夜啼,白天嬉耍,饮食如常,黑夜入睡后开始哭闹天明即止。 疗效经治 20 例,一般多在当夜就能止啼哭。 附记引自 1983 年中医杂志(4)。 (四) 五砂散 组成五倍子 1.5 克,朱砂 0.5 克,陈细茶适量。 (五倍子 1 袋【分三次使用】 , )制法将前 2 味药研细末,陈细茶嚼烂,混合后加水少许捏成小饼状备用。用法敷贴脐中,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晚换药 1 次。 功用清心安神。 主治小儿夜啼。 疗效经治 12 例,般 36 次,症状消失而愈。 附记引自 1984
27、 年四川中医(6)。(五) 贴敷方 组成五倍于子 50 克;牛蒡子 3 克;吴茱萸 12 克; 朱砂 25 克;铅粉、朱砂各等份。 制法上 5 方均研为细末备用。用法方用乳母唾液调敷脐中,以纱布固定。每日换药 2 次,连敷 35 天,以治愈为度;方敷脐中,外用药膏固定,每日换药 2 或 3 次,连敷 35 天;方用强调匀,敷双足底涌泉穴,外用纱布固定,每日换药 1 次;方用冷开水调匀敷双足底涌泉穴,每日换药 2 或 3 次;方用鸡蛋清调匀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换药 1 次。 主治小儿夜啼。 疗效上 5 方用之多效。 附记民间方。 (六) 二龙止啼散 组成伏龙肝(灶心土)60 克,地龙粪、豆豉各
28、30 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用法取药末适量,用鸡蛋清调为泥糊状,涂敷患儿头顶心、双足心、双手心及剑突下,上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 1 次,连用 3-5 天。 功用清热、宁心、安神。 主治小儿夜啼。 疗效屡用效佳。 附记引自外治心悟 。方名为编者拟加。又方用单味伏龙肝,依上法用之,效果亦佳。小儿疝气()麝香膏 组成麝香 l 克,阿魏 9 克,芒硝 6 克,普通膏药 24 克。 (芒硝 1 袋【分两次使用】 ) 制法将膏药放在小铜勺中熔化,然后将阿魏、芒硝放入佯化拌和,匀摊在 l0 厘米见方的薄布上,最后将麝香匀撤在药膏上面备用。用法贴敷患处。 功用治疝止痛。 主治小儿疝气。 疗效疗效甚佳,一般 5-8 天即愈。 附记引自 1965 年中医杂志(12)。(二) 外敷方 组成生香附、木瓜、紫苏叶、橘红各 10 克。 (香附、木瓜、紫苏叶各 1 袋,橘红2 袋)制法上药水煎、取汁备用。 用法用毛巾趁热浸湿药汁后,外敷肿物处,每日 1 次,每次 15-30 分钟,治愈为止功用理气、散寒、止痛。主治小儿各种疝气。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