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5 ,大小:632KB ,
资源ID:2222933      下载积分:1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22229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类型.doc)为本站会员(sk****8)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类型.doc

1、“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类型、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结题报告莫愁新寓小学课题组1998 年 2 月,我校确立了“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类型、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专题并向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进行课题申报,1998 年 6 月经南京市普通教育科研学术委员会评审,此课题被确定为南京市“九五”教育科研立项课题。近三年来,我校课题组在市、区教科研部门领导与专家的热情关心和具体指导下,依据课题研究计划,认真开展研究,现已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基本实现了以期的研究目标。课题的提出:基础教育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其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保障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让每一个

2、适龄儿童入学,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因此,教育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由于生源素质的差异,也由于学生入学后学生自身发展的差异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环境教育产生的不同影响,导致同一年级、同一班级中的学生学习产生分化现象,从而出现一部分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这是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如何使这类学困生的学习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符合义务教育的质量标准,是涉及到保证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行素质教育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类学生的转化。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转化学困生,单靠主观的、盲目的、

3、随意的个别化尝试与实践是不够的,必须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和科学的教育理论支撑下,有组织、有目标、有系统地进行集体性攻关研究,才能在转化学困生的理论与实践上有突破,见成效。我们莫愁新寓小学位于莫愁湖小区。近十年来,该小区建设发展迅速,人口急剧增加,居民成份日趋复杂,既有文化层次较高的省、市、区机关工作人员及大、中、小学教职工,又有原来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还有外地来宁经商或从事其它各种经营活动的暂住人口。由于居民文化素质以及对子女教育辅导能力的差距,形成了我校生源素质及学生学习状况的极大差异,也由于教育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导致一小部分学生学习产生困难。为了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我校广大教师长期以来坚

4、持努力做好这类学生的转化工作,进行了许多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自1998 年,我校全面实行不留级制度,提出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这一举措更增添了教师们重视和强化学困生转化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开展学困生的类型、成因及教育对策的专题研究,成为我校广大教师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于是开展“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类型、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便水到渠成、应运而生。课题组全体成员信心十足,决心在专家的指导下,勇于学习和探索,在切实搞好学困生的转化研究,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为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作出新贡献。研究目标与内容:1、研究目标:坚持以素质教

5、育的基本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学习理论为依据,以扎实的教学实践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研究、探讨学困生的类型与成因,寻求科学有效的教育转化策略,形成比较系统的学困生工作经验与理论,并切实促进学困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研究内容:鉴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取得合格要求的学习效果,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学困生的形成一般也是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不适应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困生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形成因素也是多方面的,至于探索切实有效的教育对策,更是一件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探究性深刻的工程。无论是学困生的类型、成因,还是教育对策,都需要我们

6、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系统、综合的研究。为此,我校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粗取精、由分到合的原则,确定了学困生的类型、成因及教育对策三个研究重点,并具体分解为以下研究内容: 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类型以及在不同学科中的表现形式; 学困生形成过程中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作用; 学困生形成过程中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环境教育的影响; 不良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与预防; 对学困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对学困生不良学习行为的纠正; 对学困生不良心理的矫治; 对学困生教育艺术的探索与激励机制的研究; 低、中、高年级学习分化的预防。研究方法与过程:1、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专题组成员统一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中有

7、关学习理论,为从事课题研究提供正确可靠的理论依据;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学困生研究的已有成果、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为我校课题研究的经验借鉴。 个案研究。在教育调查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对象,对具有典型特征的学生建立个案登记表,首先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其后对其施加影响并跟踪观察,从观察记录中作出深入的理性分析研究,得出比较科学的事实结论。 经验总结。根据专题研究计划,对各阶段或全过程研究进行分析概括,揭示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促进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最终形成比较科学的、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学困生工作经验与理论。 2、研究过程:在近三年的学困生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注意

8、把学困生研究中的类型研究、成因研究与对策研究三个重点当作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同时又注意三个重点的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在具体研究中,根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把类型与成因的研究作为对策研究的基础,把对策研究作为类型与成因研究的目标,做到有分有合,各个击破,逐步深入。专题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8 年):前期准备阶段。 广泛收集转化小学学困生的教育资料,在校内广泛宣传发动,组织课题组,确定课题研究内容,拟定课题总体方案,并向市教科所申请立项,以求得到专家的指导与支持。 组织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为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做好理论准备。我们拟

9、定了 14 个学习思考题供专题组成员统一学习。每位成员专门准备一本学习笔记本,广泛查阅教育理论书籍与教学研究资料,分门别类进行学习摘抄,并定期进行学习笔记交流,做到信息资源共享,极大地开阔了教师们的科研视野,夯实了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阶段(1999 年):课题实施阶段。 专题组成员按学科、分阶段对学生学习状况全面调查和分析,依据对学困生的界定初步确定研究对象,并进行深刻、准确的观察了解,然后建立学困生个案情况登记表。个案情况登记表项目设置合理,查阅登记表便可以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和发展变化。 为使课题研究覆盖面大,研究结论有充分的说明力,课题组成员按语文、数学、综合学科组成三个小组,每个学科

10、小组又注意按低、中、高年段配备人选。课题组共建立个案 69 份,占全校学生数的 7%;每位教师坚持对研究对象跟踪观察,定期记录,做到第一手资料真实可靠,从而保证了由事实资料的可靠性达到研究结论的可信性,最终取得课题研究成果的可行性。 按学困生的类型研究成因研究对策研究的程序,分为三个阶段深入研究。每一个阶段的研究或单兵作战,或联合攻击,有资料、有分析、有阶段性成果研究论文。第三阶段(2000 年):全面总结阶段。 专题组成员认真回顾学习、研究、实践的全部情况,仔细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研究论文或个案分析,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总结提高任务,形成个人或小组的研究成果。 学校专题组对课题研究进行全过程、全

11、方位的总结,完成研究报告,编辑课题研究专集“新寓之光”,完善所有课题结题资料,邀请市、区教育科研部门的领导与专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课题研究结论:1、科学界定是学困生研究的前提。任何一个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都应该有一定的研究范围,否则,研究就无法进行。“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类型、成因及教育对策”课题必须首先就学困生这一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界定,这样可以使课题研究在确定的范围内开展,使课题思路清晰,避免概念模糊,研究结果更具有针对性和可靠性。在界定“学习困难学生”涵义时,我们坚持既克服复杂化的倾向,又注意避免简单化的做法,遵照“把握学困生本质的准确性与内涵的全面性相结合”、“学习行为的稳定性与学习效

12、果的稳定性相结合”、“已有的科研成果与本校实情相结合”的原则,依据国内外学习理论,调查分析我校学生学习状况,对我校课题中的“学习困难学生”界定为“在知识、能力、品格、体质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不能适应同年龄段或同班级学生的统一发展,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和必要的医疗措施予以补偿和矫治的学生。这类学生智商水平属于正常状态,只是由于环境、学校、家庭及自身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行为、语言、心理等方面的不良状况,导致学习成绩落后,学习能力低下,学习新知困难。 根据这一界定,有两类学生不属于本课题研究范围,一

13、类是弱智类,另一类为假性学习困难类,即智力正常、头脑灵活,只是由于特殊原因造成学习暂时性困难。2、正确分类是学困生研究的基础。根据我们所了解的学习理论以及占有的学困生研究成果资料来看,对学困生的分类有着不同的原则、不同的方法。为了避免分类的复杂化,便于教师们理解掌握概念,有利于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对所掌握的个案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把我校的学困生大致划分为动机型学困生、智力型学困生、方法型学困生和心理型学困生四种类型。 动机型学困生。这类学生智力正常,头脑灵活,往往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一定的发展潜力,但由于缺乏不断进取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懒散,长此以往形成学习问题积重难返,导致学习困难。主要表

14、现为:没有理想与抱负,缺乏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对上课与作业无兴趣,注意力容易分散,行为缺乏自制力,情绪和性格上忽冷忽热,有的性格蛮横,有的孤僻,在心理上往往出现自卑或反抗、逆反等不良心理。学习困难反映在一科和多科方面。 智力型学困生。这类学生智商一般或偏低,由于语言运用、理解能力较差,思维出现障碍而引起学习困难。主要表现为:学习机械呆板,记忆力差,理解缓慢;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差,表述混乱,言语哆嗦,层次不清,语病较多,常常言不达意。这类学生往往学习努力,渴望成功,但又得不到成功,常处于委屈、苦恼之中;渴望友谊,但又得不到理解和帮助,常处于孤独、矛盾之中;心理上多表现为自卑和胆怯。学习困难多

15、反映在多学科方面。 方法型学困生。这类学生智力能适应学习需要,但因为学习方法不当而引起学习困难。主要表现为:有的学生靠死记硬背,不能活记活用;的眼高手低,不求甚解;有的无良好习惯,丢三拉四;有的不善于协调各科学习,偏重某一门功课,放弃其它学科;有的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困难一般反映在某一学科上。 外因型学困生。这类学生一般是智力正常、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适应学习需要,但由于环境、学校或家庭等外部因素的刺激和干扰,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造成学习困难。主要表现为:态度消极,情绪低沉,感情脆弱,行动盲目冲动,有时过度焦虑,有时容易情绪激动,表现无常,心理创伤严重。这类学生往往家庭破裂、父母离婚

16、者居多。3、找准成因是学困生研究的关键。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影响其学习的有内因和外因两个因素,内因是制约人的思想行为的内在心理因素,制约学习的内因有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或学习兴趣;外因是制约人的思想行为的外在环境因素,诸如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当内外因素对学生发生积极影响时,学习就有动力,就会自觉,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反之,产生消极影响,且长久不能排除,就会使学生学习滑坡,成绩下降,直至厌学,形成学习困难。我们从多方位、多角度对学困生成因进行深刻的分析,认为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四个方面归因。 家庭教育有严重缺陷。家庭是教育的第一个源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是有的

17、家长严重忽视家庭教育,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老师,完全忘记了“养不教,父之过”的古训;有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不是过分溺爱、百般呵护,就是严加管教,大声训斥,稍有过错,便是责骂甚至体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还有的家长品行不端,父母沾有酗酒、赌博、偷盗、吸毒等恶习,或夫妻不和闹离婚,致使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教育和应有的家庭温暖,心灵受到巨大的创伤。 不良社会环境影响。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社会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变革,思想意识处于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消极因素,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读书无用论等社会思潮和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必然会

18、影响一部分学生,致使他们偏离健康成长的道路。许多事例还证明,一个厌学、逃学的学生背后往往有几个或一伙不三不四的小青年。这都说明了净化社会空气、优化教育外部环境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方法不当。在教学中以至整个学校生活中,如果对学生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当,常常给学生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和无法忍受的刺激,导致严重的损失或后果。方法不当一般表现为教师的教育不公正,批评不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或教师态度冷漠,缺乏应有的同情心;或态度粗暴,经常训斥、辱骂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使学生惊慌失措,良知变得迟钝麻木,丧失了对情感、对知识的感受性。 自身内因障碍。学困生在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除了受到来自外部的消极因素的影响

19、外,自身内在因素出现障碍也是不可否认的。大量学困生不仅学习成绩落后,往往在学习动机上缺乏明确认识、学习态度马马虎虎、学习行为懒懒散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存在着严重缺陷。4、寻求对策是学困生研究的目标。对学困生进行分类,挖掘成因,就是为寻求科学有效的教育对策提供依据。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教育的影响在其成长过程中始终居于主导的地位。尽管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时对孩子起着不同的作用,而学校教育则又起着主导、协调的作用。在教育对策这一研究中,我们注意把着力点放在学校教育和教师工作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认识。 学校领导与教师必须加强教育理论和现代教学思想的学习,牢

20、固树立素质教育思想,确立正确的学生面、教学观、质量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真正树立“为了一切孩子”、“一个也不能少”的观念。建立学困生转化工作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树立“转化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等光荣”的观念。“教育的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对学困生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唤醒他们沉睡的学习欲望,医治他们的心灵创伤,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和闪光点并加以发扬,真正和他们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针对学困生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方法和知识水平等状况,有的放矢,循序渐进,耐心给予辅导和帮助,使他们不断产生成功和进步的体验,最后达到“脱贫”或“致富”水平。 在各年级各学科

21、教学中,做到防患于未然,经常深入细致地分析学生学习状况,准确掌握学生学习的细微变化,做到及时、有效预防学习分化。 协调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尤其重视家长工作,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良好的教育方法,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互通信息,互相配合,形成合力,保持和增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研究意义与趋势:回顾近三年来的“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类型、成因及教育对策”的研究,我们认为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题本身的研究从认识到实践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参与课题研究领导与教师共有 25 人,占全校教师数的 48%;共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 53 篇,个案研究材料共 148 份。课题研究进入总结阶段时,许多中老年

22、教师结合自己多年来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实践与经验主动撰写文章与专题组成员一道交流,起到了进一步充实研究成果的作用。这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已经超出了课题本身的范围。自 1998 年来,我们遵循“常规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取胜”的办学方略。随着这一课题研究的深入发展,教师教科研意识普遍增强了,教育理论素养与教科研水平普遍提高了,初步建立了一支热爱教育事业,热心教科研工作的教师队伍;学校出现了一种人人参与 教育科研的氛围,初步形成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良好管理模式。由于我们坚持以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为指导,做到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推动学校办学不断发展。1998 年,我校先后被评为南京市“规范学校”、“示范学校”、

23、“优美校园”;1999 年又获得了“市教育科研基地”、区电教实验学校、市“花园式单位”称号;2000 年,学校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党支部荣获区委授予的“示范党支部”称号,学校德育、教学、体卫、科技、文娱和工会、教师等参加区级各类检查评比、竞赛活动均获得优秀成绩。学校办学已经步入了协调发展、稳步前进的良性循环轨道。为了使学困生的研究得以持续、深入发展,2000 年初,我们在区教委“十大课题”招标活动中承担了“学生学习障碍成因与对策的研究”课题。“学习困难学生的类型、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局限于学困生,这只是学生整体中的一小部分。“学习障碍成因与对策的研究”则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优、中、差等层

24、次面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因此,不仅在对象上更广泛,而且在内涵上更丰富。在研究制订我校 1998-2002教育科研主课题主体性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究与实践方案时,我们把以上市、区两个课题合为“学习文化”课题作为学校主课题的子课题相互联系和衔接,把“学习困难学生的类型、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当作“学习文化”研究的起点和基础,把“学习障碍的成因和对策”研究当作“学习文化”研究的深入和延伸。我们有信心在市、区教育科研专家的指导下,继续以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坚持融理论学习、课题研究、教学实践为一体,大胆探索,扎实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深入扩大成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素质教育在我校生根、开花、结果。农

25、村小学“学困生”教育策略研究研 究 报 告新洲区辛冲镇中心小学课题组一、问题的提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的问题依然严重。学生的家庭背景复杂,学生流动性大,其能力、智力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参差不齐,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校所处的辛冲镇是全国鲁班镇,有“新八”、“新七”、“众科”、“三星”等建筑集团,是全国闻名的建筑之乡。有资料统计我镇小学在校生 80%以上是留守子女。他们中的一部分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和照顾,家庭教育的缺失,学生思想、心理、行为难免产生偏差,慢慢成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另外,辛冲小学近十年未进新教师,在职教师年龄普遍偏大,部分教师上课只是完成自己

26、的工作,课后用于教学研究时间不多,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缺乏更多的钻研,对自己教学成绩的好坏也不是很在意。部分教师不热心参加校本培训工作,即使学校安排后也是敷衍了事,完成质量不高,对提高、进修培训缺乏热情。部分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细心和耐心,处理学生问题时方法简单粗暴。多数班级“留守子女”、“学困生”的教育还是一块空白,大多是任其发展。这些“学困生”给学校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使教师头疼学校为难,这已经成为农村 小 学 普 遍 存 在 的 教 育 现 象 。 这 种 现 象 已 引 起 教 师 、 学 校 领 导 和相 关 部 门 的 高 度 重 视 。 于 是 有 的 学 校 已 开 始 实

27、 施 转 化 “学 困 生 ”的 工作 , 并 积 累 了 一 定 经 验 ,转 化 “学 困 生 ”, 促 进 素 质 教 育 工 作 的 开 展 已 经成 为 农 村 小 学 教 育 必 须 面 对 的 课 题 。首先,我们对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反思,有必要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受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学校领导和教师顺应家长的口味,重视考试科目的教学成绩,轻视考查科目的教学成绩。有的教师和家长甚至急功近利,对学生或子女教学方法死板、教学态度简单粗暴,导致小学低年级的学习困难生感到恐惧,无兴趣而产生厌学情绪,最后成为“学困生”,中高年级此种现象照样出现,新的“学困生”又不断产生。据统计

28、,我校目前高年级“学困生”多达高年级总 人 数 的 1/5。邓小平说过:“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江泽民也曾说:“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资源的优势,关系 21 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

29、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大面积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放弃“学困生”的教育,自然违背了培养和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同时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偏轨,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深层次的反思。鉴于此种情况,如果教师忽视了面向包括“学困生”在内的全体学生,没有充分调动“学困生”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必然会导致教育教学质量持续低下。因此,在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今天,重视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帮助,彻底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在小学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

30、育是实现科教兴国,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用新课程理念来关注人,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就要求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个性。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如何充分调动“学困生”积极性,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揭示学习规律,教给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站在目前农村形势下,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落实国家“三农”政策,让每一个农民

31、工家庭子女都健康成长,促进农村教育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好“学困生”教育转化工作,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是富国强民的重要举措之一。基于以上情况,2006 年 3 月,我们向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申报了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农村小学“学困生”教育策略研究。三年多来,我校课题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该课题旨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农村小学所具有的教育资源,保证课题实施的有效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二、课题的界定教 育 是 有 目 的 地 把 受 教 育 者 培 养 成 为 社 会 需 要 的 成 员 , 使 其 全 面 发展 的 活 动 。课题

32、中的教育:是指采用符合科学的教学规律、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改变“学困生”思想意识差、行为习惯差、学习态度差的现状,使他们发展成为符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自主学习的、合格的小学生。农村小学:是指地处农村,生源来自农村的小学。我区属武汉市远城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我校所处辛冲街道没有厂矿企业,有部分机关单位但没有机关单位子女就读,也是典型的农村乡镇小学。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在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心理品质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达到教学大纲或课标的基本要求的学生。策 略 : 是 人 们 为 达 到 一 定

33、 的 目 标 而 采 取 相 对 系 统 的 思 维 、 行 为 和 活动 的 方 式 。课题中的策略:是指根据转化“学困生”工作中的学校、教师、家长的不同角色、不同作为来考虑的组织、操作、教育教学模式等一系列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比较系统的思维、行为和方式方法。农村小学“学困生”教育策略研究:是学校组织教师,按素质教育的要求,研究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和措施,有效地转变家长、教师的育人观,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课堂教学适应“学困生”的发展。三、课题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全 教 会 精 神 、 江 总 书 记 关 于 教 育 问 题 的 谈 话 和 国 家 中 长 期 教 育改 革 和 发 展 纲 要 (

34、2010-2020 年 ) 以 及 新 课 程 改 革 的 要 求 。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也就是说教育要面向包括“学困生”在内的全体学生。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 年)中,关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分班制、学分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新课程改革确立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未成年人保护法

35、也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等,这些都是本课题研究的政策依据。理论依据1、教育学理论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最高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成员,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从个性养成开始,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入一个自主的、积极的、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他们都得到健康的发展,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途径。2、心理学观点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在“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中

36、,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这种要求可以来自有机体的内部(内环境),也可以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这表明教师在课堂上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是可行的。3、 哲 学 观 点“外 因 是 变 化 的 条 件 , 内 因 是 变 化 的 依 据 , 外 因 通 过 内 因 而 起 作 用 ”。教 师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积 极 调 动 学 困 生 的 学 习 积 极 性 , 激 发 他 们 的 学 习 动 机 ,让 他 们 主 动 参 与 教 学 活 动 , 从 而 提 高 他 们 在 课 堂 上 的 学 习 收 益 。 这 一 点 与发 挥 学 生 主 体 性 的 教 学 观 念 是 相 融 与 统 一 的 。4、现代课堂教学理论现代课堂教学是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的,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作为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过程各要素的优化组合为特征的教学实践活动。实践依据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