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支原体病研究进展摘要 近些年来大规模养牛业发展迅速,牛支原体病已经成为对养牛业造成巨大威胁的一种重要致病性支原体,可以使牛产生牛肺炎、乳腺炎、关节炎等,给养牛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本论文通过分析归纳牛支原体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毒力因子、免疫与疫苗、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研究牛支原体病的发展历程与诊疗方法。 关键词 牛支原体牛肺炎诊断疫苗毒力因子 中图分类号S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 (2014)05-0231-01 牛支原体是一种非常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病原,会导致牛牛肺炎、乳腺炎、关节炎,耳炎和生殖道炎症的发生,严重的
2、会使牛流产与不孕。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牛支原体病在世界很多国家广泛存在,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牛支原体病在国内外的病例。 2.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归纳牛支原体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毒力因子、免疫与疫苗、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以便为牛支原体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二、牛支原体病相关概述 1.病原学 支原体的大小为 0.20.3um,可以通过滤菌器,常常给细胞培养工作带来污染的麻烦。菌落小(直径0.11.0mm) ,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呈特有的“油煎蛋“状。支原体在自然界中是广泛存在的,它没有细胞壁,支原体结构维持固定的形态而呈现多形性,对渗透压
3、敏感,对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不敏感。革兰氏染色不易着色,因此常用 Giemsa 染色法将其染成淡紫色。细胞膜中胆固醇含量较多,约占 36%,对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具有一定作用。细胞膜含甾醇,比其他原核生物的膜更坚韧。只要是能够作用于胆固醇的物质(如二性霉素 B、皂素等)都可以引起支原体膜的破坏并且使支原体死亡。 2.流行病学 人对牛支原体不敏感,此病对人危害并不大。牛支原体,导致牛支原体肺炎,二者属于支原体属不同种。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为牛肺疫,以出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是一种烈性接触性传染病,对养牛业危害极为严重。目前主要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流行。我国早在 20 世
4、纪 3040 年代,牛肺疫在我国西北、东北、内蒙古和西藏部分地区广泛流行过较长一段时间2。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疫苗免疫、隔离、扑杀等综合性牛肺疫防控措施,最终使得牛肺疫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到 1996 年,我国政府宣布要彻底消灭牛肺疫。2011 年 5 月 24 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第 79 届年会通过决议,会议认可中国已经成为了无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国家,中国成为继美国、澳大利亚、瑞士、葡萄牙、博茨瓦纳和印度等后的第 7 个获得 OIE 认证无该病的国家 三、牛支原体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患病的牛在发病初期体温升高至 42。C 左右,病牛精神沉郁,有清亮或者有脓
5、性鼻汁流出,患病严重的患牛缺乏食欲,患病时间比较长的牛,形体显得很消瘦,并且被背的毛又粗又乱毫无光泽;有的患牛继发腹泻,粪便呈水样有带有血迹;有的患牛会发生继发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跛行,也有病牛继发结膜炎,眼结膜潮红,眼部会有大量浆液性或者脓性分泌物。剖检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胸腔与肺部,表现为肺和胸膜发生不同程度的粘连并有少量积液。 四、牛支原体病的诊断方法 1.病原体分离鉴定 1.1 支原体固体培养基接种法转动拭子将标本液体尽量挤出,用无菌滴管吸 12 滴接种在平皿上盖好,用 L 棒涂抹或倾斜转动平皿使标本均匀分布,置 37孵育。 1.2 支原体半固体培养基接种法混种法:在制备半固体培养基时,
6、培养基加热溶化,温度降至 50时,添加动物血清、酵母浸液及青霉素后混匀,待冷却至 3740时,用无菌滴管吸取标本 0.51ml 加入培养基中,充分混匀,凝固后置 37孵育。 1.3 穿刺接种法:方法同细菌接种法。 2.血清学诊断 牛支原体感染牛后,其脂质及蛋白抗原能激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血清中抗牛支原体抗体可以持续存在几个月,故血清学检测被认为是诊断牛支原体病的手段之一,尤其对慢性感染或应用过抗生素的病例更加适合。血清学的诊断方法应用广泛,但是血清中牛支原体的浓度高低限制了该方法,支原体的血清浓度与牛支原体患病率并无直接关系的特点也限制了诊断的范围。 五、结论 目前来说,牛的支原体病对于牛的养殖户来说是一种危害较重的疾病,目前世界上对牛支原体的研究并不深刻,所以急迫的需要有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填补防控措施上的空白,能够更加深入了解牛支原体的病理病程,有效预防和控制牛支原体病,减轻对养牛业特别是肉牛养殖业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冀贞阳;治疗牛支原体病药物的选择J; 养殖技术顾问;2006 年 10 期 2彦芹;牛支原体 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D;山东农业大学;2009 年 3胡长敏;郭爱珍 ;牛支原体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 J兽医导刊2011 年第 11 期 4郭军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 年第 1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