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 有利于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课题研究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教师进修学校 高占国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是我们在课程改革实验的实践过程中,学习借鉴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和总结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经验建立的教学模式。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是按照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改革理论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在一定主体(教师个体或集体)的组织引导下,围绕某一综合主题,按照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综合利用各门学科知识、能力、各种课程资源,使一定的活动主体学生学习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采
2、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试图解决综合主题的所有问题的过程。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确定目标创设情境发现问题选择问题确定主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总结评价拓展延伸。”“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它的实施可以自然而然地使教学走进新课程,因为它有利于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实现新课程在目标、结构、内容、学习方式、评价、管理六个方面的“改变”。1、“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2课程改革所要构建的课程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该目标表明新课程摈弃以往
3、偏向单一的课程目标,倡导一种综合的课程目标,即在重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整体发展。“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有效的问题解决者。为此,“主题研究教学模式”必须使学生综合掌握坚实的基本知识(能够深层次理解并运用知识)、提升思考技能(能够分析和综合信息等),发展其研究能力(能够搜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等),精练其沟通技术(学会表达、说服、多媒体呈现等),强化其合作的社会技能(学会倾听、处理好角色关系、具有团队精神、民主素养等),增强其学习能力(会用自己的智能强项解决问题,会反思等),促进其实践能力(动手操作)和创新精神(能以灵活、多样、
4、新颖、非常规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发展等等。可见,有效的问题解决者缩具备的品质是综合的,“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与新课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 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教学中,由于所研究的问题是系列的多类型的体系,它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创造能力结合起来,这正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追求的。 二、“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新课程的结构改革 为构建新课程的结构,课程结构的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3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相关学科
5、内容上的联系和整合,开设综合课程,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它不仅可以精简学习科目,而且可以灵活地与各地区或学生的需求实际相结合,给他们以更多的选择空间。 “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教学中,研究的问题是系列的,封闭性问题通常仅限于一个学科领域,但随着问题走向开放,面向现实和生活实际,问题解决活动就要走出本学科,进入跨学科或综合学科领域,以利于实现单学科与综合学科的平衡。在专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放性问题解决就成为该课程主要的教学形式。可见,“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教学与课程改革所追求的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相适应的。 三、“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新课程的内容 为构建新课程的内容,课
6、程内容的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内容方面,新课程的追求可以用“一精二实三新”来概括。首先是“精”,以“精”解决“繁”的问题。精简课程就是要把内容定位在学科的基本结构、核心知识上,因为这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生活最有价值、最具有智能效应的知识,数量不多,能量不小。其次是“实”,“实”才可能解决“难和偏”的问题,所谓“实”,要求课程内容一定要联系实际,二是联系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再次是“新”,以新代“旧”。新课程要引进新的科技研究成果,体现课程
7、内容的现代化。4“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教学同样不主张面面俱到的教学内容,无论是封闭性问题还是开放性问题,它们必须是反映学科基本结构的“少而精”的知识。“精”还意味着给学生最关键的东西。波利亚这样说过,“在教一个科学的分支(或一个理论、一个概念)时,我们应该让孩子重蹈过去人类思想发展中那些关键性的步子,当然我们不应让他们重蹈过去无数个错误,而仅仅是重蹈关键性的步子。”此外, “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教学中, “问题解决”,特别是真实性的“问题解决”,强调面向现实,它促进学生投入生活,融入现代社会与科技发展之中。 四、“主题研究教学模式” 有利于实现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针对单一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提出的改革
8、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了与合作的能力。” “主题研究教学模式 ”教学本身最本质的特点就是使学生在“问题主题”的驱动下,自行探究,通过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积极思考,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增长知识和才干,发展健全的个性。而这恰恰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主题研究教学模式”就是以问题主题解决为基础来改革教学和课程,为学生提供能够反映所学的知识、又能够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相关联的问题,通过解决这类问题,学生可以发现其中的关系,理解其中的新侧面。有证
9、据表明,这样的教学比传统的技能操练式的教学更能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深刻的、结构化的理解,形成自己的、可以迁移的问题解5决策略,而且对知识形成更为积极的兴趣、态度和信念。可见“主题研究教学模式”与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完全一致。 五、“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对新课程的评价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保证了它的评价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教学中,“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所追求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结论”,更着眼于问题的解决过程,而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
10、、调整、改进的过程。因此对它的考查也不仅仅是结论,而是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表现。“主题研究教学模式”往往又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特别是在开放性问题解决过程中常用的形成性评价、质性评价和自我评价都是为了促进问题解决的进程,教学的改进和师生的不断进步。 六、“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对新课程的管理 全国“一套课程计划、一个课程标准、一本教材”是统一的课程管理模式的产物,它与新课程的理念格格不入。因此课程管理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的适应性。”新课程管理模式使“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教学的实施得到了保证。因此,“主题研究教
11、学模式”教学中,特别是开放性的问题解决活动,需要很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其中的真实性问题解决,要面向现实、因地制宜、充分开发与利用资源,“大一统”的国家课程管理,必定制约“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教学实施的空间。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为“主6题研究教学模式” 活动,需要很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其中的真实性问题解决,要面向现实、因地制宜、充分开发与利用资源,“大一统”的国家课程管理,必定制约“问题解决”教学实施的空间。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为“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组织环境。总之,“主题研究教学模式”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能够实现新课程在目标、结构、内容、学习方式、评价、管理六个方面的“改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