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 案 首 页课题 急救护理技术 绪论授课日期 专业班级 2009 级护理授课类型 理论 学时数 2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急救护理技术第 2 版 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目的1、了解急救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2、 了解急救护理学的范畴。3、掌握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教学重点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教学难点 完整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教学方法 引导式教学课前提问1、简述医院急诊科的任务。 (P5)2、急救护理学起源于:A 19 世纪美国 B 19 世纪法国 C 19 世纪南丁格尔的年代D 第二次世界大战 E 20 世纪3、能使伤病人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救治的保证是:A 有装备良好
2、的救护车 B 有无线电通讯 C ICUD 有高素质医务人员 E 急救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行4、急救护理的目的是:A 抢救病人生命 B 提高抢救成功率 C 促进病人康复D 减少伤残率和提高生命质量 E 以上都是教学后记急救护理技术第一章 绪论急救护理学是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科学和护理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第一节 急救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1、急诊医学的发源地:美国2、急诊医学的产生前提: 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传染病下降,心脑血管意外等增加。 社会城市化:人均占有小汽车量急剧增加,交通事业
3、飞速发展。 人口老龄化: 社区医学发展,人们就医方式改变。急救护理学始于 19 世纪南丁格尔的年代。18541856 年英、俄、土耳其在克里米亚交战时期,前线战伤的英国士兵死亡率高达42以上,南丁格尔率领 38 名护土前往前线医院救护,使死亡率明显下降,达到 2左右。说明有效的抢救及急救护理技术对伤病员的救护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北欧发生了脊髓灰质炎大流行,许多病人呼吸肌麻痹,不能自主呼吸,而辅以“铁肺”治疗,配合特殊护理技术,效果良好,这是世界上最早用于监护呼吸衰竭病人的“监护病房” 。到了 60 年代后期,现代监护仪器设备集中使用,促进了重症监护病房(intens
4、ive care unit,ICU)的建立。我国急救护理事业在早期只是将危重病人集中在靠近护士站的病房或急救室,以便于护士密切观察与护理;将外科手术后病人,先送到术后复苏室,清醒后再转入病房。以后相继成立了各专科或综合监护病房。80 年代,北京、上海等地正式成立了急救中心,促进了急诊医学与急救护理学的发展,开始了急救护理学发展的新阶段。我国急诊医学发展情况 1980 年 10 月,国家卫生部在北京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十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哈尔滨、长春、重庆和西安)急救工作会议。颁发了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这是建国后正式颁发的第一个急救文件。 1980 年成立中国急诊医学研
5、究会。加强了急诊医务人员的联系和学术交流。1986 年 12 月,中华医学会正式批准成立了“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标志了急诊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我国正式确立。开创了我国急诊医学事业发展的新阶段。我国近年来急救医学发展迅速,在全国各城市普遍设立了“120”急救专线电话的情况下,部分地区已开始试行医疗急救电话“120”、公安报警电话“110”、火警电话 “119”以及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122”等系统的联动机制,一些发达城市还积极探索海、陆、空立体求援新模式。我国地处自然灾害高发区,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灾害事故、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急性疾病的发生率也呈
6、上升趋势,就此,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说,我国各级医院已普遍设立了急诊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 ,开通“绿色生命通道”,以急救中心及急救站为主体的院前急救网络也已建立,急救设备、车辆、通讯设施等得到改善,从业人员技术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逐步缩短反应时间,提供及时、便捷的院前急救服务,有效地降低了各种急慢性疾病以及意外伤害事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但他也认为,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差异大,急救医学的发展尚不平衡,部分地区急救医疗网络不健全。第二节 急救护理学的范畴急救护理学研究包括:院外急救,负责现场急救(暂时性,应急性) ;急诊科抢救;院内危重症监护医学,负责院内救护(完整的诊断和治疗);急救服
7、务体系的完善;急救护理人才的培训和科研工作等内容。一、院外急救院外(前)急救(包括灾害医学及医学监护运输) ,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院外救护的主要原则是:1. 立即使病人脱离危险区;2. 先复苏后固定;3. 先止血后包扎;4. 先重伤后轻伤,先救命后治病;5. 先救治后运送;6. 急救与呼救并重;7. 加强途中医学监护与救治。二、急诊科抢救合格的急诊急救装备,足够固定的编制和高素质的医护人员;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强烈观念,以提高急诊抢救水平及应急应变能力。三、院内危重症监护医学主要研究范围有:1. 危重病人的监护与治疗;2. 重症监护病房人员、设备的配备及管理;3. 重症
8、监护技术与设备的使用技术。四、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五、急救护理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第三节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是由院外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实践证明,该体系的建立在抢救病人的生命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已经成立了急救医疗中心,普遍设立了“120”急救呼救电话与指挥系统网络。二、建立建全急救组织、形成急救网(一)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的组织的主要任务(二)急救中心(站)的主要任务(三)医院急诊科的任务1. 承担急救站转送的急、危、
9、重症病人的诊治、抢救和留院观察工作。2. 有些城市的医院急诊科同时承担急救站的急救工作。三、EMSS 的管理急救医疗服务的主要参与人员1. 第一目击者 是参与实施初步急救,并能正确进行呼救的人员。2.急救医务人员 救护车上配备 12 名合格急救人员,参与现场和途中救护工作。3.医院急诊科的医务人员。课后作业:1、简述医院急诊科的任务。 (P5)2、急救护理学起源于:A 19 世纪美国 B 19 世纪法国 C 19 世纪南丁格尔的年代D 第二次世界大战 E 20 世纪3、能使伤病人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救治的保证是:A 有装备良好的救护车 B 有无线电通讯 C ICUD 有高素质医务人员 E 急救服务
10、体系的有效运行4、急救护理的目的是:A 抢救病人生命 B 提高抢救成功率 C 促进病人康复D 减少伤残率和提高生命质量 E 以上都是教 案 首 页课题 第二章 院外急救及护理授课日期 专业班级授课类型 理论 学时数 2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急救护理技术第 2 版 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 2、熟悉院外急救服务系统设置与管理 3、掌握院外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 4、掌握院外急救的任务与原则 5、掌握院外急救护理 教学重点 院外急救的原则 院外急救护理教学难点 院外急救护理教学方法 引导式教学课前提问1 何谓院外急救? 2.院外急救
11、的原则是什么?3.病人在发病或受伤时最好由谁来进行最初的救护?A 第一目击者 B 医疗单位赶赴现场 C 交通警察D 家属 E 红十字卫生员赶赴现场4.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第一个重要环节是:A 院外急救 B 心肺脑复苏 C 止血 D 救护车送医院E 途中监护5. 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A 4 分钟 B 8 分钟 C 10 分钟 D 30 分钟 E 60 分钟6. 动脉出血的特点是A 血色鲜红 B 血流急 C 呈喷射状 D 出血在断裂血管的近心端 E 以上都是7下列那项不符合院外急救原则( )A.先止血后包扎 B.先复苏后固定 C.先重伤后轻伤 D.先运送后救治 E.急救与呼救同时进行教学后记第
12、二章 院外急救及护理院外(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首要环节。也是我国急诊医学中最为薄弱部分。院前急救的成功率不仅取决于院前的医疗救护水平,还与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自救与互救能力密切相关。院前急救(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al care)是指急、重、危伤病员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救护,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公众参与。院外(前)急救主要包括四层含义:患者发病地点在医院以外,急救的时间是在进入医院以前;患者的病情紧急、严重,必须进行及时抢救;院前急救是患者进入医院以前的初期救治,而不是救治的全过程;经抢救的患者需要及时、安全地输送到医院进
13、行延续、系统救治。一、现场评估院外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先救命,后治病,医护人员达到现场时,应立即果断地判断、处理直接威胁病人的伤情或症状,同时迅速进行护理评估和全身体检。首先向病人或目击者问清有无有关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等,以及发病或创伤有关情况,并立即进行护理体检,特别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及发现护理方法解决的问题。体检顺序是:生命体征,意识状态;一般状态、言语表达、四肢活动;以物理检查为基本方法有重点地进行系统检查。(一)生命体征1. 体温:2. 脉搏 常规触桡动脉,猝死者触颈动脉或股动脉。3. 呼吸4. 血压(二)一般状态及神经反射检查主要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压眶反射、面容表情、精神
14、状态等。(三)头部 (四)颈部(五)脊柱 (六)胸部(七)腹部 (八)骨盆 (九)四肢二、现场救护(一)常规急救护理措施1. 体位的放置 一般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暖。2. 建立有效静脉通道 3. 暴露-去除或松解病人衣服 迅速初步处理。(二)常用现场救护技术1. 通气 让病人仰卧于硬质平面上,须改变体位时,急救人员用双手在病人头、肩、臀部同时施力,以保证身体以脊柱做一直线转动,切勿使身体扭曲,以免脊柱损伤造成截瘫。将病人置于远离有害气体、通风良好的地方。2. 止血 (1)出血种类据损伤血管分为: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急,呈喷射状,随心搏动而断续向外射出。多发生在断裂血管的近心端。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流出缓慢,呈持续性。多发生在断裂血管的远心端。3)毛细血管出血:色浅红,由创面渗出。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