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 时 分 秒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2、钟面上有 3 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3、钟面上有(12)个数字, (12)个大格,( 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 )个小格。4、时针走 1 大格是( 1)小时;分针走 1 大格是( 5)分钟,走 1 小格是( 1) 分钟;秒针走 1 大格是(5)秒钟,走 1 小格是( 1)秒钟。5、时针走 1 大格,分针正好走( 1)圈,分针走 1 圈是 (60)分,也就是(1 )小时。时针走 1
2、圈,分针要走(12 )圈。6、分针走 1 小格,秒针正好走( 1)圈,秒针走 1 圈是 (60)秒,也就是(1 )分钟。7、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1 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 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 秒钟)。8、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 点整)、(9 点整)。9、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60)注:把时化成分,时前面是几,就是几个 60 相加。1 时=60 分 1 分=60 秒 60 分=1 时 60 秒=1 分 半时=30 分 30 分=半时 10、 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1 世纪=100年
3、,1 年 =12 个月 .)11、计算经过的时间: 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 -开始的时间12、 赛跑时,用的时间越短,说明跑得越快。第二、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 (记忆: 10 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 (读数时写汉字 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2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 0 或几个 0,这个 0 都不读。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 0 或连续的两个 0,都只读一个 0。例:5003 读作:五千零三3、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例 44132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例 4354314、求一个
4、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 0-4 则用四舍法,如果是 5-9 就用五入法。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 9, 最小的一位数是 0.最大的二位数是 99, 最小的二位数是 10最大的三位数是 999, 最小的三位数是 100最大的四位数是 9999, 最小的四位数是 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 99999, 最小的五位数是 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 1。6、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可以先用两位数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也可以先用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次所得的和相加。7、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两位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
5、8、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 1 。10、 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 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 1 到十位当 10 后,还要从十位退 1 当 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 9,而不是 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11、公式: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3减数被减数差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12、用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解决问题时,可以先把每个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再进行计算;也可以先把每个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再进行计算。13、解决购物的估算问题时,为了保证所准备的钱
6、够用,应做到估大不估小。第三单元 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2、1 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3、1 枚 1 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 1 毫米。4、测量长度时,物体的起始端通常与尺子的 0 刻度对齐。测量时,如果起始端刻度不是 0,那么测量结果就要用末端刻度减去起始端刻度。5、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 0(关系式中有几个
7、0,就添几个 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 0,就去掉几个 0)。6、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千米(km ) ; 米(m);分米( dm );厘米(cm); 毫米(mm) 进率是 10: 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 1 厘米=10 毫米,10 分米 =1 米, 10 厘米 =1 分米, 10 毫米=1 厘米, 进率是 100: 1 米=100 厘米, 1 分米=100 毫米, 100 厘米=1 米, 100 毫米=1 分米 进率是 1000:1 千米=1000 米, 1 公里= =1000 米, 100
8、0 米=1 千米, 41000 米 = 1 公里7、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 克 )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 )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吨 )做单位。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 3 个 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 3 个 0。8、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 1000。吨(t);千克(kg );克(g)1 吨 =1000 千克 1 千克1000 克 1000 千克= 1 吨 1000 克1千克 1 斤 =500 克 1 公斤=1 斤=1000 克=
9、1 千克9、解决长度计算、质量计算问题时,一定要先统一单位,再进行计算!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加法(二)1.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2.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相同加数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1.3. 计算进位加法时,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 1。4.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1。5. 加法的验算方法: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也可以用和减一个加数看看结果是否得另一个加数。6.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7.
10、三位数减两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 1 当 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8、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5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 1,在本位上加上 10 再减;如果前一位是 0,则再从前一位退 1。9.减法的验算方法:方法一:用被减数减差,看结果是否等于减数;方法二:用差加减数(或减数加差)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10、 估算问题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比较接近原数)、或估成整百整十数。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1、 倍的意义: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 1 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
11、它作比较,另一个数里有几个 1 倍数就是它的几倍。2、 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3、 3 个 4 表示:(1)3 个 4 的和是多少。(2)4 的 3 倍是多少。4、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得数后面不加单位。6、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用乘法计算: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7、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8、梨有 4 个,苹果是梨的 5 倍。苹果有几个?找准 1 倍数(梨的个数)梨的个数*5=苹果的个数6第六单元 多
12、位数乘一位数1、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数、整百数 0 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算出积后,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这两个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相乘的积相加。3.估算 。(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 49773500)4.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 1 和任何不是 0 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5.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公式:速度时间=路程 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 全车的人数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6.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
13、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下面。7.一个因数中间有 0 的乘法: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 因数中间有 0,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数上的数,与中间的 0相乘时,如果后面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上要用 0 来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8.一个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的简便计算:笔算时,可以把一位数与多位数 0 前面那个数字对齐,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9.用简便算法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时,因数末尾的 0 要落下来。10.(关于“大约)应用题
14、:7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 “估算”、 “估计一下”,条件中无论有没有大约都是求近似数,用估算。()例:29*830*8=240011.减法的验算方法: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减数用差加减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减数。12.加法的验算方法: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用和减一个加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13.归一问题的解法:先用除法求出一份量,再用乘法求出新的总量。归总问题:先用乘法求出总量是多少,再用除法求出新的每分数或新的一份量。14.邮政编码由 6 位数组成,前两位表示省,第三位表示邮区,第 4 位表示县(市),最后两位表示投递局(所)。身份证由 18
15、位数字组成;前 6 位为行政区域代码,第 7 位至 14 位为出生日期码,第 15 至 17 位为顺序号,第 18 位为校检码。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1、有 4 条直的边和 4 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4、正方形的特点:有 4 个直角,4 条边相等。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三角形不容易变形,具有稳定性)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16、长+宽)2 或长2+ 宽2 或长+长+宽+ 宽 8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 周长2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边长+边长+ 边长+边长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9.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可以用(1)绕绳法(2) “平移法”转化成规则图形。求比较两个不规则图形周长时,图形的周长和图形的大小无关,只和它的边长有关。10.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拼成正方形时周长最短;摆成一排拼成长方形时周长最长。11.计算周长时一定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12.计算几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或长方形)时,求周长。要求最外边大正方形(或大长方形)的周长,看清大正方形的边长(大长方形的长和宽)是由几个这样
17、的小正方形组成的!13.同样大小的两个长方形,如果既能拼成长方形,又能拼成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不相等,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长一些。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1.用分数表示的前提是平均分2.几分之一: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3.分子和分母(0 除外)相同的分数可以用 1 来表示。3.分数由三部分组成: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母表示:平均分成的分数;分子表示:所取的分数;分数线表示:平均分。4.读分数(大写汉字)时:先读横线下面的数,再读“分之”,最后读横线上的数。9
18、5.写分数(写阿拉伯数字)时:先写横线、再写横线下面的数,后写横线上面的数。6.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7.比较大小的方法: 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8.几个分数比较大小,先找分子相同或分母相同的分数进行比较,再借助中间量比较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9.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和分子相加、减。 1 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计算 1 减几分之几时,先把 1 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在计算。10.有些图形中的阴影部分不能直接看出要用哪个分数
19、表示,这时可以画一些辅助线,再用分数表示。1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取的份数作分子。12.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其中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13.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取的分数作分子。1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先用这个数除以分母(求出 1 份的数量是多少),再用商乘分子(求出其中几份是多少)。15.求一份占整体的多少用分数表示;求一份是多少用具体数量表示。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1、体会【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 两个圆是【集合圈】又叫维恩图。中间部分表示即 又102.在计算总人数时,同时参加两项比赛的人只能算一次。因此,参赛总人数=单项人数和-重复参赛人数3.填写集合图时,先填中间的部分,剩下的再按要求往左、右两边填。4.重叠问题的解题方法:方法一,两部分相加后减去重复部分;方法二,一部分减去重复部分,再加上另一部分。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长度单位: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