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考试重点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二、三章是重点,老师说占 75%-80%分数) ;题型:单选题(20*1); 多选题(10*2) ;判断题 (10*1); 简答题(4*5);材料分析题(1*15)论述题(1*15)考试形式:闭卷一、绪论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P2-2、3);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从狭义上说,指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2、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2.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P3-4)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以及特征
3、;( P14-4;P15-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践的、科学的、革命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源自于它的实践性,同时它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是真正科学的理论。 (书本找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科学性和革命性,实践性和阶级性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15-2、3)(1)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并透过现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书本)(2)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
4、彻底的批判精神,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毫不隐讳自己的阶级本质,公开申明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坚持了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有机统一。 (书本)(3)马克思主义既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也具有高度的革命性,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高度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也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伟大旗帜。 (网上答案)第一章1.哲学及其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P29-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思维能否认
5、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2.马克思主义物质定义及其现代意义;(P31-1; P32-1)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现代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论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3.意识的本质及特点;(P31-2)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6、。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4.运动与静止;(P33-1、2)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静止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关系: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5.人类社会的物质性;(P34-2、3、4、5)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二、人们谋
7、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向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活动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6.实践的含义、类型、特点; ( P35-4; P36-2 ;P35-5 )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类型:物质生存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特点:物质性、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7.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P36-倒 1、P37-1)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一、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二、实践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三、实践对物质世
8、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8.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P37-3;P38-4)一是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二是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关系的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9.联系与发展;(P44-2、3;P45-4;P46-1、2、3)联系: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变化的趋势是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
9、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10.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P47-2、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其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其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其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11.同一性与斗争性;(P48-2、3)矛盾的两种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者双方相互依
10、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者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对立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是同一中的斗争,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成立。第二,在事物的矛盾中,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有条件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发展。12.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含义及关系;(P49-3、4;P50
11、-2)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向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书本含义)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书本和网上的结合)(1)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是相互区别的,有着各自的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它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是事物的个性,它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
12、的。 (2)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是相互联结的。任何现实的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个性和共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普遍性即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也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必然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只有特殊性、个性而没有普遍性、共性的事物也是不存在的。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事物的范围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特定情况下则变为特殊性,反之亦然。另: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书本)13.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是指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分析各种事物
13、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网上)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的。 (书本 P56-4)14.质量互变原理、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P51-2、4;P51-3、4)质量互变原理: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要掌握适度原则。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
14、相互贯通的,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行和飞跃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规律: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这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15.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以及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P57-2;P60-1)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
15、法的基础和原则,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辩证思维方法的深化和展开,二者的结合体现了人类思维方法在哲学与具体科学中的发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理论是的共同性,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16.规律的特点;(P40-2、3、4、5)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17.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应用;(P42-2、3、4)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几点,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第二,实践是发
16、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章1.主体与客体;(P64-3、4)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2.实践和认识的关系;(P65-2、3、4;P66-2、3、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
17、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及特点;(P67-2;P68-2)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和实践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特点: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多方面的辩证关系。4.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不同回答;(P67-4、6)唯物主义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
18、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出是消极地、被动得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5.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P72-1)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6.真理的检验标准;(p78-4、5;P79-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
19、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7.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P74-5;P75-1、2、3、4;P76-2)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含义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缪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质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含义包括两个方面: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时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
20、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8.价值的含义及特点;(P81-2、3、4;P82-3、4)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的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9.价值评价;(P82-4、5;P83-1、2)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具有三个特点:评价是以客观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一般来说,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评价结果
21、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10.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问老师的) 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价值原则和真理原则。第三章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P95-2)社会存在与社会的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P96-2、4;P98-3)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3.社会意识的独立性 ;(P99-
22、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并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地反作用。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P104-1;P105-2、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意义: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23、;(P108-3、4;P109-2、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一规律的实践意义:它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为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6.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人们的主体选择性;(P112-1、2、3)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7.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P114-1)
24、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科技革命等;8.社会基本矛盾;(P114-2 标题)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9.阶级斗争;(P116-4)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0.社会革命;(P120-4)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1.社会改革; (P122-2、3、4)社会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
25、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12、科技革命;(P123-3;P124-2 标题;P126-3 加标题)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即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13.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
26、史观(网上)唯物史观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阶级斗争与改革;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网上与书本第三章标题的总结)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如下原则: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其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129-倒 1;P130)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P13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
27、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14.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P133-3)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第四章1.如何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解;(P153-3、4、5;P154-2)面对新的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根据变化了的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
28、的界定。 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深化对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2.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P150-4)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这也是商品生产者具有两重性决定的,商品生产劳动既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其社会性质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其私人性质是由产生资料私有制存在造成的。 )3.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P170-4)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4.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联系和区别;(P160-3;P169-5;)(以下全部都
29、是网上的,书本找不到)两者的联系:(1)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它们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的两种不同计算方法得出的不同比率。 (2)在预付资本量已定的条件下,利润率的大小与剩余价值量成正比,剩余价值量越大,利润率越高。而剩余价值量又是由剩余价值率决定的,因此,利润率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即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两者的区别的简答:表现的经济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二者在量上有差别。由于预付资本在量上大于可变资本,从而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因此,利润
30、率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清楚地表明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可变资本,而利润率却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似乎剩余价值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解释得详细点):其次,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反映了工人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无酬劳动与有酬劳动的比率。剩余价值率越高,工人的剩余劳动被资本家占有越多,受剥削程度越深;利润率是反映资本的自我增殖程度,一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就表现为资本的自我增殖,使资本关系神秘化了。 (2)两者的变化趋势不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不断地采用新的方法,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因此剩余价值率有不
31、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利润率会逐步趋于下降,这是部门间资本家竞争的必然结果。第五章1.垄断形成的原因、垄断的实质;(P185-3) 原因: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激烈的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垄断的实质建议根据原因和它的含义自己总结,书本找不到,下面的应该是网上答案,而且问的是国
32、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跟题目不一样,不过可以看一下来总结。 )实质: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维护垄断统治并保证获得稳定的高额垄断的利润,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2.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P186-3;P187-1、2)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一种垄断资本。或者说:是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上层建筑,是垄断资本家集团。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主要形式;(P189-2;P190-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3、形成的原因: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主要形式: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如国有企业。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4.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和实质;(P195-1、2)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出现了五个特征:第一,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第二,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统治。第三,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34、。第四,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第五,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4 分) 这些特征集中体现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帝国主义国家为获取垄断利润、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而引起的。5.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与实质;(P200-P203 小标题;P206-3、4)新变化:(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5)政治制度的变化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
35、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6.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P210-4)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看,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第六章1.马克思的“两大发现”?(P218-2)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2.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以及特征?(P232-3;P233-P23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36、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特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老分配”制度。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并巩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3.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P236-P238)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4.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P239-P241)(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