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小学教育浅谈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渗透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一)选题的背景1蒙学以及蒙学读本中国素有重视“蒙养之学”的传统。“蒙养之学”是古代对蒙童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教学和初步道德教育养成的统称,不仅包括制度化的学校教育,还包括非制度化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简称“蒙学”或“蒙养教育”,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蒙学读本是专为学童编写或选编的教材,如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幼学琼林等,荟萃了前人及那个时代的经典之作,构成了相当完整的知识体系、思想体系、价值体系和艺术体系。2蒙学教育理念中国古代蒙学的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和传播了儒家伦理的思想意识和道
2、德标准,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对中华民族的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深入发掘和研究中国古代蒙学伦理思想中的优秀道德智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对当代中国全体国民,尤其是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蒙养教育思想极为丰富,而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蒙学的德育作用。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少年儿童启蒙教育的优良传统,可谓是相得益彰。“蒙以养正、德教为先”的教育理念启示我们在未成年人的德育中应注重早期的教育。蒙养教育是人生的最初教育,是培养公民品德的“雏形”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孩子,能否受到正确道德观的教育、熏陶,对奠定我们社会所要求的公民道德素质基础极为必要。3蒙学研究现
3、状31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未成年人启蒙教育的优良传统,蒙养教育思想极为丰富。我国的蒙学教育大约在殷周时期已经产生,随着私学的产生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秦汉以后愈加盛行和完善起来了。蒙学教育对入学年龄、学习内容等方面都没有统一的规定,但蒙学教育在教材和教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经典蒙学教材中有着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继承、发展,并且进一步学习。因此,蒙学在现当代的小学教育教学中依旧受到重视,特别是在“国学热”的持续升温状态下,蒙学的地位更加凸显,研究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渗透的学者及专家也越来越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1989年10月,三字经英
4、译本已由新加坡教育出版社向世界各国发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将它选作儿童道德丛书之一,由此可见,世界各国对于三字经等经典蒙学教材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以及肯定,但是国外学者关于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渗透这一方面的研究仍然较少。32蒙学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现状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蒙学作为国学的一个分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认识到了蒙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特别是道德思想这一方面。但是,虽然认识到了蒙学的重要性,可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家长或是学校对于蒙学的教育,大多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而没有精心设计或是准备蒙学课程。有的学校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教材,未经
5、过任何指导和分析,只是一股脑地让学生去读去记,导致学生虽然能够熟读成诵,但是却并不明白其中具体的含义。同时,因为没有细分蒙学中的精华与糟粕,结果君君臣臣,因果报应,命运天定等封建文化也渗透到了学生的思想中,使得蒙学教育并未起到预期的德育教育目标及效果。(二)选题的意义1、从理论角度蒙学教育中“蒙以养正、德教为先”的教育理念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小学低段的道德教育,肯定了古代蒙学的价值,同时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2、从实践角度对蒙学经典以及蒙学教育现状的研究,为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渗透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和参考,使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师对蒙学有了正确的认识,充分利用蒙学教材这个载体,挖
6、掘蒙学教材的教育价值,形成若干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蒙学教育指导策略。3、从学生角度通过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经典的学习,使得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及认识,有利于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并且渗透蒙学的道德智慧,以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范。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研究的基本内容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研究的背景111蒙学以及蒙学读本112蒙学教育理念113蒙学研究现状12研究的意义2相关概念的界定21蒙学蒙,取易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之义。注云“童蒙之来求我,欲决所惑也。”。这是最早的蒙学论述,也是蒙学概念提出的依据。蒙学“启蒙之学,犹今之小学。”(辞源
7、)“蒙”犹幼稚。暗昧之意,幼童于事多暗昧。因此称之为童蒙,启蒙童稚,消除暗昧称之为启蒙。我国古代对蒙童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教学和初步道德养成教育的统称,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小学,它既包括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也包括非制度化的家庭和社会教育,亦称“童蒙教育”或“蒙养教育”。蒙学是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教学和初步的养成教育的启蒙教育,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小学。22蒙学教材蒙学教材是中国古代社会专门为儿童编写的启蒙教科书。许多经典的蒙学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都是兼备文化知识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的双重功能。并且在体裁、文字方面体现出中国古汉语独特的文化魅力。直到今天,这些蒙书仍在民间广为流传。23德育
8、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3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渗透现状调查与研究31了解蒙学在宁波部分小学的低段年级德育中的渗透现状。32对宁波部分小学一线语文教师进行有关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渗透的访谈。33分析与评价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渗透
9、时所存在的问题与原因。4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如何更好地渗透的有效措施41寻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蒙学德育思想的有效措施。42寻求在课堂外德育教育中渗透蒙学思想的有效措施。(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分析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渗透现状及原因。2、明确蒙学及蒙学教材的内涵及其德育价值,推广蒙学教育及对经典蒙学教材的选择。3、通过对经典蒙学教材的研究,形成若干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蒙学教育指导策略。把蒙学教育落到实处,提高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作用。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1、文献研究法主要通过搜集大量有关古代蒙学教育、蒙学教材特点分析、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古代蒙学教育对当代小学低段德育教育的意义等文献
10、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为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渗透的研究提供材料,奠定基础。2、调查研究法主要通过座谈等形式,全面、具体地了解蒙学思想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渗透,了解小学阶段蒙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及有效性,以便探索出蒙学教材推广及蒙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策略研究。3、行为研究法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蒙学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探索出指导小学低段蒙学德育教育的多种教学方式及策略。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1、研究准备阶段(2010620109)11确定研究对象。12确定实验班。13准备好对从教小学语文的教师的采访问题,作好采访准备。14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和任务书。2调查研究阶段(201092010
11、11)21对蒙学思想在小学低段德育教育中的渗透情况进行了解,总结归纳蒙学德育教育的现状。22对从教语文的教师进行采访,进行采访记录,并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总结出现阶段蒙学在小学低段德育中的渗透现状。23查阅相关资料,完成文献综述。3研究方案整合实验阶段(20101120112)31根据调查的数据和查阅的相关文献,分析思考,围绕蒙学德育教育的现状,总结并探索出如何更好地在小学低段德育中渗透蒙学思想的有效措施。32对这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措施进行整合、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做好观察、记录、分析和搜集反馈消息。4总结提高阶段(2011220114)41根据实验阶段的记录、观察和分析,完善探究出如何在小
12、学低段德育中更好地渗透蒙学思想的有效策略。42将前几个阶段得到的数据、资料、经验教训进行分析,上升到理论的认识,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43反复修改论文初稿,并最终完成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等内容。五、主要参考文献1郭庆华等译易经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5)2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M商务印书馆,1980,(1)3陶有宏蒙学教材不该被遗忘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J2008,(11)4张静从古代蒙学教材的演变看当代启蒙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J2007,105周彦作,卢清论三字经对当今儿童读物及教材编写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6颜亚名论千字文的道德教
13、育渗透特征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107王殿卿三字经当代学校德育智慧之源M2008,68浦卫忠中国古代蒙学教育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9钱加清我国古代蒙学教材特点简析J语文学刊,2001,410胡晓明读经启蒙还是蒙昧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11张静从朱熹的“小学”教育思想看中国古代的蒙学教育J滁州学院学报,2007,312王黎芳中国古代蒙学对当代儿童品德教育的启示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宿教育学院学报2007,213徐梓,王雪梅蒙学要义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14王应麟等编撰,黄秉泽校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M济南齐鲁书社,200215AMAHBTMOHDTAIB,SIATANAHMAD,SOLEHANBINREMOT,ABUBAKARNORDINMORALEDUCATIONINMALAYSIAMEVALUATIONINEDUCATION,VOLUME6,ISSUE1,198210913616PAMELALEPAGE,HANIFEAKAR,YELIZTEMLI,DERYAEN,NEILHASSER,ILENEIVINSCOMPARINGTEACHERSVIEWSONMORALITYANDMORALEDUCATION,ACOMPARATIVESTUDYINTURKEYANDTHEUNITEDSTATESJ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