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0 ,大小:342.50KB ,
资源ID:2262735      下载积分:1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22627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清华大学教授讲解《道德经》.doc)为本站会员(sk****8)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清华大学教授讲解《道德经》.doc

1、1解读道德经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王晓毅 教授非常荣幸我有三天的时间和大家分享道德经的智慧。上篇:道德经解读第一是引言: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有一半是来自道德经,大家生活中一些高明的成语,例如上善若水、顺其自然等都是来自道德经。中华民族“贵柔”的思想、以柔克刚,几乎都是来自道德经,这本书是大智慧。有一种说法,世界上的经典除了圣经之外,被翻译得最多的就是道德经。它影响了西方黑格尔的哲学、辩证法。但是这本书是谁写的,哪一个版本是准确的,究竟说了些什么,自古至今这三个最重要的问题还没有搞清楚。司马迁在史记里写道:有一本道德经是没有问题的,有三个叫“老子”的人都有可能是它的作者。第一个叫老聃;第二个叫老莱子;

2、还有一个是太史公旦。这三个人都是思想家,司马迁并不敢确定是谁写的,其中老聃的可能性最大。所以老子这本书究竟是春秋末年还是战国时期就一直没有搞清楚。司马迁假定是老聃所著,老聃姓李名耳,是河南鹿邑县人。此人很聪明,曾经当过东周王朝的史官(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的馆长),非常有学问,孔子是他的学生。根据史记记载,老子提出了一套与当时治理国家不同的思想。政府不予采纳,他就流亡出走了,路过函谷关的时候被扣住了,这个关主是老子的学生,他不让老子离开,老子就在那里写了一本道德经,后逝世于陕西。这就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关于老子的全部记载。第二,老子这本书,又称道德经,由上篇道经与下篇德经构成,一共 81 章,500

3、0 多字。为什么没有一个确切的字数呢,因为老子的版本历来不同。70 年代之前,老子就有三个版本:一个大概是三国前后的版本叫老子河上公章句;一个是三国时期王弼所著的老子道德经注;还有一个是唐朝傅奕校定的道德经古本篇。这三个版本差距比较大。近 30年,又从地下挖出了两个版本:一个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两本,还有一个是湖北郭店出土的战国中期竹简本,有 2000 多个字。这五个版本各不相同。一般认为马王堆这个版本是不错的,但有的又说王弼版的更好,这就看自己的感觉了。第三个问题,老子的主题是什么?众说纷纭,从不同角度解读,老子呈现出不同面相。这两千多年的主流派是政体哲学或者管理哲学,最早从

4、这个角度理解的是法家的韩非子。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但是他的理论基础是道德经;三国时期王弼也是这样,他也从管理角度来解释老子;还有的从2军事角度解读老子,比如孙子兵法;还有人说这是为人处世之道、生存之道,委曲求全,以柔克刚;与王弼同一时期的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是从养生的角度来解读道德经,修炼元气然后得道;还有一个从成仙的角度来讲,中国的道教产生于三国,张鲁写老子想尔注,也是后来五斗米教的经典。大家对同一本书的看法各不相同,一说老子是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一说是养生的医生,一说是教主。所以几千年来老子究竟是何人,谁也说不清楚。但他是一个大哲学家,老子是一本哲学之书,是研究规律的,万物的规律是一样的,所

5、以你从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到自己所需要的。老子是什么就看你心里有什么了。我给大家介绍老子基本上是从王弼版本来讲的,从政治、理性的角度,将其作为一门哲学来介绍给大家。王弼的老子注是公认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自古至今也认为是最权威的。王弼是大思想家,按照王弼的解释,老子是非常简单的。道家强调得意忘言,通过语言掌握思想,不忘掉语言不可能达到最高境界。老子的思想可以用一个字来解释,有一本书叫吕氏春秋,是中国古代先秦道家的一个极大成就,应该说是黄老派的一个作品。在吕氏春秋不二这一篇里,它用了一个字为先秦诸子百家做了定义,其中说孔子贵“仁”,老聃贵“柔”。这是老子思想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柔”。“贵柔”的思想和我

6、们传统的管理思想相反,其思想的渊源,历史上有三种说法:一说他师承大隐士商容(传说中的一个高道),这个说法是古代秦汉时期的记载,现代人不这么看;另一个说法是老子根据母系氏族社会管理经验学的,在女人管理社会的上百万年里,社会是一片和谐的。男人掌权之后就不太平了,出现了战争、世界大战,总是来硬的(现在的社会看起来是文明了,但是本质上还是男人统治的时代)。老子看到了女人掌管社会时的和谐,发现现在的社会从管理思路上就是错的,应当向女人学习。所以他就借鉴母系氏族社会的管理经验,创造了“贵柔为美”的思想;还有一种说法是老子的思想是根据周易而来的,周易有两个最重要的经典:易经和易传。易经比老子要早,易传就比较

7、晚。易传是把道家和儒家的智慧都融进来,重新解释易经。易经是一个算卦的书,没有什么丰富的哲学思想,但是全书卦中贯穿的思想是阴柔的。夏朝的周易以艮卦为第一卦,艮卦是山,山的目的是让你停下来不要继续进攻。到了商朝,第一卦是坤,坤就是阴柔。周朝就开始进攻了,乾为第一卦,阳刚。不同时代卦的排列不同,也就说明了不同的时代哪个最重要。周易是一个决策智慧,卦是社会大环境,爻是具体条件。决策是根据大的环境和所处的具体位置、条件而定的,这就是卦和爻。不可能所处的所有位置都好,在 64 卦中只有一个卦爻辞都是好的,就是谦卦。在任何的情况下保持一个谦虚的态度都没有坏处。老子是把中华民族的民族性通过周易、通过自己天才大

8、脑的升华,以“贵柔”为核心的一个完整的理想体系。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老子的思想体系,也是整个道家体3系的概括:第一个是“自然”,也就是事情本来的那个样子,自然之性,天生的。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生长,就达到了生命的最佳状态;第二是“无为”,不折腾,顺应事物的自然本性。“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事物的自然之性。这也就是第三个词:“道”,“道”是规律,顺应自然本性就是根本的规律;老子这三个关键词实际上是一个自然。首先我们解释第一个关键词“道”。什么是“道”?就是万物运行的规律,万事万物看起来不一样,但是都被一个看不见的规则所控制。老子很聪明,把复杂的世界简单化,分成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无形的,

9、就是“道”,简称“无”。一些东西是视觉无法看到的,如规律、本质;还有一种是我们能看到的世界,是一个有形的世界,简称“有”。这个“道”是看不到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看着有但是却又看不见。“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精”,他一定是有的。“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个规律看不见,但是就是控制着你。商人被商道控制了,才能挣更多的钱。这个“道”不是真道,是伪道,是人类的功利之心创造的一种虚假的游戏规则。老子把“道”分为两种,天之道和人之道。天之道就是自然之道,顺应自然的没有功利之心。“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天的道是自然的,就像拉弓一样。弓是弧形的,下面的往上走,上面的往

10、下走,处于一种平衡。比如老虎,很强大,但是一年才能生一窝,成活率还很低。兔子、老鼠很弱小,但是一个月就能生一窝,跑起来很快还会打洞。“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强大的要抑制,弱小的要扶植。“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人有功利之心,于是制造了一套虚假的游戏规则,就是人之道。这样就违背了自然规律,越有钱越有势的,就去巴结;没钱没势就挨欺负。“孰能有余以奉天下”,明明是强者却还愿意救助弱势群体,遵循自然规律,是真有道的人。老子认为世界上有一种东西非常厉害,这就是“道”。它看不见,我们现在的社会为什么出错误了,就是我们违背了这个自然之道。我们人类的功利之心创造的游戏规则,使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糟。

11、老子认为我们要想幸福,就得解放自己,寻找真正的规律。但是规律又是看不见的,我们要分析这个规律,称它为“道”,是取人类出行必遵循“道路”的意思,有必然性、强制性。为什么用道路来形容这个看不见的规律呢,就是因为他有必然性、强制性,是用一个形象的东西来比喻这个看不见的规则。古代的路是先民用脚踩出来的,这个成本是非常高的。比如我们从北京到太原,路过太行山,走了很长时间才走出一条路,如果不按照这个道路走就会消失在蛮荒世界里。现在的路表面上看我们可以人为的拆迁,但这个路如果被人为地破坏了。比如草坪中被人为踩出来一条小路,就说明修的这个路不符合人行走的规律。但是老子说了,这个道路并不是无形规律的名字,那是对

12、它的一个称呼。真正的规则是没名字的,无形的。一个东西给它下了定义,这个概念就抓住了本质。规律这个东西我们看不见,它的本质是什么也无法知道。“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4我们无法给它起名字,但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称呼它。在老子的眼中,这个规律不是人类设置的规律,它是宇宙万物的生母,天地万物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它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动因,我们还可以称它“玄”。 但是这些都只是对它的称呼,并不是它真正的名字。老子说的这个“道”不是我们现在讲的规律,我们说的规律是事物本质间的内在联系。老子的“道”是宇宙万物的生成者,“道”存在于天地产生之前。但是老子不是宗教家,道教和道家是两回事。道教是长

13、生不死的一种宗教,道家是一种哲学,哲学不能武断,“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冲”就是虚的,道是虚的,但是永远不会穷尽。“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天地还没有产生之前它就应该存在了。它是一种最神秘的宇宙能量,它是有实体的,但是这个实体看不到,无处不在。老子有一句最著名的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后人对一二三有一个大致的看法,任何一个事物都是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人们就把“一”解释为元气,这个元气就是现在指的最基本的物质。本来这个世界没有物质,只有一种最神秘的能量叫做“道”,道生一,产生了基本粒子、产生了元气。一生二,元气分裂,分为阴阳二气。二生三,阴阳二气合起来,成为中和之气。

14、三生万物,和气产生了万物(见图)。“万物负阴而抱阳”,所有的事物都是阴阳产生出来的,背阴向阳。这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老子之前从未探讨过宇宙从何而来。“道生一”这个思想至少提出了一个宇宙是从一个没有形状的最基本的能量,一步一步分裂产生出来的。这个思路对后来中国的“宇宙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比如周易,战国时期的阴阳五行说就受到了老子的影响。易传中提出了宇宙生成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还是借助了老子的思路。到了汉朝就把老子的思想、易传的思想和阴阳五行综合起来了,通过对周易的解释,产生了一个中国的宇宙生成论。宇宙从无形开始,道生一,产生了基本的元气,这个元气又叫太

15、初之气,从无到有越来越庞大;后来元气分裂成阴阳二气;继续分裂成四象之气,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又分裂变成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再变成了八卦之气。就是这个“道” 产生了元气,元气不断分裂,宇宙之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气场。这个气场形成之后,一方面有气的形态,一方面产生了有形的天地万物。太初太素之气产生了星宿,阴阳二气产生了天地,五行之气产生了五个方位、五音、五脏等,八卦也都对应其物体形态如天地山河等。所以说老子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宇宙发生论,这就是中国的宇宙大爆炸,这个思维的源头就要追溯到老子。5老子认为无形产生了有形,有形又分裂成为更复杂的东西,从而产生了整个有形的世界。道是宇宙的第一动力,它产生了宇宙

16、世界之后并没有消失,并且存在于每一个事物之中。因为道永远和这个元气的“一”在一起,每个事物生成之后为什么能发展变化,就是因为来自宇宙的根本能量在你身上。万物能够发展、壮大、成功,就是要适应这种能量。老子认为每一个有形事物之所以能够发展就是使用了他内在的无形的宇宙动力,也就是“道”。老子通过形象的语言告诉我们,我们不用抓住有形的东西,要注意无形的东西。道家更注重无形的东西,在老子笔下有两种道:一种是宇宙没有产生之前的所存在的能量,它不依赖于任何具体的东西,叫做“常道”。常道实际上就是恒道,永恒的规则,是宇宙的总规律,不可言说。还有一种在万物产生之后,每一个事物所遵循的规则,叫“非常道”,是具体规

17、律,可以言说。老子第一章写:道 可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两 种 道 , 一 种 可 以 用 语 言 表 达 , 它 是 “非常 道 ”, 不 是 宇 宙 中 永 恒 的 产 生 于 万 物 之 前 的 根 本 大 道 。 我 们 可 以 给 这 个“道 ”起 个 名 字 , 但 是 并 不 是 宇 宙 总 规 律 的 真 正 的 名 称 。 我 们 怎 么 知 道 世 界上 存 在 这 两 种 道 呢 ? 这 两 种 规 律 一 个 是 有 名 的 , 一 个 是 无 名 的 。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它 不 通 过 任 何 有 形 的 东 西 表

18、 现 出 来 , 所 以 它 是 无 名 的 , 是 天 地产 生 之 前 的 一 种 状 态 , 这 个 指 的 就 是 “常 道 ”; “有 名 , 万 物 之 母 。 ”道的 另 一 种 形 式 , 产 生 与 万 物 之 后 , 在 每 一 个 事 物 中 。 这 就 有 名 字 了 , 因 为 它来 自 于 宇 宙 动 力 的 这 个 道 , 它 真 正 的 母 体 是 根 本 的 动 力 , 有 名 的 东 西 是 万 物之 母 。 事 物 的 发 展 仍 然 离 不 开 宇 宙 第 一 动 力 , 但 是 它 已 经 变 成 有 名 了 , 可 以用 语 言 描 述 。 怎 么

19、才 能 理 解 这 个 宇 宙 的 第 一 动 力 呢 ? 我 们 必 须 “常 无 欲 ”,当 你 完 全 没 有 欲 望 的 时 候 , 你 就 能 体 会 到 它 可 以 超 越 具 体 事 物 而 存 在 , 那 是宇 宙 最 根 本 的 东 西 。 “以 观 其 妙 ”, 观 的 就 是 生 成 万 物 的 奇 妙 , 而 “常 无欲 ”是 观 察 永 恒 存 在 的 道 。 “常 有 欲 , 以 观 其 徼 ”, 体 会 有 名 的 道 , 观 察事 物 内 部 具 体 的 规 律 。 事 物 顺 应 自 身 的 规 律 , 达 到 自 身 最 大 的 圆 满 , 这 就 是非 常

20、 道 。 此 两 者 , 指 的 就 是 “常 道 ”和 “非 常 道 ”。 同 出 而 异 名 , 他 俩 实际 上 是 一 个 东 西 。 “同 谓 之 玄 ”, 都 是 来 自 宇 宙 的 动 力 , 具 体 是 什 么 是 说 不清 楚 的 。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妙 是 变 化 的 动 力 。这 个 “道 ”从 古 至 今 都 没 有 变 过 , 从 “人 道 ”来 说 , 从 古 至 今 没 有 根 本区 别 。 “古 今 同 道 , 自 古 及 今 , 其 名 不 去 , 以 阅 众 甫 ”, 万 物 都 有 一 个 根本 的 父 亲 , 我 们 用 他

21、来 比 喻 大 家 的 父 亲 。 万 事 万 物 有 一 个 根 源 , “众 甫 ”就 是 共 同 的 父 亲 , 我 们 都 是 这 个 “道 ”的 子 孙 。 正 因 为 这 样 , 天 不 变 , 道 也不 变 。 老 子 说 “执 古 之 道 , 以 御 今 之 有 ”, 了 解 了 古 代 的 道 , 也 就 是 了 解了 今 天 的 道 理 。 “能 知 古 始 , 是 谓 道 纪 ”, 大 家 学 两 千 年 以 前 的 道 德 经 , 老 子 时 代 的 人 道 和 现 代 的 人 道 没 有 根 本 的 区 别 。 历 史 就 是 重 复 过 去 的 东 西 ,现 在 社

22、 会 的 问 题 三 国 时 期 全 都 遇 到 过 了 。 为 什 么 说 “读 史 使 人 明 智 ”? 社会 的 兴 亡 是 有 规 律 的 , 能 把 它 的 源 头 抓 住 了 , 后 面 再 变 也 是 万 变 不 离 其 宗 。6真 正 有 用 的 东 西 不 是 有 形 的 而 是 无 形 的 , 有 形 的 东 西 是 靠 无 形 的 东 西 来 支 撑的 。 比 如 脚 下 站 立 的 那 块 土 地 , 如 果 把 周 围 的 泥 土 都 挖 光 人 还 可 以 站 立 吗 ?道 看 不 见 , 但 是 却 是 万 物 的 根 本 。道 这 么 伟 大 , 它 的 具 体

23、 的 规 律 是 什 么 ? 我 们 的 行 为 怎 么 样 才 是 符 合 道 呢 ?一 句 话 “正 言 若 反 ”。 什 么 事 都 要 反 着 看 , 正 面 的 话 全 都 反 着 说 , 道 的 运 动规 律 与 常 识 相 反 。 还 有 一 种 说 法 , 反 就 是 循 环 。 我 认 为 “相 反 ”的 解 释 更好 , “反 者 道 之 动 , 弱 者 道 之 用 ”, 道 的 表 现 是 无 形 的 , “天 下 万 物 生 于有 , 有 生 于 无 ”, 都 被 无 形 的 东 西 控 制 。 这 个 无 形 的 东 西 对 于 我 们 没 有 产 生作 用 , 这

24、似 乎 违 背 了 常 识 。 常 识 是 我 们 要 时 刻 看 到 领 导 力 的 存 在 , 道 则 不 然 ,它 始 终 控 制 着 你 但 是 一 点 都 看 不 到 。 “明 道 若 昧 ”也 是 这 个 意 思 。 完 美 的事 物 正 与 常 识 相 反 , “大 成 若 缺 , 其 用 不 弊 ”, 一 个 事 物 完 美 到 极 致 , 好像 是 有 缺 陷 的 。 为 什 么 ? 一 个 自 然 的 东 西 肯 定 是 要 有 缺 陷 的 , 真 正 好 的 就 是自 然 的 。 “大 盈 若 冲 , 其 用 不 穷 ”, 冲 就 是 虚 , 真 正 的 满 看 起 来

25、好 像 虚 , 好像 不 满 , 但 是 用 之 不 竭 。 例 如 学 者 , 真 正 有 学 问 的 都 是 很 虚 心 的 。 “大 直若 屈 , 大 巧 若 拙 , 大 辩 若 讷 ”, 真 正 的 正 直 看 起 来 好 像 不 正 直 , 真 正 的 巧 表现 为 拙 。 三 国 时 期 , 曹 操 的 两 个 儿 子 曹 丕 和 曹 植 , 都 想 当 太 子 , 明 争 暗 斗 。有 一 次 曹 操 出 征 , 出 发 前 , 杨 修 帮 曹 植 写 了 一 篇 非 常 好 的 歌 颂 曹 操 的 文 章 ;曹 丕 的 手 下 则 给 他 出 主 意 说 什 么 都 不 用 做

26、 , 只 是 哭 就 可 以 了 。 等 到 曹 操 出 征时 , 曹 植 把 写 好 的 文 章 献 给 了 父 皇 , 而 曹 丕 只 是 躲 在 一 旁 擦 眼 泪 。 最 后 曹 操把 太 子 之 位 给 了 曹 丕 , 他 真 诚 啊 ! 这 就 是 大 巧 若 拙 。 大 辩 若 讷 , 讷 就 是 不说 话 , 不 辩 就 是 最 好 的 解 释 。 高 明 的 管 理 方 法 与 常 识 相 反 , 我 们 注 重 有 形 的东 西 , 道 家 注 重 无 形 的 东 西 。 再 严 重 的 问 题 都 是 从 一 个 很 小 的 问 题 发 展 起 来的 。 我 们 注 重

27、有 形 的 已 经 发 展 起 来 的 问 题 , 老 子 让 我 们 从 反 方 向 入 手 , 从 无形 的 方 面 入 手 , 处 于 萌 芽 的 时 候 就 抓 住 它 才 容 易 解 决 问 题 。 “其安易持” ,当 局 势 稳 定 的 时 候 我 们 容 易 控 制 它 , “其未兆易谋 ”,还 没 征 兆 的 时 候 掐 死它 是 最 容 易 的 。 “其脆易破,其微易散”, 它 很 脆 弱 时 容 易 打 散 它 , 很 小 的时 候 容 易 解 决 它 , 应 当 “为之未有,治之未乱”。 再 大 的 东 西 都 是 从 小 产 生的 , 有 形 的 东 西 都 是 来 自

28、 无 形 的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重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关键还是为之未有,治之未乱。这就是老子教我们从一个相反的角度入手,不要等它发展起来。圣人的行为与常识相反,“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圣人明明处于百姓之上,说起话来却十分和蔼谦虚。“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先民就是站到民众前面带领民众,但是他却要躲在民众后面,看看大家都准备往哪走。中国有句话叫“顺时者昌,逆时者亡”,时是什么?大家都这么想就叫“时”。高士的行为也是与常识相反,“士”就是中层,不是最高领导人,古代的“士”是有武功,带着一群人打仗的人。“善为士者,不武”:真正的武士不逞武勇,不露锋芒。这不是相反么,和圣

29、人是一样的。“善战者,不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是轻易不发怒的,自7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一样的,食肉动物抓食草动物不会是又叫又跳的,那个又喊又叫的都是弱势群体食草动物。“善胜敌者不与”:善于战胜敌人的人根本不用与敌人对抗,为什么呢?正面对抗两败俱伤啊。在生活中也是这样,你的同行如果欺负你,你只要和他发生了争执就不能全胜了。你可以外后退,这样他的欲望就会膨胀起来,他觉得自己很厉害,就会今天欺负张三明天欺负李四。很快他就成为人民公敌了,当他墙倒众人推的时候,你在人缝里踢他一脚就可以了。“善用人者为之下”,善用人才的人总是谦冲自牧,自居卑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天”就是自然,

30、这就达到了最高境界。二、德何得而畜?你的生长发展变化的动力在哪里?是一种内在的德、道。何由而行?世界物质产生了你的形体,就是古人所说的阴阳五行的元气。何使而成?是势。势是什么?就是环境啊。从无到有,从另一个世界我们慢慢变成了一个人,慢慢地生长发育。生长发育得有万物,动力哪里来?你为什么会成为一个有德的企业家?那是因为你生来就与别人不一样,种子不相同。得有物,没有物就饿死了;有物还得有环境,没有改革开放的环境怎么能成为企业家?有物、有势,但最重要的是“道”自然之性。产生的一刹那是有自己的自然之性的,自然之性的发展、成长和变化,是需要有物有势的。你适应了这个环境你就成功了,不适应就失败。为什么能变

31、?因为你有能变异的种子。就好比在国营企业快倒闭的时候出去单干,你就成了成功的企业家;其它的人则成了下岗工人。为什么你能变他们就不能?因为根性不一样,来的时候自然之性就不一样。万物都是从“道”来,就如有“德”的时候就是一个自然之道。“事物完善的动因是内在的“道”,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第 51 章。道者,物之所由也;德者,物之所得也;由之乃得,故不得不尊,失之则害。”老子第 51 章王弼注。外在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仍然是内在的“道”,顺应自然而得到成功。我们有上德、大德、玄德。“上德若谷”:一个人的德明明非常好,但看起来却像山谷中的水一样,很低;“大白若辱”:明明很白,但是看起来却不白,有污点;

32、“广德若不足”:他的德很广泛,但看起来好像有点吝啬,不足;“建德若偷”:质地很刚健,但是看起来很软弱;“质真若渝”:是坚定不移的、很真实的,但看起来却不是那么真。当一个事物达到极致,使用了自己内在的“道”,彻底完善了自己,就是大德。大德看起来好像有问题,但大成若缺,真人不露相。“大方无隅”:隅就是角,方形的物体都是有角的,当这个方形达到一定的极限就再也找不到角了。“大器晚成”:根据现在出土的文献,晚没有“日”旁,是“大器免成”,真正的大器永远造不成。因为大方没有角,所以是造不出真正的大器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大的声音我们听不到,要是听到地球转动的声音我们就要毁灭了,人耳只能听到一部分声

33、音;大的“象”是没有形状的,因为太大了所以看不到它的形状;8“道隐无名”:“道”无所不在,但是我们看不到,没法给它起名字。“夫唯道,善待且成”:我们这个有形的世界总是在索取、总是在表现自己多么伟大。而“道”产生了万物,使你欣欣向荣,使社会发展,你却看不到他的任何作为,只是感受到它给你的好处。一个真正有德的人一定会得道,但看起来好像不行,真正有钱的、有事业的人都很低调,就是真人不露相;而那些有一点小成就的人却很高调,其实他根本没什么本事。最大的德就是玄德,说不清楚的德:“道生之,德畜之”:“道”产生了万物,德也只是一个有形的,在德这个阶段,使其“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成长发育,使他成熟

34、,养育、覆盖他。每个事物之所以成功,道家认为是来自宇宙看不到的动力。“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道”产生了万物,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是“道”在宇宙中起作用,“道”产生了万物却不为己有,它时时刻刻都在给出动力,但是却不说是自己的功劳;“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实际上它在管着你,但又不是主宰,让你感觉是你的本性在发挥作用。它的德太大了,是万物完善的最伟大的一种力量,是最大的德,玄德。玄:说不清楚看不明白,好像存在。刘备字玄德,古代的“字”都是解释“名”的,就是完备了,这是最大的德。道家讲玄虚的东西就是告诉我们别折腾,别有为,要顺着事物的自然之性。道家看来人类社会也是个德,也是个事物,最有德的社会是原始社会

35、。这点后来被儒家拿走,就是“大同”。“大同理想”是庄子提出来的,老子提出来的是“朴”。从原始社会到现在,从猿变人是经过了几百万年的发展变化的,道家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从“道”出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五行,八卦之气等天地万物在那一霎那都出现了,人也同时出现了,人那时刚刚从宇宙中到来,非常淳朴。如电影阿凡达中的人与自然完全一致,没有烦恼,没有私心,也没有财产差异,那就叫“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有了人类,生产力就开始发展了,产生了工具和家庭私有制财产,人与人有了差异,能力强的人管能力弱的人。圣人也有管理制度,但不会太严格,差不多就行了。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36、,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这时候我们有了制度了,没有必要建立更详细的制度,因为制度越多盗贼越多,权术越多刁民越多,有一个基本大致的管理就可以了,不要停下来,也不要进一步发展,这样社会就会稳定。如果进一步用理智、法制、战争,会越搞越糟。老子笔下把社会分成了“上德”与“下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是无为治国,人们刚从宇宙中产生出来,没有财产没有家庭没有私有制,可能在物质上很穷、很平凡,但是这个时候的人们没有烦恼,是个和谐社会。庄子说:至德之世,人、动物和自然是完全一体的,没有差异,你可以趴在树上看喜鹊孵蛋,人类很逍遥,统治者是无为治国。后来社会有了私有制,政府开始进

37、入下德。下德分为:仁、义、礼三个阶段。还是有德,但是下德。人都已经关心自己了,政府便以“仁爱”治国,领导人对所有人都是爱的,并且宣传爱,但是已经有了动机和治国的行为了。在道家看来,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科技的发达,人变得越来越坏,越来越狡诈,越来越难管,9政府的管理力度也越来越大,人类的发展是一个退步的过程。以“仁爱”治国已经不行了,便提出了一个是非标准:正义。以正义来治理国家,但不是制裁。人继续变坏,所以有了行政法规,违反了法规就要受到处罚,所以就产生了强制的制裁。再下一步人变得更坏,就有了彻底的刑法和赤裸裸的镇压。再变坏就出现了大规模的战争,战争是政治的最高表现形式,经济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政治,

38、政治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军事,全靠军事来解决,例如美国。所以最终决定世界力量的是暴力,这就是乱世,是以暴政来治国,就是不德。老子的原话:“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真正有德的时候不会去宣传德,而当没有德,社会开始崩溃的时候便会去宣传德;下德抓住德不放,开始宣传德,不能达到一个完善的德,已经有缺失了。“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真正的上德是彻底无为的,按照王弼的注释,当上德缺失的时候便进入了下德。社会经历了仁、义、礼三个治国阶段。尧、舜讲德,但是没有暴力是不行的;到了舜开始有国家政权了,有惩罚,该出手时就出手;周朝时

39、讲礼仪、讲等级、讲礼乐。上德什么都不做,也没有管理别人的动机,是最好的;下德看起来有政治行为,号召大家要仁爱,但却没有偏为,大家都一样仁爱了,所以也是没有具体的东西;有了争议、是非,已经有明确的心理动机,我们就开始建立法规,制度越多人们对这个制度越抵触。“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治国的办法越来越有为,越来越强硬,结果这个社会越来越退化,从一个“有德”的社会进入到一个“无德”的社会,最后进入到乱世。老子是反对礼教的“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一个国家建立礼教制度说明大家已经没有忠

40、信了,没有忠信才用外在的制度来束缚。人类社会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想把世界变得更好,世界还没有来就想改造,结果越改造越差。其中最厉害的管理手段是违背了“道”的虚华的部分;聪明的不要搞表面上的文章,这些只能使人内心的淳朴丧失得更快。这几句话集中表达了世界的历史观,管理制度越来越先进,越先进就越坏。本来大家很淳朴,一做表面的事就没有了;有了制度时反对制度的变法也有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历史观决定了管理社会的基本态度。我们讲第三个部分:自然自然是事物的本性或天然状态,事物的自然本性使他所产生的外在表现就叫做自然。“不学而能者,自然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自然而然,本来就那个样子,没有什么更

41、神秘的东西,不用学习。每个事物生来都有自然之性,自然之性的展现就是这个事物的自然。在道家看来“自然”是万物的最佳状态,不可能比自然更好,“道”通过万物的“自然”表现出来。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道順自然。儒家认为,家庭里夫妻之间应当相敬如宾;道家却认为是平等10的、随和的。管理社会到达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管理得最好的就是“无为”。领导人达到最高境界是“爱民如子”,要求员工爱厂如家。当“信”达到最高境界时就感觉不到制度的存在。“道”产生了事物,它不改造你,而是给你能量顺应着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在大地上生存就要遵循大地的规

42、律;大地要根据 24 个节气来生长;天是根据运作规律,根据道来的。宇宙中行星之间如太阳月亮等万物运作的过程是谁来维持、制定的?是道。每个事物的自然之性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运作,是不可改变的,这就是道。道通过每一个事物的自然之性表现出来,天道通过星星月亮之间的复杂关系表现出来,人类社会每个事物之间生长发育的自然之性表现出道的存在。道最终在哪里?我们看不到。当一个事物在没有人为的作用下他的自然之性得到了充分的实现,这就是道。用树来解释:我们身边的树通过修正长得整整齐齐,而深山里的树长得是如此茂盛、庞大,就好比阿凡达里面的那颗大树,是最自然的,没有经过人类修整的最自然的树,这棵树就得道了。树的自然之性

43、没有被歪曲,它的生长发育达到了自身生命的极致,是一颗最美丽的树,通过树的自然表现出了树道。道家认为:人没有出现之前自然界是很和谐的,最好的状态就是自然,自然就是道。当一个事物达到最美、最好的状态就是道。大地震时,丈夫将妻子和孩子保护在自己身下,自己撑着千金重的乱石,这种爱,这种最自然的体现就足以说明这是一个得道的丈夫,一个最自然的父亲,是生命极致、道的体现。自然本性只能顺应而不能改变,人类错误地认为:我们无所不能,人类能够改变一切。“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培或堕。”三国时期对神器的解释是一个有生命、有精神的东西,不可能按照你想象的样子去改变

44、,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的。事物本性都是不一样的,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有的慢性子有的急性子,有的身体很强壮有的很柔弱,有的对自己要求很高自强不息,有的却自甘堕落。“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物有常性,而造为之,故必败也。物有往来而执之,故必失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然之性,你能顺着它却不违背,你可以和它沟通到一个可以让它接受的办法而不可以执意地去做。每个事物都有不变的本性,如果要去改变它,那必失败,也许还会失去它。这是王弼对这段话的解释。“道”顺应万物自然之性而成其“德”,所谓“德”,是自然之性的实现。“自然”是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老子说:“建德者,因物自然,不立不施。”怎样使一个事物成德,那就要看是个什么样的事物,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进行建设,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他不是按照你的命令去变的,而是顺应着自然,违背自然就会造成很严重的恶果。老子说:改变生理自然,导致病态。五色令人目盲。人生来都爱看漂亮的东西,比如说颜色、风景。人有功利之心,越喜欢看好看的就越去创造更好看的,诱使着人类,最后就把眼睛看花了甚至看瞎了。五音令人耳聋;这个聋的本意是耳鸣,人喜欢听美妙的声音,美妙的音乐,大自然的音乐,功利之心驱使我们去创造更美的音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