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绪论三、选择题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 E )A、人体与环境关系 B、人体细胞功能 C、人体功能调节D、各器官的生理功能 E、人体功能活动规律2、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 B )A、物质代谢 B、新陈代谢 C、适应性 D、应激性 E、自控调节 3、机体不断分解自身物质,释放能量,以供给机体需要的过程,称为( D )A、吸收 B、新陈代谢 C、物质合成代谢 D、异化作用 E、消化4、下列关于刺激和反应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 )A、有刺激必然产生反应 B、产生反应时,必然接受了刺激C、阈刺激时,必然产生反应 D、有刺激时,不一定产生反应E、有时反应随刺激强度加大而增强5、机体对内、外
2、环境变化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 D )A、反射 B 反应 C、抑制 D、兴奋性 E、兴奋6、可兴奋细胞发生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E )A、神经活动 B、肌肉收缩 C、腺体分泌 D、反射活动 E、动作电位7、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 D )A、有效刺激 B、阈刺激 C、阈上刺激 D、阈下刺激 E、阈值8、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最常用的指标(B )A、基强度 B、阈强度 C、阈时间 D、利用时 E、时值9、阈值越大,说明组织兴奋性( D )A、兴奋性越高 B、兴奋程度越低 C、兴奋程度越高 D、兴奋性越低 E、没有兴奋性10、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E )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
3、液 D、细胞内液 E、细胞外液11、内环境稳态是指( B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B、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C、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 D、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 E、细胞内液的物理性质相对稳定12、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 B )A、正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 C、神经调节 D、体液调节 E、自身调节13、机体功能调节中,最重要的调节方式是( A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反馈调节 E、前馈调节1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正反馈 E、负反馈15、阻断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受损的调节是( A
4、)A、神经调节 B、激素远距调节 C、自身调节 D、旁分泌调节 E、自分泌调节16、皮肤黏膜的游离神经末梢属于( A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中枢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17、下列反射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D )A、膝跳反射 B、减压反射 C、排尿反射 D、望梅止渴 E、吸吮反射18、自身调节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的情况下对刺激所产生的( A )A、适应性反应 B、旁分泌反应 C、稳态反应 D、非自控调节 E、前馈调节 19、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部分发出到达控部分的信息称为( D )A、偏差信息 B、干扰信息 C、控制信息 D、反馈信息 E、自控信息 20、下列生理
5、过程中,不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C )A、血液凝固 B、排便反射 C、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 ADH 释放增加D、排尿反射 E、分娩反射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三、选择题1、人体内 O2、CO2、NH3 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A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作用 E、出胞作用2、以下属于被动转运的是( E )A、易化扩散 B、单纯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和入胞 E、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 3、物质在膜蛋白质帮助下,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过程是属于(B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 E、出胞4、参与细胞易化扩散的蛋白质是( E )A、受体蛋白 B
6、、通道蛋白 C、泵蛋白 D、载体蛋白 E、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5、与单纯扩散的特点比较,易化扩散不同的是:( C )A、顺浓度差转运 B、不消耗生物能 C、需要膜蛋白的帮助D、是水溶性物质跨膜转运的唯一方式 E、是离子跨膜转运的唯一方式6、离子被动跨膜转运的动力是:( C )A、电位梯度 B、浓度梯度 C、电-化学梯度 D、钠泵供能 E、自由运动7、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产生饱和现象的机理是( D )A、跨膜梯度降低 B、载体数量减少 C、能量不够 D、载体数量所致的转运极限 E、疲劳8、氨基酸进入一般细胞的转运方式为:( A )A、易化扩散 B、入胞 C、单纯扩散 D、吞噬 E、主动转运9、关于主
7、动转运,错误的是:( B )A、又名泵转运 B、依靠载体蛋白的协助 C、逆浓度差或电势差进行D、消耗能量 E、主要转运无机离子10、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 ATP,钠泵运转可使( D )A、2 个 Na+移出膜外 B、2 个 K+移出膜外C、2 个 Na+移出膜外,同时有 2 个 K+移入膜内D、3 个 Na+移出膜外,同时有 2 个 K+移入膜内 E、3 个 Na+移出膜外,同时有 3 个 K+移入膜内11、细胞膜内,外正常的 Na+和 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 D )A、膜在安静时对 K+通透性大 B、膜在兴奋时对 Na+通透性增加C、Na+ 、K+易化扩散的结果 D、膜上钠-
8、钾泵的作用 E、膜上 ATP 的作用12、Na+ 跨膜转运的方式为:( C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D、主动转运 E、主动转运和单纯扩散13、钠泵活动最重要的意义是:( C )A、维持细胞内高钾 B、防止细胞肿胀 C、建立势能储备 D、消耗多余的 ATP E、维持细胞外高钙 14、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属于( D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原发性主动转运 D、继发性主动转运 E、入胞15、消化腺分泌消化酶的过程是( E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 E、出胞16、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作膜的:( E )A、
9、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反极化 E、超极化17、人工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的 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 C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 先增大后减小 E 先减小后增大18、对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主要与 K外流有关,其数值接近于 K的平衡电位B 、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C、其数值相对稳定不变D 、各种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相等的E 、细胞处于极化状态19、正常状态下,细胞内离子分布最多的是( A )A、K+ B、Na+ C、Ca2+ D、Cl- E、Na+和 Cl- 20、安静状态下,细胞膜对其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A )A、K+ B、Cl- C、Na+ D、
10、Ca2+ E、Na+和 Cl- 21、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现象是指同一细胞的电位幅度( C )A、不受细胞外的 Na+ 浓度影响 B、不受细胞外的 K+ 浓度影响C、与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无关 D、与静息电位值无关 E、与 Na+ 通道复活的量无关22、沿单根神经纤维传导的动作电位的幅度:( A )A、不变 B、不断减小 C、不断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E、不规则变化23、产生动作电位下降相的离子流是( A )A、K+外流 B、Cl-内流 C、Na+内流 D、Ca2+内流 E、Na+和 Cl- 24、人工地减少细胞浸浴液中 Na+ 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超射值将( B )A、增大 B、减
11、少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少 E、先减少后减少25、神经纤维 Na+通道失活的时间在( D )A、动作电位的上升相 B、动作电位的下降相 C、动作电位超射时D、绝对不应期 E、相对不应期26、静息时细胞膜内外的 Na+和 K+浓度差的维持有赖于( B )A、膜上 ATP 的作用 B、膜上 Na-K 泵的作用 C、Na-K 易化扩散的结果D、Na-K 交换 E、膜对 Na 和 K 的单纯扩散27、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中,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B )A、K B、Na+ C、Cl- D、Ca2+E 、Mg2+28、阈电位时,通透性突然增大的离子是( B )A、K+ B、Na+ C、Ca2+
12、D、Cl- E、Na+和 Cl- 29、阈电位是:( A )A、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B、引起超极化时的临界膜电位C、引起局部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D、引起动作电位复极的临界膜电位E、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30、刺激阈值通常指的是:( C )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作用时间B、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C、保持一定的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D、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E、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31、关于局部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局部电位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大 B、
13、局部电位随扩布距离增大而减小C、局部去极化电位的区域兴奋性增高 D、不存在时间与空间的总和E、它是动作电位形成的基础32、神经纤维峰电位时期约相当于( A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正常期33、能引起动作电位,但幅度最小,这种情况见于:( B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正常期34、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 B )A、相对不应期 B、绝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35、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周期变化的顺序是:( D )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
14、常期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36、下列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E )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C、在有髓纤维是跳跃式传导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37、终板膜上的受体是:( C )A、肾上腺素能受体 B、5-羟色胺受体 C、ACh 受体 D、多巴胺受体E 、组胺受体38、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时,乙酰胆碱与
15、 N-型 Ach 门控通道结合,使终板膜( B )A、对 Na+ 、K+ 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B、对 Na+ 、K+ 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C、仅对 K+ 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D、仅对 Ca2+ 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E、对 ACh 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39、终板膜上与终板电位产生有关的离子通道是( E )A、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 B、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 C、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D、化学门控非特异性镁通道 E、化学门控钠离子和钾离子通道40、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 B )A、Na+通道关闭 B、Ca2+通道开放 C、K通道开放 D、Cl-通道开放 E、Cl-
16、通道关闭41、神经-肌肉接头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A )A、化学性突触传递 B、局部电流 C、非典型化学性突触传递D、非突触性传递 E、电传递42、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E )A、肌原纤维 B、细肌丝 C、肌纤维 D、粗肌丝 E 、肌小节43、骨骼肌的肌质网终末池可储存:( C )A、Na+ B、K+ C、Ca2+ D、Mg2+ E、Ach44、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 C )A、Ca2+的贮存库 B、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C 、使兴奋传向肌细胞的深部D、使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E 、使 Ca2+通道开放45、兴奋-收缩藕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C )A、K+ B
17、、Na+ C、Ca2+ D、Cl- E、Na+和 Cl- 46、将肌细胞膜的电变化和肌细胞内的收缩过程耦联起来的关键部位是:( E )A、横管系统 B、纵管系统 C 、肌浆 D、纵管终末池 E 、三联管结构47、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不包括:( D )A、动作电位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部B、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导致终末池 Ca2+释放C、肌浆中的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D、肌浆中的 Ca2+浓度迅速降低,导致肌钙蛋白和它所结合的 Ca2+解离E、当肌浆中的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后,可触发肌丝滑行48、肌肉收缩滑行现象的直接证明是:( A )A、暗带长度不变,明带和 H 带缩短 B、暗带长
18、度缩短,明带和 H 带不变C、明带和暗带的长度均缩短 D、明带和暗带的长度均无明显变化E、明带和暗带的长度均增加49、相继刺激落在前次收缩的舒张期内引起的复合收缩称为:( B )A、单收缩 B、不完全强直收缩C 、完全强直收缩 D、等张收缩E 、等长收缩50、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 B )A、被动张力 B、前负荷C 、后负荷 D、前负荷和后负荷之和 E、前负荷和后负荷之差第三章 血液三、选择题1、血清是指 CA、血液去掉纤维蛋白 B、血液加抗凝剂后离心沉淀后的上清物C、血浆去掉纤维蛋白及其他某些凝血因子 D、全血去掉血细胞 E、血浆去掉蛋白质2、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缺乏 BA、纤维蛋白
19、 B、纤维蛋白原 C、凝血因子 D、血小板 E、Ca2+ 3、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液内 BA、不含血细胞 B、蛋白含量低 C、Na+含量高 D、K+含量高 E、Cl-含量高4、下列哪项不是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 AA、运输 O2 和 CO2 B、缓冲功能 C、参与生理止血 D、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E、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5、低温库存较久的血液,血浆中哪种离子浓度升高(C)A、Cl- B、Ca2+ C、K+ D、Na+ E、有机负离子6、血量是人体内血液的总量,相当于每千克体重 AA、70ml80ml B、80ml90ml C、50ml60ml D、40ml50ml E、60ml70ml7
20、、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DA、与血浆容积之比 B、与血管容积之比 C、与血细胞容积之比 D、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E、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8、全血的比重主要决定于 CA、血浆蛋白含量 B、渗透压的高低 C、红细胞数量 D、白细胞数量 E、NaCl 的浓度9、全血的粘滞性主要取决于 BA、血浆蛋白含量 B、红细胞数量 C、白细胞数量 D、红细胞的叠连 E、NaCl 的浓度10、等渗溶液是指渗透压 CA、大于血浆 B、小于血浆 C、相近或等于血浆渗透压 D、10%葡萄糖溶液 E、0.35% NaCl 溶液11、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 AA、Na和 Cl B、葡萄糖 C、清蛋白 D
21、、球蛋白 E、血红蛋白12、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 CA、NaCl B、葡萄糖 C、清蛋白 D、球蛋白 E、血红蛋白13、影响红细胞内、外水分正常分布的因素主要是 BA、血浆胶体渗透压 B、血浆晶体渗透压 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D、组织液静水压 E、毛细血管血压14、在实验条件下,将正常人红细胞置于 0.4%NaCl 溶液中将会出现 EA、红细胞叠连现象 B、红细胞皱缩 C、红细胞凝集D、红细胞沉降速度加快 E、溶血现象15、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作用是 AA、调节血管内外水的交换 B、调节细胞内外水的交换 C、维持细胞正常体积 D、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E、决定血浆总渗透压 16、红细胞的变
22、形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 EA、体积 B、表面积 C、数量 D、比重 E、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17、红细胞沉降率可反映红细胞的:BA、可塑变形性 B、悬浮稳定性 C、渗透脆性 D、运输氧的特性 E、数量18、红细胞沉降率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 EA、体积 B、表面积 C、数量 D、比重 E、叠连 19、某患者血沉增快,若将该患者的红细胞置于正常人血浆中,其红细胞沉降的速度将 CA、增快 B、下降 C、正常 D、无变化 E、无法判断20、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原因 AA、缺乏 Fe2+ B、缺乏叶酸 C、内因子缺乏 D、骨髓破坏 E、严重肾疾病21、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人体内缺乏 CA、铁 B、铁
23、和蛋白质 C、维生素 B12 和叶酸 D、促红细胞生成素 E、维生素 B622、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 DA、缺乏 Fe2+ B、缺乏叶酸 C、内因子缺乏 D、骨髓破坏 E、严重肾疾病23、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 DA、雄激素 B、雌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促红细胞生成素 E、生长激素24、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由人体的哪个器官产生 AA、肝脏 B、肺脏 C、肾脏 D、心脏 E、肌肉25、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 CA、肝和脾 B、肝和肾 C、脾和淋巴结 D、肾和骨髓 E、胸腺和骨髓26、在过敏反应时,其数量明显增加的血细胞是( D )A、淋巴细胞 B、嗜中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24、D、嗜碱性粒细胞 E、单核细胞27、具有变形性运动和吞噬能力,并参与激活淋巴特异免疫功能的是 D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巨嗜细胞 E、淋巴细胞28、急性化脓菌有感染时,显著增多的是 EA、红细胞 B、血小板 C、嗜酸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中性粒细胞29、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皮肤粘膜常自发性出现出血点和紫癜,主要是由于 CA、不易形成止血栓 B、血管不易收缩 C、不能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D、血凝块回缩障碍 E、血液凝固障碍30、不属于生理性止血过程的是 EA、血小板黏着于受损血管 B、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C、血小板释放 5-HT 使小血管收缩 D、参与
25、血液凝固过程E、使凝血块液化脱落,恢复正常31、以下不是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EA、释放血管活性物质 B、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C、参与止血D、促进凝血 E、吞噬、病原微生物,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32、血液凝固的发生是由于 CA、纤维蛋白溶解 B、纤维蛋白的激活 C、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D、血小板聚集与红细胞叠连 E、因子的激活33、唯一不存在于血液中的凝血因子 BA、因子 I B、因子 III C、因子 VII D、因子 XII E、因子 II34、凝血因子、在肝脏合成依赖于:DA、维生素 A B、维生素 C C、维生素 D D、维生素 K E、维生素 E35、内源性凝血的启动凝血因子是 DA
26、、因子 I B、因子 III C、因子 VII D、因子 XII E、因子 II36、外源性凝血的启动凝血因子是 BA、因子 I B、因子 III C、因子 VII D、因子 XII E、因子 II37、血液凝固的内源性激活途径与外源性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别在于 AA、因子 X 的激活过程 B、凝血酶激活过程 C、纤维蛋白形成过程 D、有无血小板参与 E、有无 Ca2+参与 38、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共同途径始于 DA、F B、F C、F D、F E、F 39、血液凝固的主要步骤是 CA、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B、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 C、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凝血
27、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D、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 E、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形成40、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 CA、加速因子复合物的形成 B、加速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C、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D、激活因子 E、促进血小板聚集41、抗凝血酶 III 的抗凝血作用主要是 DA、抑制血小板的粘着和聚集 B、抑制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C、阻止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D、使凝血酶失去活性 E、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42、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是 DA 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 抑制因子的激活 C 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 D 增强抗凝血酶活性 E 抑制血小板聚集43、A 型血红细
28、胞膜上含有的凝集原是 AA、A 凝集原 B、B 凝集原 C、D 抗原 D、A 凝集原和 B 凝集原 E、无 A 凝集原和 B 凝集原44、AB 型血红细胞膜上含有的凝集原是 DA、A 凝集原 B、B 凝集原 C、D 抗原D、A 凝集原和 B 凝集原 E、无 A 凝集原和 B 凝集原45、已知供血者血型为 A,交叉配血实验中主侧凝集,次侧不凝集,受血者血型为 DA、A 型 B、B 型 C、AB 型 D、O 型 E、以上都不是46、某人的血细胞与 B 型的血浆凝集,而其血浆与 B 型的血细胞不凝集,此人的血型为 DA、A 型 B、B 型 C、O 型 D、AB 型 E、D 型47、Rh 血型系统中抗
29、原性最强的抗原是 CA、C 抗原 B、c 抗原 C、D 抗原 D、d 抗原 E、E 抗原48、Rh 阳性是指红细胞膜上含有 CA、C 抗原 B、A 抗原 C、D 抗原 D、E 抗原 E、B 抗原 49、Rh 阴性母亲,其胎儿若 Rh 阳性,胎儿生后易患 DA、血友病 B、白血病 C、红细胞增多症 D、新生儿溶血病 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50、对交叉配血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BA、主侧指供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相混合,次侧指供血者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相混合 B、对已知的同型血液输血,可不必做此试验C、主侧和次侧无凝集反应,可以输血 D、主侧有凝集反应,不论次侧有何结果,均不能输血E、主侧无凝集反应,
30、次侧发生凝集,在严密观察下,可以少量、缓慢输血第四章 血液循环三、选择题1、关于心动周期的论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B )A、舒张期比收缩期长 B、房、室有共同收缩的时期 C、房室有共同的舒张期D、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 E、心率对舒张期的影响更明显2、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压力升高速度最快的是: ( B )A、心房收缩朗 B、等容收缩期 C、快速射血期D、减慢射血期 E、等容舒张期3、心室内压力达最高值在 ( C )A、心房收缩期末 B、等容收缩期末 C、快速射血期D、等容舒张期末 E、心室充盈期末4、心动周期中,在下列那个时期主动脉压最低? ( A )A、等容收缩期未 B、等容收
31、缩期末 C、减慢射血期末 D、快速充盈期末 E、减慢充盈期末5、在心室等容收缩期时: ( D )A、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B、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C、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D、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E、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6、在心室等容舒张期时: ( D )A、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B、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C、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D、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E、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7、主功脉瓣关闭见于: ( D )A、快速射血期开始时 B、快速充盈期开始时 C、等容收缩期开始时D、等容舒张期开始时 E、减慢充盈期开始时8、房室瓣开放见于: ( E )A、等容收缩期未 B、心室收缩期初 C、等容舒张
32、朗初D、等容收缩期初 E、等容舒张期末9、从房室瓣关闭到半月瓣关闭之间的间隔相当于: ( C )A、心房收缩期 B、心房舒张期 C、心室收缩期 D、心室舒张期 E、等容收缩期10、从动脉瓣关闭到下一次动脉瓣开放的时间相当于心动周期中的 ( D )A、心室舒张期 B、心室射血期 C、等容收缩期D、心室舒张期+等容收缩期 E、等容舒张期+等容收缩期11、心室容积最小在 ( C )A、等容收缩期末 B、快速射血期末 C、减慢射血期末D、等容舒张期初 E、心室充盈期初12、心室容积达最大值在 ( A )A、心房收缩期末 B、等容收缩期末 C、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末 E、心室充盈期末13、心动周期中,
33、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出于: ( D )A、血液依赖地心引力而回流 B、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加速静脉回流C、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D、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E、胸内负压促进静脉回流14、心房收缩挤入心室的血液量约占心室总充盈量的 ( C )A、5 B、10 C、30 D、50 E、8015、第一心音产生主要是由于 ( C )A、半月瓣关闭 B、半月瓣开放 C、房室瓣关闭 D、房室瓣开放 E、心房肌收缩16、第二心音产生主要是由于 ( B )A、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开放 B、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 C、房室瓣突然开放 D、房室瓣突然关闭 E、心房肌收缩17、健康成年男性静息状态下每搏量约为: (C )A、30
34、m1 B、50m1 C、70ml D、90ml E、110ml18、每搏输出量占下列哪个容积的百分数称为射血分数? ( E )A、回心血量 B、心输出量 C、等容舒张期容积D、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E、心空舒张末期容积19、心输出量是指: ( B )A、每分钟由一侧心房射出的血量 B、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C、每分钟由左、右心室射出的血量之和 D、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E、一次心跳两侧心室同时射出的血量20、健康成年人静息状态下,心输出量约为: ( B )A、2-3L/min B、4-6L/min C、6-8L/min D、9-10L/min E、11-12L/min21、心指数等于: (
35、 E )A、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B、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C、心输出量体表面积D、心率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E、心率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22、影响心博出量的因素不包括: ( E )A、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 B、动脉血压 C、心肌收缩能力D、心率 E、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跨膜离子流动的种类23、心室肌的前负荷是指 ( A )A、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 B、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C、心室等容收缩期的容积或压力 D、心室等容舒张期的容积或压力 E、大动脉血压24、心室肌的前负荷可以用下列哪项来间接表示? ( B )A、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 B、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 C、等容收缩期容积或压力D、等容舒张期容积或压力
36、 E、舒张末期动脉压25、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 B )A、心房压力 B、大动脉血压 C、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D、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 E、等容收缩期初心室内压26、在心率、前负荷和收缩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心肌的后负荷,会使 ( C )A、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速度加快,每搏输出量增加B、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速度减慢,每搏输出量增加C、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速度减慢,每搏输出量减少D、等容收缩期缩短,射血速度加快,每搏输出量增加E、等容收缩期缩短,射血速度减慢,每搏输出量减少27、在心肌的前负荷和收缩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后负荷可使: ( A )A、等容收缩期延长 B、射血期延长 C、等容舒张期延长
37、D、心室充盈期延长 E、每搏输出量增加28、心肌的异长调节是指心脏每搏输出量取决于: ( E )A、平均动脉压高低 B、心率贮备大小 C、心力贮备大小D、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大小 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大小29、心肌的等长调节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来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 D )A、心肌初长度 B、肌小节的初长度 C、横桥联结的数目D、心肌收缩能力 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30、下列哪项使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减少 ( D )A、心率一定程度减慢时 B、外周静脉压与心房压之差加大 C、心房压与心室压之差加大 D、心肌收缩加强 E、心房收缩能力加大31、正常人心率超过去 180 次/分时,主要影响下列哪些变
38、化 ( E )A、心动周期缩短 B、收缩期缩短 C、舒张期缩短D、收缩期缩短明显 E、舒张期缩短明显32、正常人心率超过去 180 次/min 时,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 A )A、快速充盈期缩短 B、减慢充盈期缩短 C、等容收缩期缩短 D、快速射血期缩短 E、减慢射血期缩短33、强体力劳动时,心输出量可以增加到静息时的: ( B )A、23 倍 B、56 倍 C、10 一 15 倍 D、1520 倍 E、20 倍以上34、有关心力贮备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 A )A、健康者与某种心脏病人若在静息时心输出量无差异,则他们的心力贮备也应一致B、收缩期贮备大于舒张期贮备 C、心力贮备能力取决于心率及每博输出量D、心力贮备也称泵功能贮备 E、心力贮备是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35、区分心肌快、慢反应细胞的依据是: ( B )A、静息电位的大小 B、0 期去极化的速率 C、平台期的长短D、3 期复极化的快慢 E、4 期自动去极化的速度36、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 0 期去极是由于 ( B )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