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学书的体会书法班结业典礼上的发言本来我的题目是我的书法之路 ,因为不管怎么说,有啥没啥的,总会有一条自己走过的路。听起来有点大言不惭,俨然书法家的口吻,学有所成了一样,就改成现在这个。不过写下这个题目仍然有点心慌脸红, , , ,都不管不顾了, , , ,如果我说的,能多少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就心安。有说的不对的,也愿意接受批评。一 相遇我和书法的相遇有两次。第一次是上小教班前后,持续了四五年,可以概括为擦肩而过,结果有俩。1 是每年可以在街门上留下缺乏骨力字体稚嫩的毛笔字春联,2 是对于字形结构的把握有了一定基础,因为用半透明的纸曾经摹写过。第二次相遇,是四十岁吧,到今天快十年了,最用功的
2、是最近五六年。可能由于年龄的关系,心理状态也比较稳定了,可以踏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做一个书法爱好者了。第二次相遇直达内心深处,这是一次真正的相遇。二 我的学书体会1,法度学书一学法度(笔画及结构) ,二学气度(精神) 。这是我在实践中认识到的。我先后写过柳公权,欧阳询,米芾,怀仁集王字圣教,褚遂良圣教序,大字阴符经。写过几天的此处不列。学书的方法,基本是照猫画虎,也上网看视频。几乎各种字体,各个名家,网上都可以找到相关的视频讲座。然后自己瞎临,当时的感觉就是黑写,只有手中的法帖是明灯。法帖放在眼前,却像是一盏油灯,亮在遥远的唐朝,更像是一颗星星,亮在幽暗的夜空,时刻提醒我,指引我去远方。临出来的字
3、有几分像几分不像,发到微信或 QQ 空间叫大家看,真正懂的人不多。有个以前的同事何老师一直在评点和指导。何老师的字我大多不喜欢,但他关于书法的谈话和见解我却很喜欢听。我十分大胆,何老师十分包涵,他说不喜欢他的字很正常,每个人审美习惯不同,可能还会有较大的偏差。何老师现在是书法家协会会员,处于要写自己的那个阶段,着意于气度和精神方面的追求。现在看来,也渐渐理解了,他的字还真是有追求。他说我学书的方法与他完全是两类,我通常可以临一个帖子一年,他说他最多临三个月,再写就受不了。我总是觉得经典法帖有学不完的东西,总是停不下来,几乎感觉不到重复与厌倦,写很久了,读帖时常常还会有新发现。我的体会是要下大力
4、气临帖,不乱写。有的人说这时候要“忘掉自我” ,虽然不容易做到,但我认为这是对的。写了这么多年的字,唯一乱写的是过年时写春联和红白喜事坐账房时,写不好也不得不写,但也都努力学以致用。不敢乱写自我,是因为一写出来,就觉得很丑,而且我觉得乱写也会加深自我的习气,无形中给自己增添了学习法度的难度,不利于进步。 说到法度,首推唐楷。不要说楷书死板,初学者必须下苦功夫学习,一定要使自己的字首先有法度。就算写的死板,也要坚持。何老师说我的临帖,有一点比他好,笔画有力度,讲规矩。他感叹自己临帖不够,他说,所有欠缺的,以后都还要补课。我就暗自庆幸,曾经在欧阳询九成宫和皇甫诞碑上所下的那些功夫。法帖的气度,精神
5、方面的东西不好学,学到了也不好说。我也不清楚自己有没有学到,学到了多少。这里就不好意思啰嗦了。 。 。 。2 关于实践 书法是实践的艺术,一定要多写,不写或写的少,最多只能提高书法鉴赏能力。字能写好,绝不会看好。只有在大量的书法实践中,才能深入体会书上说的以及老师们讲的,慢慢的,就是书法家在讲,你也能发现其中的错误和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说,第一要熟练,熟练了就会快。有的笔画形态,在慢写中很难体现出来,甚至要经过刻意描画和处理,而一旦写快了,有时就能自然体现。我的起笔和回锋,最初是看那种空心字学,里面有虚线指引着,讲到回锋时折来折去的(这个胡文华老师已经在课堂上批评过了) ,后来不耐烦,也因为熟
6、练了,写快了,就不那么老实了,却意外发现在自然状态下,回锋是轻松美妙的,依靠笔锋在瞬间的使转就能完成。这就是实践中的体会。我们在职参加培训学习书法与艺术学院的学生们学习书法很不同,我们十分欠缺老师手把手的指导和示范。书法是实践的艺术,不仅自己实践,也要看别人实践,书法家老师写字,如果有机会能亲眼目睹,一定特别有利于自己的提高和进步。何老师对我学书帮助很大。他常常与我分享练字不同阶段中那些极其细微的个性化体验,我却从未当着他面写过哪怕一个字。何老师来我家时,倒是给我写过几行字。他那时大约早就过了某个阶段,或者不屑于临帖写唐楷,随手写下一种非常自我的字。我那时正处在学习唐楷欣赏唐楷的初始阶段,看的
7、云里雾里,甚至有几分厌烦,所以那幅字后来就没有保存。 我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艰难学习着,进步着。书法培训班课间,有一次把自己写的褚遂良圣教序拿给胡文华老师看,胡老师先表扬,随后指出问题,并亲笔示范,在讲桌上写下“褚遂良”三个字。那就是褚遂良的气度呀,我永远都忘不了,那是我第一次目睹书法家写楷书。 。 。 。 。 。跟我写的很不一样。3 用笔赵孟頫论书有句名言:“结字因时而异,用笔千古不变”。第一次看到这话,很受震动。结字因时而异大约是说不同时期,字的结构不同或者可以不同;用笔千古不变,啥叫用笔?不禁挠头。 课堂上,胡老师讲过“前拉后推” ,简单的前拉后推于书法是非常可笑的。他还讲到笔杆的直与倒向
8、。通过自己实践发现,这正是在教我们用指用腕等用笔的方法,与吴天祥老师讲的指法腕法异曲同工。这些都是何老师不曾说过的,也是网络视频中看不到的。想起堂弟大学毕业,也爱书法,他写字时像是把毛笔安在铁臂上,完全的整体移动,没有指法,连手腕都不动。他一定没有听到过胡老师,吴老师,或者类似这样的讲座。在临帖过程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正确用笔,不仅仅被经典法帖的字型迷惑,一味的去表现字型,只有用笔对了,才能更好的学习书法,形似然后神似。这样说话也不是说我现在就完全会用笔了,正相反,还会较多的发现用笔时的问题,不过,对赵孟頫的话理解的深得多了。用笔可能是一个既简单又深奥的话题,我想,书法家们需要一生来
9、琢磨。4,动态与静态法帖是静态的,但书法家写它时是动态的,如何从静态中窥探到动态,是学书之人务必要关注的。单国主任在群里说过一段话,原话无存,大意如此。我认为说的极好。(以前写柳公权时,有过一个有趣的事,曾经关注书法家在书写中,何时蘸墨汁的。因为我发现,玄秘塔的字迹好像有忽然饱满不饱满的规律性变化) 。重视静态,轻视动态,是广大学楷书人的一个通病,也是学碑的人共同的软肋。所以有时不妨将楷书行书交叉着来学,分几个循环。那时你一定有全新的感受和发现,这样做于楷书行书都有帮助,使楷书不至于死板,使行书不至于油滑。有人说,楷书要当行书来写,行书要当楷书来写。说的也许就是这个道理。三,结束语书法是一种艺
10、术,书法活动却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活动,于身心也是有好处的。有人把毛笔字与太极相提并论,说长期写毛笔字给人的体验像打太极拳,也能起调节身心的作用。我没有研究过太极拳,但是我知道写毛笔字的体验。几年以前,一个下午,忘记了因为什么事心烦气躁,难以平静,一个人坐在桌前写欧楷。仿佛一会功夫两三个小时过去了,等结束的时候,才想起之前还有过不愉快,而现在都已经没影了。一时间神清气爽,毫无倦意,甚至觉得房间的空气里充盈着一种奇怪的物质,它使人愉悦,又好像是一种类似“磁力场”的东西,我在这场中悬浮。我想起别人说打太极的话,就想,这是不是就是打太极拳的人所体验到的感觉呢?因为是第一次,那种感觉过去很久了,在记忆中,
11、似乎依然很清晰。按我现在的身体状态,其实并不适合久坐,坐久了身体会产生严重不适。那种不适,打麻将以后有,猫着腰下棋时有,练字的时候从来没有。也不是因为写字坐得时间短,假期里有时写字会写到小臂酸痛。 每当这个时候,我会用一句话激励自己“不疯魔不成佛” ;也会在这个时候对自己说:“好了,让我们休息休息”就像聪明的一休哥每天晚上说的那样。我知道,学习书法开始容易,坚持很难,只知道刻苦用功写字,不足以使你坚持,还应该广泛学习,提高欣赏能力感受能力,也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不断激励。四月份的时候,在微信朋友圈里,马伟老师拿我的姓名玩笑着鼓励我“别松劲” ,六月份的时候,他看到我临的褚遂良圣教序说:“马上就要成功了” 。听到老师有这样的评价和鼓励,我很开心,也更有动力了。虽然我们在学校都是老师,在书法和书法老师面前,我们还都是小学生。这个结束语实在有点长了。 。 。最后我想说,不管你是本身就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还是想休闲养性,或者别的原因,既然你遇到了中国书法,请不要与它擦肩而过,敞开你的胸怀,让它进入到你的生命里来。书法班学员: 别劲松 2016.6.28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