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侧对称、三胚层、无体腔动物,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15:14,2,第一节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两侧对称(bilateral symmetry) 概念:通过身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切面将动物身体分成左右相等的部分,这种对称形式称为两侧对称(或左右对称)的体制:,Radial symmetry and bilateral symmetry,两侧对称体制,意义:(1)促进了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分化;(2)定向运动,感应更准确、迅速、有效;(3)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条件之一。,15:14,3,第一节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二)中胚层的形成 意义: (1)减轻了
2、内、外胚层的负担; (2)为动物体的结构复杂化提供了必要条件; (3)也是动物体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条件之一。(三)皮肤肌肉囊 1. 概念:上皮与肌肉紧密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体壁。 2. 意义:强化了运动机能。,15:14,4,(四)消化系统 特点:属不完全消化系统(或称发育不完善的消化系统),但已分化为肠道。(五)排泄系统 特点:属原肾管型。只有排泄孔通体外,另一端为由焰细胞组成的盲管。(六)神经系统 特点:梯式(或梯型)神经系统,开始出现原始的神经中枢。由“脑”向后分出若干纵神经索,在纵神经索之间有横神经相连,形状如梯。,第一节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七)生殖系统 特点:出现了固定的生殖腺和
3、生殖导管。多数经卵裂后发育为牟勒式幼虫(Mullers harva),幼虫呈卵形,8个纤毛瓣可以游动,这种发育为间接发育。,15:14,5,第二节 涡虫纲(Turbellaria)自由生活,一、代表动物三角涡虫(Dugesia) (一)外部形态及生活环境,15:14,6,(二)内部构造,1. 皮肤肌肉囊 上皮细胞中有杆状体,腹面表皮有纤毛。 肌肉三层:环肌、斜肌和纵肌。,15:14,7,2. 消化系统 口 咽(咽囊、咽鞘)肠(三支主干,多分枝) 3. 呼吸及循环 无特殊的呼吸、循环器官,依靠体表扩散作用进行气体交换,借助网状的实质组织增加表面积,由其中的液体,运送和扩散新陈代谢产物; 4. 排
4、泄系统 焰细胞排泄管排泄孔体外。,15:14,8,5.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梯型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眼点、耳突、表皮内的触觉细胞。 6. 生殖系统 :精巢输精小管输精管储精囊阴茎(基部有前列腺)生殖腔 :卵巢输卵管(收集卵黄)阴道(向前伸出受精囊)生殖腔,15:14,9,7. 再生包括损伤部分的再生和内部器官的再生。,涡虫的生殖方式:(1)无性生殖:缢断生殖 缢断生殖:是涡虫的一种特殊的生殖方式。生殖时涡虫虫体后端紧粘于底物上,前端继续向前移动,直到虫体断裂为两半,然后各自再生出失去的一半。 (2)有性生殖:雌雄交配,15:14,10,1. 表皮细胞有杆状体,腹面表皮有纤毛。2. 神经系统及
5、感觉器官较发达。3. 消化管较发达。 4. 绝大多数种类营自由生活。,二、涡虫纲的主要特征(适应自由生活),15:14,11,三、涡虫纲的分类,1. 无肠目:无消化管,仅为一团来源于内胚层的营养细胞。如旋涡虫。2. 大口虫目:具简单的咽和囊状具纤毛的肠。如微口涡虫。,15:14,12,3. 多肠目:肠有很多分支盲管,个体发育经牟勒氏幼虫。如平角涡虫。 4. 三肠目:肠分三主干,每干有许多分支。如真涡虫、鲎涡虫。,三、涡虫纲的分类,15:14,13,第三节 吸虫纲(Trematoda)寄生生活,1. 体壁 皮层基膜肌肉(环肌、纵肌) 2. 消化系统 口咽食道肠(二支) 3. 呼吸 厌氧呼吸 4.
6、 排泄系统 原肾管系统:焰细胞排泄管排泄囊排泄孔,一、代表动物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一)形态结构,5. 神经系统 不发达,梯型。 6. 生殖系统 :精巢输精小管输精管储精囊雄孔 :卵巢输卵管成卵腔(受精囊、劳氏管和卵黄管汇合)子宫雌孔,15:14,14,成虫卵毛蚴、胞蚴及雷蚴(在沼螺体内)尾蚴(水中)囊蚴(鲤科鱼及虾)感染新寄主 中间寄主(宿主):性未成熟的寄生虫幼虫寄生的寄主。 终末寄主(宿主) :寄生虫成虫寄生的寄主。,(二)生活史,(三)防治原则 1. 防止病从口入,不吃生的或不熟的鱼虾 2. 加强粪便管理(堆沤、发酵腐熟,杀死虫卵) 3. 处理保虫寄主
7、:治疗病人,管理病猫病狗,15:14,15,1. 体表无纤毛,也无杆状体,代之以皮层; 2. 有发达的吸附器官(吸盘或附着盘); 3. 消化系统较简单,生殖系统发达; 4.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趋于退化; 5. 营寄生生活(内寄生或外寄生)。,二、吸虫纲的主要特征(适应寄生生活),15:14,16,(一)单殖亚纲(外寄生吸虫) 生活史简单,直接发育,不更换寄主。 1. 三代虫:主要是淡水鱼类的寄生虫,也寄生于两栖类;寄生于鱼类体表以及鳃上 2. 指环虫:寄生于寄主的鳃丝上,刺激鳃细胞分泌过多的粘液,使病鱼呼吸困难,三、吸虫纲的分类,15:14,17,(二)盾腹亚纲(大部分内寄生) 生活史中有1个
8、或2个寄主。盾腹吸虫:寄生于鱼和爬行动物的消化管和软体动物的围心腔和肾腔内,15:14,18,(三)复殖亚纲 1. 肝片吸虫、布氏姜片虫、华支睾吸虫的特征比较 比较项目 肝片吸虫 布氏姜片虫 华支睾吸虫 体长(mm) 2040 平均30 1025 形态 有头锥 椭圆 叶状 肠 外侧分支 波浪形弯曲 较直 卵巢 鹿角状分支 鹿角状分支 三叶 受精囊 无 无 有 终末寄主 牛、羊 人、猪 人、猫、狗等 寄生部位 肝胆管 小肠 肝胆管 中间寄主 椎实螺 扁卷螺 沼螺、鱼虾,15:14,19,15:14,20,15:14,21,15:14,22,2. 日本血吸虫(五大寄生虫病源之一),危害:童虫在人体
9、内,其代谢产物引起咳嗽、咯血、发热;虫卵引起肝脾肿大,虫卵钙化后引起肝硬化、腹水;使成人丧失劳动力,儿童不能发育(如侏儒),妇女不能生育,可导致死亡。,15:14,23,第四节 绦虫纲(Cestoidea) 全面寄生生活,一、代表动物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 (一)形态结构 头节 顶突、小钩和吸盘 颈节 未成熟节片 节片 成熟节片 妊娠节片(孕卵节片) 1. 体壁与营养 消化系统完全退化 通过皮层直接吸收食物,表面有微毛增加表面积。 2. 排泄系统 原肾管型:焰细胞侧纵排泄管横排泄管排泄孔,15:14,24,3. 神经系统 不发达,最大的为侧神经。无特殊感觉器官。 4. 生殖系统
10、 高度发达。 :精巢输精小管输精管储精囊阴茎生殖腔生殖孔 卵黄腺卵黄管 :卵巢(2叶,1副叶)输卵管成卵腔子宫 阴道生殖腔 (二)生活史 成虫(人体内)卵(在孕卵节片中)囊尾蚴(猪体内)成虫 危害与分布 防治原则,15:14,25,危害与分布 防治原则,15:14,26,二、绦虫纲的主要特征 1. 身体扁平带状,由许多节片组成。 2. 纤毛、杆状体、消化系统完全消失。 3. 神经系统退化,感觉器官消失。 4. 附着器官发达。 5. 生殖系统高度发达。三、绦虫纲的分类 (一)单节亚纲 无头节和节片,有时有吸盘,无消化系统,有十钩蚴。如旋缘绦虫。,15:14,27,(二)多节亚纲 体由多个节片组成
11、,幼虫为六钩蚴。如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 重要种类 1. 牛带绦虫 形态结构和生活史都与猪带绦虫相似,它们的区别见P. 143 。成虫寄生于人小肠,幼虫寄生于草食动物的肌肉。 2. 细粒棘球绦虫 成虫由头节和3个节片组成。 成虫寄生于肉食动物小肠内,棘球蚴寄生于人体各器官。,15:14,28,15:14,29,扁形动物的系统发展,扁形动物的系统发展1、关于扁形动物的起源,主要有2种学说:Lang提出:认为扁形动物是由爬行栉水母进化而来。因为栉水母在水底爬行,丧失游泳机能,体形扁平,口在腹面中央等特征与涡虫纲的多肠目极相似。Graff提出:认为扁形动物的祖先是浮浪幼虫样的,这象浮浪幼
12、虫的祖先适应爬行生活后,体形扁平,神经系统移向前方,原口留在腹方,而演变为涡虫纲中的无肠目。,15:14,30,扁形动物的系统发展,2、扁形动物中,自由生活的涡虫是最原始的类群。吸虫纲是涡虫纲适应寄生生活的结果而演变来的。3、关于绦虫的起源有2种看法:认为是吸虫对寄生生活进一步适应的结果;认为绦虫源于涡虫纲中的单肠目,因为单肠目中有借无性繁殖组成链状群体的现象,这和绦虫产生节片的能力可能有关。因此,这一种看法比较可信。,15:14,31,寄生虫与寄主的关系及防治原则,一、寄生虫对寄主的危害夺取营养和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寄生虫以寄主的血液、组织液或半消化食物等为营养,因此会夺去寄主大量营养
13、,以致对寄主产生严重的影响。化学性作用:分泌物和排泄物,或虫体死亡和解体时放出大量异性蛋白,被寄主吸收后,可使机体产生各种反应,刺激局部组织发生炎症,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热、荨麻疹、哮喘,时还会引起血相的改变;血中嗜酸性颗粒白细胞增多,导致局部或全身的毒性作用。 机械性作用:寄生虫附着在组织上或寄生于组织内,常可压迫组织和破坏组织,或阻塞腔道。传播微生物激发病变:吸盘、钩等附着器官的附着,使细菌容易侵入,引起组织或器官溃疡、糜烂、感染,而产生炎症。,15:14,32,寄生虫与寄主的关系及防治原则,二、寄主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性人体对寄生虫具有防御机能,先天免疫(天然免疫)对于非人体固有的寄生虫
14、表现特别明显。后天免疫(获得性免疫)一般表现为带虫免疫,即当虫体存在时,寄主对该虫保持有一定的免疫作用。虫体减少或消失时,免疫力则逐渐下降,甚至完全不具免疫力。三、防治原则总的原则是,切断寄生虫生活史的各主要环节。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1减少传染源,使用药物治疗病人和带虫者,以及治疗或处理保虫寄主。2切断传播途径,杀灭和控制中间寄主及病媒,加强粪管、水管以及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3防止被感染,进行积极的个人防护(如服药预防、涂防护剂等),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等。,15:14,33,寄生虫更换寄主的生物学意义,寄生虫普遍存在着更换寄生的现象,虽然有的
15、寄生蠕虫发育过程中不需要更换奇主,其开始发育阶段在外界环境中进行,如单殖吸虫。有些蠕虫需要更换寄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如复殖吸虫。更换奇主一方面是和寄主的进化有关,最早的寄主应该是在系统发展中出现较早的类群,如软体动物,后来这些寄生虫的生活史推广到较后出现的脊椎动物体内去,这样较早的寄主便成为寄生虫的中间寄主;后来的寄主便成为终未寄主。更换寄生的另一种意义是寄生虫对寄生生活方式的一种适应。因为寄生虫对其寄主来说总是有害的,若是寄生虫在寄主体内繁殖过多,就有可能使寄主迅速地死亡,寄主的死亡对寄生虫也是不利的,因为它会跟着寄主一起死亡,如果以更换寄主方式,由一个寄主过渡到另一个寄主,如由终未寄主过渡
16、到中间寄主,再由中间寄主过渡到另一个终未寄主,使繁殖出来的后代能够分布到更多的寄主体内去。这样可以减轻对每个寄主的危害程度,同时也使寄生虫本身有更多的机会生存,但是在寄生虫更换寄主的时候会遭受到大量的死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繁殖率大的、能产生大量的虫卵或进行大量的无性繁殖的种类就能生存下来。更换寄主及高繁殖率的现象对寄生虫的寄生生活来讲。是一种很重要的适应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15:14,34,几个重要的问题,1、皮肌囊的概念及结构肌肉与表皮(外胚层)相互紧贴而形成的体壁成为皮肤肌肉囊。受制于环境的不同,扁形动物皮肌囊的结构存在着差异性。但其共性为:均由三层构成。即表皮/非细胞结构的基膜/肌
17、肉层。而不同性在于表皮的结构。2、中胚层的分化,形成肌肉层。在进化上具有重要意义。3、神经系统为何比腔肠动物进化?出现了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除神经索外,有了脑的形成;既有神经细胞也有神经纤维;感觉器官的多样化与功能的复杂化。,15:14,35,几个重要的问题,4、原肾型排泄系统及其结构排泄管(外胚层内陷形成)分布在身体两侧构成的系统。由帽状和管状细胞构成网状的结构。5、分类及特征表述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特征表述。6、形态结构对寄生生活的高度适应。体表裸露、幼虫具钩、多数身体有节片、消化系统完全退化等。7、三胚层无体腔动物是动物进化中的一个新阶段。是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15:14,36,小 结,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体壁由表皮和肌肉层共同形成皮肌囊结构;消化道与体壁之间为实质填充;消化道有口无肛门;神经系统为梯状神经系统,出现多种感觉器官;排泄系统为原肾,无呼吸和循环系统;分为3个纲,涡虫为自由生活;吸虫纲消化系统退化,寄生生活;绦虫纲全部体内寄生生活,身体有节片,消化系统完全退化。吸虫纲和绦虫纲中有很多是人和家畜的寄生虫。,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