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伏天灸疗法,詹金赞2017.7.6,目录,天灸的概念天灸的种类作用机理三伏天灸疗法,23:24:58,天灸:灸法之一,又称药物灸、发泡灸。出自针灸资生经。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疱的治疗方法。因天灸的药物是自动透到人体皮肤或腧穴中,所以又称 “自然灸”或“自灸”。又因天灸是不用任何热源而进行灸治的方法,又称“无热灸”或 “冷灸”。,一、天灸的概念,历史沿革,1.天灸疗法源远流长,最早记载可追溯到五十二病方:“蚖以蓟印其颠。”是指用芥子泥敷百会穴使局部红赤治疗蚖蛇咬伤的方法。2.神农本草经记载:“斑蝥,主恶疮,以其末和醋,涂布于痈疽上,少顷发泡
2、脓出,旋即揭出。”,3.天灸一词最早见于南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公元420589年):“八月朔日收取摩墨,点太阳穴止头痛,点膏肓穴治痨瘰,谓之天灸。”,二、天灸的种类,天灸种类很多,临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白芥子灸:将白芥子研末,醋调为糊膏状,取510g敷贴穴位上,用油纸覆盖,胶布固定;或将白芥子末1g,放置于5cm直径的圆形胶布中央,直接敷贴在穴位上,敷灸时间为24小时,以局部充血、潮红或皮肤起泡为度。适用于风寒湿痹痛、肺结核、哮喘、口眼歪斜等病症。,2、蒜泥灸:将大蒜(以紫皮蒜为优)捣烂如泥,取35g涂敷于穴位上,敷灸时间为13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变红起泡为度。如敷灸涌泉穴可治疗咯血、
3、衄血;敷灸合谷穴可治扁桃体炎;敷灸鱼际穴可治喉痹等。,3、斑蝥灸:取斑蝥适量研为细末,以醋或甘油调和,敷于穴位上。斑蝥(主要是其所含斑蝥素)对皮肤、粘膜有发赤、发泡作用,刺激性很强,但其组织穿透力却较小,因此作用较缓慢,仅有中度疼痛,通常不涉及皮肤深层,所成的泡很快痊愈而不留疤痕。主要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关节疼痛等症。斑蝥有毒,皮肤能少量吸收,经肾脏排泄,肾脏病患者禁用。,4、其他:如甘遂粉敷贴中极治尿潴留;马钱子粉敷贴颊车、地仓穴治面神经麻痹;吴茱萸粉用醋调后敷贴于涌泉穴治疗高血压、口腔溃疡、小儿水肿等;葱白捣烂敷贴患处治急性乳腺炎。,三、作用机理,通过发泡性药物对局部的强烈刺激,能促进
4、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的作用。通过发泡药物产生的灼热感起到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作用。通过发泡起到祛腐生新的作用。,从中医方面:,药物本身具有治疗及引经的作用。如天灸的常用药物白芥子“三伏天灸”、“三九天灸”是根据“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原理,药物发泡疗法与时间医学相结合的方法。三伏、三九,其分别是四时阳气、阴气最盛的时刻,此时应使用温阳药物外贴皮肤可使卫表之阳气充足,从而提高抗病力。现代统称之为“药物发泡灸”,局部血管扩张,改善周围的血液供应药物可通过皮肤的吸收到达病灶通过对细胞因子、白细胞、T淋巴细胞、阿片类的调节而作用于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西医方面:,四
5、、三伏天灸疗法,“三伏”的概念适应症药物的选择穴位的选择注意事项,23:24:58,三伏,文言讲,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在夏日里暑邪会逐渐的深伏于体内,而不为人知。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伤肺气,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而患感冒、咳嗽、发热等疾病。而进入冬季以后,这些病会反复发作,“秋为痃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三伏灸冬病夏治,三伏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按历法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故伏日必是庚日。古医书载,伏日必是庚,庚属金,与肺相配,祖国医学
6、认为,暑往寒来,时序变迁,对人体关系至大,内经提出,“春夏养阳”可以预防冬天疾病的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和体质虚弱易感冒者等都属于肺经范围的疾病。,庚日是指“天干地支纪日法”中带庚字头的那一天。每一天都由天干和地支按照顺序进行组合排列而成,如“甲子日”、“庚午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子丑 寅卯辰巳午未申 酉 戌亥,何谓庚日?,天干地支次序表01甲子 02乙丑 03丙寅 04丁卯 05戊辰06己巳 07庚午 08辛未 09壬申 10癸酉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16己卯 17庚
7、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23:24:58,这样两个“庚日”之间正好相隔10天。一伏和三伏都是10天,而二伏有时为10天,有时为20天。当夏至到立秋日有4个“庚日”时为10天;而有5个“庚日”时则为20天了。
8、,23:24:58,2017年三伏庚日节气时间表,2017年三伏天灸时间表,伏前加强:2017年7月02日-7月11日 初 伏:2017年7月12日-7月21日 中 伏:2017年7月22日-7月31日 中伏加强:2017年8月01日-8月10日 末 伏:2017年8月11日-8月20日,“伏者,金气伏藏之日”。三伏之日,肺脏气血通畅,药物易于深达脏腑,是治疗调整肺脏疾患的最好时机。五行学说中庚属金,肺亦属金,故庚与肺相配。加之三伏日,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极旺的时候,人体腠理开泄,气血趋于体表。此时进行敷贴治疗最易刺激穴位、激发经气,是温煦阳气、驱散寒邪的最好节气日期。,为何选择三伏庚日?,
9、三伏天灸的适应症,其中,尤以虚寒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肠炎等为宜。,禁忌症,治疗哮喘最早见于清代张璐张氏医通,书中选用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为药,姜汁调和。,药物的选择,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芥子含黑芥子甙,甙本身无刺激作用,但遇水经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异硫氰酸烯丙酯,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应用于皮肤,有温暖的感觉并使之发红,甚至引起水泡、脓疱。,白芥子,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气;止痛。 镇痛作用:延胡索粉有镇痛作用,其止痛效价约为阿片的1/100;延胡索总碱、延胡索甲素、乙素、丑素、癸素均有镇痛作用,以乙素较强各种剂型以醇制浸膏及粉剂作用强
10、。,甘遂,功能:泻水逐饮;破积通便。主治:水肿;腹水;留饮结胸;癫痫;喘咳;大小便不通。,细辛,主治: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生姜汁,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 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含挥发油,主要为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芳樟醇等;又含辣味成分姜辣素,分解生成姜酮、姜烯酮等。此外,含天门冬素、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等。,穴位的选择,肺俞、胃俞、志室、膻中脾俞、风门、膏肓、天突肾俞、定喘、心俞、中脘,注意事
11、项,贴药当日戒酒、辛辣、海鲜、蘑菇、牛肉、芋头等易致化脓食物,并避免进食生冷食品及进行冷水浴。贴药后局部皮肤红肿、瘙痒、水泡,避免搔抓破损。水泡溃破者保护创面,防治感染。贴药时背部皮肤应干燥,贴药后不宜剧烈活动,以免出汗致药膏脱落。14岁以下儿童贴药时间不宜超过45min,年龄越小则贴药时间相应缩短,但不少于20min。以贴药处皮肤潮红或自觉背部瘙痒、灼热、刺痛,随即移去膏药。老年人贴药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不宜超过2小时。,可能的并发症,1.局部皮肤严重红肿、大水泡、溃烂、疼痛; 2.皮肤过敏; 3.发热。,夫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谢谢大家!,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