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56.50KB ,
资源ID:2294743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22947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走进新课程测试题.doc)为本站会员(sk****8)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走进新课程测试题.doc

1、走进新课程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5 分)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 面向未来 ”,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 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 综合课程 。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 乐于探索 、 勤于动手 。 6、对于学生,新

2、课程强调要建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的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 和考试命题 的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 评价的甄别与选拔 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 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 教学内容 的呈现方式、 学生学习 方式和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 方式的变革。 二、选择题 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B) A . 充分地传授知识 B.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

3、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 A. 以综合课程为主 B. 以分科课程为主 C .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 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13、 “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C) A. 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 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 .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 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 ) 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 .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 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

4、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B) A. 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 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 . 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 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三、判断题 16、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 ) 17、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 18、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 19、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 ,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 ( ) 20、 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

5、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 21、 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 ) 22、 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 ) 23、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 ) 24、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 25、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

6、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 ) 四、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26、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 ,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27、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新课程提倡的“促进者”这一教师角色的理解。 答案参考走进新课程页 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其主要内涵包括: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8、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你将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132134 面) 主

7、动性(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代我要学的学习方式 ); 独立性 (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独特性 (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把它视为一种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指导的针对性); 体验性( 让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对教笠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问题性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论述题(15 分) 29、请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谈谈你对新课程主张的“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的理解。新课程主张的“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

8、差异”从多元智能理论来看,实际上就是就是要求教师有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不同的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有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即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孔是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也即教师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而尊重学生个性,关注。 解

9、读新课程教师理论考试模拟试题一、 单选 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 A. B. C. D. 以学生发展为本 培养环境意识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10、、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 6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 ) 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 7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 )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 8 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 )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9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 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11、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 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 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 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 12 20 世纪 90 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 A.学生 B.学校

12、 C.教师 D.校长 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 )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 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二、 多选 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 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 A.档案袋评定 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C.表现展示评定 D.成就测验 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 A.情境 B.协作 C.会话 D.意义建

13、构 4 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 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 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 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 5 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 ) A.民主的 B.平等的 C.对话的 D.互动的 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 A.学习者 B.定向者 C.促进者 D.定论者 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 8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 ) 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 C.课程实践与评价

14、的设想 D.保障措施 9 2001 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 A.前沿性 B.全局性 C.基础性 D.先导性 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 )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 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 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11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 ) A.家庭资源 B.社会资源 C.校园资源 D.自然资源 1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 ) A.向学生回归 B.向学校回归 C.向教师回归 D.向教育实践回归 13教学研究

15、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 ) A.可操作性 B.验证性 C.教育性 D.探索性 1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 ) 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 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 C.多方位研究时期 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 1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 )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 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 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 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 三、 判断 (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 )2. 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 )3 .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

16、。 ( )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 )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 )6. 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 )7.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 ( )8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 ( )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 ( )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 四、简答 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 2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 4 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

17、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5 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转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6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7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 8 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9 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对教师有什么要求? 10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有哪些特点.? 五、论述 1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 2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3谈谈自主学习的实施要点。 4试述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 单选 1 .(C); 2.(C); 3.(D); 4.(D); 5.(A); 6 .(A); 7.(B); 8.(C); 9.(B); 10.(B

18、); 11.(B); 12.(A); 13.(B); 14.(C); 15.(C); 二、多选 1.(ABCD); 2.(ABC ); 3.(ABCD); 4.(BCD ); 5.(ABCD); 6.(AC ); 7.(ABC ); 8.(ABCD); 9.(BCD ); 10.(ABCD ); 11.(ABD ); 12.(BCD ); 13.(BCD ); 14.(BCD ); 15.(BCD ); 二、判断 1 .()2.()3 ()4 ()5 () 6.()7. ()8 ()9.()10() 四、简答 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P8 答:有六项具体目标,它包括: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

19、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 2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15 答:(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 (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 (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 (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 3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P3435 答案: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1)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4 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P43 答案:(1)从小学三

20、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新课程还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 ,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3)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 5 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转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P60-62 答:首先就教材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学生不再是教材被动的受体而是对教材进行能动实践的创造性主体;教材不再是只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教材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 其次,就教材与教师的关系而言,教材的权威消解了。教材设计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

21、6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P9495 答: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 7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125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各自权利和责任的划分,摆脱了过去僵化单一的管理体制,妥善地处理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8 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141 首先,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朱者赤,

22、近墨者黑” ,教师通过自身修养对学生“言传身教” ,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潜移默化有时比课堂上的传授效果要好;其次,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再完美的课程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实施,理想中的课程与教师实施的课程肯定存在一个“落差” ,教师能否合理选择课程资源,对于缩小这个“落差”非常重要。 9 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对教师有什么要求?P150 答:校本教研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教师即研究者,要求教师形成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鼓励教师从课程改革的问题和需要出发选择课题

23、,强调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10 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有哪些特点.P170 答:一、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五、论述 1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P26 答:第一,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新增加的两个维度“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学生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关注和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

24、法,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反映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是“目中有人” 、 “以学为本”的现代课程理念。 第二,在内容标准的设计上,从“学习领域” 、学习主题” 、 “目标要素”的学的角度,来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充分感受到课程标准中“学生”和“学生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三,在课程实施建议方面,从“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 ,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一个角度来提出建议。为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品质,提供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的支撑。 2 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P50 答案要点

25、: 首先,辩证地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既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有“预设” 、完全封闭、一切尽在“教师掌控之中”的现象,又要避免不适当地、漫无边际地“生成” ,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减损国家要求及教育“引导” 、 “塑造”的责任。 其次,教师在备课及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详略得当” 。所谓“详”一是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地将“三维目标”和有关内容加以整合,而不能仅有“知识点” ;二是尽量考虑周到,预先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多样化的对策。所谓“略”是指教案不要太详尽,宁可“粗一点” ,给现实的、活生生的教学留下一定的时空,最终在教学中完成,在教学后完善,决不能像过去那样把教学的每一环节、教师的每一

26、句话及学生的可能回答都写出来,使得原本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成了完全预定的、僵死的“走教案” 、 “演教案剧” 。 再次,在课堂中,教师要“与时俱进” 、 “与境俱进” ,及时抓住并灵活处理具有“生成价值”的问题、回答、细节、情境等,让教学充满灵动、智慧与活力;但是,这种“生成”必须与预设的学习目标、学习主题有某种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不一定局限于本节课或本单元的目标和内容),或是拓展,或是深化,这样才能既保证课堂教学的“开放”与“灵活”,促进学生自主和富于个性化、创造性地学习,又达到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基本要求。 (举例略) 3谈谈自主学习的实施要点(P6774) 答案要点: (1)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

27、(2)使学生认同学习目标;(3)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5)学生参与评价学习结果并优化学习方法;(6)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 4试述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是什么.P180 答:其基本内涵表现为: (一)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二) 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三)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

28、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四) 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五) 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六) 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七) 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