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3 ,大小:634.50KB ,
资源ID:2313804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23138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地理笔记整理(特别细-重点推荐).doc)为本站会员(hw****26)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地理笔记整理(特别细-重点推荐).doc

1、第一单元 中国 的区域差异自 整体性表现:自然地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自然要素(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然 都是相互影响、共同联系的,其中一个自然要素的地域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 地 自然要素和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理 差异性表现: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导致各自然要素不同; 在我国,地貌和气候是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要素; 土壤和植被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我国 地貌:表现: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成因:地质作用)自然 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的规律; 1要素 气温:表现 (成因: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的 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出现了转向;

2、(成因:由于地貌的影响) 2地域 降 表现:年降水量的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方向递减;差异 水 (成因: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划分 范 围 特 点东部季风区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分界线:约以 3000m等高线为界;概况: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45% ,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95%;地形:包括第 二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阶梯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海拔较低、平原广阔)气候:风向与降水均随季节而有明显的变化和更替,雨季主要集中在 59月,湿润程度较高年降水量均大于 400 毫米;生物:种类繁多,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土壤:多为在森林植被下

3、发育的土壤;河流:为外流河,大都自西向东流入海,雨水为主要补给来源;人类活动影响:广泛而深刻,该区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之间的分界线:大致以400mm 等降水量线为界;概况: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30% ,人口只占全国的 4%;地形:包括第二级阶梯的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总体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 155 米)气候:受夏季风影响较小,海洋湿润气流被山岭阻隔,难以深入,气候干燥。降水量减少到 100 毫米以下,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生物:种类比东部少,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土壤:主

4、要是在荒漠植被和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河流:大部分属于内流区,河流短小,平地径流主要来源于暴风雨形成的暂时性水流;山地径流主要由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咸水湖较多。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有水可供灌溉之处形成了绿洲;草原自古为牧场,若利用不合理会造成荒漠化的扩展;青藏高寒区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之间的分界线: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概况: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25% ,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 1%;地形:地势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气候: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低,动土广布;太阳辐射强烈,风力强大,由区外输入的水汽不多;生物:动物稀少,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

5、,高原南部边缘谷地有很少森林;土壤:发育程度很差,土层浅薄;河流:西北部属于内流区,东南部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人类活动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比较完整,土地利用以畜牧业为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热量条件的变化;本区北部东西差异形成的重要因素:气候湿润程度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减少地 表 景 观自然地区地貌 气候 植被 土壤农 业生 产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平原广布而三面环山的马蹄形结构寒温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草甸草原黑土春小麦、甜菜,一年一熟;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界线 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 3200等值线为

6、界北方地区 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以大平原和高原为主,从西向东地势降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以落叶阔叶林为主黄土冬小麦、棉花,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以旱作为主界 线 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即日平均气温10积温 4500等值线和最冷月 0等温线)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结构复杂,以山地、丘陵与盆地为主湿热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红壤水稻、柑橘,一年两熟到三熟,以水田作物为主界线 日平均气温10积温 7500等值线为界南方地区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范围较小,多低山丘陵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 砖红壤(淋溶强烈)一年三熟,可人工栽培橡胶、可可、咖啡、椰子、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西北干旱半干旱的东西差异降水:该区

7、降水量从东到西随距太平洋历程的增加而减少;新疆西部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影响降水较多植被:从东往西,依次为森林草原 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 荒漠;地 表 景 观自然地区 地貌 气候 河流 植被农 业生 产东部地区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高原面积坦荡,少有绵延的山脉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在 150450 毫米;气温年较差达 3540;除黄河西辽河等注入海洋,其余皆属内流区草原东部边缘可发展旱作农业界 线 大致在贺兰山一带(相当于 2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等值线)西部地区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三山夹两盆干旱气候;年较差日较差很大;年降水量一般在 200毫米以下(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年降水量全国最少)多内流河,流程短

8、、水量少以荒漠草原以及荒漠为主;土壤:为荒漠土壤;在山麓平原和盆地的边缘,有高山融水的滋润,可发展绿洲农业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决定农牧业特点:A.西部草原牧业;B.东部旱作农业;C.有水处灌溉农业;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水平差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垂直差异:气候 东南温暖湿润、西北寒冷干燥;草甸草原:指在高山区和河滩地区形成高山草甸和河漫滩草甸;植被 由东南向西北依次为山地森林 高山草甸 高山草原 高山荒漠从高原边缘到内部其垂直变化由繁及简的原因:边缘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随高度变化也大,反之,高原内部相对高度小,水热状况随高度变化就小人 类活 动海拔较低的东南部发展河谷农业(原因:地势低,光

9、照及温度条件较好,垦殖历史较长)高山带分布高寒牧场放牧牦牛、绵羊等(原因:海拔高,热量条件差,不适宜发展种植业)2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划分 东部地带(12 个省市) 中部地带(9 个省市) 西部地带(10 个省市)概况面积约占全国的 16%人口约占全国的 42%面积约占全国的 27%人口约占全国的 35%面积约占全国的 57%人口约占全国的 23%经 济差 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达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其次经济发展速度次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经济发展速度较慢自然原因气候:湿润、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地势:低平,利于开发利用;区位:面向海洋,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气候:多属干旱区或高

10、寒区;地势:海拔较高,对农业发展极为不利;区位:距海较远,长期处于比较闭塞的状态;地带性差异社会经济原因经济基础:最早出现近代工业城市文化观念: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在经济竞争方便有比较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产业结构:第二、三产业比重远大于第一产业国家政策:改革开放政策;文化观念:人们思想观念保守;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特征(优势)工业基础好(辽中南、京津唐、沪宁 1杭、珠三)农业基础好(黄淮海平原、长三、珠 2三以及我国部分海洋水产产区)沿海交通便利(我国全部的 32000km 3海岸线和部分边界线)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 4科技水平高; 5城市化水平高 6面积辽阔,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1农(

11、粮、棉、油、糖)林牧基地; 2中部地带的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 3业发达;在延边贸易上有较大优势; 4问题能源、原材料不足; 1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短缺; 2在人口、城镇密集地区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3大江大河下游涝年汛期的防洪问题较严重; 4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1基础设施较落后; 2运输能力适应不了发展的需要; 3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 4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沿海的地理优势,进一 1步成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金融和海洋开发基地,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 2业生产;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大力开拓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学技术密集的先进制造业(汽车、通信设备、生物制药、

12、计算机等) ,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能源、原 1材料加工等优势产业,使其进一步成为中国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 保护天然林资源,实施退耕还草,推进 2防沙治沙和草原保护;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沿边优势, 3发展边境贸易,扩大旅游创汇;巩固和发展农林基础,促进中部地带粮 4食、经济作物、林业和淡水鱼业的稳定增长;在西北发展绿洲农业,加强草原牧区建设,发展林牧业;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通常可用国内生产总(GDP)值来代表;经济发展速度比经济发展水平更重要,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潜力;31992 年,我国才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4 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

13、厦门14 个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 烟台、连云港、 南通、上海、 宁波、温州、 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西部大开发划定区域:西部地带+东部地带的广西和中部地带的内蒙古(共 12 个省、市、自治区)实现地区的协调发展:利用中西部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可把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和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大运输量的企业由东部转到中西部,在中西部地区发展适宜就地加工的农牧产品加工业;西部开发的根本任务: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问 题 发 展 方 向 生态问题: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草地退化、森林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巩固和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 1加大对荒漠化、风

14、沙源和石漠化地区的综合治理力度; 2促进江河源头自然生态恢复; 3加强重点城市、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4 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未来要以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交通运输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业落后;依托交通、能源、技术等综合条件好的重点地带和重点城市,发展有资源优势和特色工业的产业(优势矿产开采及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农牧产品加工业、特色旅游业,等等)4第二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国土整治(目的: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难度大我国国土辽阔,地域差异显著; 1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

15、界平均水平; 2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科技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3历史上盲目开发资源,环境问题严峻; 4原则因地制宜,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与 区域差异大有关; 国家财力有限; 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变化有关;) 1 2 3 大江大河的治理;(上游兴修水库、下游整治河道、加固堤防等诸多防洪体系) 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严重不平衡的重要途径 ;(南水北调、北水南调(东北地区引嫩江、松花江水到辽宁等) 、引黄工程等) 防护林工程体系的建设覆盖了我国的主要水土流失区、风沙危害区、盐碱区和台风区;(“三北” (东北、华北、西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

16、系、沿海防护林体系、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等)整治项目 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国土整治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区域发展20 世纪 80 年代初,东部沿海地区实行对外开放战略;90 年代,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实行开发开放战略;现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技术 定义 特点遥感人们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在航空器(飞机、气球)或航天器(卫星、火箭、宇宙飞船、航天飞机)上,对遥远的地物进行感知;(关键装置是传感器)遥感技术最终服务于资源勘探、动态监测和有关部门的规划决策;形式

17、多,适应性强(可 1以选用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 ; 探测范围 2大; 获得资料的速度快、 3周期短,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少;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地理信息技术( GIS)可用于凡是用到地图或者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全球定位系统(GPS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三 空间部分:GPS 卫星星座; 部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分 用户设备部分:GPS 信号接收机; (由 21 颗工作卫星和三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24颗均匀分布在六个轨道平面内;一轨道 4 颗卫星,相隔 90,两轨道间为 60) (地面上任何一点,在任何一时刻,地面上空至少有 4 颗 GPS

18、 卫星)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 1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高度) 、速度和时间; 具 2有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 、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5第三单元 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黄土高原范围: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包括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七省的大部或一部分)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 10002000米概况:地貌特征是沟谷发育;植被多次生灌丛、矮林,覆盖率低;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具有过渡性;地质灾害、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由于滥垦、滥牧、过樵、过牧引起)环境脆弱 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

19、相当困难人地矛盾尖锐有不少仰韶文化(距今 71007400 年)遗址自然原因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1由于干旱,风力侵蚀作用强; 地形坡度大; 2 3地面物质不稳定,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4处于森林向草原过渡地带,植被覆盖率低; 5形成原因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营造宫殿、樵采、毁林开荒最严重、彻底、古代战场) 1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耕作制度使原来的林草植被种源破坏殆尽,无法恢 2复)开矿;(破坏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能力成倍降低,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 3触发机制) 压缩农业用地,重点抓好川地、塬地、坝地和缓坡梯田的建设; 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充分利用现有草

20、坡、林地、荒地、退耕大于 25的陡坡和一些破碎用地,多样化,乔灌结合,讲求实效的造林、种草)以水土保持林为主,因地制宜营造防风固沙林、经济林(苹果、梨、核桃、桑等) 、薪炭林、用材林和四旁绿化(村旁、路旁、水旁、宅旁) 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超载过牧的地方应适当压缩牲畜的数量;(实行轮封轮牧、保护草场,以利于水土保持)水土保持基本措施 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展土地回填复垦工作;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重点: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工 打坝建库 贮水拦沙程 平整土地 功 改善生产条件措 修基本农田 能 合理利用土地施 抽引水灌

21、溉生物 乔木 蓄水保土灌木 功能 措施 草木 发展多种经营开发模式深耕改土农业 科学施肥 蓄水保土技术 选育良种 功能 提高肥力措施 地膜覆盖 充分利用光热轮作套种三种措施的关系:工程见效快,工程养林草,林草治根本,林草固工程;而农业技术是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关键; 保塬;工程措施: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生物措施:营造护田林网,造林以用材林和果林为主,形成林粮间作、果粮间作的生态农业体系;农技措施: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节约和充分利用水资源; 护坡;工程措施: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生物措施:封坡育林育草,达到拦截涵蓄坡面径流的作用;甘肃西峰南小河沟 固沟;工程措

22、施:在主要沟道打坝建库,烂泥蓄水;生物措施:在各支流分段营造防护林,固定沟床,拦截泥沙,稳定颇脚;6第四单元 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位置 南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长城一线为界,东以大兴安岭为界;范围 包括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大部;特征本区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水分由东向西逐渐变干,自然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要特征;草原土地生产力随水分由东向西逐渐降低,载畜量随之减少;沙质荒漠(沙漠):地质时期自然过程形成的原生荒漠;(如塔克拉玛干沙漠)(特点:缺水、集中、面积大、改造难度大)荒漠 砾质荒漠(戈壁):人

23、类活动造成的次生荒漠;(如乌兰布和沙漠,科尔沁沙地等)(特点:分散、面积小、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容易治理和利用)荒漠化的实质:是类似荒漠景观的严重的土地退化,表现为土地下伏沙层裸露,原先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活化;荒漠化的发展:唐宋以后,当地居民在河流上游盲目垦耕,破坏固沙植被,最后古绿洲相继被迫放弃;清代初年,山西、河北等地大量人口前往内蒙古农垦;19 世纪以后,内蒙古地区东南部的农牧界线向西北推进了几十到几百千米(大致到达阴山北麓) ;治理效果:个别地区例如河谷平原灌溉农田地区的荒漠化有所逆转,但在一些地区特别是旱农地区和草原牧区,荒漠化仍在蔓延;半干旱区 在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沙质草原

24、遭到过度放牧,或者固定沙丘在被开垦后活化,土地荒漠化成斑点状及片状分布;科尔沁沙地、内蒙古后山地区 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在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井泉附近,形成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次生荒漠分界线贺兰山干旱区 在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主要是过度樵柴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造成沙丘活化;塔里木盆地边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和河西走廊等地区的绿洲周围 在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绿洲周围的固定沙丘遭到破坏,导致荒漠化发生和发展;塔里木河下游、石羊河下游原生荒漠荒漠化土地分布 工矿区、居民点、道路建设:土地呈点状、线状分布;内蒙古的东胜和准格尔

25、煤田自然因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是形成荒漠化的基本条件;沙质沉积物是风沙活动的物质来源;大风日数多而集中造成风力吹扬是动力因素;荒漠化成因人为因素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草原是干旱半干旱水热条件下形 1 2 3成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水资源利用不当; 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4 5治理模式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建立及防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其次,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第三,要有健全而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是完成荒漠化防治目标的基本保证;原则建立早期预警系统,预防重于治理;(科学问题) 1重视地方参与,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26、关注地方群众利益需求;(社会问题) 2在制定行动方案时,即要因地制宜,又要考虑到制度、组织和资金建设等问题; 37生物治沙成效显著例子措施: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世界领先地位的造林技术:在干旱、半干旱流沙地区飞机播种、设置沙障固沙、钻孔深栽等;草方格沙障;(为防御流沙侵袭包兰铁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 1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扎设方格状的挡风墙)优点: 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A能截流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b宁夏中卫县沙坡头措施恢复自然植被; 2( 将水分条件较好,并有一定植物生长的沙漠圈围起来,实行封沙育草,促 A使植物天然更新;

27、 或选育梭梭、柠条、沙拐枣等优良固沙植物进行人工补 b救)其他措施:“三北”防护林体系、防沙治沙、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多项治理工程第五单元 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坝址:湖北宜昌境内的西陵峡三斗坪; 功能: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自然原因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流经湿润地区,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 1流汛期长、水量大;雨期大范围内普降暴雨) ;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 2中下游河道宣泄能力不足; 3人为原因上中游过度砍伐,陡坡开荒;(导致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能 1力降低;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中下游围

28、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功能削弱) 2形成“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的局面概况荆江河段(枝城到城陵矶)素有“九曲回肠”之称,两岸地面普遍低于洪水位,形成“悬河” ,一旦发生洪水,直接威胁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地区;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上游干流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控制着长江上游全部来水和来沙;防洪三峡 调节洪峰、拦蓄洪水,可以有效控制长江上游、中下游暴雨形成的洪水; 1水库作用建成后,可以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提高到 100 年一遇; 缓解洪水对武 2 3汉市的威胁,减轻洞庭湖淤积,大幅度减少分蓄洪水造成的巨大损失;发电水能丰富:地势二、三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流量大;意

29、义:长江三峡水电站可装机容量超过 2240 万千瓦,建成后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年发电量 847 亿千瓦时,相当于 10 座大亚湾核电站;供应地区:主要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压力,少量供应往重庆、川东;环境效益:可代替原煤 4000 万5000 万吨,少排放二氧化碳 1 亿多吨,二氧化硫200 万吨,一氧化碳 1 万吨,氮氧化合物 37 万吨及大量废水、废渣;航运川江航道(宜昌至重庆,长 660 千米) ,流经高山峡谷地段,落差大、水流急、险滩多,通航能力低; 水库作用:险滩淹没,水流趋缓,航道加深加宽,万吨级船可从上海直达重庆;三峡的其他作用:中下游城市供水

30、和农业灌溉、南水北调中线调水(三峡水库提水流往丹江口水库,再引水至华北) ,库区水产养殖等;8三峡移民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规模大) 工程本身特点:淹没涉及范围广、淹没损失大、移民人数多; 1(难度大) 自然因素:库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贫困落后,使移民环境容量不足; 2人文因素:该区教育、科技落后,人口文化素质低,加上风俗习惯和乡土观念; 3艰巨性(关系重大) 历史因素:若移民得不到妥善安置,会留下闹返迁的后遗症; 4从受淹特点看,受淹面积有限(仅占库区总面积的 1%) ,相对分散; 1移民特色:就近或后靠安置; 好处: 让农民不离本乡本土,更易为移民接受; 1避免移民远迁、外迁带来的困难和后遗

31、症; 2问题:会给三峡库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从库区移民结构看,57%属于非农业人口,一般不存在重新安置和问题; 2对 43%的农业人口应: 应立足于调整农业结构,开发大农业,改造中低产坡耕地, 1建设高产稳产的水平梯田和经济林园; 随着库区资源的开发,以及三峡工程的兴建所带动的各种产 2业(加工业、建材业、运输业、旅游业、服务业等)的发展,可以吸纳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移民转向第二、三产业就业;从政策层面看,a.制定本地安置与异地安置相结合的农村移民政策,b.实行开发性 3移民的方针;(如一些城市享受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库区各县实行沿海开放区政策)移民安置条件建设周期长,可分批实施移民安置; 4含义除去一次性补偿外,移民投资作为开发资金,因地制宜的合理开发当地资源,发展经济,广辟生产安置门路,对移民迁建后的生产生活安置作为全面安排。1.保证移民的生产生活不低于原有水平;2.为库区经济持续发展和移民致富营造条件;开发性移民 优点:把移民安置与库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两者相互促进,有利于移民安置的长治久安;典型:湖北秭归县桐树湾村原则:“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就地后靠措施:“线上一条路,路边两排房,房后一片园” ;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