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课题名称:文言文虚词的研究课题组长:课题成员: 指导教师:所属领域:语文1一、课题背景文言文的语言与现代白话文相差很大,我们学生平时接触得少,因此文言文的学习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成为了一大难点,尤其是其中关于文言文虚词的学习。那么,究竟什么是文言文虚词?高考中所出现的高频文言文虚词都有哪些、它们各自的用法又是什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小组进行了如下研究。二、课题目的对于高考中所涉及到的重点文言文虚词“之、其、以”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对中学文言文中的虚词的教与学提供参考和帮助。三、课题研究方法收集资料、查阅相关信息、小组讨论四、研究过程确定课题探讨并设计研究方案成员按照分工进行资
2、料的搜集与整理整合所收集到的资料并进一步进行资料的分析与研究总结与反思五、概述虚词在语法意义的表达及语法任务的完成上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虽然实词的数目远远多于虚词,但是虚词的重要性不可小觑,正如马建忠所言, “实字其体骨,虚字其精神也。 ”1 实词如果是骨架的话,那么虚词则是骨头里的血液,而整个句子正是通过血液串起来的。因而甚至可以这样断言:汉语少了虚词,便不能正常表达。因此,本小组重点针对“什么是文言文虚词” “高考中所出现的高频文言文虚词都有哪些、它们各自的用法又是什么” ,重点选取“之、其、以”三个文言虚词作为研究对象,搜集它们在中学教材中的典型例句,然后对每个例句中对应虚词的意义和用
3、法加以研究和分析,再进行归类,整理出各个虚词在中学教材中的典型的用法及意义。六、正文(一)文言文虚词的概述1.虚词的定义:汉语虚词在古代有各种称谓,如“语助” 、 “虚字”等。关于虚词,北宋周辉在清坡杂志里记载:“东坡教诸子作文或辞多而意寡,或虚字多,实字少,皆批谕之。 ”2 许多古代学者认为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却推动感情抒发。马氏文通首次从语法学的角度对实词和虚词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他认为实字即“有事理可解者” ,是文的“体骨” ;虚字即“无解而惟以助实字之情态者 ”是文的“精神” 。 1 郭绍虞在汉语语法修辞新探 中指出:“古人的虚实说,是在没有词类说以前,是在没有语法学以前,所以目的重在汉语
4、的实际应用。这样,当然结合到修辞,而适合于古人学文写文之用。 ”3 总之,虚词是词汇的构成部分,历来对于虚词的界说各不相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虚词一般只有语法意义,表示各种关系和语气,很少有词汇意义。 22.虚词的分类:现代观点一般将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归于虚词。 3.虚词的作用:虚词在语法意义的表达及语法任务的完成上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虽然实词的数目远远多于虚词,但是虚词重要性不可小觑,究其原因:一是从使用频繁率来说,虚词甚过实词;二是“实字的作用以它本身为限,虚字的作用在它本身以外:用错一个实字只是错一个字而已,用错一个虚字就可能影响很大。”正如马建忠所言, “实字其体
5、骨,虚字其精神也。 ”1 实词如果是骨架的话,那么虚词则是骨头里的血液,而整个句子正是通过血液串起来的。因而甚至可以这样断言:汉语少了虚词,便不能正常表达。 (二)典型高考高频文言虚词的疑难问题分析 1.【之】1.1“之”作代词 “之”字所指代的内容应该从具体的上下文中予以确定。 “之”字多是承前指代,或是蒙后指代。因此,有的语法书上讲, “之”字表指代时一般都有提示语。这个提示语可以在“之”前,也可以在后。下面就教材中出现的一些例句加以分析,讨论怎样明确“之”的指代内涵。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荆轲刺秦王 ) 之,代词,无疑,但究竟指代的是樊将军呢,还是指代樊将军的头呢?
6、从语法上看,两者都讲得过去。句后面紧接着荆轲的话有“诚能得樊将军首” ,因为古代取人性命,多以见项上人头为证。那么“之”指代的就应该是“樊将军的头” 。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荆轲刺秦王 ) 之,指代行动。结合文意来看,太子的心思是如何对付强秦,荆轲知太子心意,为其解忧,即准备刺杀秦王。故“之”指代刺杀秦王更为妥帖。综合地,应该把“之”理解为“刺杀秦王”这个终极目标。在这里, “谒”是“请求”之意。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鸿门宴 ) 之,指代的是“此” ,还是“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从内容上看, “之”所指的是“此” 。 “此”作主语,指的是沛公对项羽说的话,亦即“令将军与臣有郄”的“
7、小人之言” 。 “此”是主语,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是谓语,该句式的特点强调了主语所指代的内容,用一个“之”字再后面来复述。本句的“之”即理解为代词“此” 。这句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是)你沛公手下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 申,反复陈述。 “以孝悌之义”是介宾结构作补语,从而导致“申之”的“之”指代什么,看不真切,但如果我们把这个小句的句式变换成“以孝悌之义申之” ,“之”的指代,就可以明确地看出来是指“孝悌之义” 。故,代词“之” ,代指“孝悌之义” 。 3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诗经氓 ) 之,仍是可以理解为代词的,因为其指代性还是比较强的,
8、指代上文“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的悲惨遭遇。 1.2“之”作结构助词 (1)用来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 两个“之”均理解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下文有“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都是“利”和“强”在一般条件下应当产生的作用。如果写成“蚓无利爪牙,强筋骨” ,因为“利爪牙,强筋骨”容易误解成“使爪牙利,使筋骨强” 。如果说成“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又不符合那时的表述习惯,故只好说成“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同时又起到了强调定语的作用。总之句式不同,所产生的修辞功能就不同。 长叹息以掩涕,哀民生之多艰。
9、(离骚 )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 这些句子的“之”都可以理解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2)用来表示领属关系, “之”可译为“的”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 (荆轲刺秦王 )译为:现在听说用千斤金来悬赏将军的头颅。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师说 )译为: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 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译为:今天的事怎么样? 1.3 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助词“之”用在主谓结构中间,它的作用是把主、谓两部分结合得更为紧密,使之成为一个短语。加了“之”的主谓结构不能独立成句,是小句。从形式上看是一个偏正结构,这种用法的“之”是从用在偏正结构中的“之”的用法发展
10、而来的。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 )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 )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逍遥游 ) 1.4 用来作宾语提前的标志 此外“之”作助词还有:用来作为宾语(包括介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之”字不译。 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 宋何罪之有?(公输 )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1.5 作音节助词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者用在三个字之间,4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可以说它是为了满足音节需要而加的一个衬字。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 这个“之”比代词更加虚
11、,只是凑足一个音节,使语气舒缓一下,不能把它看成“鼓”的宾语。 顷之未发(荆轲刺秦王 ) 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苏武传 ) 这两个“之”都用在时间名词后,表时间不长,表示停顿,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不译出。 2.【其】 2.1“其”作语气副词 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 ) 晋文公充分权衡利益轻重,准备撤军,但要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因而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攻打秦国,是不仁义的,不明智的,不勇武的,咱们还是撤军吧。 ”这一语境中妙用一个“其”字, “其”的表达感情色彩比较多,能传递很多信息。言语中流露出懊悔、尴尬、无奈、不确定、心有不甘的种种情感。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12、,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 后面有“乎” , “其”作指示代词“这”讲是说不过去的。句末“乎”表疑问的语气, “其” ,表猜度、揣摩语气。它委婉、含蓄地道出了圣人为什么越来越明智,而愚人为什么越来越愚拙的原因,使整个句子的意思表达清晰明确,留有余音。 2.2“其”作代词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廉颇蔺相如列传 )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赤壁赋 ) 2.3“其”作连词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 “其”既可以理解为反诘副词, “难道” ,又
13、可以理解为选择连词“还是” ,两者都有揣测语气。 2.4“其”作助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楚辞离骚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离骚 )3.【以】3.1“以”用作介词5(1)表示时间,相当现代的介词“在” 。 怀帝阁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滕王阁序 ) 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苏武传 ) (2)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 “工具” ,既指具体的工具,也可指人的躯体,制造器物的原料以及借以完成动作的力量、手段等。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 )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3)介绍动作、行为所依靠的条件、凭借。如果说“介绍动作行为
14、所使用的工具”中的“工具”还比较具体的话,那么“条件” 、 “凭借”则比较虚,大都是指某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名义,所遵循的规则,所依据的条件,所凭借的态势以及进行的角度等等。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张衡传 ) (4)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这是语言中常要表达的一种关系。因果关系既可以用复句来表达,也可以用单句来表达。介词“以”常引导单句,由“以”来介绍出原因。 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 不赂者以赂者丧。 (六国论 )3.2“以”字用作连词这种“以”字与作连词用的“而”字用法相同,可以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但“以”只能用作顺接,不能用于转接。也就是说“以”可以表
15、示顺承、修饰、因果、目的等关系,但不可以像“而”那样表示转折关系。连词“以”所连接的两部分之间关系的辨析 从意念上讲,连词“以”字可以连接多种关系,目的关系、结果关系、并列关系、顺承关系、修饰关系等等。 (1) “以”表目的、表结果关系: 目的是人们主观愿望希望实现的,是美好的心愿。而结果只是一种状况的反应,它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而不好的结果决不是人们主观愿望希望实现的,所以不会成为人们的目的。至于好的结果与目的如何区分,可以用“而”字来替换“以”字。一般说来,作连词的时候, “以”的作用、语气比“而”要强、重一些,这可能和“以”的连词用法是从介词用法衍化而来有关。表目的时,可译为“而
16、” “来” ;表结果时,可译为“以致”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 )表顺承,一般有一种情理或时间上的相承性, “越国”顺理成章发生的事情并不是“鄙远” ,并且“鄙远”也不是“越国”的必然结果。 “鄙远”是秦国的最终目的,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边邑, “越国”是必须的途径,即越过晋国,可直接译为: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 “以”字译为“而” 、 “来” 。故把“以”理解为表目的的连词更为妥帖。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廉颇蔺相如列传 )理解为连词“以” ,前一部分是方式,后一部分是目的。 “以”是目的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来” ,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译出现代汉语是“传递和
17、氏璧来给美人和左右的人看”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6“亡郑”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陪邻” ,这是秦穆公决不希望看到的事实,因而从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军的心理而言, “以”表结果更为妥帖些,正是“亡郑”这个不好的结果,会导致“陪邻” , “以”可直接翻译成“来” 。(2) “以”表顺承、表递进关系: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离骚 )前一个“以” ,连词,表顺承关系。背即违背之义。绳墨,木工用来取直的工具,这里比喻正直之道。第二个“以”作介词。廖序东释的“以”字句和“而”字句中认为, “以”是介词,处在两个动宾结构之间,后面添一个代词“之” ,构成介宾短语,充当“以”前动宾结构的
18、宾语。这个不完全的介宾结构充当“以”后动宾结构的状语。 “竞周容以为度”补充完整,即“竞周容以之为度” 。(3) “以”表修饰、表顺承关系:“以”表修饰, “以”前的动作与“以”后的动作相伴而生,一辅一主,共始共终, “以”表顺承, “以”前后的两个动词是前后相继的,即后一个动作发生的时候,前一个动作便自动结束。可译为“而” 、 “地”或者不译出。七、总结与反思通过探究典型的文言文虚词“之、其、以” ,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文言文虚词的内涵、类别及作用,熟悉了典型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同时提升了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应用能力,并培养了对于语文文言文学习兴趣。八、参考文献1.马建忠马氏文通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转引自郭灵云古汉语虚词研究史D 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3.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