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迅研究第 1 页 共 4 页浅析鲁迅的儿童教育观摘要:鲁迅的儿童观既立足于进化论的科学基础,又密切联系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因而超越了进化 论,具有了社会学的意 义 。本文将 试从鲁迅作品中的儿童形象浅析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关键词:鲁迅;儿童;教育;发展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教育家,从他的作品折射出的儿童教育思想不仅是对当时专制封建教育体制的有力批判,而且对我们在 21 世纪的今天开儿童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一、 “救救孩子”对旧式儿童观的疾恶如仇鲁迅作品描绘了在传统教育下部分儿童所呈现出的人性的丑陋面:(一)麻木的小看客。 孔乙己是孩子看主人公的痛苦与潦落,对
2、他的死也只是麻木无情的叙述。 示众是孩子看群众,他们看秃头,看蓝裤腰,看奶子,看罪犯,他们不关心罪犯犯了什么罪,为什么示众。他们的唯一焦点是“看”这个动作本身, “看”变成了生活的调味料和意义,但正是这“看”使孩子的庸俗、冷漠、缺乏生机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嘲讽、轻视。狂人被嘲笑其疯狂,孔乙己被小伙计轻蔑:“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陈士成的学童也对再次落榜的他“脸上都显出小觑他的神色” 。三种嘲讽。无论是嘲讽病征、地位抑或是知识才能,其实都隐含着冷酷、势利的毒素。 (三) 孤独者中魏连殳被街上一个“还不很能走路”的小孩用苇叶指着说“杀” , 在酒楼上长富的儿子对吕纬甫更是瞪眼, “恶狠
3、狠的似乎就要扑过来,咬我” 。 鲁迅在随感录二十五曾说“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逆料二十年后的中国的情形如此” 。 因此,鲁迅狂人日记中的最后一句是“救救孩子” ,对当时吃人的社会所提出的人肉筵席,狂人想到的不是“救救自己” ,而是“救救孩子” ,因为他知道只有孩子才是未来的希望。中国传统的儿童观,源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残酷的封建等级统治,那么当儿女的就得遵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准则。显然,旧式的儿童观中,儿童不是平等的人,只是一个传宗接代的工具、一份养子防老的积蓄。旧式的父母希望孩子能像个“小大人” ,总是以成人的标准“规训”儿童,用四书五经“催熟”儿童。鲁迅对这种
4、旧式的儿童观深恶痛绝, “救救孩子”又何尝不是他毕生的呐喊。就在先生逝世前 23 天抱病而写的立此存照(七) 中,还又一次提出:真的要“救救孩子” ,这“于我们民族的前途关系是极大的” (且介亭杂文末编附集 ) 。今天,旧社会虽早已土崩瓦解,但旧式儿童观的社会阴影并没有完鲁迅研究第 2 页 共 4 页全消除。隔着百年苍茫的时空,今日我们面对儿童的生存现状,依然会对鲁迅的那句“救救孩子”百感交集。二、适应天性“尊个性而张精神”风筝展示了“对于精神的虐杀”与“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的尖锐矛盾与冲突。在风筝里, 弟弟是一个既可爱又可怜的人物形象。说其可爱, 是因为作者赋予了他天真、活泼、肯动脑筋、勇于实
5、践的性格特征。他虽然体弱多病, 内心却燃烧着青春的活力。他最喜欢放风筝, 渴求趁大好春光, 手牵风筝, 在自由的天地里无拘无束地奔跑。可少年时代的“我”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 所以不但自己不玩,而且也不让十来岁的小弟玩。但是弟弟为满足自己好奇、好动、求知的愿望, 追遂着别人的风筝,一会儿呼喊, 一会儿跳跃,分享着别人放风筝的欢快与幸福。中年以后, “我”由于接受了西方的现代文明,懂得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因而心情沉重。为了得到“宽恕” , “我”真诚地向小弟致歉, 出乎意料的是,同样已是中年的小弟却“什么
6、也不记得了”。这一笔看似平常,其实写得极为深刻,说明小弟也被这种死板教育和文化氛围熏染、锻造成为了循规蹈矩者,已完成了“对于精神的虐杀” 。这是使“我”更感沉重的。中国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 就是扼抑少年儿童的天性、个性、创造性, 把他们变成循规蹈矩的模式化、呆板化的人。传统教育的这种弊端与整个社会的观念、文化氛围是完全合拍的, 家庭和社会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促成少年儿童的模式化和呆板化。鲁迅以他独具的现代心灵和理性眼光看到了这一点, 透过对人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现象的描写, 展露出了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中野蛮和非人性的一面, 令人心颤, 促人警醒。三、身心健康不被“潮流”淹没的力量鲁迅写于 30 年
7、代的短文上海的少女形容走在旧上海大街上的时髦女人,“像一切异性的亲人,也像一切异性的敌人” ,所表现得神气, “是在招摇,也是在固守,在罗致,也在抵御” 。而上海少女,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则分明地“自觉着自己所具的光荣” ,以及“这种光荣中所含的危险” 。鲁迅说“这神气也传染了未成年的少女,我们有时会看见她们在店铺里购买东西,侧着头,佯嗔薄怒,如临大敌。 ”鲁迅认为社会潮流的险境逼使上海少女早熟了起来,在上海这样大城市里长大的少女或“童女” ,实际上是孩童和成人、少女和女人的一个奇异的混合体。鲁迅认为儿童“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
8、 。因此,父母对于子女就“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 。所谓“健全的产生” ,自然就是孩子从小应以身心健康为第一;所谓“尽力的教育”则大有讲究, “施以狮虎式的教育,他们就能用爪牙,施以牛羊式的教育,他们到万分危急时还会用一对可怜的角。可见他对教育应当造就具有阳刚之气、身心健全的强者之企盼,在今天仍然有着现实意义。这又让我不得不想到今年上海警方破获的一起未成年女性参与卖淫和介绍鲁迅研究第 3 页 共 4 页卖淫的特大案件。该案涉案人员多达 20 人,其中多数为在校中学生,2 人为未满 14 周岁的幼女,这起案件中的一些少女,深受日本、台湾等地腐朽文化影响,其行为呈现出所谓“援助交际”的雏形,
9、即在校少女为获得金钱而与男性约会,从事色情活动,她们对于钱色交易没有羞耻感。其中一些女孩家境并不差,出卖青春只是因为爱慕虚荣,喜欢购物、享乐,而手头缺少零花钱。有的女孩甚至一缺钱就主动“约会”嫖客,变成了“主动招嫖” 。 案件虽然告破,但留给国人的教训刻骨铭心,不能不进行反思。四、素质教育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完全的人”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该文前一部分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写了百草园快乐而活泼的生活。百草园为什么成为作者的乐园呢? 这不但因为园里有种种的野草、虫鸟和树木,更因为这里是儿童自由地呼吸空气、自由地玩耍、没有禁锢的自由天地。该文后一部分以诙谐幽默的手法描绘了“三味书屋”的死
10、板、拘束、枯燥无味的生活。在三味书屋里,只有被动死板的上书、读书、背书,学生无需思考,也不能独立思考,学生仅仅提出了一个久积在心里的疑问,先生也会因此而勃然变色, “很不高兴”地说: “不知道” 。师生之间没有感情的交流,更无心灵的共鸣, 老师靠“威严”压服学生, 学生则敷衍老师。鲁迅的这篇散文很好地表达了他的素质教育思想,其内在基本线索就是: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教育对孩子天性、个性、创造性的扼抑, 呼吁现代教育把孩子看作“将来的人的萌芽” ,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完全的人” 。 鲁迅的这种观点与马克思关于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具有一致性。鲁迅的作品中对于孩子这一形象的描写,将其对当
11、时中国命运的担忧,对未来的探索,对黑暗社会统治以及国民的麻木、国民劣根性做了无情的批判,既对孩子们充满了希冀,有对其不争表现绝望。在对孩子们的希望和绝望的循环中,探索着,挣扎着,为国民的觉醒努力抗争着。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在浮华的今天也是极具借鉴意义的。参考文献:1陈映芳.图 像中的孩子.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3.2鲁迅.热风 随感录二十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鲁迅.破恶 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4刘勇,邹红 .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广东鲁迅研究学会 编.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1.6浙江鲁迅研究学会 编.鲁迅研究论文集.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3.7 瞿秋白.鲁 迅杂感选集序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鲁迅研究第 4 页 共 4 页8 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9余三定.使孩子成 为“ 完全的人”从散文看鲁 迅的素质教育思想.2009.10 张小萍. 从鲁迅作品看鲁迅儿童教育观. 景德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11 曹年生. 论呐喊彷徨中的少年儿童. 鲁迅研究月刊,1999.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