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人文教育20002004年浙江史学编年及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由传统而现代的转型,中国当代史学的发展经历了由复兴而繁荣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的近30年,通常被视为一个整体时间段,作为被考察的对象。这样的划分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也有利于揭示新时期史学发展的共性。中国的史学界也如此,对近三十年史学进行了回顾与反思活动,相关成果枚不胜数。从研究模式来看,目前的当代史学研究模式主要有三种有的是分科,如肖黎主编的中国历史学四十年、曾业英主编中国近代史研究五十年、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三十年史学;有的从思潮入手,如王学典的20世纪后半叶中国史学主潮、邹
2、兆辰等的新时期中国史学思潮;有的从年代入手,如周朝民等的中国史学四十年、张剑平新中国史学五十年。这几种模式,可称为学科法、思潮法、时间法。分科法,纵向明显,横向不足。思潮法的长处是线性思维,缺陷是没有宽度。时间法,以年为经,以二级学科为纬,较为理想。如何来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思考新时期史学特点及变迁,是一个远没有解决的课题。首先,从地域上来说,中国是一个大国,一个省或省级直辖市即相当欧洲一个国家的空间。所以,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小空间来观察,以省为观察单位进行分析。以省级空间为观察单元,可以容纳更为广阔的内容,可以更全面反映新时期史学发展全貌。其次,从研究方法来说,现在能看到的反应该主题的论著,多
3、属于一种理性的定性分析范畴。近三十年是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史学从业人数最多时期,成果数量极其丰富,传统的名著定性分析法有点力不从心。同时,当代史学牵涉到大量健在的学者,情感因素较多,定性分析难度较大。这两方面的特殊要求,都必须选择量化分析。有了区域与量化分析的理论设计,就想做一些区域史学的个案研究。我们生活在浙江,就想以浙江史学为例,做一个个案分析。所谓20世纪浙江史学史,是指20世纪以来在浙江省各级组织内的研究者从事2历史研究与编纂的活动历史。其主体是史学及其史著。关于当代浙江史学发展历程的研究,已经引起学者的关注。我们的导师钱茂伟撰写了20世纪浙江史界的发展道路,勾勒了20世纪史学的发展轮
4、廓。作者指出,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这段时间内,浙江史学界对于史学的研究是极少的,可以说是苍白的。在80年代以后,因“左”倾思潮而被禁锢的“禁区”突破了,所以80年代后的浙江史学界开始重新起步。钱老师指导的研究生赵丽锋撰写了近三十年浙江史学发展特点与变迁(宁波大学2010年度专门史硕士论文),部分成果已公开发表,见21世纪浙江地区史学发展动向研究(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第4期),该文指出,80年代的浙江史学研究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90年代的史学是“思想淡出,学术凸显”,21世纪的史学是追求厚重,反对浮夸的。前面两文虽是小空间的,但仍是长时段的,故而仍显得粗浅。钱老师认为,应该进一步细分
5、时间段,作更为深入的研究。于是,就有了我们这个共同的课题近三十年浙江史学编年研究。笔者负责21世纪头五年一段的编年研究。本文以浙江地区2000年至2004年期间的史学发展为课题进行研究,以这5年间浙江地区公开出版的史学方面的学术专著为直接的研究对象,希望一方面能够为深入研究新时期以来史学特点及变迁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则旨在通过个案研究窥视当代中国史学发展特点。从而达到对省域史学各领域成就及不足进行分析的目的,提炼省域史学特色,揭示浙江史学潮流的变迁及其根源。近三十年浙江史学研究,主要是整理材料,建构历史系谱。研究新世纪前五年浙江史学的意义,主要是温故而知新。具体地说,有以下三点第一,打捞浙江史界
6、往事,建构一部文字的浙江史学发展史,让后人记住前代浙江史学工作者的业绩。如果不加以文字编纂,后人也就无法完整地了解过去的历史。第二,进一步了解20002004年浙江史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第三,将个体记忆转化成集体记忆,让浙江史学成为一个后人可以继续关注的专题研究领域。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以浙江地区2000年至2004年期间的史学发展为课题进行研究,以这5年间浙江地区公开出版的史学方面的学术专著为直接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具体的文本成果进行量化和主题的动态研究,观察得出21世纪前3五年中浙江史学发展的走势。研究路径是先做编年,对具体的文本成果按照编年法,先年,后月、日。用纲目体长
7、编,一事一条,有纲、有目、有按,三位一体。然后做分析,就五年史学研究主题发展特点、趋势、队伍结构等做出归纳性分析。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对2000年至2004年这五年间浙江地区的史学工作者公开出版的80余部学术专著样本进行编年。编年的内容包括作者简介以及该著作的写作背景、写作原因、创作过程(开始写作的时间、结束时间以及出版时间)、核心主题或所关注的问题、该作品的历史地位等。(二)通过对上述史学专著的编年,归纳分析五年间浙江史学研究的发展趋势1通史类古代史的研究状况、近现代史的研究状况。2断代史类两宋史的研究状况。3专史类31政治制度史、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中外关系史。32其他新的史学领
8、域城市史、社会史甚至是家族史等。33地方史与区域史的研究状况。(三)总的概括出这五年浙江史学的发展特点、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纵观21世纪以来的前五年,从这一时期出版著作数量和质量整体来看,是浙江史学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史学研究的发展表现为诸多要素的发展学术研究是发展的核心,学术研究者是发展的前提,而学术制度则是浙江史学发展的客观保障。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就各著作的各自状况,包括作者生平、写作的背景、创作的缘由、创作的过程、核心内容、在学术界的影响几个方面。二是了解20002004年浙江史学发展走势,力图能找出浙江史学这五年发展的一些规律及其特点。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9、一)研究的方法文献法、编年法、分析法。文献法,包括作者生平、写作的背景、创作的缘由、创作的过程、核心内容、在学术界的影响几个方面。编年法,先年,后月、日。用纲目体长编,一事一条,有纲、有目、有按,4三位一体。“纲”是事要,是结论,“目”采录相关依据性史料,“按”体现考证分析成果,是对条目内容的总结与提示,视必要加诸相关条目之下,主要包括文献存真、补充说明、原委概述、异说考辨、新见论证、价值评判等。长编是为了克服简单大事记式编年史的不足,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提供方便,尤其是新材料。分析法,就五年史学研究主题发展特点、趋势、队伍结构等做出归纳性分析。(二)技术路线先做编年,后做分析。四、研究的总体安
10、排与进度1、2010年11月,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所选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包括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探求可作进一步研究的切入点。2、20010年12月,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文献综述。3、2010年12月到2010年2月,撰写论文初稿,为进一步修改奠定基础。4、2011年2月,将撰写完毕的初稿交给指导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修改论文。5、2011年3月,将修改好的二稿交给老师,针对老师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论文。6、2011年4月,定稿,并根据要求整理成册打印,准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一)直接文献1徐日辉秦早期发展史M香港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2王瑞成中国城市史论稿M四川
11、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3倪士毅古代杭州M西泠印社,20004何勇强钱氏吴越国史论稿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5袁成毅杭州历代名人M杭州出版社,20046吴潮浙江籍海外人士研究M学林出版社,20037乐承耀宁波帮经营理念研究M宁波出版社,2004(二)参考论著1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志编辑部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志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2王学典20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53张海鹏主编中国历史学30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肖黎主编中国历史学四十年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5周朝民等编中国史学四十年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6张剑平新中国史
12、学五十年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7刘新成主编历史学百年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8罗志田主编20世纪中国与社会(史学卷,上下)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9陈力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学术编年M,见罗志田主编20世纪中国与社会10钱茂伟明代史学编年考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三)参考论文1王学典新时期史学思潮的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4,第2期2张立达论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史学的变革J江西社会科学,2002(10)49543耿天勤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史学发展的三大趋势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71221294钱茂伟近20年中国史学研究的一些设想J淮北煤炭
13、师院学报,2004,113165钱茂伟20世纪浙江史界的发展道路以专书为中心的分析(浙江学刊)待刊6赵丽锋21世纪浙江地区史学发展动向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4)97101(四)学位论文1赵丽锋近三十年浙江史学发展特点与变迁D宁波大学2010年度专门史硕士论文2王海涛意识形态笼罩下的八十年代历史学D,山东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业2005年度硕士论文。3刘雅琴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界史学功用观之嬗变D,山东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业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4李琳娟1983年中国新时期史学的转变D,山东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6史专业2006年度硕士学位论文5王晓华近三十年中国大陆史学主潮研究D,200
14、7年山东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业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审核意见本课题具有学科前沿研究性质,选题有重要意义,思路清晰,材料丰富,值得认真做一做。7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人文教育20002004年浙江史学编年及研究一、材料来源笔者首先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通过数据库查找相关研究成果来了解本课题研究现状,并在图书馆找到了许多相关的著作,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材料。另外,笔者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还查阅了大量的相关研究著作和论文,详细书目可参见“参考文献”一节。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阅读、比较和分析,对这一课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二、研究历史和现状在浙江史学研究中,通过
15、对20世纪以来浙江史界往事以及几代浙江史界工作的专家及其成果的初步了解,我们可以看出20世纪5070年代,浙江史界基本处于苍白期,80年代是浙江史界重新起步时期,90年代是是浙江史界稳步发展时期。而进入新千年以后,单从这一时期出版著作数量和质量整体来看,就可以看出21世纪以来的近几年是浙江史学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从空间布局来说,以原杭州大学历史系为主的省城杭州一城独大,其他各地成果相对薄弱。浙江史坛既有自身的特点,也有全国通行的特点,由浙江史坛可见全国史坛面貌之一斑。(一)目前的当代史学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类,从思潮入手,如王学典的新时期史学思潮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围绕
16、“回到六十年代初去”、“回到马克思去”、“回到乾嘉去”、“走向系统论”、“走向跨学科研究”等几股左右史坛的史学思潮揭示出了新时期以来史学对发生了深刻变动的社会的反应。第二类,从发展趋势分析研究入手,如周祥森的21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三大趋势(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指出多元化与个性化相统一、中外史学互动大发展、考实性研究和求真精神更加受到重视是21世纪史学的必然走向。此外,王学典的近20年间中国大陆史学的几种主要趋势(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论述了新时期前20年史学发展新的特8点,即基本上形成了唯物史观派史学、跨学科史学和所谓“国学”复兴的三足鼎立格局。第三类,从语义认知上的研究入手
17、,如戴晋新的21世纪中国史学的意涵与问题(江海学刊2007年第1期)就“21世纪中国史学”的认知和提法展开了讨论。第四类,其他正在进行中的相关课题,如张剑平主持的新中国史学发展路径研究、周一平主持的20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研究、王建朗主持的建国以来的中国历史学研究也将通过不同视角,提出新的结论。在这些新的研究中,张剑平的“史学发展路径研究”是值得关注的研究模式。(二)浙江史学工作者及成果的书评史家研究,杭州大学教授志介绍了杭州大学历史系主要教授的业绩。90年代温州师范学院即有一系列关于温籍学人传略孙正容传略(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等。此外尚有方建新著名宋史专家徐规教授(浙江社会科学1
18、990年第6期)、康保苓徐规先生访谈录、徐规徐规传略、楼均信我国法国史研究的老前辈沈炼之、俞志慧农战史研究的先觉者董楚平先生读后、鲍永军仓修良教授访谈录(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2期)。史著研究如方建新的义理、考证、文章三结合的学术精品读徐规教授的(浙江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刘连开清代浙东学术研究的新篇章评介(浙江学刊1992年第4期)、陈君静评介(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3期)、余子道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可喜成果读(宁波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祖慧龚延明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07年第7期)、姚辉等直笔写出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评、徐规一部进行爱国教育的好教材乐承耀读后感、管敬绪世
19、界史编纂领域的一项新成果评。(三)近三十年浙江史学的整体研究1999年出版的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志,第一编第五章历史学是由浙江省历史协会编纂的,叙述了80年代底以前浙江史界的面貌,是9迄今第一篇详细描述浙江史学发展的文章。钱茂伟老师的20世纪浙江史界的发展道路以专书为中心的分析(待刊),以专属为中心分析了20世纪浙江史学界的发展道路。他认为现在的分析一般都是以量化分析为主,因为感情因素较多,所以定性分析难度较大。有了量化分析的理论设计,选取了浙江史学界作为样本加以观察,提出了浙江在20世纪5070年代史学界是出于苍白时期的,80年代是史学界的重新起步时期,90年代是稳步发展时期。在80年代时期约
20、有83本著作,其中19851989年已有40多本著作。他对这些书进行匪类,然后进行分析得出了80年代浙江发展的特点。上述的研究成果表明新时期史学研究不再处于童年时期,但这些研究虽然注意到了时间视野下史学发展的差异性,揭示了新时期当代中国史学变迁的某些宏观或微观特征,却忽略了空间差异也是史学个性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少有区域研究,强调整体忽视地区个体是史学史研究相对于其它领域更为突出的特征。三、本课题的主要观点与主张,发展动向和趋势本课题的主要观点与主张2000年至2004年这新世纪前五年的史学发展,首先表现在对理论问题的高度重视。无论是中外历史进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还是对中外史学自身发展中所提
21、出的理论问题,都引起了广大史学工作者关注。大家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对其认识和分析,不仅提高了科学研究的水平,而且使马克思主义史学队伍在实践中受到锻炼。其次,历史研究的视野不断扩大,突破了因“左”倾思潮而多年被禁锢的所谓“禁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得到切实贯彻。再次,一批高水平的科学成果陆续问世,令世人瞩目,特别是一些成果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填补了多年的研究空白,具有重大的开拓意义,例如1999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志,第一编第五章历史学是由浙江历史学会编纂的,叙述了80年代底以前浙江史界的面貌,虽然对宁波史界有关成果的反映不足诸多欠缺,但仍是迄今第一篇详细阐述浙江史学
22、发展的文章,也正好弥补了读者对90年代以前浙江史界信息认识的一些盲点。10最后,学术交流空前活跃。国内学者之间、中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都是前所未有的。一批朝气蓬勃的青年学者迅速成长,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充满无限生机和希望。也就是说,新时期史学将成为新世纪史学的开端和基础。鉴于此,笔者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展示近三十年浙江史界的发展全貌,尤其是补写2000年至2004年间五年的发展面貌。如前面所提到的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志历史学反映了90年代初以金普森为代表的浙江历史学会核心领导层对浙江史界的整体看法,而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反映浙江史界从事史学史研究的学者对浙江史界近五年演变道路
23、的个体观察。同时也希望一方面能够为深入研究新时期以来史学特点及变迁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则旨在通过个案研究窥视当代中国史学发展特点。通过80余部样本的分析,力图能既有典型性又有概括性地揭示浙江史学发展的某些特征及变迁规律。本课题的发展动向和趋势关于当代浙江史学的研究,已经逐步引起学界部分先知者的关注。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相信会有更多的成果出现。本文正是这一大课题的细化研究,细化代表了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参考文献(一)直接文献1徐日辉秦早期发展史M香港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2王瑞成中国城市史论稿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3倪士毅古代杭州M西泠印社,20004何勇强钱氏吴越国史论稿M浙江
24、大学出版社,20025袁成毅杭州历代名人M杭州出版社,20046吴潮浙江籍海外人士研究M学林出版社,20037乐承耀宁波帮经营理念研究M宁波出版社,2004(二)参考论著1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志编辑部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志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2王学典20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113张海鹏主编中国历史学30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肖黎主编中国历史学四十年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5周朝民等编中国史学四十年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6张剑平新中国史学五十年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7刘新成主编历史学百年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25、版8罗志田主编20世纪中国与社会(史学卷,上下)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9陈力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学术编年M,见罗志田主编20世纪中国与社会10钱茂伟明代史学编年考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三)参考论文1王学典新时期史学思潮的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4,第2期2张立达论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史学的变革J江西社会科学,2002(10)49543耿天勤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史学发展的三大趋势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71221294钱茂伟近20年中国史学研究的一些设想J淮北煤炭师院学报,2004,113165钱茂伟20世纪浙江史界的发展道路以专书为中心的分析(浙江
26、学刊)待刊6赵丽锋21世纪浙江地区史学发展动向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4)97101(四)学位论文1赵丽锋近三十年浙江史学发展特点与变迁D宁波大学2010年度专门史硕士论文2王海涛意识形态笼罩下的八十年代历史学D,山东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业2005年度硕士论文。3刘雅琴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界史学功用观之嬗变D,山东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业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4李琳娟1983年中国新时期史学的转变D,山东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12史专业2006年度硕士学位论文5王晓华近三十年中国大陆史学主潮研究D,2007年山东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业博士论文13本科毕业论文(20届)20002004年浙
27、江史学编年研究3目录中文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英文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6一、20002004年浙江史学发展的背景和著作编年6一20002004年浙江史学发展的背景6(二)20002004年浙江史学著作编年6二、20002004年浙江史学著作分类分析和浙江史学的特征62(一)20002004年浙江史学著作分类分析62(二)20002004年浙江史学发展的特征67总结68参考文献70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摘要】纵观21世纪以来的前五年,从这一时期出版著作数量和质量整体来看,是浙江史学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进入新世纪以后,浙江史学的发展除继续具有90年代的特点之外,开始逐渐走向成熟的新阶段。国内外学
28、术交流日益频繁,史学研究工作也逐渐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一支人数众多、学术上各有专长的中青年史学队伍已经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方方面面的业务骨干和一些新学科的学术带头人。这样的特征既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也与社会现实相符合。【关键词】20002004年;浙江史学;史学编年【ABSTRACT】THROUGHOUTTHEFIRSTFIVEYEARSOFTHE21STCENTURY,ITISTHEMOSTACTIVEPERIODOFTHEDEVELOPMENTOFZHEJIANGHISTORIOGRAPHYBYLOOKINGATTHEQUANTITYANDQUALITYOFPUBLISHEDWORKSFR
29、OMTHISPERIODAFTERENTERINGTHENEWCENTURY,THEDEVELOPMENTOFZHEJIANGHISTORIOGRAPHYNOTONLYCONTINUINGTHECHARACTERISTICINTHE90S,BUTALSOBEGINNINGTOANEWSTAGEOFMATURITYINCREASINGDOMESTICANDINTERNATIONALACADEMICEXCHANGES,HISTORICALRESEARCHHASGRADUALLYDIVERSIFIEDANDPERSONALIZEDTRENDALARGENUMBEROFYOUNGACADEMICHIS
30、TORIANSHAVEEXPERTISETEAMHASQUICKLYGROWNTOBECOMETHEBACKBONEOFALLASPECTSOFTHEBUSINESSANDSOMENEWDISCIPLINESACADEMICLEADERSTHISFEATURENOTONLYCONFORMTOTHETRENDOFTHETIMESISALSOCONSISTENTWITHTHESOCIALREALITY【KEYWORDS】20002004YEARSZHEJIANGHISTORIOGRAPHYHISTORICALCHRONOLOGY前言20世纪是浙江史学的发展时期,尤其是经过近二十年的蓬勃发展,浙江史
31、学已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进入21世纪以后,浙江史学的发展除继续具有90年代的特点之外,开始逐渐走向成熟的新阶段。本文选取20002004年期间浙江的中国史研究作为考察对象,旨在尝试用个案研究注脚当代中国史学。在具体的方法上,通过以21世纪前五年浙江史学工作者公开出版的中国史方面的70余部学术专著为样本并对之加以分析,力图能既有典型性又有概括性地揭示浙江史学发展面貌。一、20002004年浙江史学发展的背景和著作编年一20002004年浙江史学发展的背景目前中国史学史的研究中,大多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作为一个整体视为研究对象,这样的划分虽然有利于揭示新时期史学发展的共性,但却不能看出短
32、期内随着社会变迁史学所发生的具体改变,因此,进行更短时段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有利于揭示共性之外的差异性,因而有利于对新时期史学更深入的研究。1对于2L世纪史学,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史学界曾掀起一股讨论的热潮,主要围绕21世纪史学发展趋势而展开。2这些研究注意到了时间视野下史学发展的差异性,却忽略了空间差异也是史学个性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二)20002004年浙江史学著作编年1、2000年3月陶水木浙江商帮与上海经济近代化研究出版作者介绍陶水木(1960),浙江省富阳市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杭师大重点研究所浙江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杭州市新世纪“131”人才
33、,杭州市青年联合会委员,杭师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浙江近现代史教学和研究。成书背景浙江一直是个私经济出现最早、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作者通过近十几年1赵丽锋21世纪浙江地区史学发展动向研究以学术专著为中心分析20002009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4第97页2周祥森21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三大趋势J史学理论研究,20013第158页来对中外学者关于浙江商帮的研究中存在的某些缺陷,发现浙江商帮的研究仍然是大有可为的。因此,作者选择以浙江商帮与中国经济近代化研究作为本书的课题。而上海是中国近代最大的经济中心,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最高水平,也是近代浙江商帮活动的“大本营”,
34、所以选定上海作为研究区域。同时,在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时,也是以浙江商帮与中国经济近代化作为博士论文选题的,陶水木以其勤奋扎实的努力,通过五年的刻苦研究,完成这部著作。本书体例这本书以近代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作为考察区域,以浙江商帮与上海经济近代化为主线,运用历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比较全面、准确地考察了自鸦片战争至1936年浙江商帮在上海经济近代化演进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了浙江商帮经营工商业的成功经验。图书章节本书共有五章。如第一章浙江商帮崛起上海的社会历史条件,第二章浙江商帮与上海经济近代化的初步发展,第三章浙江商帮的资本集中趋势与上海经济近代化的拓展等,全面、准确地考察了浙
35、江商帮在上海经济近代化演进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术价值该书把商帮研究与区域经济史研究融合在一起,拓宽了商帮研究的领域,这对于进一步开展商帮研究,对于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史,都有积极意义。2、2000年3月仓修良史家史籍史学出版作者介绍仓修良(1933),江苏泗阳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地方志协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浙江方志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华工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宁波大学兼职教授等。成书背景作者从事史学史的研究已经整整40年了,方志学和谱学都是史学发展中所产生的分支,都是随着史学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同时,近年来国内
36、外对于历史学的研究都存在的或多或少的缺陷,如对于历史学家的研究总是集中在一些大家身上,有很大一批史学家一直被冷落。再如许多方志学的研究往往脱离社会发展条件,孤立地仅就某部书坐而论道,大谈方志起源。也正因为作者一直以来研究的都是关于历史学家(或方志学家)、史学著作和史学发展的方方面面,于是,书名便题为史家史籍史学。本书体例本书的特点是将作者长期历来对历史学家、史学著作和史学发展方面的研究中发现存在的不足之处做了补充,对那些被冷落的史学家逐个加以研究,使他们的事迹和贡献能够得以发扬,把研究方志学放到史学发展的长河中进行探索,由此发现美国阶段不同的特点。图书章节本书收入作者的试论中国古代史学史分期问
37、题、越绝书是一部地方史、袁康、吴平是历史人物吗等多篇研究历史学家或方志学家、史学著作和史学发展的文章。学术价值本书是一部研究历史学家或方志学家、史学著作和史学发展的文章,为研究中国历史学的学者提供了资料,方便学者或其他读者研究和查阅。3、2000年3月华侨华人研究论坛第四辑出版作者介绍浙江师大华侨华人研究中心,浙江省侨联主办。浙江师范大学的华侨华人研究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90年代正式成立浙江师大华侨华人研究中心,由侨史专家周望森先生担任首任主任,吴潮教授任第二任主任,2003年列为校级重点研究中心。现任主任郭剑波副教授。成书背景浙江师范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重点研究欧洲华联会发展史,浙籍
38、华侨华人社团史、浙江华侨史、浙江侨乡史等。研究中心除与省侨办、侨联及金华市侨办、侨联建立经常性的工作联系外,与国内外侨研界进行了频繁的学术交流,多人多次出席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并多次接待来自欧美等地华侨华人和国外学者来访。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浙江师范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已成为浙江省最具实力的华侨华人研究机构,在海内外的影响日益增大,为构建浙江文化大省,开展文化工程建设作出贡献。从1995年起,中心与浙江省侨联合作,由中心组成编辑班子,出版以书代刊的华侨研究专业学术刊物华侨华人研究论丛。本书体例本书是华侨华人研究的文集。图书章节本书是华侨华人研究的文集,包括“以邓小平侨务思想为指导,努力开
39、创浙江省留学人员工作新局面”、“邓小平与世界船王包玉刚”等15篇文章。学术价值该论丛由中国华侨出版社正式出版,至今已出版了四辑,以学术性、资料性、现实性、地域性见长,在侨界已经产生一定影响。4、2000年5月许序雅唐代丝绸之路与中亚历史地理研究出版作者介绍许序雅(1958),浙江武义人。1955年考入浙江大学历史系,从黄时鉴师,攻读中西关系史博士学位。1985、1999年两次赴丝绸之路考察。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1部、译著3部(与人合作)。成书背景本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作者长期以来一直对扑朔迷离的中亚历史非常感兴趣,通过十几年来的学习和研究以及作者的诸位老师的授业解惑,使他了
40、解到国际中亚学界的成果,明白汉文史籍对于中亚史(尤其是中亚古代、中世纪史)研究的意义。长期以来,汉籍有关中亚历史、地理的记述,没有为中外学者系统研究。于是,作者萌发了作者这个课题的兴趣。在其黄事鉴的指点下,写成博士论文唐代文献所记中亚史地考辨,本书即在此基础上修改、增补而成。本书体例本书以各种唐代的相关文献为中心,围绕“唐朝与中亚”这个重大课题,探讨唐代丝绸之路的变化。在研究方法上,作者力求以阿拉伯伊斯兰舆地文献、中亚考古资料与唐代文献记载相参对,并对前人研究成果加以辨析。图书章节全书分为四章,每章论题各有侧重,各以一篇唐代文献(大唐西域记、新唐书地理志、新唐书西域传和册府元龟)为中心。第一章
41、7世纪的中西交通;第二章810世纪中西陆路交通;第三章新唐书西域传所记中亚史地考辨;第四章中亚与唐朝的交往。学术价值本书是对唐代文献相关记载的系统研究,这在学术界是第一次。该书的出版,对于唐代中外关系史研究、唐代文献研究、中亚学研究都将是很大的推进。5、2000年7月陈钦庄、詹天祥、计翔翔世界文明史简编出版作者介绍计翔翔(1950),浙江杭州人。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杭州大学和浙江大学获得世界史硕士和中国古代史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世界史、世界文明史、英国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等方面研究,著含参著有世界文明史简编、十七世纪中期西方汉学著作研究、联合国知识词典等。成书背景在我国,除了近年
42、出版过几部翻译过来的世界文明史和一部由国人所便的已被认定为“前所未有的抄袭之作”外,还没有出版过一本像样的世界文明史。为了高校开设公共选修课“世界文明史”课程,本书的三位作者在认真专研和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又经过辛勤劳动写成这部教材。本书体例作者从精神文明的层面,构建了本书的骨架,又撷取了人类精神文明发展中的精彩部分,将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简明扼要又重点突出地反映出人类自远古直至今天所追求的精神文明的历程。图书章节全书共有十四章,内容包括人类起源、世界六大文明的发端、世界三大宗教的产生及其相应的文明、近代文明、现代文明以及对未来社会文明发展之展望等。用较少的篇幅让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通
43、过阅读,对世界文明史的发展脉络与当今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术价值本书作为一本教材,它的出版有助于学生了解文明的起源问题和各国文明的发展简史,有益于学习、借鉴、继承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的文明财富。6、2000年9月阙维民历史地理学的观念叙述、复原、构想出版作者介绍阙维民,湖南长沙人。时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学、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中文史地关系研究。成书背景当代西方历史地理学有理论有方法,但没有特定的、仅适用于历史地理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思维方法。当代西方历史地理学科的理论研究范围很广,但若要从中指出一种历史地理学科特有的理论却相当困难。基于作者的这个研究发现
44、,作者以当代西方历史地理学的学科结构与“(历史)地理学构想”以为视窗,修订简缩出版本书。本书体例本书从历史角度回顾了历史地理学这门学科的源流、形成,并对当今地理学的各种观念、理论流派作了介绍,从而显露出这门学科当前的潮流走向及在人文学科中的位置和作用。图书章节本书共有四章,如第一章当代西方历史地理学的学科结构;第二章历史地理学杂志所反映的当代西方历史地理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第三章当代西方(历史)地理学科理论意识的新趋势“(历史)地理学构想”;最后一章“历史地理学构想”的理论探讨与实践例证。学术价值本书从历史角度回顾了历史地理学这门学科的源流、形成,并对当今地理学的各种观念、理论流派作了介绍,从而
45、显露出这门学科当前的潮流走向及在人文学科中的位置和作用。为研究历史地理学科的学者提供了资料,方便学者或其他读者研究和查阅。7、2000年11月陈学文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出版作者介绍陈学文(1934),浙江乐清人,曾任浙江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中国明史学会、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商业史学会等五个全国性学会理事,浙江经济史研究会会长等职,省政协五、六、七届委员,中共党员。先后出版个人学术著作9部,多次获全国、省部级优秀学术著作奖。成书背景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是“八五”社科国家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作者接受立题任务以来,经过数年检读文献、实地调查,研读马列经典著
46、作和西方、日本学者的相关论著,逐步形成并明确了自己的观点。此后,作者开始注意到,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和珠江三角洲有大批市镇、圩集的出现,并有选择地对太湖南端的杭、嘉、湖三府进行实地调查,通过个案研究,逐步摸清了江南市镇发展的规律。再将长期积累起来的文献资料、感性认识及国内外专家探讨的心得,进行系统的整理,经几个月的著述,终于完成了这部书。本书体例本书是一部研究市场经济萌芽的学术专著,包括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市场的结构与网络;明清时期太湖流域商品市场和市场经济萌芽的研究。在时间跨度上限于明至清中期;在空间上以太湖流域为论述范围,以沿太湖的苏南浙北毗邻的几个府为重点;在研究
47、上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图书章节全书共有八章。如第一章明清时期的太湖流域,第二章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第三章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水陆交通和商路,以及最后一章明清时期太湖流域商品市场的研究。详细叙述了明清时期太湖流域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的状况。学术价值本书是一部研究市场经济萌芽的学术专著,以明清太湖流域商品市场的结构和网络为研究重点,系统地研究了当时该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它的出版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萌芽的研究,并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33董郁奎广搜博览论述严谨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简评J浙江社会科学,20014第161页8、2000年12月钱茂伟明代史学编年考出版作者介绍
48、钱茂伟教授(1962),浙江杭州人。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文学院历史学教授,中国古代史研究所(原史学史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第二层次)、宁波市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多次到台湾、香港等地学术交流。主要从事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浙江历史文化、明清史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书背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明代史学缺乏研究,使得明代史学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觉得没有什么成绩可言。作者在“自序”中讲到,集其二十年对于明代文献调查研究而后得出结论“明代史学著作的数量是惊人的,其质量也是不可轻忽的。”因此作此书来纠正学界传统上对明代史学评价的贬抑,为明代的史学成就正名。本书体例
49、本书的成书特点是将编年与系事相结合体例介乎于杨翼骧先生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与谢国桢先生增订晚明史籍考之间,即取二者体例之优,于编年列叙之下加以考述,于考述史事系于编年之下,使本书于编年排列有明一代史籍著述时更增加了学术研究的价值。图书章节本书按成书时间的先后,对明代史书进行编年,简要说明史家的生卒年,史著的成书与刊刻时间。在收选范围方面,作者则在把握糯要的前题下,尽可能包容史籍的各方面内容如通史、官修正史、私修史、本朝史、前朝史断代史、史鉴、史证、舆图、方志等,均作收录。学术价值该书是迄今为止对于明代史学史研究的一部较为完备之作。4从某些程度上纠正了学界传统上对明代史学评价的贬抑,同时也为研究明代史学的学者提供了资料,方便学者或其他读者研究和查阅。9、2000年12月徐海松清初士人与西学出版作者介绍徐海松(1962),浙江富阳人。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员、浙江省历史学会会员。目前主要从事中外关系史、中国古代史方面的研究,发表过黄宗羲与西学、从会通中西到“西学中源”清初科学家的思想轨迹等论文多篇。成书背景本书是在作者在原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当时作者在其导师黄时鉴先生的指导下确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