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主讲:刘泉禄,一、藏象的概念,藏:居于内 象: 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藏象:内脏居于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均有象表现于外。 “藏居于内,象见于外, 故曰藏象” 肺: 藏于体内 脏 象:呼吸、咳嗽、喘,二 、脏(藏)腑(府),1.五脏 心 肝 脾 肺 肾 心包 阴 2.六腑 小肠 胆 胃 大肠 膀胱 三焦 阳 3.奇恒之腑: 脑 髓 骨 脉 胆 女子胞,生理特点,1. 五脏 形象: 实体器官, 功能: 藏精气而不泻 储藏精气 肝藏血,肾藏精 不能无故外泻,生理特点,2. 六腑形象:空性器官;功能:具有受纳、传化、排泄。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食物入胃传入小
2、肠大肠排出 食物不能停留。 脏与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者可泻腑,腑虚者可补脏。 如肾只可补,不可泻; 肺实者可泻大肠。,生理特点,3.奇恒之腑:(1)形态多属空性器官,似腑,功能多贮藏精气,似脏,故取此一统称。(2)除胆外,均无表里配合关系(3)除胆外,均无五行配属关系(4)其生理功能多属于五脏;五脏功能的盛衰可直接影响其生理活动,脏象系统简表,心与小肠,第一节,1.心主血,其华在面,主血: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营养全身。 强弱影响心脏的搏动和血液的运行,面部血管丰富 ,色泽反映出心气的旺盛,旺盛:面色红润光泽, 脉搏和缓有力,节律均匀 不足:苍白无华
3、脉弱无力, 脉率不整 瘀阻:血瘀 面色青紫, 枯槁无华。,心气,心血不足 心不藏神 心阳亢盛 心火 上扰心神 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劳神过度耗伤心血,失眠,多梦,健忘,心的系统连属,心血不足 舌淡白心血瘀阻 舌质暗、紫、瘀斑心火上炎 舌尖红,糜烂生疮,小肠的生理及病理表现,生理 1.受盛和传化物(饮食物的盛器;饮食物的进一步消化吸收) 2.泌别清浊(吸收水谷精微;食物残渣下输大肠;吸收无用水液)病理: 大、小便失常,心与小肠的关系,心与小肠关系: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的络属构成表里关系病理: 心火过旺时,除表现口烂,舌疮外,还有小便短赤,热疼痛等小肠热证和证候,叫做“心移热于小肠”,脾与胃,第二节,脾
4、的生理及病理特点,1.脾主运化 运输、消化 水液 为精微将其吸收、转输至全身 谷物,运化水谷精微,物质的消化,营养吸收和运输.脾气健运失健运:,营养充足,肌肉丰满,四肢温暖,活动轻健。,腹胀,腹泻,消瘦,营养不良。,“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失健运,水液代谢异常导致水液储留。肠道: 腹泻;胸部 胸闷,呕吐;体腔: 胸水 腹水,肺部 凝聚为痰(稠)饮(稀) 四肢 身困,体沉重肌肤 水肿;,运化水湿 两者相互联系的 任何一方的失调可致运化谷物 另一方面的失调 脾主运化需要肾阳的温煦,肾阳虚命门火衰:五更泻,完谷不化。,脾统血,统摄、控制。脾气统摄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使其不溢出脉外。 脾气健旺 脾气虚
5、衰,统帅无能,血离脉道出血,脾的系统连属,1.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气健运:肌肉丰满,四肢轻劲,脾 灵活有力。 失健运:肌肉消瘦,疲倦无力, 重症肌无力2. 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胃的生理及病理特点,胃主受纳(接受、盛纳),腐熟水谷(消化的过程) 人体后天营养充足与否,取决于脾胃的共同作用称 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以胃气为本” 保胃气,脾与胃关系,脾与胃关系:脾位于腹中,与胃以膜相连,二者经络上互为络属,构成表里;病理:(1)如果脾气运化失职,清气不升,胃的受纳与和降就可受到影响,出现呕恶或呕吐等症; (2)如果饮食不节,浊气不降,脾气升清与运化也同样会受影响,出现腹胀、泄泻等病症;,肝与胆,第
6、三节,脏腑的生理及病理特点,主疏泄、主藏血 对人体的消化、气、血、水的正常 运行均有促进作用。,肝失藏血,目失所养 组织器官 两目干涩昏花、夜盲 血液亏虚 筋失所养,筋脉拘急, 肢体麻木、屈伸不利 血海亏虚 月经量少,甚则闭经 阴不敛阳 肝阳上亢 头痛、头晕 血液妄行 出血:吐、衄血,崩漏肝的调节血量是以贮藏血液为前提的,只有充足的血量贮备,才能有效地进行调节。,2.肝主疏泄,(1)调畅气机,调节气、血、水的运行,使气的运行通利;气行则血、水行 不及 肝郁,太过 肝气亢奋逆上(2)调畅情志 表现精神愉快,思维敏捷心情舒畅,气血平和,肝藏血,生理 贮藏血液,调节血量。 活动:血液输布外周; 安静
7、:血液归藏于肝。 病理 肝血不足:两目晕花,肢麻, 出血症状,肝失疏泄,精神活动异常 不及 太过 表现抑郁不乐 表现亢奋表情淡漠头痛 烦躁易怒,头胀(3) 协助消化吸收 肝脾胃:主要影响气机活动 肝胆: 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肝失疏泄:肝气横逆克犯脾胃,肝失疏泄,脾不升清,胃失和降,在上:眩晕,在下:飧泄,上:呕逆嗳气,中:脘腹胀满疼痛,下:便秘,肝的系统连属,肝主筋筋:筋膜、肌腱、 充盈:膜韧带、肌肉关节运动自如 肝血 不足:手足麻木,爪甲枯萎,变形 曲伸不利,肝的系统连属,肝开窍于目“五脏六腑之精皆上于目” “肝气通于目”肝血不足 目失所养干涩,模糊肝经风热 目赤、肿痛,肝阳上亢 目眩肝风内动
8、 眼斜,肝与胆的关系,肝与胆关系:胆附于肝,胆汁来源于肝。经络相络属,肝属里,胆为表病理:肝失疏泄则影响胆汗分泌、排泄;反之,胆汗排泄失常,也会影响到肝,所以肝胆症候同时并见,肺与大肠,第四节,肺的生理及病理特点,(1) 肺主呼吸之气:呼浊气、吸清气 (2)肺主一身之气: a)对全身的气机调节:升、降、出、入运动。 b)气的生成:宗气,1.肺主气、司呼吸,向上升宣,向外周布散 由于肺气的推动,使气血津液得以布散全身,内至脏腑经络,外达肌肉皮毛,无处不到,散发浊气和水分于体外。,2.肺主宣发和肃降,1. 肺主宣发,肺的系统连属,1.肺主皮毛 “肺主身之皮毛” 皮毛:抵御外邪的第一屏障。肺主气属卫
9、,宣发卫气和津液、温养、润泽皮毛,以发挥其滋养卫外的功能。 生理:皮肤致密、毫毛光泽 病理:肺气虚:外邪袭易感冒、多汗、皮毛憔悴枯槁。,肺主肃降,概念: 由于肺气向下的通降作用 使呼吸道保持洁净 布散清气和水谷精微和津液。,肺主通调水道,通:疏通;调:调节;水道:水液运行和排泄的通道 靠宣发、肃降完成1.概念:是指肺气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有疏通和调节作用,维持水液代谢平衡作用。,大肠的生理及病理特点,生理 :传化糟粕接受小肠的食物残渣排除体外。病理: 传导失常 大便异常,肠鸣、便溏、下痢脓血便秘,肺与大肠的关系,肺与大肠关系:肺与大肠通过经络互相络属,构成表里关系病理:肺气肃降正常,则
10、大肠传导如常,大便通畅;若肺失肃降,津液不能下达,则大便秘结,肾与膀胱,第五节,肾的生理及病理特点,(一) 肾藏精 :闭藏;肾有储藏、封藏精气的生理作用。 目的:防止流失、促进精气充盈,及生长、发育和生殖 “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藏,精的概念及来源,(1)概念 具有生命活力的精微物质, 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故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夫精者,生之本也。” 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精,来源,先天之精:(狭义) ,即先天而有,与生俱来,是禀受父母的生殖之精。生殖之精与生俱来, 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 后天之精 : 脾化生的水谷精气及 脏腑化生的精气剩余部分,肾中精气的作用,生殖繁衍后代 精
11、气溢泻,阴阳合固能有子 促使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 的成熟。 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肾精充足 不足,可出现发育迟缓、生殖功能低下成人早衰,机体生长、发育、生殖正常,齿坚、头发乌黑发亮生殖和性功能,肾主水,主持和调节水液代谢; “阳主开,阴主合” 通过肾阳“气化蒸腾”作用来实现的 病理情况下,肾蒸腾气化失常,阳虚:尿少、水肿,气不化水,小便清长、尿多,阴虚:尿多,膀胱的生理及病理特点,肾气的盛衰 影响膀胱的排尿功能 肾的气化功能 肾气固摄 低下 下降 排尿困难、潴留 小便淋漓、失禁 膀胱湿热 尿痛、急、频,肾与膀胱的关系,肝与胆关系:肾与膀胱的经脉互为络属,相为表里。病理:膀胱的气化功能,取决于肾气的盛衰,肾气有助于膀胱气化津液。,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