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G101-3 与 11G101-3 的对比分析(构造详图部分)说明本文是吴富强老师对钢筋新旧平法图集的对比分析,共分为“16G101-1 与11G101-1 的不同之处(制图规则部分)”、“16G101-1 与 11G101-1 的不同之处(详图构造部分)、“16G101-3 与 11G101-3 的不同之处(构造详图部分)”、“16G101-3 与 11G101-3 的不同之处(制图规则部分)”四部分。本微信号于 2016 年 9 月 13 号发布的文章“钢筋新平法 16G101 与 11G101对比解析(制图规则) ”(点击可查看)为吴富强老师所编写的第一篇,本文为第二篇。本图集的标准
2、构造部分新增了第 65 页边缘构件纵向钢筋在基础中的构造,第 77 页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二),第 99页双柱联合承台底部和顶部联合构造,第 102104 页的有关灌注桩的配筋构造。1.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和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到了构造图集的首页位置。2.第 57 页,混泥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表做了调整。混泥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现在根据基础构件类型来量身定位。3.原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表拆分为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表,抗震设计时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表,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表,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表四个表格。取消了原来的非抗震等级的锚固长度。取消了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表的内容。增加了钢筋弯折的弯弧
3、内直径的相关内容。4.取消了原来的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表和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表,取而代之的是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表和纵向受拉钢筋抗震搭接长度 2个大表格。5.第 60 页删除了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及搭接修正系数表,将原图集第 55 页纵向受力钢筋搭接区箍筋构造移到了本页位置。6.图集 63 页封闭箍筋及拉筋弯钩构造标题下的注写内容发生变化。改为:非抗震设计时,当基础构件受扭时,箍筋及拉钩平直段长度为 10d。取消了当构件受扭或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 3%这一前提条件。7.图集 64 页,将原来的 4 个剖面图做了调整。将其中的判断条件改为了中文描述。剖面图的代号也做了调
4、整。注 5 中取消了括号内数据用于非抗震设计。当底板厚度大于锚固长度时,钢筋由原来的全部插到底板底部变为隔二根下一根到基础底板上,这是本图集上改变影响钢筋量最大的构造。8.第 66 页,将 1 号详图的伸入基础构件的直线段长度增加了20d 的条件。注4 内容也改变了9.图集第 68 页双柱独立基础底部和顶部配筋构造将原图集的 ex改成了 ey。10.图集第 72 页图名由原来的高杯口独立基础杯壁和基础短柱配筋构造改为高杯口独立基础配筋构造,新增加了 2-2 剖面图。将杯口范围内箍筋间距改为杯口壁内箍筋,将杯口范围以外箍筋间距改为短柱其他部位箍筋。原 1-1、2-2 剖面图中引出的标注内容也做了
5、变动。11.图集第 73 页图名由原来的双高杯口基础杯壁和基础短柱配筋构造改为双高杯口独立基础配筋构造,新增加了 2-2 剖面图。在引出的标注中 12200(中间杯壁构造钢筋)后新增当为 HPB300 级时,末端应加弯钩。将杯口范围以外箍筋间距改为短柱其他部位箍筋。原 1-1、2-2 剖面图中引出的标注内容也做了变动。12.图集第 74 页,图名由原来的单柱独立深基础短柱配筋构造改为单柱带短柱独立基础配筋构造。13.图集第 75 页,图名由原来的双柱普通独立深基础短柱配筋构造改为双柱带短柱独立基础配筋构造。14.第 76 页图集页名称改动了,改为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在构造图中新增了基础梁和分
6、布钢筋等引出标注。将原图集的十字交接基础底板和转角梁板端部均有总向延伸两个构造图合二为一。新增了坡形截面 TJBp 的引出标注。15.图集第 78 页,新增了墙下条形基础底板板底不平构造(二),将原条形基础底板板底不平构造(二)(板底条形基础)改为墙下条形基础底板板底不平构造(一)。柱下条形基础底板不平构造按照 12G901-3 图集第 3-5 页增加了(板底高差坡度 取 45或按设计)16.图集第 80 页基础梁 JL 竖向加腋钢筋构造,在图左侧新增了引出标注。上标未加腋部位,下标(某跨或外伸部位等)。17.图集第 80 页将原图集的 3 种外伸形式,调整为梁板式筏形基础梁 3 种方式和条形
7、基础 2 种形式。并增加了从柱内侧到外伸边缘部位长度la 的水平标注。18.图集第 81 页,将原图集中注 1 中将从柱边算起的水平段长度0.4lab,弯折段长度 15d 调整成了从柱边算起的水平段长度0.6lab,弯折段长度 15d。19.图集 82 页基础梁侧面构造纵筋和拉筋,新增了图二和图三两种构造。20.图集第 85 页,删除了原图集中的注 8。基础梁外伸部位构造同筏形基础底板,见本图集第 84 页。在端部等(变)截面外伸构造图中,新增了从柱内侧到外伸边缘部位长度la 的水平标注。21.图集第 89 页,在端部等(变)截面外伸构造图中,新增了从柱内侧到外伸边缘部位长度la 的水平标注。
8、新增了注 4,板外边缘封边构造见本图集第 93页。22.图集第 90 页,新增了注 5 条内容.23.图集第 91 页取消了注 2 的内容。24.图集第 92 页变截面部位中层钢筋构造中,三个类型的名称调整为和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的名称相一致。25.图集第 93 页在端部无外伸构造的两个钢筋示例图中,新增了支座边缘线的标注。新增了注 3 和注 4 两条内容。26.图集 94 页,将原来图集中的桩顶纵筋在承台内的锚固构造移到了图集的第104 页。27.图集 95 页,新增了注 3 和注 4。新增三桩承台受力钢筋端部构造。28.图集 96 页,新增注共 3 条内容。29.图集第 104 页,在原图集 94 页中的桩顶纵筋在承台内的锚固构造的基础上,新增了一种桩顶与承台的连接构造。30.图集第 105 页,新增了原在 13G101-11 图集第 6-26 页上的搁置在基础上的非框架梁构造。原注 2 取消,新增了 2 条内容。31.图集 93 页,将附加防水层的的图例做了调整。将原来的直线型改为两边坡形。32.图集第 107 页,取消了后浇带 HJD 下抗水压垫层构造中的附加防水层,将它移到了基础垫层面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