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毕业论文(20届)新编五代史平话中的状态助词研究所在学院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年月I【摘要】状态助词是唐代新产生的一个助词类别,自唐至今经历了由繁而简的演化过程。宋元时期是状态助词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以该时期的新编五代史平话为语料,对其中的状态助词“着”、“了”、“过”进行分析,按照“着”、“了”、“过”的结构对它们的使用进行语法上的分类,并分别加以研究。然后通过与其它文献中三词的用法作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从而得出状态助词“着”、“了”、“过”在新编五代史平话中的用法特点。【关键词】新编五代史平话;状态助词;分类;比较;用法特点【ABSTRACT】THESTATE
2、AUXILIARYISANEWSTATECATEGORYOFTHETANGDYNASTY,HASSINCETANGPARTICALEXPERIENCEFROMNUMEROUSANDJANESEVOLUTIONTHISARTICLEHASMADEANEXTENSIVESTUDYONTHEUSINGCONDITIONSOFTHESTATEAUXILIARYVERBS“ZHE”“LE”“GUO”IN“THENEWEDITIONOFTALESFROMTHEFIVEDYNASTIES”TRYTOANALYZETHEUSINGSEMATICSOFTHESETHREESTATEAUXILIARYVERBSO
3、NTHEGRAMMARSTRUCTUREFLATTHENANALYSISUSAGECHARACTERISTICSOF“ZHE”“LE”“GUO”SEMATICSIN“THENEWEDITIONOFTALESFROMTHEFIVEDYNASTIES”,BYCOMPARINGWITHOTHERLITERATURE【KEYWORDS】THENEWEDITIONOFTALESFROMTHEFIVEDYNASTIESTHESTATEAUXILIARYCLASSIFICATIONCOMPARISONUSAGECHARACTERISTICSII目录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新编五代史中“着”的用法分析2(一)
4、动词着宾语21表示进行态22表示持续态23表示完成或实现3(二)1动词着2动词4二、新编五代史平话中“了”的用法分析4(一)“动了1宾”5(二)“动宾了2”6(三)“动了1宾了2”6(四)“动了”(不带宾语)7(五)“动补了”7(六)“动补了宾”7(七)“形了”7三、新编五代史平话中“过”的用法分析8(一)“动过”8(二)“动过宾”9四、新编五代史平话中状态助词的用法特点9(一)虽成员之间分工逐渐明确,但仍存在功能交叉重叠的状况9(二)量的变化作为状态助词使用的频率增多10(三)质的变化表义的扩大与转移11(四)“着”、“了”、“过”的使用频率反映了状态助词发展的信息12参考文献13致谢14附
5、录外文文献及翻译151引言过去许多学者将“着”、“了”、“过”等助词称为“动态助词”,笔者认为将其改为“状态助词”似乎更为妥当。首先,“动态助词”给人以一种表示行动状态的错觉,其实不然。进行态的“着”、完成态的“了”、经验态的“过”既可以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中,也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一种持续状态或由过去到现在的延伸。因此,使用“动态助词”并不十分贴切。其次,“动态助词”并不只是指助词需附着于动词后,实际上,这些助词有时还能与形容词搭配,表示某种状态。从这一角度来说,“动态助词”中的“动态”一词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再者,“着”、“了”、“过”不仅能描动状,同时也具备描静状的功能。显然,用“状态助词”
6、更能概括其功能的多样性。对于状态助词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中“着”、“了”、“过”作为现代汉语中相当重要且出现频率较高的助词,更是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和讨论。从词性的转化到表义的转移,很多学者都有很系统的探讨,同时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本文以讲史话本新编五代史平话(以下简称平话)为底本,旨在对状态助词“着”、“了”、“过”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类,分析其在宋元时期的词性及用法,并参考一些其他材料,比较其在古白话文中与典型文言文中的用法区别,揭示其在宋元时期的用法特点,既可为近代汉语虚词的研究提供例证,又可为现代汉语虚词的研究提供历时比较。平话一书大概成书于宋元时期,包括梁、
7、唐、晋、汉、周五代史话各上下两卷,共10卷,其中梁史、汉史缺下卷,其他文内残缺的地方也很多。开篇从伏羲、黄帝讲起,杂采史书,细节描写有艺术加工,鲁迅认为此书“大抵史上大事,即无发挥,一涉细故,便多增饰,状以骈俪,证以诗歌,又杂诨词,以博笑噱”1。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平话在艺术上瑕瑜互见。语言流畅自然,讲求故事情节的穿插和过渡,富于节奏感。人物描写和景物描绘也时见精彩之处。但从整体上看,人物性格的刻画不够鲜明,结构散乱,情节不太连贯,文白夹杂,风格也不统一,可能是当时说话人仅仅作为提纲之用的底本。但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正是其文白夹杂的特点,为近代汉语的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研究资料。平话中的语
8、言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宋元时期汉语的基本概貌,对于研究状态助词“着”、“了”、“过”提供了真实具体的数据,值得加以利用。平话一书中,作为状态助词,“着”字共出现过155次,“了”字共出现过328次,“过”字共出现37次,下面将作详细的分析。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一、新编五代史平话中“着”的用法分析“着”在现代汉语中是表示动作状态的助词。关于“着”由动词到状态助词的语法化过程,语言学界似乎早已定论。王力汉语史稿说“着”原来是动词,“附着”的意思,最早写作“著”,后来写作“着”。“著着”在南北朝时开始虚化,放在动词后面,构成补述结构。述补结构是由连动式演变而成的。随
9、着这种演变的趋势,连动式“V着”也演变为述补结构,“着”从连动式的第二个动词发展成补语。到了唐代,带“着”字的动词后面开始可以有宾语,“着”字的意义也有了变化,它带有“到”的意思。但它们不是形尾,真正的形尾似乎还是继承了表处所的“着”字。太田辰夫在中国语历史文法一书中谈到持续态后助动词时,也认为“着”有表示“到达”以及与介词“在”一样的两种用法,但举的例子都是唐以前的。宋元时期是状态助词“着”产生的真正时间,但由于“着”前面的动词有可持续貌和不可持续的不同,“着”也有表持续貌和表完成貌的区别。学术界一般认为表示持续态助词“着”产生于唐代,表示完成态助词“着”产生于宋代2。平话中状态助词“着”共
10、出现155例,其中既有表示持续态的用例,也有表示完成态的用例。(一)动词着宾语“着”跟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主要表示动作的进行态或者状态的持续态。1“着”跟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进行态。例如(1)黄帝乃帅诸侯,兴兵动众,驱着那熊、罴、貔、貅、貙、虎、猛兽做先锋,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与蚩尤战于涿鹿之地。(2)此后虞舜征伐三苗,在两阶田地里舞着干羽,过了七十个日头,有苗归服。(3)在屏风后倒卧,忽听得黄巢向他爷说着那使枪使剑的话,心下快活,思量这人也是个好汉,未免出来与他厮见。(4)那黄巢拿着酒盏抬身起来,向朱全昱兄弟道是“咱孤单一身,流落外里,愿与哥哥结义为弟兄,他时富贵无相忘。”(5)适闻咱在楼上
11、,望着两个比试武艺,但见那小厮头上有表示动作的进行态动词是指那些随着时间的改变在力量或者位置上能发生变化的动词,如“笑、唱、喝、吃、走、跳、唱、拿、扶”等。这类进行态动词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可2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3进行不可持续性动词,也就是说该动作必须是瞬间结束的,在时间上不具备延续性。另一种是可进行可持续性动词,当下所产生的动作不会立刻消失,在时间上可以持续下去。这两类动词后加“着”必是表“动作进行”。如(1)、(2)、(3)句中“驱”、“舞”、“说”属于不可持续性动词,施力者一旦停止施力,“驱”、“舞”、“说”这些动作也就随即停止。(4)、(5)句中“拿”和“望”
12、属于可持续性动词,“望着”这一动作并不是瞬间就结束的,既表示当下的动作,同时也表示这一动作的延续。在表示动作进行时,此类动词常与正、在、正在、刚等副词连用。2“着”跟在动词后面,表示一种状态的持续。例如(6)那朱温见庄门闭着,不去敲那门,就地上捉一块土,撒放屋上。(7)那纸上写着个甚的道是四边云雾迷。黄巢。丈夫四方志,急急奔仙芝。(8)重吉感泣,帅控鹤军守着城门。(9)臣僚十数人,侍立左右。殿下立着几个金甲武士。(10)晋王追击于后,到故元城田地里,向西北上排着一个方阵;李存审就东南上也排着一个方阵。这类动词是一些有着很强的静态的动词,动作在瞬间完成后能够持续保持一种状态,在力量、位置上呈现出
13、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如“闭、关、开、合、坐、抱、站、躺、围”等。这些动词动作本身不能持续,如“闭”,“闭”义为“使开着的物体合起来”,动作瞬间完成后,就停止“闭”这个动作了,而“闭”所表示的物体处于“合起来”的状态开始持续,并且能一直持续下去,在空间位置上不会发生变化。保持状态的持续的动词也可以按表义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站、坐、躺、蹲、跪”等,这类动词表示的是保持某种姿势不变。(8)、(9)、(10)中“守着城门”、“立着几个金甲武士”、“排着一个方阵”就是这一类,行为者在动作完成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保持“守着”、“立着”、“排着”姿势不变。另一类是“关、挂、盛、裹、围、绷”等,这类动词是指
14、动作结束后,动作所遗留的状态不变。(6)中“闭”是动作完成后,保持“合起来”的状态不变。(7)中“写”不是动作正在进行,而是“字在纸上显现”的状态。3平话中“动词着宾语”的格式还可以用来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例如(11)冯道举这故事告着唐主,望唐主居安虑危也。(12)为此那哥哥互争胜负,他哥哥不伏,被敬瑭挥起手内铁鞭一打,将当门两齿一齐打落了,唬得敬瑭不敢回家见着父亲,浪荡走出外州去,得个娄忒没家收拾去做小厮,教敬4瑭去牧羊。(13)会潞王称兵反叛,捉着西京留守王思同杀了。(14)那常氏带取这个孩儿,年幼无依,未免并叠了家财,将郭和营葬了毕,母子两个奔去河东路潞州寻着黎阳县,投奔着常武安家里收
15、留,同共作活。上例中的“告、见、捉、投奔”在语境中都是已经完成了的动词,在这些句子中,“动词着宾语”有“完、过”等潜在的含义。(二)1动词着2动词1动词着2动词构成连动式。1动词多为单音节动作动词,有时是一个动词重叠或两个动词连用。1动词与2动词的意义关系有多种。第一类是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其中有的可以理解为1动词表示2动词的方式,如“抿着嘴笑”、“红着脸说”、“说着看了我一眼”等;第二类是1动词和2动词之间有一种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如“忙着准备出发”、“藏着不肯拿出来”、“这碗菜留着给爸爸吃”等;第三类是1动词正在进行中出现2动词的动作,如“想着想着笑了起来”、“走着走着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等
16、。3平话中1动词着2动词构成的连动式绝大多数表示为第二类关系,即两个动词存在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例如(17)晋王犒设军马了,统大军起发,将刘仁恭共刘守光两父子造着两个槛车囚着。例句中“造着两个槛车”的目的是“囚着”刘仁恭共刘守光两父子,动词“囚”是动词“造”的目标,构成了“1动词着2动词”的连动式。这里要指出的是,(17)中前一个“着”实际上已经表示完成,同“了”。关于平话中“着”等同于“了”的现象,后文将作进一步讨论。二、新编五代史平话中“了”的用法分析了”字和“着”一样,最初都是作为一个动词出现的。“了”在魏晋以前是个实意动词,做谓语表示“了结”、“完毕”的意思,到中晚唐在一些文学作品里仍是
17、动词,在一些民间文学里也出现“了”不单独做谓语还是紧贴在另一个动词的后面或位于动词和宾语之间或位于宾语之后,位置也不固定。这些“了”动词意义不是很实在,但多少还带有动词的意味,可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以说是走向虚化的开始。之后,受句法位置变化的影响,同时受与“了”用法相当的“却”的影响,动词“了”从位置上说前移到宾语前,组成“动了宾”格式。从词性上说,虚化为表示抽象的“完成”意义的时态助词。而未作前移的“了”,则逐渐从实在的“终了、完毕”意思虚化为抽象的表示事态变化的意思,“了”直接完成向语气词的转化。在现代汉语中,“了”表示动作、状态的完成或实现。“了”
18、有两个。“了1”用在动词后,主要表示动作的完成。如动词有宾语,“了1”用在宾语前。“了2”用在句末,主要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有成句的作用。如动词有宾语,“了2”用宾语后。平话所使用的动态助词中,“了”使用最多,格式也最为多样,其中又以“动了宾”这种典型格式使用频率最高。(一)、“动了1宾”一、表动作的完成“了”表示动作的完成,与发生动作的时间无关,因此既可用于过去也可用于将来。作完成的时间要用时间词或时间词组来表示。(18)信为大将后,虏魏王豹,虏齐王广,下燕,平赵,立了大大的功劳。(19)将个妹妹嫁与一个事马的驱口,教咱弟兄好不羞了面皮。当一句话中出现两个动词时,有时还表示前一
19、动作完成之后出现另一动作或某一状态,如(20)朱温便将那张占所赠金银,付与丈人燕孔目“权为看觑妻子,三年却来相取。如三年不来,即一任改嫁。”便辞了燕孔目而去。(21)有杨师侃伏了兵马在木瓜涧藏伏。(22)刘知远交领那钱后,辞了爷娘,离了家门奔前去。“辞了燕孔目”之后就离开了,“伏了兵马”埋伏在木瓜涧,动作完成后都出现了某种状态。而(20)句中“离了家门”这一动作完成后则出现了“奔前去”这一后续动作。有时,当“了”后带上物量词,则表示动作从开始到完成时的量,这里所说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动作不在继续下去,而是有它的限定意义,是指在特定范围内所完成的量。(23)张占使人来报信,被朱温射了一箭。(24)遂
20、同去见张延朗,把二人谋议的事,从头说了一遍。此句式中物量词前可添加宾语成分,如6(25)从当日午时斗至申时,突破数重围得出,只丧失了马军一人。二、表动作产生了某种结果(26)朱温便寻闹挥拳,打落了乡人两齿,被地分投解徐州,送左狱禁勘,恰与刘文政同匣。(27)信为大将后,虏魏王豹,虏齐王广,下燕,平赵,立了大大的功劳。在表动作产生某种结果的句式中,常常是宾语承前省略或者是用“把、将”字使宾语前置,即“宾动了1”,如(28)炀帝恁地荒淫无道,那唐公李渊起兵入长安,向地名江都,将炀帝杀了,立他代王名侑的做皇帝。(29)为此那哥哥互争胜负,他哥哥不伏,被敬瑭挥起手内铁鞭一打,将当门两齿一齐打落了,唬得
21、敬瑭不敢回家见着父亲,浪荡走出外州去,得个娄忒没家收拾去做小厮,教敬瑭去牧羊。(二)“动宾了2”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30)宋威部下军兵皆叛来投王仙芝了。(31)晋王犒设军马了,统大军起发,将刘仁恭共刘守光两父子造着两个槛车囚着,写个露布投捷旗上。(三)“动了1宾了2”“了1”和“了2”有时会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里,或者同一句式中的“了”可能是“了1”,也可能是“了2”,这就要我们根据句意来分析“了”在句中的功能,从而确定“了”的性质。(32)兀歹儿听得这话,密地将得黄金五两,使敬瑭偷了好马一匹骑坐逃去了。(33)月,李守贞见赵思绾、王景崇两镇已降,郭威将兵攻拔了河中府外城了,李守贞与妻子赴火自
22、焚。此句型中前一个“了”为“了1”,是表示动作的完成;后一个“了”表示动作完成之后带来的状态变化。偷马表动作的完成,骑马逃去了则是偷得马后所产生的状态变化。攻下河中府外城表示“郭威将兵”的结果,外城被郭威的军队“攻拔了”则表示攻城之后河中府城状态的变化。7(四)“动了”(不带宾语)这种“动了”有的居分句末,有的居全句末,实兼有事态助词的作用,表示动作完成且事态已有改变,是现代汉语八百词所称的“了21”。平话中“动了”形式多用于句末,例如(34)忽见屋中霞光灿烂,宗旦向妻道“此是不祥的物事”将这肉球使人携去僻静无人田地抛弃了。(35)那四个弟兄望见庄舍远不出五里田地,天色正晡,且同入个树林中躲了
23、。(36)文政道“恰有三百钱,问你买了。”(37)老人道“昨因王仙芝反叛,尚君长军败,已在狗脊岭伏诛,累及爷娘良贱,一齐斩了。(38)破贼时分,咱已具奏,催趣苏文赴镇扎住了。(39)看看留守马来,直至李长者厅前下马,行上厅上坐了。从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角度看,表示动作的完成同时又隐含了新情况的出现,且位于句末,这种“了”叫做叠合助词,标作“了21”。(五)“动补了”(40)为此那哥哥互争胜负,他哥哥不伏,被敬瑭挥起手内铁鞭一打,将当门两齿一齐打落了,唬得敬瑭不敢回家见着父亲,浪荡走出外州去,得个娄忒没家收拾去做小厮,教敬瑭去牧羊。(41)朱全忠误将杨彦洪射死了。(42)少刻,北京留守头踏过了,人
24、从喝道“低声”(六)“动补了宾”(43)他哥哥的一箭,射中了雁颈上。(44)咱这三娘子是您同胞的兄弟,不把半眼觑他,迫令他受尽了万万千千磨难,日夕为你做驱口去河头挑水。您是不顾恩义的贼(45)费博古排下了卦子,问“丈丈要作何用要谋事”(七)“形了”(46)今雀儿厮近了,富贵来迫,公千万自爱,毋辜咱父亲的期望也”(47)赵延福至帐前,指帐前石谓之曰”咱每已许石郎做皇帝,盟誓已坚,待这个石头烂了则可变约矣。8(48)酒醉后,克用乘酒使性气,说了几句大话,朱全忠心不能平。筵宴罢,从行的皆醉了。类句型隐含了一个由形容词所指对象的变化过程,表明情况是新出现的状态。由远到近、由硬到烂、由醒到醉,都表示所指
25、对象状态的变化。“了”前的形容词则是指发生变化后所新出现的状态。此外,平话中还有部分“了”(LIO),如(49)敬瑭跪谢曰“孩儿每不能了事,劳顿大大人远来赴接,欲藉皇帝威灵,扶持大唐社稷。(50)若能了得这事回来,咱待把三五百贯钱与他开个解库,撰些清闲饭吃,怎不快活”两句中的“了”都是动词用法,表示结束、解决,直接用作谓语。三、新编五代史平话中“过”的用法分析“过”的本义是走过、经过,是表示空间位移的动词。后来,动词“过”由表空间移动扩大到表示时间移动,甚至抽象为事物之间的转移,成为趋向动词。这时趋向动词“过”在结构和语义上依附于前面的中心动词,导致其动作性减弱,词义发生进一步虚化,使之最终失
26、去原有的词汇意义,发展为只具语法意义的助词,表示经验态,强调动作已经成为过去,或者是想成为过去。“过”字虚化为助词的起始时间应在唐代。唐代“过”字使用的结构特点,是以“动过”为主,“动过宾语”少见。唐代“过”字表达的意义,主要是动作的“完结”,多用于指明一个动作已经或需要结束、完成,在多数情况下,动作本身并不造成什么状况。状态助词“过”在唐代用例很少,到了宋代仍不多,只在二程集和一些笔记型作品中有零星使用,其中在朱子语类一书中出现较为集中,且表示“过去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或“已有的经验”的例子明显增多。元代以后,“过”表示“曾经”或“完结”的用法都继续使用,例子开始多见了,但在不同的文献中分布
27、还不平衡。平话中,“过”作状态助词用例不多,主要用于下列格式(一)“动过”(51)明日,与晋王俱到张承业居第谢过,遽承制授张承业开府仪同三司、左卫上将军、燕国公。(52)奏过,钦奉圣旨,大括天下将吏及百姓每有马的,尽数拘收。(53)那时契丹欲举兵入寇,朝廷选帅臣出镇河东,有枢密院直学士李嵩去皇帝根前奏9过“今朝廷议选河东帅,非石太尉不可。”(二)“动过宾”(54)行过一个高岭,名做悬刀峰,自行了半个日头,方得下岭。(55)遂与黄巢不敢逗留,急奔过那县北十里头,小地名仁义里,投奔舅舅家借宿。从上述例句中,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几点一、平话中的“过”大多表示动作的“完结”,只说明某一个动作的状态。表示“
28、过去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或“已有的经验”的例子并无出现。二、从所举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作为状态助词出现的“过”仍以“动过”为主,“动过宾”还不常见。三、平话中“过”的词性主要还是以动词、名词为主。如(56)过个七个日头,黄宗旦因行从青草村过,但听得乌鸢巢裹孩儿叫道“爷爷你存活咱每,他日厚报恩德”(57)那为首的人大喜道“我前时见张占说道,有个朱三的雄勇过人,正要与弟兄同来萧县里相探;不自意中夜相逢。(58)嗣源因胡柳陂之败,常以为耻,欲立奇功以补前过。(59)今以小小过失,弃绝功臣,天下之人将谓陛下赏轻罚重,无以制伏臣民。(56)、(57)中的“过”分别表示“经过”、“超过”的意思,作为
29、动词使用。(58)、(59)中“过”的意思为过错,其词性为名词。除此之外,“过”在平话中还以趋向动词出现,如(60)忽见筵前有一个白兔走过,那个白兔生得霜毫错落,玉体轻盈,四蹄壮健疾如风,双眼鲜明光耀日。(61)登大散岭,李昌符纵火烧阁道,王建扶掖僖宗从烟焰中跃过。表趋向的“过”的使用体现出此时正是“过”由动词向助词转化的过渡时期。四、新编五代史平话中状态助词的用法特点(一)虽成员之间分工逐渐明确,但仍存在功能交叉重叠的状况。现代汉语中,状态助词“着”和“了”的界限十分清晰,“着”主要表动作的进行和状态的持续,属于持续态助词。而“了”更多表示动作的完成或事态的变化。(62)妈妈读着信,脸上露出
30、高兴的神色(63)妈妈读了信,脸上露出高兴的神色(62)中“读信”和“脸上露出高兴的神色”两个行为是同时伴随着发生的,因此这里10的“着”表示动作的进行态。(63)中“脸上露出高兴的神色”是在“读信”这一动作完成后产生的,所以这里的“了”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尽管“着”、“了”能出现在同一动词后面,但很多情况下两者表示的是不同的状态,不能自由替换。但近代汉语作为由古汉语向现代汉语的过渡阶段,某类词在形成各自不同的表义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功能交叉重迭的状况,不能将其严格按照现代汉语的标准来划分。其中,“着”等同于“了”这一现象是体现词与词之间存在功能的交叉重叠的重要例证。“着”主要表持续态、进行态,
31、同时又能够表完成。当“着”表完成义时,等同于“了”。平话中共有26例“着”等同于“了”的现象,如(64)却把取城的功劳报着李继韬做自己功请赏。(65)(李从珂)将守城卒杀讫,开着城门,使唐军入城。(66)十一月,晋王分付着李存审、李嗣源据德顺固守,自统军马攻打郑州。(67)王铎闻说大喜,署朱温为同华节度使,写着表一道,奏了。(68)晋王犒设军马了,统大军起发,将刘仁恭共刘守光两父子造着两个槛车囚着,写个露布投捷旗上。前4例中的“着”与(68)中前一“着”的语义都表示为动作的完成,与表示完成态的状态助词“了”无区别,可相互替换。这表明宋元时期状态助词各成员间交叉混用的状态还在持续,相互之间还没有
32、形成明确的分工。同样的现象,祖堂集中共出现2例,敦煌变文集出现4例,而在同时期的朱子语类一书中则未有发现。4(二)量的变化作为状态助词使用的频率增多。平话较之唐宋同时期的文献,“着”、“了”“过”作为状态助词出现的频率明显增多。唐宋几部文献中动态助词的使用情况对比见下表5。文献着了过敦煌变文集3923古尊宿语要17368朱子语类辑略4224530新编五代史平话15532837前文中提到,在平话中“动了宾”这一格式比比皆是,但在唐五代文献里,能被确认为“动了宾”格式的用例是比较少见的。在敦煌变文集中现在共发现两例。4俞光中动词后的“着”及其早期历史考察近代汉语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5卢烈
33、红全元散曲中的动态助词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66)各请万寿暂起去,见了师兄便入来。(67)唱诺走入,拜了起居,再拜走出。敦煌变文集中较常出现的是“动宾了”格式。如(68)作此语了,遂即南行。(69)子胥解梦了,见吴王嗔之,遂从殿上褰衣而去。可见,“动了宾”格式的发展主要集中于宋元时期。而“动了宾”逐渐取代了“动宾了”则标志着宋元时期状态助词“了”的使用已经基本上取代了完成动词“了”。平话中“着”作为动态助词出现的频率增多,且已具备现代“着”的类别,但表动作进行的描动状“着”所占比例还较小,表示动作持续的用法居多。“1动词着2动词”句式也日趋成熟,句式中“1动词”的动词已
34、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动作可持续的了。到了元代,真正表示动态行为的正在进行的“着”才出现,明代中叶后渐渐稳定规范下来,形成了现代汉语中表持续、进行的动态助词“着”。6同时期几部文献中“着”的使用情况对比见下表。文献描静状描动状祖堂集80敦煌变文集180朱子语类辑略282新编五代史评话4910(三)质的变化表义的扩大与转移。从唐五代到宋,“着”由单一表静状向兼表动状扩展,从而扩大了功能范围。唐五代时期,“着”已产生,但其语义只用于描静状。到平话中,“着”的语义已经进一步扩大化,开始出现描动状的“着”。宋元时期,“了”作为状态助词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了2”的出现。“了2”在平话中虽使用
35、频率不高,但已作为状态助词出现。同时,平话中还出现了少数“了1”、“了2”连用现象,中间带宾语。宾语前的“了1”表动作完成,宾语后的“了2”表示动作所带来的状态的变化。另外,平话中还有少数“了”是“了1”“了2”的综合体,表示在动作完成得同时事态也已出现了变化。6陈宝勤试论“着”的语法化过程J语文研究,2006112(四)“着”、“了”、“过”的使用频率反映了状态助词发展的信息。平话中“了”大量使用,较之于敦煌变文集、古尊宿语要、朱子语类辑略,使用频率大为提高,这反映了宋元时期动态助词“了”快速发展的事实。“着”唐宋时期用例不多,平话中比较常见一些,共用155次,其发展速度显然慢于“了”。“过
36、”唐宋时期用得甚少,平话中仍不多见,仅37例。较之“着”、“了”,“过”作为状态助词的发展速度显然较慢。13参考文献1佚名新编五代史平话M上海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4王力主编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75彭利贞现代汉语情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6宋玉珂古今汉语发微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48朱德熹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9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10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
37、版社,200111冯春田朱子语类“得”“了”“着”的主要用法分析A宋元明汉语研究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12刘坚,江蓝生近代汉语虚词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13曹广顺,试论汉语动态助词的形成过程J汉语史研究集刊,2000年第2期14蒋绍愚,曹广顺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卢烈红全元散曲中的动态助词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3期16ZHANGHONGTHEROLEOFTHEPARTICLE“LE”INREALIZINGTHEGRAMMATICALRELATIONINCHINESEJJOURNALOFINNERMONGOLIA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2008217WOLFGANGBEHRROLEOFLANGUAGEINEARLYCHINESECONSTRUCTIONSOFETHNICIDENTITYJOURNALOFCHINESEPHILOSOPHYPAPERNO5675682005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