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41KB ,
资源ID:2347001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23470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校文学理论类课程实践性教学探析.doc)为本站会员(ng****60)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校文学理论类课程实践性教学探析.doc

1、高校文学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探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中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要求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上来” 。而其中的高等教育部分,明确提出要“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可见,加强实践性教学已经提升到了国家教育战略的高度,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文学理论课程是高校文科生重要的必修科目之一,也是为数不多的主干理论课程之一,对于学生深化感性文学作品认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着眼于国家教育战略要求,加强文学理论课程实践性教

2、学改革和研究就显得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了。一、加强文学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和研究的必要性伴随着 2010 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建系 100 周年,文学理论课程在高校文科的设置也走过了百年历程。百年来,文学理论课程也是风风雨雨,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同呼吸、共命运。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文学理论课程“苏联化”倾向严重,亟待富有民族特色的理论建构;六七十年代的以蔡仪、以群编著的两本教材为标志,我国的文学理论课程建设开始走上自我探索与建构的轨道。这种勃兴的步伐无奈在随之而来的十年“文革”的影响下陷入停滞。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号角重新吹响了文学理论课程建设的号角,迎来了第一个教材建设的高潮

3、,据不完全统计,此时期的文学理论教材总量近百种之多。进入新世纪,各种标新立异的具有创新特色的教材层出不穷,吸引学界和高校执教者的注意。然而教材繁荣代替不了教材教授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一是尽管文学理论教材繁多至 200 余种,而且这种蔓延扩张趋势有增无减,特别是在求新求变的心理倾向作用下,各种教材之间的统一度越来越低,甚至不乏龃龉矛盾之处1。这就给教学者提出了如何解释和应对这些复杂不一的现象的问题。本来就不以感性直观见长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之上横加了一道沉重的负担:教材本身内容尚难让学生全部消化掌握,又增出诸多有碍学生理解的来自教材自身的因素。二是文学理论教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而今初具规模,形成

4、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教材体系,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另外一个问题,教材贪大求全的写作弊端愈发突出,有时两本教材之间在厚度上竟然有二三倍之差!为数不多的教学课时如何能够承载完成如此众多的内容的教授?!结果难免造成为求理论讲解的烂熟而显得课时捉襟见肘,而为了迁就课时只能浮光掠影,势必使得理论讲解不甚透彻,学生一头雾水。加强文学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和研究的必要性还体现于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开展市场经济建设以来,整个社会审美价值观的物质化、功利化倾向变得越发浓烈,学习的功利化色彩也日益渗透于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之下,全日制学生的学习似乎变作了成人教育般的考证考研族。专业知识学习的必要

5、性和重要性在考证考研任务面前顿作灰飞烟灭,专业课程学习只图最后过关即可。因此,还有多少学生仍在孜孜不倦地以平常心态从事于感性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思考呢?没有大量文学作品审美欣赏作根底,文学理论课程学习又何来感性基础呢?根据最新的相关调查研究表明,例如南京高校大学生在被调查者中,只有约 20%的大学生每周阅读总时间达到 3.5 小时以上,这就意味着近八成的大学生每天读书时间不足半小时。2试想,没有作品的感性基础,对文学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至多也只是从理论到理论,纸上谈兵而已,并不能真正从理论与文本互动的角度深度领会理论课程的精髓。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日益转向大众化教育的今天,随着人类文明自口头、书面

6、进入电子文明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占据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人类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可谓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化、最大化。社会转型也势必要求高等教育进一步探索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根教棒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已经在信息化大潮冲击下无法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求学方式、求知模式。文学理论课程如何有效借鉴信息化技术改革教学环节也日益成为必须直面的课题。可以说,在有限的课时要求下,针对文学教材现状和新时代背景下的学习主体的学习特征,要完满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实践性教学是重要的教学改革选项。文学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的改革和研究工作到了不可不予以重视的战略高度。二、加强

7、文学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思路实践性教学的要义有二:一是将教学内容情景化、生活化,二是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性,师生共同参与到知识的探究和掌握过程之中,进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那么,文学理论课程如何贯彻落实实践性教学呢?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与体会,以为以下思路可供参考:(1)预习阶段:针对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较多的特点,在此阶段上,教师可通过事先布置预习内容来体现实践性教学。例如关于文学本质问题,可以要求学生课前大量查阅并汇总古往今来的众多“文学是什么”的观点以便课堂交流讨论。一方面锻炼了文献查阅的基本科研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观点汇总,形成了对文学本质观流动

8、不一、莫衷一是的直观印象,省却了教师占据宝贵的课堂时间对众多观点作单方面的梳理。而单方面的梳理因为缺少学生在知识储备上的充分准备,效率自会大打折扣;同时由于准备不足,学生在突然面对如许的观点还会显得手足无措,不知如何辩证对待这种杂多,也会影响课堂学习和接受效果。再比如关于文学创作过程及其中的灵感问题,可以结合写作课程或单独布置写作任务,重在以学生自身的写作过程来印证教材中有关的创作理论观点,理论与感性的结合,自然会使得篇幅不短的文学创作部分的讲解变得容易而轻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从某种程度上说,既节省了、又同时拉长了课堂教学时间,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对预习内涵的传统看法,充实和更新了新时代的大学

9、教学观;从学生角度而言,同时又有助于学生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明确体验到大学和高中学习方式的具体差异,从而及时养成良好的大学学习习惯。(2)课堂阶段:充分的课前预习同时也带来了课堂教学阶段落实和体现实践性教学的便利。此阶段可在教师主导之下,积极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性地寻找和发现知识。例如文学的特征问题,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组,集中讨论教师提供的具体文学作品的优点,也可以各组讲解各组准备的文学作品的优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及时做好总结归纳,并在黑板上标出各个优点的表述。进而教师再进一步归纳、升华、提炼各个优点中的共性之处,引导学生自然得出诸如形象性、典型性、倾向性等特点。而且教师还可以灵活调

10、整讲授内容顺序安排,适时性地进入文学鉴赏章节的讲解,这样一石二鸟,一举两得,对具体文学作品的评点既解决了文学特征问题,又鲜明地呈现出了文学鉴赏和接受中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问题。课堂阶段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呼应了新时代学生学习丰富多样性的吁求,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齐头并进,毫无轩轾,真正贯彻了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3)课后阶段:完整的教学过程不仅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也不可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课后阶段也可以得到应有的显现,把课后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空间,为培养优秀的跨世纪人才服务。例如在讲授过文学功能之后,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既然文学具有认识

11、、教育、审美、娱乐诸功能,那么为何当前文学阅读并不怎么为人重视呢?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要求学生为此分组制定调查问卷,进而综合提出答案。教师还可以为此专门举行一次小型学术研讨会,交流大家的调研结果,在肯定大家工作成绩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适时引入后现代主义、日常生活审美化、文学性、网络文学等一些学术研究前沿问题,把学生们的思考引向深入,进一步调动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致。这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安排,潜意识里启发了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与实践性教学主旨非常契合。由此可见,文学理论课程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落实不是哪一个层面的问题,而是要忠实体现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前

12、前后后。只有预习、课堂、课后三者的协同配合,实践性教学才能保证最终的优良效果。为了保证这种优良教学效果的获得,我们以为,在落实实践性教学环节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下列几点:第一,开展实践性教学绝不是意味着教师角色的弱化,相反,若要保证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周密安排、统筹兼顾,切实引导问题的情景化、学生的参与向着最终设定的目标前进,而不能让无序的教学安排冲淡学习的主体内容,让感性的实践逐渐远离了理论抽象的高度。若如此,非但没有更进一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反而愈发疏远了理论,致使理论与实践还是“两张皮” ,终究会使得学生无法很好地实现从实践中总结理论、借理论诠释实践的良性互动。所

13、以,实践性教学对教师的知识和组织管理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相长具有了更为崭新的内涵。第二,开展实践性教学不是要全然抛开教材。教材永远是教与学的重要依凭。实践性教学是对教材内容的高度提炼和重新组织,学生在实践性教学中的锻炼还只是初步的理论接触,尚无法形成真正系统的完善的理论知识,所以要以实践性教学中学生对来自实践的理论的初步兴趣为起点,通过研读教材的系统表述形成对各个理论问题的最终看法。就是在课堂阶段如果尚有不能完全掌握的内容,课后还可以进一步通过教材来帮助理解。所以说,教材中成熟、完备、严谨的理论叙述是实践性教学始终无法替代的,实践性教学务必要以教材内容为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肯綮,而通

14、过实践性教学也才能真正显现出教材中理论问题的现实厚度。第三,恰如上述,实践性教学永远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教学,两者不可须臾脱离。实践性教学的每一个具体细节必须做到紧紧围绕所要解决和讲解的理论问题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突出教学中心和重点。否则实践性教学不但不能助益于有限的教学课时安排,反而会加重教学负担,影响正常教学顺序。三、实践性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的建立课程教学改革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求事关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的支持、配合与协调,否则教学改革之说只是臆想和徒劳。文学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施,其中除了教材、学生、教师等因素之外,评价也是一个无论如何不能小觑的核心因素。

15、这是因为,评价可以从目标上制约教学展开的形式与内容,科学合理的评价对任何教学改革而言都是不言而喻的重要支持。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应该明确的是,评价方法本身会对实践性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4所以,探索和建立与文学理论课程开展实践性教学相匹配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亦是不可或缺的重中之重。就教师层面来说,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光没有将教学与科研进行良好地结合,而且也没有很好地将教师与学生统一起来。尽管现在有学生评教的网络平台,每年也组织评选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通报少数评教排名倒数的教师之类,试图弥合评价体系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分隔。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尴尬:例如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在其所在学

16、院却无法得到多数教师的认可、对学生出勤考核严格的教师被学生评为排名倒数等等,引起从教者对当前师生关系的新思考。这就从一个侧面揭示出在学生评教中掺杂着复杂的主观影响因素,不得不引起教学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学生网上评教”问题在当前教学研究领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焦点和热点。学生评教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认识不到位、主观随意性强以及评价体系本身不完备等弊端已经日益引起诸方关注。3我们以为,设若基于实践性教学实施,重新考量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或许会提供诸多有益启示。例如将教师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纳入教学工作量进行考核,而非当前的形同鸡肋的尴尬存在形态。教师更多的只是为了评聘职称等所需才勉强撰写和发表教学文章

17、,而其它更多时间是放在科研论文之上。可以将学生通过实践性教学获奖或发表的调查报告、论文以及教师课外带领学生开展的教学科研活动也同时计入该课程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统计。诸如上述教师教学评价措施的建立,可以明显改善当前重科研、轻教学的不良倾向,把教学、科研有效融为一体,调动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让教学研究工作在教师工作评价体系中找到恰当的归宿和位置,把目前机械的学生评教带来的主观色彩突出的师生关系转变为互有裨益的共荣关系,从而也有效解决了因是否实施实践性教学而产生的教学付出不均衡的矛盾,而且也通过师生实践性教学成果这一量化形式对实践性教学的客观成效提出了要求。只有教师从根本上重视教学工作、重视学生

18、培养,我们的高等教育才会真正有希望,才能真正培养出民族复兴所需要的栋梁之才!就学生层面来说,长期以来一考定终身的做法从来没有消失。高校里普遍实行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七开的设置也还是最后的考试占据绝对权重,而平时成绩的评定无外乎出勤率、课外作业、课堂表现等评价因素,并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不少学生对教师每次上课点名行为表现出非常反感的抵触情绪,更阻碍了学习兴趣的提高。开展实践性教学,不仅仅是教学实施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而且更要通过评价环节肯定学生在实践性教学中的良好表现,使得学习与对学习的肯定能够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因此,教师要认真记录每个学生在实践性教学中的表现,

19、实行专项评分,也可将此评分部分适当分解到各个实践性教学的小组,由小组评分,最后汇总到教师;课程考试成绩和平时实践性教学表现成绩各占百分之五十,有效杜绝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平时不学习、不听讲而仅凭最后突击背诵记忆顺利通过课程考核的不良现象。切实把知识的掌握和能力培养、人才培养等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高等教育之育人目标。综上可见,实践性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的初步探索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统筹兼顾、共荣双赢的基本原则,符合新时势下加强教学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要求,为文学理论课程圆满实施实践性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性保障,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并进一步深入探究。【参考文献】1关于此

20、问题,笔者曾经专题就文学理论教材中的“文学体裁”问题详细检查论证过,可参见拙文:建国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管窥以文学分类术语为例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2009 年 5 期) 、 建国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管窥以体裁与文学作品形式构成因素关系问题为例 , 当代文坛2010 年 5 期。2何蓉:南京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 文教资料2010 年 5 月号下旬刊第 15 期,第 39 页。其他如:王菱、何胜莉:四川高校学生文学阅读状况调查 (中华文化论坛2009 年第 3 期) ,李洪义:当代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透析 (新闻爱好者2009 年第 8 期)等文亦可为证。3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如吴劲松:高校“学生评教”利弊分析 (高教研究2009 年第 3 期) ,潘建辉、安世全:高校网络“学评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 年第 5 期)以及任燕:学生网上评教的问题与对策(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 年 4 期)等可供参考。4范文霈、殷玲玲:普通高校实践性教学体系建构探讨 , 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2010 年第 3 期,第 17 页。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