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 ,大小:21KB ,
资源ID:23767      下载积分:6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237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论新闻舆论监督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文献综述】.doc)为本站会员(一***)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论新闻舆论监督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文献综述】.doc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论新闻舆论监督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舆论监督,通常被认为是公民通过新闻媒介对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众人物的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事物的批评、建议,是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体现,是人民参政议政的一种形式。通过对刚过去的2009年社会热点法治事件的观察,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躲猫猫”“70码”“钓鱼执法”等事件告诉人们,通过新闻舆论监督,做到信息透明公开和取信于民对提高政府公信力是何等重要。在西方新闻界,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防止权力的滥用是媒介崇高的社会责任,是其孜孜以求的价值目标。马克思指出,舆论是一种“普遍的、无形的和强制的力量”,而舆论监督是“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庭”。应该

2、说,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与民主政治的进程是一脉相承的,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是民主政治的必然实现形式。哈贝马斯认为“公众舆论是社会秩序基础上共同公开反思的结果公众舆论是对社会秩序的自然规律的概括,它没有统治力量,但开明的统治者必定会遵循其中的真知灼见。”在我国,梁启超1902年首次提出了新闻舆论监督理论。他在1902年10月2日的新民晚报发表文章敬告我同业诸君,其中写道“某以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也”。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传播媒介舆论的重要性。1950年4月19日中共中央专门作出了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决定号召“在一切公

3、开的场合,在人民群众中,特别在报纸刊物上展开对于我们工作中一切错误和缺点的批判与自我批评”。明确要接受社会和公民的新闻舆论监督。当然,正如我们无法回避西方新闻舆论监督的局限性,我们同样无法否定其巨大的历史进步性和已经取得的辉煌业绩。必须承认,西方新闻界一直在努力,努力摆脱国家权力机制的束缚,努力消除金钱对媒介品质带来的不良影响,努力为全社会各阶层、各集团提供“思想与意见的自由市场”,进而成为超然于国家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在中国,新闻舆论监督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到今天的锋芒犀利,从最初的星星点点,到今日的遍地开花,新闻舆论监督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

4、越重要。1988年4月中央办公厅下发了新闻改革座谈会纪要。与此同时,新闻媒体上的批评报道也开始恢复并逐渐增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新闻单位共同揭露了晋江假药案,人民日报报道了黑龙江双城堡火车站野蛮装卸的报道,工人日报批评进口货无人认领,一些单位浪费国家资财、管理无序的报道等,促进了这些问题的解决。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舆论监督进一步加强。许多新闻媒体纷纷开辟“新闻聚焦”“新闻热点”、“新闻热线”等具有舆论监督味道的专栏;新华社播发的问题性、批评性、揭露性报道,被众多报刊广泛采用。作为我国电视界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评论栏目,焦点访谈以典型的电视深度报道风格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被称为“中国新闻舆

5、论监督旗舰”。朱容基同志的16字赠言“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准确地概括了焦点访谈的传播定位,其发展趋势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我国舆论监督栏目的发展趋势。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负面新闻可能会丢面子,会让政府难堪,形象受损,但这种尴尬、不安也是一股清新的行政之风,吹走了浮尘,涤荡了浮躁。政府捕捉现代信息的能力、处理公共危机的能力、敢于透明重视实情的行政做派以及居安思危的意识,都能得到提高,“负面新闻是法治政府的一面镜子”,政府经常照照这面镜子,就能找出瑕疵和“行政斑点”,发现问题、纠正不足,得到源源不断的峥嵘进

6、步。不少地方政府对诸如矿难、交通事故、爆炸或人命案等事件,多喜欢报喜不报忧,遮遮掩掩,避实击虚,息事宁人,瞒天过海,动用行政权力封杀舆论,有官员把“协调负面新闻”当作政绩去宣传,还有政府还“拿钱消灾”,收买搜索引擎、删除公司、网店等互联网经济删除网络负面关键词,“把新闻公关当作摆平媒体,进而欺骗群众的工具”。公民知情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通过新闻舆论监督,把社会信息告之民众,让每个公民增强对社会的归属感和信任,同时促使政府更民主执政。政府要及时、畅通地向民众透露公开各种有效信息,并在发生公共危机和突发社会热点事件的时候,及时将相关的信息数据向公众公开,并及时跟进发布事件进程,使政府成为透明公开的

7、信息中心,使公民更加充分地了解政府的运作,从而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形成互信,在这个基础上,政府的诚信必然得到加强,同时也巩固了政府公信力。通过外部的监督机制,尤其是通过新闻媒体这样一种特殊的监督手段,可以使丑行败露而陷入“过街老鼠”式的窘境之中,可以使一切不良现象昭然于阳光之下。因此,充分利用好舆论监督这一社会权利,对于我们国家的民主政治和政治现代化意义深远。马克思恩格思全集第1卷,第237页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2页。二、主要参考文献1马怀平监督学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2王雄新闻舆论研究,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3田大宪新闻舆论监督研究,中国社会科

8、学出版社,2002年版。4杨明品舆论监督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5梁建增焦点访谈红皮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6蒋安新闻监督学,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7郭赫男,解天滋新闻舆论监督必须把握的几个原则载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8赵笑正确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载记者摇篮,2007年第2期。9刘世伟舆论监督与“三贴近”原则载记者摇篮,2004年第4期。10谷鹏论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载城市党报研究,2004年第4期。11许永逊强化新闻舆论监督之我见载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12陈力丹论我国舆论监督的性质载新闻知识,2003年第11期。13熊婷,庄毅敏做好公众舆论的助推器浅析焦点访谈的栏目特色及其对新闻舆论监督操作的启发载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第1期。14郑午阳搞好舆论监督打造品牌栏目载采写编,2004年第5期。15杨春霞论新闻舆论监督的生存环境,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4期。16梁衡推动新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中国国门时报社,2006年第3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