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26KB ,
资源ID:2378972      下载积分:1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23789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自然辨证法与中国航空航天发展.doc)为本站会员(11****ws)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自然辨证法与中国航空航天发展.doc

1、自然辨证法与中国航空航天发展2012 年 10 月 25 日 23 时 33 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火箭,第 16 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二代北斗导航工程的最后一颗卫星,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 170 次发射。截至 2015 年 2 月,由 35 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已成功发射了4 颗北斗试验卫星和 16 颗北斗卫星,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组网顺利实现中国航天事业自 1956 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才达到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

2、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

3、试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四大里程碑:(1)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明朝的万户14 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 47 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他最先开始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的行为却鼓舞和震撼了人们的内心。促使人们更努力的去钻研。(2)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1970 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 1 号”成功升空!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第二个里程碑。(3)载人航天2003 年 10 月 15 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表明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4、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4)升空探测-嫦娥奔月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 05 分,随着嫦娥一号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顺利完成了一期工程。此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相继发射,并成功对接。在中国的航空航天发展过程中,中国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个领域,推动航天科技自主创新,促进航天活动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证航天活动有序、规范、健康发展,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马克思认为,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从起源上看,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

5、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媒介”,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手段。由此可见,技术具有以下特征: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和价值性、主体性和客体性、跃迁性和累积性等特性。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物质和精神是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没有一定的经济和物质基础,相应上层建筑和精神层面的东西就不会存在。但是,精神可以反作用于物质,对物质产生“催生”作用。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世界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而提高理论思维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以往的哲学”。哲学

6、的基本精神,就是批判精神、反思精神、求真精神和创新精神。 中国航天事业走过了五十余年的辉煌历程,正在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处于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 航天工程包括了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导弹武器等诸多领域。每一项航天产品,即型号的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应用等,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的特点。我国航天事业创建五十多年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回顾其发展历程,深感哲学理论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认真总结过去、深入研究航天工程与哲学的结合,指导今后的工程实践,将是十分有意义的。 我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当时,新中国建立不久

7、,抗美援朝战争刚刚结束,我国的经济、技术基础还很薄弱,在这样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航天尖端事业,困难之大可想而知。但是,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认真分析了国际与国家安全形势,并听取了一些著名专家包括刚回国不久的钱学森同志的意见后,经过慎重研究,下决心搞自己的航天事业,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使用到最重要、最急需、最能影响全局的方面并取得突破,果断作出了以发展原子能、导弹为代表的尖端技术的决定。1956 年,正式建立了航天研究机构,当时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航天工程和其他的工程一样,速度与质量的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由于形势任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航天型号完成的时间节点要求是十分明确

8、的,也是严肃的硬指标;另一方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成败。在我们的队伍中,有时由于对事物认识上的差别、对情况判断的不同,甚至侥幸心理,都会表现出来,因此,速度与质量的矛盾往往是十分尖锐的.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实际工作中,经常会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在 1958 仿制苏联导弹时,适逢“大跃进”的年代,在高指标、浮夸风的影响下,我们内部也出现了轻仿制、急于自行设计的倾向。聂荣臻同志及时指出,一定要通过仿制,“爬楼梯”,大练兵,向自行设计过渡。为此,在设计队伍中展开了一场大讨论,摆正了仿制与自行设计、学习与独创的辩证关系。由于端正了思想认识,坚持了循序渐进的正确方针,使仿制工作取得了

9、根大的成绩。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陆续成功发射了仿制和自行设计的导弹。但是,随着初步的胜利又产生了忽视质量、急于“跨大步”的倾向。1962 年初,一枚自行研制的新型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失败,通过失败的分析、总结,我们对速度与质量的认识有了质的提高,对设计规律、系统协调性、地面试验的重要性,特别是衡量产品质量的科学标准等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些质量标准,规定了一系列要求;在研制、生产程序上,确定了“三步棋”的原则,即“预先研究、型号研制、小批生产”。这一重要原则,对一个型号如此,对后来多个型号并举尤其显得重要,一直到现在,“三步棋”仍然是我们安排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在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

10、过程中,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我们更是把质量当作生命,在积极按计划节点安排工作的同时,反复强调进度服从质量。2011 年末,中国政府发布了2011 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这是继 2000年和 2006 年之后,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三部有关中国航天的白皮书。发布航天白皮书,体现了中国政府对航天事业的高度重视,表明了推动航天事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也凸显了中国航天进一步走向透明和开放的态度。 从 2000 年到 2011 年,三部白皮书的发表跨越了 11 个年头。如果以 2006 年为中间点,对中国航天前后两个五年时间段的发展做一个大致梳理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中国航天发展正处于“提速”阶段: 从研制及发射

11、卫星的数量看,前一个五年,自主研制并发射 22 颗不同类型卫星,后一个五年,这个数字是 70 颗。从运载火箭发射次数看,前一个五年发射24 次,后一个五年发射 67 次。载人航天方面,前一个五年中,取得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实现“两人多天”的载人航天飞行,突破了载人航天基本技术;后一个五年中,载人航天工程顺利进入“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首次顺利实施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成功进行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突破了建设空间站的关键技术。深空探测方面,前一个五年中,开展了绕月探测工程的预先研究并开始实施;后一个五年中,“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相继飞向月球,出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开启了中国航天的深空探测新

12、时代. 比较三部白皮书,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航天跨越发展的轨迹;而最新的 2011 年白皮书,又预示着中国航天发展的全方位提速在下一个五年中将体现得更加充分。 新白皮书特别强调,要重点建设空间基础设施,强调航天技术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快转变经济方式已成为贯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国家“十二五”规划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对地观测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及其相应的地面应用系统,进一步提高航天技术的服务能力与应用水平,将会更好地促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

13、会进步。 新时期展现出了一系列新的航天精神,包括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充分体现了我国载人航天工作者伟大的时代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正是凭着深沉炽烈的爱国热情和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科学精神,我国广大航天工作者才能攻克一道又一道巨大难题,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这也启示着我们:只有立足于自主创新,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获取营养和动力,才能不断取得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1许达哲.中国航天的成就与展望(J).国际太空,2013(10)2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丛书:钱学森的航天岁月(第二版).中国宇航出版社,2012 年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