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 Q/CR P Q/CR9218-2015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f Railway Tunnel 2015-02-26发布 2015-06-01 实施 中国铁路总公司 发布 中国铁路总公 司关于印发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等 16 项建设标准的通知 铁总建设 201580 号 现将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Q/CR 9602 2015)、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 Q/CR9210 201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机械配置技术规程( Q/CR
2、 9224 2015)、铁路混泥土拌合站机械配置技术规程( Q/CR 92232015)、铁路桥梁工程施工机械配置技术规程( Q/CR 9225 2015)、铁路钢桥制造规范( Q/CR 9211 2015)、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技术规程( Q/CR 9212 2015)、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Q/CR 9603 2015)、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Q/CR 9604 2015)、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 Q/CR 9217 2015)、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Q/CR 9218 2015)、铁路隧道施工抢险救援指南( Q/CR 9219 201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
3、机械配置技术规程( Q/CR9226 2015)、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程( Q/CR9202 2015)、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 Q/CR9204 2015)、铁路工程试验表格( Q/CR9205 2015)等 16 项建设标准印发给你们,自 2015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原铁道部印发的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 2010241 号)、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 TB10108 201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机械配置指导意见(铁建设 2012113 号)、铁路混泥土拌合站机械配置指导意见(铁建设 2012113 号)、铁路桥梁施工机械配置指导意见(铁建设
4、 2010125 号)、铁路钢桥制造规范( TB10212 2009)、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技术指南( TZ322 2010)、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 2010241 号)、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 2010241 号)、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 号)、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TB10121 2007)、铁路隧道施工抢险救援指导意见(铁建设 201088 号)、铁路隧道施工机械配置的指导意见(铁建设函 2008777 号)、铁路建 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 TB 10441 2008)、铁路建设项目工程实验室管理标准( TB 10442 200
5、9)、铁路工程试验表格(铁建设函 200927号)等 16 项标准同时停止执行。 16 项建设标准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建设管理部负责解释,单行本由经规院、中国铁道出版社组织出版发行 中国铁路总公司 2015 年 2 月 16 日 目 录 前 言 . 1 1 总 则 . 2 2 术 语 . 2 3 基 本 规 定 . 3 4 技 术 要 求 . 4 4.1 一 般 规 定 . 5 4.2 监控量测项目 . 5 4.3 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原则 . 7 4.4 监控量测频率 . 9 4.5 监控量测控制基准 . 10 4.6 监控量测系统及元器件技术要求 . 14 5 监控量测方法 . 14 5.1
6、 一般规定 . 14 5.2 洞内、外观察 . 14 5.3 变形监控量测 . 15 5.4 应力、应变监控量测 . 15 5.5 接触压力量测 . 16 5.6 爆破振动监控量测 . 16 5.7 孔隙水压和水量监控量测 . 16 6 数据分析及信息反馈 . 17 6.1 一 般 规 定 . 17 6.2 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处理 . 17 6.3 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及工程对策 . 18 7 成 果 资 料 . 21 本技术规程用词说明 . 26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条 文 说 明 . 27 1 前 言 本技术规程是根据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要求,在原铁道部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
7、规程 TB 10121 2007 的基础上修编而成。 本技术规程在编制过程中,与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标准进行了协调;调整了原规程中不符合总公司铁路建设项目特点和要求的有关内容;吸纳了总公司铁路隧道工程建设和运营中的实践经验;配套修改了标准动态管理工作中对相关标准已作的局部修订内容,为总公司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和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本技术规程共分为 7 章,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技术要求,监控量测方法,数据分析及信息反馈,成果资料,另有 3 个附录。 本技术规程主要修订明确了对周边建筑物可能产生影响的铁路隧道应实施第三方监 测、监控量测人员应经培训后上岗等规定,提出了
8、测点应及时埋设,支护后 2h内读取初始数据以及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隧道加强拱脚变形监控量测等要求,修订了地表沉降点纵向间距要求,规定了大、特大跨度黄土隧道初期支护相对位移。 在本技术规程执行过程中,希望各有关单位结合工程实际,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成都市通锦路 3 号,邮政编码: 610031),并抄送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乙 29 号,邮政编码: 100038),供 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技术规程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建设管理部负责解释。 本技术规程主编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 本技术规程参编单位: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本技术规程主要起草人:喻 渝、倪光斌、刘招伟、赵万强、王明年、郑长青、赵运臣、陈赤坤、曹 磊、 本技术规程主要审查人:林传年、钱征宇、黄鸿键、张民庆、唐国荣、韩福忠、张松岩、关宝树、陈绍华、高 杨、王立暖、龚彦峰、李汶京、苏新民、张金夫、陈德斌、杨世武、霍玉华、苏庆国。 2 1 总 则 1.0.1 为规范铁路隧道设计和施工的监控量测工作,使铁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符合安全使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技术规程。 1.0.2 本技术规程适用于采用矿山法修建的铁路隧道。 1.0.3 隧道工程应进行监控量测设计,
10、其费用应列入概算。 1.0.4 监控量测应作为关键工序纳入现场施工组织。对周边建筑物可能产生影响的铁路隧道应实施第三方监测。 1.0.5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工作除应符合本技术规程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中国铁路总公司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监控量测 monitoring measurement 隧道施工中对围岩、地表、支护结构的变形和稳定状态,以及周边环境动态进行的经常性观察和量测工作。 2.0.2 必测项目 important monitoring items 保证隧道周边环境和围岩的稳定以及施工安全,同时反映设计、施工状态而需进行的日常监控量测项目。 2.0.3 选
11、测项目 optional monitoring items 为了满足隧道设计和施工的特殊需要,有设计文件规定的在局部地段进行的监控量测项目。 2.0.4 隧道净空变化 convergence of tunnel inner perimeter 隧道周边上两点间相对位置的变化。 2.0.5 拱顶下沉 crown settlement 隧道拱顶测点的绝对沉降(量)。 2.0.6 地表沉降(或隆起) settlement, subsidence 隧道开挖后底层中的(应力)扰动区延伸至地表而引起的地表沉降(或隆起)。 2.0.7 水平位移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变形体沿水平方
12、向的位移值。 3 2.0.8 垂直位移 vertical displacement 变形体沿竖直方向的位移值。 2.0.9 变形监控量测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对建(构)筑物及其地基或一定范围内岩体及土体的位移、沉降等项目所进行的监控量测工作。 2.0.10 基准点 basic benchmark 建在稳定的岩层或原土层或构(建)筑物上的经确认固定不动的点。 2.0.11 测点 object points(survey points) 设置在观测体上(或内部),能反映其特征,作为变形、位移、应力或应变测量用的固定标志。 2.0.12 测线 survey lines 隧
13、道净空变化或拱顶下沉量测时,设在洞周壁上两测点之间的连线。 2.0.13 底鼓 floor heave 隧道开挖后,由于围岩本身的性质以及围岩应力、水理作用和支护强度等因素引起的隧道底板向上隆起的现象。 2.0.14 非接触量测 non-contact measurement 指在不接触被测目标点的情况下,获取被测点的空间位移信息的方法。 2.0.15 极限相对位移 limit relative displacement 指极限位移与两测点间的距离之比。极限位 移为全位移,即指考虑隧道净空开挖前期变形量、开挖中变形量和开挖后变形量的总位移。 2.0.16 数码成像 digital imagin
14、g 利用数码成像设备对前方目标物体进行拍摄,以获取目标物体的数字图像。 3 基 本 规 定 3.0.1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应科学合理,设计单位应进行监控量测设计,施工单位应编制监控量测实施细则,施工中应按细则实施,工程竣工后将监控量测资料整理归档并纳入竣工文件中。 3.0.2 监控量测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4 1 确定监控量测项目。 2 确定测点布置原则、 监控量测断面及监控量测频率。 3 确定监控量测控制基准。 3.0.3 施工单位应配置专业的监控量测人员和设备,监控量测人员应经培训后上岗,掌握成熟、可靠的测试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3.0.4 施工单位应成立现场监控量测小组,并纳入施工质量保证
15、体系,负责及时将监控量测信息反馈与施工和设计。监控量测人员应相对稳定,确保监控量测工作的连续性。 3.0.5 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现场情况的初始调查。 2 编制实施细则。 3 布设测点并取得初始监测值。 4 现场监控量测及分析。 5 提交监控量测成果。 3.0.6 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应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并作为现场作业、检查验收的依据。监控量测变更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3.0.7 监控量测系统应可靠、稳定、耐久,在服务期内运转正常。仪器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检查、校对和率定,并出具相关证明。 3.0.8 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注意保护,严防损坏。 3.0.9 施
16、工现场应建立严格的监控量测数据复核、审查制度,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监控量测数据应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由专人负责。如有监 控量测数据缺失或异常,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做出详细记录。 3.0.10 监控量测应根据精度要求,减小系统误差,控制偶然误差,避免人为错误,并应经常采用相关方法对误差进行检验分析。 3.0.11 施工和监控量测方应密切配合,监控量测元件的埋设与监控量测应列入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监控量测工作应尽量减少对施工工序的影响。 4 技 术 要 求 5 4.1 一 般 规 定 4.1.1 监控量测应达到以下目的: 1 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2 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
17、参数和施工方法 的合理性,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影响。 3 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 4 监控工程 对 周围环境影响。 5 积累量测数据,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4.1.2 监控量测设计应根据围岩条件、支护参数、施工方法、周围环境及监控量测目的进行。 4.1.3 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应根据设计要求及工程特点编制,内容应包括: 1 监控量测项目。 2 人员组织。 3 元器件及设备。 4 监控量测断面、测点布置。监控量测频率及监控量测基准。 5 数据记录格式。 6 数据处理及预测方法。 7 信息反馈及对策等。 4.1.4 监控量测工作应随施工工序及时进行,测点应及时埋设, 支护后 2 小时内
18、读取初始数据,并应依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监控项目和内容。 4.2 监控量测项目 4.2.1 监控量测项目可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4.2.2 隧道工程应将日常监控量测项目纳入必测项目。必测项目应按表 4.2.2 确定。 6 表 4.2.2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4.2.3 隧道工程可将满足隧道设计与施工特殊要求进行的监控量测项目纳入选测项目。选测项目可按表 4.2.3 选择。 表 4.2.3 监控量测选测项目 序号 监控量测项目 常用量测仪器 1 围岩压力 压力盒 2 钢架内力 钢筋计、应变计 3 喷混凝土内力 混凝土应变计 4 二次衬砌内力 混凝土应变计、钢筋 计 5 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
19、力 压力盒 6 锚杆轴力 钢筋计 7 围岩内部位移 多点位移计 8 隧底隆起 水准仪、铟钢尺或全站仪 9 爆破震动 振动传感器、记录仪 10 孔隙水压力 水压计 11 水量 三角堰、流量计 12 纵向位移 多点位移计、全站仪 4.2.4 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地质素描及数码成像,必要时应进行物理力学试验。 序号 监控量测项目 常用量测仪器 备注 1 洞内、外观察 现场观察、数码相机、罗盘仪 2 拱顶下沉 水准仪、刚挂尺或全站仪 3 净空变化 收敛计、全站仪 4 地表沉降 水准仪、铟钢尺或全站仪 隧道浅埋段 5 拱脚下沉 水准仪或全站仪 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隧道浅埋段 6 拱脚位移 水准仪或全站仪 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隧道深埋段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